導航:首頁 > 純水知識 > 純化水崗位考核試題

純化水崗位考核試題

發布時間:2021-12-19 23:27:54

① 下列物質中,屬於導體的是A.水B.空氣C.純水D.油

試題答案:A
試題解析:分析:善於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各種金屬、酸鹼鹽溶液、石墨、人體、大地等;不善於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玻璃、橡膠、陶瓷、空氣、蒸餾水等;導體和絕緣體沒有明顯的界限.
解答:水是導體,空氣、純水、油是絕緣體.
故選A
點評:記憶一些常見的導體和絕緣體,遇到這類題型才能得心應手.

純化水和注射用水的貯水罐大小的是怎麼算的看不太懂錢應鏷的公式

選擇貯罐容積大小,這是抄個見仁見智的事情,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選大還是選小,各有利弊。公司的貯罐是我定的,我的選擇是:工藝用水量最大的一天為貯罐的容積。我是工程設備部的,當然站在我的角度來選擇,誠然,我的選擇並不一定是完美的,但一定是對工程設備部最有利的。理由:1、選擇工藝用水量最大的一天為貯罐容積,這樣,設備是連續運轉,一次開關機,避免間斷開關機;這對設備和員工是有利的;2、每台套設備或系統,不可能,也不會沒有故障發生,選擇大容量貯罐,為工程設備部爭取一點時間,避免被動(小問題或故障幾個小時就搞定了,相反,如果選擇小容量貯罐,那怕是小故障,也有可能耽誤生產用水,到那時,有些部門就有理由了:完不成任務,是水系統出了問題);3、前瞻性考慮(為產能增加,產量提高留有餘地);缺點是成本增加,有時制備好的水用不完,時效一到,就要排凈,具體制備多少,這就要求操作人員有責任心(這東西不太好考核)。設備的選擇,不會是十全十美的,總有那麼點不盡人意的地方,不管是誰選型或采購,設備的采購本身就有一定的風險存在。

③ 急急急急急急急求文件翻譯,中譯英,在線等!

如果100分翻譯本頁內容,湊活。

④ 純化水設備平時都需要做哪些維護保養

想要對設備進行維護,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找出設備潛在問題專,並修復問題
找出設備潛屬在問題,需要有熟練的檢修技術人員,根據設備磨損知道設備什麼時候、什麼部位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2、對操作員工制定考核、培訓,此提高操作人員、維修人員的認真態度,提高對設備維護的重視,嚴格按照操作手冊正規操作生產,從一定程度上可減少人員的操作失誤造成不應該出現故障。
3、根據自身生產環境改善,從源頭控制故障的產生。
有些故障是因為環境造成的,例如生產環境臟亂,導致設備RO模的正常使用壽命下降,冬季的時候沒有做好防凍准備,導致設備內部結冰,可以通過改進設計來達到根除的效果,對這類故障進行分析總結,提出解決的辦法,採取合理的措施,從源頭上進行控制,可達到免維護的效果。
4、增強預防維修。
一定要聽從純凈水設備廠家的建議對設備進行定期定時定點的全面檢測,通過定期檢查提前發現純凈水設備的潛在的一些故障,如定期對設備箱體內余水進行檢測,對傳動系統易損耗部位進行檢檢,當發現有設備零件、螺絲有松動的現象,一定要及時處理,就可提前採取措施,將隱患消除。

