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水處理行業的前景怎麼樣
水處理行業前景很好。其中
1、給水行業(自來水、循環水及脫鹽水):隨著水源的復雜、短缺內及隨著容生產工藝的精細化,行業也在增長;
2、污水處理行業:污水處理廠建設很多,而運營成為難題,呼喚著行業的專業技術力量和專業服務行業的成長和完善;運營達標是門檻,節能降耗謀取利益最大化,制度完善會成為必然;
3、中水回用:水資源短缺、用水成本的增加,制度的完善,水資源的利用會呈現出多元化、資源化、合理化的趨勢;
北京水之窗環保為您解答水處理問題,攜手前行,共同成長。
② 水處理行業的前景如何
應該不錯啊,現在對環境那麼重視,水處理專業還是比較好就業的
③ 水處理行業未來會有發展么
我覺得這復是一個特別有發制展前景的行業。因為現在的水污染越來越嚴重。所以說對水處理的要求就越來越多。做這一個行業需要和高科技相結合,把真正的污水不幹凈的水變為可以飲用和使用的水。現在還有一種將海水變為淡水利用的技術,這些都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我們國家很多的水域都被污染了,大家喝不到干凈的水也容易得病。大家都願意消費一定的錢去買一個健康買一個干凈的水,所以現在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凈水器。方便使用所以水處理行業是一個朝陽行業。
④ 工業水處理行業前景怎樣國家對此有怎樣的扶持
在工業廢水這塊,治理需求無處不在。目前,我國已出台10多項工業廢水處回理行業相關標准、30多項答水污染物排放國家環境標准、20多項水污染物排放地方環境標准用於規范指標行業發展。利好政策加碼、行業需求釋放,工業廢水治理逐漸受到重視,發改委和環保部不斷加大對工業廢水行業的投資力度。據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中國工業廢水處理行業市場容量將達到3800億元。
且隨著近年來我國政府出台了以「水十條」為綱領的各項環保產業政策,加強環保督查及處罰力度,大力支持節能環保產業。作為環保產業的重要領域,水處理行業將成為未來我國經濟發展中必不可缺的朝陽產業。
⑤ 水處理行業發展前景大嗎
前瞻網摘要:水污染抄情況不襲斷加劇,使得污水處理和再生行業受到空前的關注,近兩年各地區毛利率都保持在70%左右,甚至有的地區超過了100%,行業發展潛力非常大。
近日關於水污染的話題不斷被提起,特別是地下水污染問題,浙江杭州、溫州等地有農民或者企業家出資請環保局長下河游泳,以此來引起大家對水污染嚴重程度的關注,雖然各個環保局長都選擇了沉默或者拒絕,但是民眾環保意識的覺醒,對水污染的關切程度達到了空前。
前瞻產業研究院 中國污水處理及其再生行業市場分析報告 指出 從我國污水日處理能力和污水排放總量對比來看,我國污水處理能力尚不能滿足需處理的污水量,加上污水處理行業存在產能利用率低的問題,每年都有大量的沒有得到處理的污水流入水體中污染水環境,行業需求大於供應
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指出,「十二五」期間中國環保投資將達3.1萬億,較「十一五」期間1.54萬億的投資額上升121%。「十二五」期間,隨著環境稅費改革,市場化和特許經營制度完善,稅費優惠政策落實和處理費用徵用水平提高,污水處理、垃圾處理運行服務市場將迅速發展,環境咨詢、環境設計、環境貿易等服務領域也將進一步擴大,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⑥ 水處理行業前景怎麼樣
水處理行業 前景很美好 現狀有點糟
競爭:內外資巨頭競逐
無論是從行業發展前景還是增長趨勢來看,水處理其價值含量都可與風電等概念比肩。「環保+高科技」的旗號似乎讓人們更願意相信,水處理概念股配得上較高的市盈率。在城市供水增長逐漸穩定和水價上調的樂觀預期下,水務公司經營和盈利能力持續性和穩定性不會有太大的起伏波動。因此,國內外水務巨頭近年紛紛跑馬圈地。
目前我國的水務發展已經從大城市項目轉向中小城市項目的爭奪,從國內公司和國內公司的競爭,轉向國內公司和國內公司、國內公司和國外公司、國外公司和國外公司的競爭。特別是近年來,國際水務巨頭的加入,行業競爭熱度升級。
自2002年國家允許外資進入水務行業以來,看好中國水務未來前景的國外水務集團依託「投資帶動運營」模式在我國跑馬圈地屢試不爽。近年來,法國威立雅水務公司先後以17.1億元受讓蘭州供水集團凈資產45%股份;以9.53億元人民幣獲得海口市水務集團49%的股權和以21.8億元收購評估價僅為7億多元天津市市北水務有限公司49%的國有股權;中法水務2007年以8.95億元的中標揚州項目,2009年又收獲天津芥園項目。
