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雙水相萃取技術的應用
雙水相萃取技術已廣泛應用於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工和食品化工等領域,回並取得了答許多成功的範例,主要是分離蛋白質 ,酶,病毒,脊髓病毒和線病毒的純化,核酸,DNA的分離,干擾素,細胞組織,抗生素,多糖,色素,抗體等。
此外雙水相還可用於稀有金屬/貴金屬分離,傳統的稀有金屬/貴金屬溶劑萃取方法存在著溶劑污染環境,對人體有害,運行成本高,工藝復雜等缺點。雙水相技術萃取技術引入到該領域,無疑是金屬分離的一種新技術。
目前,用此法來提純的酶已達數十種,其分離過程也達到相當規模,I-Horng Pan等人利用PEG1500/ NaH2PO4體系從Trichoderma koningii發酵液中分離純化β-木糖苷酶,該酶主要分配在下相,下相酶活回收率96.3%,純化倍數33;
② 什麼是雙水相萃取
一些高分子水溶液(如分子量從幾千到幾萬的聚乙二醇硫酸鹽水溶液)可以分為兩個水相,蛋白質在兩個水相中的溶解度有很大的差別。故可以利用雙水相萃取過程分離蛋白質等溶於水的生物產品。
雙水相的優勢
ATPE作為一種新型的分離技術,對生物物質、天然產物、抗生素等的提取、純化表現出以下優勢:
(1)含水量高(70%--90%),在接近生理環境的體系中進行萃取,不會引起生物活性物質失活或變性;
(2)可以直接從含有菌體的發酵液和培養液中提取所需的蛋白質(或者酶),還能不經過破碎直接提取細胞內酶,省略了破碎或過濾等步驟;
(3)分相時間短,自然分相時間一般為5min~15 min;
(4)界面張力小(10-7~ 10-4mN/m),有助於兩相之間的質量傳遞,界面與試管壁形成的接觸角幾乎是直角;
(5)不存在有機溶劑殘留問題,高聚物一般是不揮發物質,對人體無害;
(6)大量雜質可與固體物質一同除去;
(7)易於工藝放大和連續操作,與後續提純工序可直接相連接,無需進行特殊處理;
(8)操作條件溫和,整個操作過程在常溫常壓下進行;
(9)親和雙水相萃取技術可以提高分配系數和萃取的選擇性。
③ 是否有人成功用雙水相萃取技術提純茶多酚相比其它茶多酚提取方法優勢何處成本如何應用前景如何
萃取工藝一般採用多級萃取 操作,溶劑回收需要進行多級蒸餾,工藝操作復雜,能耗大。雙內水相提取成本較高容,試驗復雜。需要比較PET200,400,800,1000,1500,2000,4000,5000考慮材料,一般不採用。但可以嘗試但經費高,做實驗時間長。光乙醇就要用一箱。研究此法主要是看提取最優,條件,需大量分析。應用前景不大。現在企業一般用超臨界,這是趨勢。
④ 塔賓麴黴的安全性如何可以在食品發酵中應用嗎
一下的方法應該夠你用的了:::
果膠提取加工技術及其制備方法
1、一種果膠寡聚糖、其制備工藝及防治植物病害的應用
2、含有起抑制雄性生殖毒性作用的果膠的葯物組合物
3、利用廢渣和廢水固態發酵生產果膠酶
4、具有果膠乙醯酯酶活性的多肽和編碼該多肽的核酸
5、利用銀杏外種皮為原料提取的銀杏型果膠和提取方法
6、豆腐柴葉制備果膠工藝
7、草酸青黴固態發酵生產果膠酶
8、果膠膜組合物
9、向日葵低酯果膠的分離純化方法
10、胡蘿卜素、果膠、食用纖維連續提取方法
11、作為具有泡沫頭飲料的泡沫穩定劑的果膠
12、口服可溶性經調節柑桔果膠抑制癌症轉移的方法
13、從向日葵盤和桿中提取食用低酯果膠的方法
14、從柑桔果皮中提制果膠同時聯產酒、油、醬、色素和柑桔皮甙的方法
15、果膠酶制劑
16、豆腐柴提取果膠的方法
17、一種生產果膠的方法
18、用草酸提取-鐵鹽沉澱工藝提取向日葵低酯食用果膠的方法
19、分子篩法制備果膠
20、改性甜菜果膠的生產方法
21、從番木瓜中提取食用果膠
22、果膠代血漿及制備方法
23、用蘋果廢料製取果膠凍工藝
24、甜菜渣製取果膠的方法
25、由甜菜粕制備果膠新方法
26、從大量廢棄芭蕉茹及凍壞生蕉果中提煉果膠三法
27、一種金屬鹽法提制果膠的方法
28、從橙皮等柑桔類果皮中提制高質量果膠的方法
29、山楂果膠和果汁的分離、提純、濃縮方法
30、一種向日葵盤提取低酯果膠的生產方法
31、從馬鈴薯粉渣中提取低酯果膠的方法
32、保健果膠、果汁及其制備方法
33、從柑桔皮中同時提取天然黃色素、桔油和果膠的方法
34、用蠶沙殘渣提取果膠的方法
35、向日葵低酯果膠的提取方法