⑤ 科學題目上的哪些是純凈水

用滴管吸水,滴在玻璃片上然後用酒精燈上加熱,加熱干之後看看有沒有殘留物質,如果沒有,就說明是純凈水,如果有,說明含有礦物質等等

⑥ 母親的純凈水為題目

題目:母親的純凈水
一瓶普通的純凈水,兩塊錢;一瓶名牌的純水,三塊錢。真的不貴。每逢體育課的時候,就有很多同學帶著純凈水,以備在激烈的運動之後,可以酣暢地解渴。

她也有。她的純凈水是「樂百氏」的,綠色的商標牌上,帥氣的黎明穿著白衣,含著清亮靦腆的笑。每到周二和周五中午,吃過午飯,母親就把純凈水拿出來,遞給她。接過這瓶水的時候,她的心裡總有些不安。家裡的經濟情況不怎麼好,母親早就下崗了,在街頭買零布,父親的工資也不高。不過她更多的感覺是高興和滿足,因為母親畢竟在這件事情上給了她面子,這大約是她跟得上班裡那些時髦同學唯一一點時髦這處了。
一次體育課後,同桌沒有帶純凈水。她很自然地把水遞過去。「喂,你這瓶不像是純凈水呀。」同桌喝了一口說。「怎麼會?」,她的心跳得急起來,「是我媽今天給買的。」
幾個同學圍過來:「不會是假冒的吧,假冒的便宜。」「瞧!生產日期都不見了,」
「顏色也有一點別扭。」
一個同學拿過來嘗了一口:「咦!怎麼像涼白開呀!」
大家靜了一下,都笑了。是的,是像涼白開。她突然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喝了這么長時間的純凈水,確實有可能是涼白開。要不然,一向節儉的母親怎麼會單單在這件事情上大方呢。
她立即扔掉了那瓶水。
「你給我的純凈水,是不是涼白開?」一進家門她就問母親。
「是。」母親說,「外面的假純凈水太多,我怕你喝壞肚子,就給你灌進了涼白開。」
她們不作聲。母親真虛偽,她想,明明是為了省錢,還說是為我好。「當然,這么作也能省錢。」母親彷彿看出了她的心思,又說,「你知道嗎?家裡一個月用七噸水,一噸水八毛五,差不多就六塊錢了。要是給你買純水,一個星期兩節體育課,就得六塊錢,夠我們家一個月的水費了。這樣省下去,一年就能省下一百多塊錢呢。」
母親是對的,她知道。作為家裡唯一的純消費者,她沒有能力為家裡掙錢,總有義務為家裡省錢吧?況且,喝涼白開和喝純凈水對她身體來說沒有什麼區別,可是她還是感到一種慕名的委屈和酸楚。
「同學里有人笑話你嗎?」母親又問。她點點頭。
「那你聽聽我的想法。」母親說,「我們是窮,這是真的,不過,你要明白這幾個道理:一,窮不是錯,富也不是對,窮和富都是日子的一種過法。二,窮人不可憐。那些笑話窮人的人才可憐。憑她怎麼有錢,從根兒查,哪家沒有幾代窮人?三,再窮人也要看得起自己,要是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心就窮了。心要是窮了,人就真的窮了。」她點點頭。那天晚上,她想了很多。天亮的時候,她真想明白了母親的話:窮真的沒什麼。它不是一種光榮,也絕不是一種屈辱;它只是一種生活狀態,是她需要認識和改變的一種現狀。如果她把它看作是一件破舊的衣衫,那麼它就真的遮住了心靈的光芒。如果把它看作是一幅寬大的布料,那麼它就可以做成一件溫暖的新衣。甚至,她還可以把它看做成魔術師手中那塊幕布,用它變幻出絢麗多彩的未來和夢想。