另外,國內水務上市公司也加緊整合。前不久傳聞武漢控股有望獲注入當地的輸配水管網資產,股價聞風而起。接著,昨日洪城水業公告,擬定向增發收購大股東旗下的水處理資產,收購後上市公司將擁有完備的水處理產業鏈,從而有利於提升競爭力。
蛋糕:空間很大很誘人
水務產業是一種有良好發展前景的綠色資源產業,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電、水運等產業的需求將日益旺盛,存在巨大的潛在市場。廣發證券研究員謝軍表示,從污水處理量的角度來看,據此估算「十二五」期間的污水年處理量將達500億立方米左右,假設運行負荷率為75%,則對應的總處理能力應接近1.9億立方米/日。在現有基礎上之外,新增污水處理能力接近3000萬立方米/日。
另外,多位分析師認為,再生水業務將成為未來水務公司新的增長點。再生水,是指污水經適當處理後,達到一定水質指標,滿足某種使用要求,可以進行循環再利用的水。「再生水的市場不錯,在水源緊張和人均用水不足的情況下,大力發展再生水業務顯得尤為重要。」國信證券分析師謝達成認為,目前首創股份和創業環保都涉及到再生水業務,但是份額都比較小,市場的潛力很大。
據悉,我國污水再生利用率還相當低,如果以城市污水再生利用量要達到680萬m3/日計算,污水處理量也僅佔10%左右。如果按發達國家污水再生利用率達70%計算,我國每年還有近150億m3的再生水資源可以得到開發利用。
「如果要取得進一步的發展,需要在政府政策、技術水平和思想觀念上改進。這對我們北方城市等缺水的城市來說顯得尤為必要。北京和天津等城市再生水利用值得借鑒」。謝達成說。
第三,污水處理設備這一子行業的蛋糕也很誘人。即便是現有的污水處理項目,也存在相當的市場機會。資深人士表示,當前國家制定的污水處理標准要高於歐洲不少國家的標准,但當前大多數污水處理設備僅達到歐洲二、三十年前的水平。為奉行現行標准,必然要對現有項目進行升級換代。
初步測算以上海地區為例,一個10萬噸/天污水處理廠的總投資在4億元左右。其中,部分設備為1.8億元,「十一五」期間,我國年新增污水處理能力大約為750億至900億噸,對應的年設備價值超過130億至160億元。
問題:集中度與技術都很低
雖然擺放在面前的蛋糕巨大,但是市場化程度不強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瓶頸。有行業資深人士對記者表示,當前污水處理行業中市場化程度不強,企業水平也參差不齊,令高端企業難以做大做強。而很多項目的招標上也普遍存在地方保護主義色彩。他表示,「現在很多工程都凸顯行政化特徵,關系單位近水樓台。但污水處理其實是一項頗具技術要求的行業,如果不在行業內設定較高的門檻,好的企業接不了工程,技術水平不高的企業又做不好工程。這樣下去,不但影響行業自身的發展,還會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
此外,該業內人士對於現有上市公司標榜的設備國有化的問題也提出質疑。他表示,國有化應該作為一種趨勢,這是行業良性發展的基石。但並不能作為市場炒作的概念。現在我國的水處理行業依然處於起步晚技術水平低的狀況,關鍵設備的自製和量產,在短期內會同時帶來縮減生產成本和影響產品質量兩個後果。前者無疑是對公司有利,但後者則需要通過長時間的發展來克服。「從當前國內的水處理企業所掌握的核心技術來看,國有化程度不宜過快,也不會過快。」
「未來的水處理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面對記者的提問,財富證券分析師鄒建軍說,以BOT項目為主的跨區域並購會成為國內水務公司未來的發展趨勢,但是國內水務公司集中度不高,並購肯定會遭遇很大阻力。謝達成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不過他看好跨流域的行業並購,他說,「在投資運營飽和的基礎之上,大公司的縱向整合將會開始,水務公司最終將會轉型以提供服務為主。」
⑦ 水處理行業發展前景怎麼樣
前景還是不錯,水處理屬於環保行業,在現在和未來都是佔有很大的市場。
如有疑問,可以參照鄭州碧泉水處理。
⑧ 水處理行業發展現狀有沒有哪位大咖能全面解析下
1、行業技術水平和發展趨勢