⑦ 教壇新秀理論試題

一、當前整個時代發展具有哪些特徵?
1、 初見端倪的知識經濟;2、國際競爭空前激烈;
3、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著困境。
二、為什麼說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1、 固有的知識本位、學科本位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所產生的危害影響至深,這與時代對人的要求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2、 傳統的應試教育勢力強大,素質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實。
三、各個國家的課程改革有什麼特點?
1、政府參與並領導課程改革;
2、課程改革的焦點是協調國家發展需要和學生發展需要二者之間的關系;
3、課程改革具有整體性。
四、這次課程改革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1、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2、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和內容;
2、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五、如何理解本次課程改革的六項具體目標?
1、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 2、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系; 4、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5、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與考試制度; 6、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
六、課程類型主要有哪些類型?
1、學科課程與經驗課程;2、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
2、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4、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
七、綜合實踐活動的性質和特點是什麼?
1、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這是一種以學生的經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性課程。
2、 特點如下:整體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八、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1、 研究性學習;2、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3、勞動與技術教育;4、信息技術教育。
九、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1、服務社區 2、走進社會 3、珍惜環境 4、關愛他人 5、善待自己
十、實施綜合實踐活動須遵循哪些原則?
1、正確處理學生的自主選擇、主動實踐與教師有效指導的關系;
2、恰當處理學校對綜合實踐活動的統籌規劃與活動具體展開過程中的生成性目標、生成性主題的關系; 3、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
4、整合校內課程和校外課程;5、以融合的方式設計和實施四大指定領域;
6、把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實施過程有機整合起來。
十一、作為學習方式的「研究性學習」與作為課程的「研究性學習」有何關系?
學科中的研究性學習與研究性學習課程也有內在聯系:二者都強調研究性學習這種學習方式;
二者的終極目的都指向學生的個性發展,盡管直接目的有別。
研究性學習課程是學科中的研究性學習的歸納、整合、開拓、提升;
學科中的研究性學習則可從學科領域細化、深化生活中的主題。
十二、課程標准與教學大綱有何不同?
1、課程價值趨向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2、課程目標著眼於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3、從只關注教師教學轉向關注課程實施過程;4、課程管理從剛性轉向彈性。
十三、新頒布的課程標准有哪些主要特點?
1、努力將素質教育的理念切實體現在課程標準的各個部分; 2、突破學科中心;
3、改善學習方式;4、體現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功能,評價建議有更強的操作性;
5、為課程是實施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十四、本次教學改革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1、要改變舊的教育觀念,真正確立起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
2、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 3、要致力於教學管理制度的重建。
十五、新課程倡導什麼樣的學生觀?
1、學生是發展的人;2、學生是獨特的人;3、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十六、如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包括師生倫理關系和師生情感關系:
1.新課程的推進 致力於建立充分體現著尊重、民主和發展精神的新型師生倫理關系,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a樹立教育民主思想;b提高法制意識,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c加強師德建設,純化師生關系。
2.創造新型的師生情感關系,應該做到:a.教師要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b.展現教學過程的魅力,品位教學成功的喜悅;c.完善個性,展現個人魅力。
十七、新課程中教師角色將發生哪些變化?
1、從教師和學是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2、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3、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4、從學校與社區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型的開放的教師。
十八、新課程中教師的教學行為將發生哪些變化?
1、在對待師生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贊賞;
2、在對待教學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
3、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 4、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合作。
十九、現代學習方式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1、主動性 2、獨立性 3、獨特性 4、體驗性 5、問題性
二十、當前課程評價發展的基本特點是什麼?
1、重視發展,淡化甄別與選拔,實現評價功能的轉化;
2、重視綜合評價,關注個體差異,實現評價指標的多元化;
3、強調質性評價,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實現評價方法的多樣化;
4、強調參與與互動、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5、注重過程,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實現評價重心的轉移。
二十一、新課程倡導的發展性評價的基本內涵是什麼?
1、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促進發展; 2、與課程功能的轉變相結合;
3、體現最新的教育觀念和課程評價發展的趨勢;4、評價內容綜合化;
5、評價方式多樣化;6、評價主體多元化;
7、關注發展過程,將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
二十二、如何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
1、明確評價內容和評價標准; 2、選擇並設計評價工具與評價方法;
3、收集和分析反映學生發展過程和結果的資料;
4、明確促進學生發展的改進要點並制定改進計劃。
二十三、如何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
1、明確評價內容和評價標准; 2、設計評價工具;
3、收集和分析反映教師教學和素質發展的資料和證據;
4、明確促進教師發展的改進要點並制定改進計劃。
二十四、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帶來了哪些變化?
1、改變了教師教學的方式和學生學習的方式; 2、改變了教師課前准備的關注點和備課的方式;3、改變了教師對教學能力的認識。

⑧ gmp考題及答案

葯品GMP檢查評定標准考試復習題
一、 前言
1. 葯品GMP認證檢查項目共 項,其中關鍵項目(條款號前加「*」) 項,一般項目 項。(一般項目減少 條,關鍵項目增加 條)
2. 葯品GMP認證檢查時,應根據 確定相應的 ,並進行全面檢查和評定。
3. 檢查中發現不符合要求的項目統稱 ,其中關鍵項目不符合要求者稱為 ,一般項目不符合要求者稱為 。
4. 發現的缺陷,如果在申請認證的各劑型或產品中均存在,應 。
5. 在檢查過程中,發現企業 或 ,按 處理。檢查組應調查取證,詳細記錄。
6. 未發現 缺陷,且 缺陷≤ 項,企業改正並經所在地 檢查確認後,方可通過葯品GMP認證。發現 缺陷或 缺陷≥ 項的,不予通過葯品GMP認證。

二、機構與人員
1. 企業應配備一定數量的與葯品生產相適應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並具有相應的 、 及 ,應能 。
2. 主管生產和質量管理的企業負責人應具有醫葯或相關專業大專以上學歷,並具有葯品生產和質量管理經驗,應對 。
3. 生產管理和質量管理的部門負責人應具有醫葯或相關專業大專以上學歷,並具有葯品生產和質量管理的實踐經驗,有能力對 和 中的實際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處理。
4. 葯品生產管理部門和質量管理部門負責人 。
5. 企業應具有對各級員工進行 和 、 、 等方面的培訓制度和培訓檔案,按本規范要求對各級員工進行 培訓和考核。
6. 企業負責人和各級管理人員應經過 培訓。
7. 從事葯品生產操作和質量檢驗的人員應經相應的專業技術培訓上崗,具有 和 ,
從事原料葯生產的人員應接受 有關知識培訓。

三、廠房與設施
1. 企業的生產環境應 ;廠區地面、路面及運輸等不應對葯品生產造成 ;生產、行政、生活和輔助區總體布局應 ,不得互相妨礙。
2. 廠房應按 及 進行合理布局。同一廠房內的 之間和 之間的生產操作不得相互妨礙。廠房應有防止 和 進入的有效設施。
3. 潔凈室(區)的內表面應 、 、 、 、 和 。
4. 潔凈室(區)的牆壁與地面的交界處應成 或採取其他措施,以 灰塵積聚和便於 。
5. 生產區和貯存區應有與生產規模相適應的面積和空間,應最大限度地 和 。
6. 原料葯中間產品的質量檢驗與生產環境有交叉影響時,其檢驗場所 設置在該生產區域內。
7. 原料葯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的生產和貯存的廠房設施應符合 規定。
8. 潔凈室(區)內各種管道、燈具、風口以及其他公用設施應易於 。
9. 潔凈室(區)應根據生產要求提供足夠的照明。主要工作室的照度應達到 勒克斯;對照度有特殊要求的生產部位應設置 照明。廠房應有 照明設施。
10. 進入潔凈室(區)的空氣必須 ,並根據 要求劃分空氣潔凈級別。潔凈室(區)的凈化空氣如可 使用,應採取有效措施避免 和 。空氣凈化系統應按規定 、 、 並作記錄。
11. 潔凈室(區)空氣的微生物數和塵粒數應 監測,監測結果應記錄存檔。潔凈室(區)在 條件下檢測的 、 或 應符合規定。無菌制劑應實時監測 條件下的微生物數。
12. 產塵量大的潔凈室(區)經 處理不能避免交叉污染時,其空氣凈化系統不得利用 。
13. 潔凈室(區)的窗戶、天棚及進入室內的管道、風口、燈具與牆壁或天棚的連接部位應 。
14. 空氣潔凈度等級不同的相鄰房間(區域)之間或規定保持 的相鄰房間(區域)之間的 應符合規定,應有指示壓差的裝置,並記錄壓差。空氣潔凈度等級相同的區域,產塵量大的操作室應保持 。
15. 潔凈室(區)的溫度和相對濕度應與 要求相適應。無特殊要求時,溫度應控制在 ,相對濕度應控制在 。
16. 潔凈室(區)的水池、地漏不得對葯品產生污染, 級潔凈室(區)內不得設置地漏。
17. 10,000級潔凈室(區)使用的傳輸設備不得穿越 區域。潔凈室(區)與非潔凈室(區)之間應設置 設施,潔凈室(區) 、 走向應合理。
18. 生產青黴素類等高致敏性葯品應使用獨立的 、獨立的 ,分裝室應保持 。排至室外的廢氣應經 並符合要求, 應遠離其他空氣凈化系統的 。
19. 操作有致病作用的微生物應在 區域內進行,應保持 。
20. 廠房必要時應有 及 設施。
21. 與葯品直接接觸的 、 和 應經凈化處理,符合生產要求。
22. 倉儲區應保持清潔和乾燥,應安裝照明和 設施。倉儲區的 、 控制應符合儲存要求,按規定定期監測。
23. 如倉儲區設物料取樣室,取樣環境的空氣潔凈級別應與 一致。如不在取樣室取樣,取樣時應有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措施。根據葯品生產工藝要求,潔凈室(區)內設置的稱量室或備料室,空氣潔凈度等級應與生產要求一致,應有 和 的措施。
24. 質量管理部門根據需要設置的實驗室、中葯標本室、留樣觀察以及其他各類實驗室應與 分開。生物檢定、微生物限度檢定應 進行。對有特殊要求的儀器、儀表應安放在 的儀器室內,應有 、 、 或 的設施。