內容選自產業信息網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污水處理設備市場分析預測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原理可分為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和生物處理法。物理處理法是通過物理作用分離和去除廢水中不溶解的呈懸浮狀態的污染物(的方法,主要有篩濾法、沉澱法、氣浮法、過濾法和反滲透法等;化學處理法是利用化學反應分離污水中的污染物質的處理方法,主要有中和、電解、氧化還原和電滲析、氣提、吸附、吹脫、萃取等方法,一般適用於工業污水處理;生物處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性、膠體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穩定的無害物質的處理方法,主要可分為好氧氧化法和厭氧還原法,其中好氧氧化法則廣泛用於處理城鎮生活污水,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等。目前,城鎮污水處理過程中,應用最為普遍的即活性污泥法及其相關的衍生技術的生物處理工藝。
活性污泥法技術即是將空氣連續送入含有大量溶解有機物質的污水中,經過一段時間後,水中即形成生物絮凝體-活性污泥,通過附著其上的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將有機污染物轉變成無毒的氣體(CO2、N2 等)、液體(水)和富含有機物的固體(如微生物群體或稱生物污泥);最後通過固液分離,實現生物污泥與凈化處理水的有效分離的過程。由於活性污泥法具有較高的化學轉化效率,對城市污水及有機工業廢水中所含的污染物的處理效率高,因此成為傳統的成熟技術。
隨著近些年來污水排放量的迅速增加,對污水處理要求也日益提高,污水處理技術在傳統活性污泥法工藝基礎上出現了如缺氧-好氧(A/O)法、厭氧-缺氧-好氧法(A2/O)、氧化溝法和序批式活性污泥(SBR)法等被較快推廣應用的新技術。其中,厭氧-缺氧-好氧法(A2/O)強化了脫氮除磷效果;氧化溝法簡化了有關構造,運行管理方便,且處理效果穩定等;SBR 法是一種按間歇曝氣方式來運行的活性污泥污水處理技術,其主要特徵是在運行上的有序和間歇操作,主要優點在於節約土地。上述工藝均是在普通活性污泥法基礎上,通過對時間順序或空間位置等的調整,來給微生物生長創造更適合的生存條件,以提高其處理性能和效率,因此其均屬於活性污泥法的衍生技術。
另外,近年來新出現的MBR 工藝,即又稱膜生物反應器技術,是一種由活性污泥法與膜分離技術相結合的新型水處理技術,其基本原理是:通過膜的微孔分離,將需去除的有機物被阻擋在外,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和細菌分解,從而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與傳統工藝相比,MBR 工藝具有出水水質優質穩定、剩餘污泥產量少、易於實現自動控制等優點,但仍存在建造成本高、容易導致膜污染、能耗高等缺點,目前應用范圍還相對比較小。
未來,隨著國內水環境形勢日益嚴峻以及國家對環保要求的提高,未來對污水處理企業的技術要求將越來越嚴格,行業技術水平將向更高標準的污水深度化處理方向發展。
2、行業經營模式
目前,我國城鎮污水處理行業處於市場化改革的發展階段,主要存在以下幾種經營模式:
(1)政府直接經營
政府直接經營是指政府直接實施污水處理項目的建設和運營工作,項目建設資金來源於國家資金和地方配套資金,運行經費來源於地方政府行政撥款。當前,我國仍有相當部分地區的城鎮污水處理廠系由政府直接經營管理。
(2)BOT 特許經營模式
BOT(即建設-運營-移交)模式,是指政府通過特許經營協議,授予企業特許經營權,由企業負責污水處理設施項目的投資、建設、經營和維護。企業通過在特許經營期內向政府提供污水處理服務並收取服務費用,由此回收項目的投資和運營等成本並獲得合理的回報。特許經營期限屆滿,企業將設施無償移交給政府。
(3)TOT 特許經營模式
TOT(移交-運營-移交)模式,是指政府通過特許經營協議,出讓已建成的污水處理設施的使用權,並授予企業在特許經營期內的經營權,由企業負責污水處理項目的運營和維護等。企業通過在特許經營期內向政府提供污水處理服務並收取服務費用,由此回收項目的投資和運營等成本並獲得合理的回報。特許經營期屆滿,企業仍需將設施無償移交給政府。
(4)BT 模式