四、設備
1. 設備的設計、選型、安裝應符合生產要求,應易於 、 或 ,應便於生產操作和維修、保養,應能 和 。
2. 無菌葯品生產用滅菌櫃應具有 、 ,其能力應與 相適應。
3. 原料葯生產宜使用 設備。
4. 與葯品 的設備表面應光潔、平整、易清洗或消毒、耐腐蝕,不與葯品發生化學變化或吸附葯品。
5. 無菌葯品生產中與葯液 的設備、容器具、管路、閥門、輸送泵等應採用 材質,管路的安裝應盡量減少 或 。
6. 無菌葯品生產中過濾器材不得 葯液組分和 異物,禁止使用含有 的過濾器材。
7. 生產過程中應避免使用 、 、 ;使用篩網時應有防止因篩網斷裂而造成污染的 。
8. 原料葯生產中難以清潔的特定類型的設備可專用於 的中間產品、原料葯的生產或貯存。
9. 與設備連接的主要固定管道應標明管內 、 。設備所用的 、 等不得對葯品或容器造成污染。
10. 純化水和注射用水的制備、儲存和分配應能防止 的滋生和污染。
11.注射用水儲罐的通氣口應安裝不脫落纖維的 ,儲存應採用 以上保溫、 以上保溫循環或 以下保溫循環。儲罐和輸送管道所用材料應無毒、耐腐蝕,管道的設計和安裝應避免 、 ,應規定儲罐和管道 、 周期。
12. 用於生產和檢驗的儀器、儀表、量具、衡器等,其適用范圍和精密度應符合生產和檢驗要求,應有明顯的 ,應定期 。
13. 生產設備應有明顯的 。生產設備應 維修、保養。設備安裝、維修、保養的 不得影響產品的質量。不合格的設備如有可能應搬出生產區,未搬出前應有明顯 。 非無菌葯品的乾燥設備進風口應有 裝置,出風口應有 裝置。
14. 生產用模具的采購、驗收、保管、維護、發放及報廢應制定相應管理制度,應設 保管。

五、物料
1. 葯品生產所用物料的購入、貯存、發放、使用等應制定管理制度,應有能准確反映物料 及 的相關記錄。物料應按 、 、 分別存放,並按 取樣檢驗。
2. 原料葯生產中難以精確按批號分開的大批量、大容量原料、溶媒等物料入庫時應 ;其收、發、存、用應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
3. 葯品生產所用物料應符合 、 、生物製品規程或其它有關標准,不得對 產生不良影響。
4. 葯品的包裝材料應經過批准。
5.物料應從 的供應商購進並相對 ,供應商應經 確定。對 、 文件、 情況、 等資料應齊全,並歸檔。購進的物料應嚴格執行 、 檢驗等程序,並按規定入庫。
6. 待驗、合格、不合格物料應嚴格管理。不合格的物料應 存放,應有易於識別的 標志,並按有關規定及時處理。
7. 對 、 或其他條件有特殊要求的物料、中間產品和成品應按規定條件貯存。
8. 固體原料和液體原料應 貯存; 物料應避免污染其它物料。易燃、易爆和其它危險品的驗收、貯存、保管應嚴格執行 。
9. 物料應按規定的 貯存,貯存期內如有特殊情況應及時 。
10. 葯品標簽、說明書應與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的 、 、 相一致。標簽、說明書應經 校對無誤後印製、發放、使用。印有與標簽內容相同的葯品包裝物,應按 管理。標簽、說明書應由 保管、領用。標簽、說明書應按 、 專櫃或專庫存放,應憑 發放,應按照 領取。標簽應 發放,由領用人核對、簽名。標簽使用數、殘損數及剩餘數之和應與領用數 。印有批號的殘損標簽或剩餘標簽應由專人負責 。標簽 、 、 應有記錄。

六、衛生
1. 葯品生產企業應有 的衛生措施,應制定各項衛生管理制度,並由專人負責。
2. 潔凈室(區)內應使用 、易 、易 的衛生工具,衛生工具應存放於對產品不造成污染的 地點,並 使用區域。
3. 葯品生產車間、工序、崗位應按 和 的要求制定廠房、設備和容器清潔規程,內容應包括:清潔方法、程序、間隔時間,使用的清潔劑或消毒劑,清潔工具的清潔方法和存放地點。
4. 原料葯生產 品種時,應對設備進行徹底的清潔。在同一設備連續生產同一品種時,如有影響產品質量的殘留物,更換 時,也應對設備進行徹底的清潔。
5. 生產區不得存放 和 ,生產中的廢棄物應及時處理。
6. 工作服的選材、式樣及穿戴方式應與生產操作和空氣潔凈度等級要求 ,並不得 。潔凈工作服的質地應光滑、不產生靜電、不脫落纖維和顆粒物。不同空氣潔凈度級別使用的工作服應 清洗、整理,必要時消毒或滅菌,工作服洗滌、滅菌時不應帶入附加的顆粒物質,應制定工作服清洗 。
7. 潔凈室(區)應限於 生產操作人員和 的人員進入,人員數量應嚴格控制,對進入潔凈室(區)的臨時外來人員應進行 和 。
8. 無菌操作區人員 應與生產空間相適應,其確定依據應符合 。
9. 進入潔凈區的工作人員(包括維修、輔助人員)應定期進行 和 、 等方面的培訓及考核。
10. 進入潔凈室(區)的人員不得化妝和佩帶飾物,不得 直接接觸葯品; 級潔凈室(區)內操作人員不得裸手操作,當不可避免時手部應及時 。
11. 葯品生產人員應有 檔案, 葯品的生產人員應 至少體檢一次。傳染病、皮膚病患者和體表有傷口者不得從事 葯品的生產。
12. 患有傳染病、皮膚病、皮膚有傷口者和對生物製品質量產生潛在的不利影響的人員,不得進入 進行操作或進行 。
13. 企業應建立員工主動報告 制度。

七、驗證
1. 葯品生產驗證應包括 、 及 安裝確認、運行確認、性能確認和 驗證。
2. 葯品生產過程的驗證內容應包括 系統、 系統、 及其變更、 、 變更。
3. 無菌葯品生產過程的驗證內容應包括 、 及 系統。
4. 產品的生產工藝及關鍵設施、設備應按 進行驗證。
5. 企業應建立 控製程序,影響 的主要因素,如工藝、質量控制方法、主要原輔料、主要生產設備等發生變更以及生產 周期後,應進行 驗證。
6. 應根據驗證 提出驗證項目、制定合理驗證方案,並組織實施。驗證數據應真實完整,驗證工作完成後應對驗證數據進行系統分析並寫出 ,由 審核、批准。
7. 驗證過程中的數據和分析內容應以 形式歸檔保存,驗證文件應包括 、 、 、 等。