BT 即建設-移交,是指根據政府方通過對選定的投資者予以授權,由投資者負責進行項目的建設(包括籌集資金),並在規定時限內將建成後的符合質量要求的項目移交給政府方,政府方根據事先簽訂的回購合同在一定期限內分期向投資者支付項目總投資並加上合理資金回報。該模式一般作為政府利用外部資金來進行環保項目建設的一種融資模式。
(5)委託運營模式
委託運營是指政府將建成或即將建成的污水處理項目,整體委託給專業的水處理運營商進行運營管理,並支付一定的運營管理費用的經營模式。
特許經營模式由於能夠有效解決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資金和提高運行效率,已逐漸成為新增污水處理設施的主要經營模式。根據建設部《中國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狀況公報(2006-2010)》,截至2010 年底,全國已有約40%的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通過BOT、TOT、委託經營等特許經營模式引入社會資本和專業化服務,參與設施建設與運營。
3、行業周期性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污水處理行業的發展,出台了一系列鼓勵和扶持行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及產業政策,極大地促進了污水處理行業的快速發展,不存在明顯的行業周期性。
4、行業季節性
城鎮污水處理行業沒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徵。一般情況下,根據不同地區的居民生活習慣差異,不同季節間的生活用水量不同,也會導致季節間污水處理量的略微變化。
5、行業區域性
城鎮污水處理作為市政公用設施項目,政府主導的特徵較為明顯。因此,一般經濟發達地區由於當地政府財政實力強、對環保重視程度高和投資力度大等,污水處理項目投資建設的速度也較快。如我國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水源地周邊地區的污水處理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污水配套設施也相對齊備,西部不發達地區則污水處理項目的建設及發展則較為落後,行業的整體區域性特徵較為明顯。
6、行業與上、下遊行業之間的關聯性
污水處理行業的發展與上、下遊行業之間存在相互依存、互為促進的重要關聯性。污水處理行業的上遊行業主要包括處理設備製造、葯劑生產和電力供應行業等,下游為各地市政污水處理的公共服務需求。上游設備製造、葯劑生產等行業的技術進步及降低成本將有利於污水處理行業盈利水平的提高,而本行業的快速增長也將帶動對環保設備行業和電力行業的需求增長,進而促進其進一步發展。目前,隨著我國對環境保護重視程度的不斷加深,社會公眾對防治水污染、保護環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從而有利於促進污水處理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http://www.chyxx.com/instry/201411/293777.html
⑨ 水處理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現在水處理的發展前景還可以,不過做的人很多,競爭也挺激烈的,在循環水、軟水、純水上面先進的技術應該是膜技術、離子交換,比較先進,並且在實際中能夠應用於工程
⑩ 如何理解水處理行業的發展
你說的是污水處理嗎?
2010年城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10262萬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內長13.4%;城市污水處理率容達到76.9%,提高1.6個百分點。截至2010年底,全國設市城市、縣累計建成城鎮污水處理廠2832座,污水處理能力達到1.25億立方米/日。截至2010年底,全國已有1034個縣城建成了污水處理廠,約占縣城總數的63.2%,較2009年底翻了一番;污水處理能力2066萬立方米/日,約佔全國總能力的1/6。
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推動了環保產業發展,到2020年城市污水處理率將不低於90%,我國污水處理業務市場空間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