八、文件
1. 葯品生產企業應有 、驗收、生產操作、 、發放、 和用戶投訴等制度和記錄。
2. 生產工藝規程的內容應包括: 、 、 和 ,生產工藝的操作要求,物料、中間產品、成品的 和 及貯存注意事項,物料平衡的計算方法,成品容器、包裝材料的要求等。
3. 標准操作規程的內容應包括:題目、 、 及制定日期、 及審核日期、批准人及批准日期、頒發部門、 、分發部門、標題及正文。
4. 生產記錄內容應包括: 、 、生產日期、操作者、復核者的簽名,有關操作與設備,相關生產階段的產品數量, 的計算,生產過程的控制記錄及特殊問題記錄。
5. 葯品生產企業應有葯品 申請資料和 文件,應有物料、中間產品和成品 及檢驗操作規程。應有產品質量 、原始數據和分析匯總報告。
6. 每批產品應有 檢驗記錄。
7. 葯品生產企業應建立文件的起草、修訂、審查、批准、撤銷、印製、分發、收回及保管的管理制度。分發、使用的文件應為批準的 文本。已撤銷和過時的文件除留檔備查外,不得在 出現。
8.各類文件應有便於識別其文本、類別的系統 和 。
9. 生產管理文件和質量管理文件的標題應能清楚地說明文件的性質。文件使用的語言應確切、易懂。
10. 文件制定、審查和批準的責任應明確,應有 簽名。

九、生產管理
1. 葯品應嚴格按照 的工藝生產。
2. 生產工藝規程、崗位操作法或標准操作規程不得 ,如需更改時應按規定程序執行。
3. 每批產品應按產量和數量的 進行檢查。如有 差異,應查明原因,在得出合理解釋、確認無潛在質量事故後,方可按正常產品處理。
4. 批生產記錄應及時填寫、字跡清晰、內容真實、數據完整,並由 及 簽名。
5. 批生產記錄應保持整潔、不得撕毀和任意塗改;更改時,應在更改處 ,並使 仍可辨認。
6. 批生產記錄應按 歸檔,保存至 ;未規定有效期的葯品,其批生產記錄應至少保存 。
7. 原料葯應按 的工藝生產。批生產記錄應反映生產的 。連續生產的批生產記錄,可為該批產品各工序生產操作和質量監控的記錄。
8. 生產前應確認無上次生產遺留物,並將相關記錄納入 生產記錄中。生產中應有防止 產生和擴散的措施。
9. 不同品種、規格、批號的生產操作不得在 同時進行。
10. 有數條包裝線同時進行包裝時,應採取 或其他有效防止污染或混淆的設施。
11. 無菌葯品生產用直接接觸葯品的包裝材料不得 。
12.無菌葯品生產中,應採取措施以避免物料、容器和設備最終清洗後的 。
13. 無菌葯品生產用直接接觸葯品的包裝材料、設備和其他物品的清洗、乾燥、滅菌到使用 應有規定。無菌葯品的葯液從配製到滅菌或除菌過濾的 應有規定。
14. 無菌葯品生產用物料、容器、設備或其他物品需進入無菌作業區時應經過 或 處理。
15. 每一生產操作間或生產用設備、容器應有所生產的 或 、 、 等狀態標志。
16. 葯品生產過程中,不合格的中間產品,應 標示並不得流入 ;因特殊原因需 時,應按規定的 處理並有記錄。
17. 葯品生產過程中,物料、中間產品在廠房內或廠房間的流轉應有 和 的措施。原料葯生產使用敞口設備或打開設備操作時,應有 措施。
18.企業應建立原料葯生產發酵用菌種 、 、 、 、 等管理制度,並有記錄。
19. 企業應根據 選用工藝用水,工藝用水應符合 。工藝用水應根據驗證結果,規定檢驗周期,定期檢驗,檢驗應有記錄。
20. 產品應有批包裝記錄,批包裝記錄的內容應包括:待包裝產品的 、 、 ; 印有批號的 和 以及 ;待包裝產品和包裝材料的 及發放人、領用人、核對人簽名;已包裝產品的 ;前次包裝操作的 及本次包裝 ;本次包裝操作完成後的檢驗核對結果、核對人簽名;生產操作負責人簽名。
21. 葯品零頭包裝應只限 為一個合箱。合箱外應標明 批號,並建立 記錄。
22. 原料葯生產中,對可以重復使用的包裝容器,應根據書面程序清洗干凈,並去除 標簽。
23. 每批葯品的每一生產階段完成後應由生產操作人員清場,填寫清場記錄。清場記錄應納入批生產記錄。清場記錄內容應包括: 、 、 、 、 及 、 及 簽名。

十、質量管理
1. 葯品生產企業的質量管理部門應負責葯品生產 過程的質量管理和檢驗,應受 直接領導,並能 履行其職責。
2. 質量管理部門應配備一定數量的質量管理和檢驗人員,應有與葯品生產規模、品種、檢驗要求相適應的 、 、 。
3. 質量管理部門應制定和修訂物料、中間產品和產品的 和 ,應制定取樣和 制度。
4. 原料葯留樣包裝應與產品包裝 或使用 包裝,應保存在與產品標簽說明相符的條件下,並按留樣管理規定進行 。
5. 質量管理部門應有物料和中間產品使用、成品放行的 ,應審核不合格品處理程序,並有對不合格產品最終處理的 。
6. 葯品放行前應由質量管理部門對有關記錄進行 ,內容應包括:配料、稱重過程中的 情況;各生產工序檢查記錄;清場記錄;中間產品質量檢驗結果; ;成品檢驗結果等。應符合要求並有 簽字後方可放行。
7. 質量管理部門應對物料、中間產品和成品進行取樣、檢驗、留樣,並按試驗原始數據如實出具 。如對物料進行部分檢驗的,應要求物料供應商提供 並確認檢驗報告的真實性。如有委託檢驗,其被委託方的 、 應符合規定。
8. 無菌葯品成品的無菌檢查應按 取樣檢驗。
9. 原料葯生產用的物料因特殊原因需處理使用時,應有 程序,並經 批准後發放使用。
10. 質量管理部門應按規定監測潔凈室(區)的 和 。
11. 質量管理部門應評價原料、中間產品及成品的質量 ,為確定物料 、 提供數據。
12. 質量管理部門應制定和執行偏差處理程序, 偏差應有記錄, 偏差應具有調查報告。
13. 質量管理部門應會同有關部門對 物料供應商質量體系進行 ,並履行質量 。當變更供應商時, 應履行審查批准變更程序。
14. 企業應根據工藝要求、物料的特性以及對供應商質量體系的審核情況,確定原料葯生產用物料的 項目。

十一、產品銷售和收回
1. 每批葯品均應有銷售記錄。根據銷售記錄應能 每批葯品的售出情況,必要時應能及時全部 。銷售記錄內容應包括品名、劑型、批號、規格、數量、收貨單位和地址、發貨日期。
2. 銷售記錄應保存 。未規定有效期的葯品,其銷售記錄應保存 。
3. 因質量原因退貨或收回的葯品制劑,應在質量管理部門監督下 ,涉及其它批號時,應 處理。

十二、投訴與不良反應報告
1. 企業應建立葯品不良反應 和報告制度,應指定 或 負責管理。
2. 對用戶的葯品質量投訴和葯品不良反應應有 記錄並及時調查處理。對葯品不良反應應及時向 報告。
3. 葯品生產出現重大質量問題時,應及時向 報告。

十三、自檢
1. 葯品生產企業應 組織自檢。自檢應按預定的程序,對執行規范要求的全部情況定期進行檢查,對 進行改正。
2. 自檢應有記錄。自檢完成後應形成自檢報告,內容應包括自檢的 、評價的 以及 和 。

閱讀全文

與純化水崗位考核試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匯污水處理廠在哪裡 瀏覽:808
知識蒸餾英文 瀏覽:55
辛集皮革污水招工網 瀏覽:9
醫學陽離子交換劑 瀏覽:736
新車內空氣凈化器怎麼選擇 瀏覽:750
家禽廢水 瀏覽:567
供排水管道除垢 瀏覽:532
凈水出口和純水出口怎麼區分 瀏覽:541
洛陽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價格 瀏覽:503
回用景觀水 瀏覽:447
粉劑除垢劑 瀏覽:296
樹脂瓦機械多少錢 瀏覽:381
環氧樹脂地坪的防火等級要求 瀏覽:218
岳陽污水處理廠有哪些 瀏覽:34
什麼飲水機安全 瀏覽:356
超濾凈的水含有礦物質嗎 瀏覽:594
拾回雕文怎麼用 瀏覽:889
污水處理池施工碰到的問題 瀏覽:129
宋dm空氣凈化器怎麼樣 瀏覽:605
靜放水除水垢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