36、保健果膠及果汁
37、膠態果膠鉍葯物
38、使用果膠酶處理製取山楂汁的方法及產品
39、應用高分子量脫乙醯基甲殼素脫除果膠和澄清果(蔬)汁的方法
40、柑桔廢棄物提取低酯果膠的方法
41、果汁-果膠-食用纖維連續提取方法
42、顆粒狀果膠酶制劑及其製造方法
43、預酸解、高酸度連續提取生產果膠的方法及設備
44、檸檬皮果膠的提取方法
45、一種利用柑桔類果皮中果膠酯酶的脫酯方法及其應用
46、果膠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47、果膠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48、枯草芽孢桿菌及固體鹼性果膠酶生產工藝
49、假酸漿果膠粉及其生產方法
50、向日葵低酯果膠的純化方法
51、半導體激光輻照選育果膠酶高產菌株
52、從胡麻籽中提取高果膠含量的胡麻膠的方法
53、用高酯果膠在酸性環境中穩定蛋白質的方法
54、改性的果膠材料
55、活性人參果膠囊(片)及其制備方法
56、含有果膠酯酶的洗滌劑組合物
57、含有鹼性果膠降解酶的洗滌劑組合物
58、含果膠裂解酶的洗滌劑組合物
59、超果膠酶及其生產工藝
60、具有果膠酯酶活性的酶
61、薴麻優質果膠的制備方法
62、包含果膠甲酯酶和兩種底物的組合物
63、獲得精選果膠級分的方法、這樣的級分及其用途
64、固態發酵果渣、菜渣制備果膠酶
65、炭黑麴黴突變株K58固體發酵生產果膠酶
66、含有解果膠酶的洗滌劑組合物
67、長壽果膠囊及其制備方法
68、地衣芽孢桿菌果膠降解醇
69、新的果膠酸裂解酶
70、果膠及其生產方法,含果膠的酸性蛋白食品及其生產方法
71、用於糊狀物質中的果膠、其制備方法、包含該果膠的糊狀物質及其應用
72、果膠的生產方法
73、酶促修飾果膠的方法
74、分級分離的果膠產品的製造方法
75、包含抗壞血酸和果膠的組合物
76、含有果膠酸鹽裂解酶和漂白體系的洗滌劑組合物
77、用於穩定蛋白質的果膠
78、果膠酶制劑的生產方法
79、含有果膠酸裂解酶和特定表面活性劑體系的洗滌劑組合物
80、大毛霉液態發酵含果膠的廢渣制備果膠酶
81、可降低鈣離子靈敏度的果膠
82、用於多肽的表達和分泌的果膠酸裂解酶融合體
83、薴麻脫膠果膠酶的生產及其在薴麻脫膠工藝中的應用
84、防治植物病害的鹼性果膠解聚酶制劑及其使用方法
85、一種香蕉皮中果膠的提取方法
86、含有甜菜果膠的麵包組合物
87、一種果膠酸性寡糖及用途
88、利用果膠酶製取柑橘皮低甲氧基果膠的方法
89、一種果膠酸性寡糖的制備方法
90、提高蛋白酶和果膠酶活力的麥芽制備方法
91、一株產鹼性果膠酶工程菌及其構建和用該菌生產鹼性果膠酶的方法
92、獲得果膠的方法
93、薴麻中果膠含量的測定方法
94、來源於西印度櫻桃果實的果膠和其應用
95、果膠的製造法及使用果膠的凝膠劑及凝膠狀食品
96、一種用溫度策略促進重組畢赤酵母高產鹼性果膠酶的方法
97、一種從柚子皮中提取柚皮甙和果膠的方法
98、蘆薈蘋果膠凍及其製作方法
99、打瓜的綜合利用及從打瓜中提取果膠的方法
100、果膠的改性方法及其應用
101、一種不飽和果膠低聚糖及復合生物防腐劑
102、一株吉氏芽孢桿菌突變株及其發酵生產鹼性果膠酶
103、一種從薜荔花被中提取低酯果膠的方法
104、採用水萃取法從薜荔籽中提取優質低酯果膠的方法
105、一株嗜鹼細菌及其固態發酵生產鹼性果膠酶
106、包含果膠的基質形成組合物
107、一種高活力果膠復合酶制備方法
108、膠體果膠鉍分散片
109、鹽析法提取豆腐柴葉中果膠
110、癩葡萄果膠制備工藝
111、發酵法制備鹼性果膠酶過程中提高鹼性果膠酶酶活的方法
112、果膠酸裂解酶變體
113、一種黑麴黴菌株及其在果膠酶固態發酵生產中的應用
114、果膠薄膜
115、一種果膠酶親和吸附劑的制備方法
116、一種鹼性果膠酶制劑的復配和應用方法
117、一種鹼性果膠酶高產菌及其篩選方法和用該菌株發酵法生產鹼性果膠酶
118、生物化學法製取果膠
119、可高產果膠酶的塔賓麴黴及在固態發酵生產中的應用
120、果膠及其生產方法,含果膠的酸性蛋白食品及其生產方法
121、柑桔皮製備果膠的方法
122、全棉機織物澱粉酶、果膠酶、蛋白酶連續浸軋-汽蒸法前處理工藝
123、從柚子中同時提取果膠、柚皮甙等八種產物的方法
124、包含枯草桿菌果膠酸裂解酶的洗滌劑組合物
125、果膠凝膠的就地形成
126、含糖用甜菜果膠和類胡蘿卜素的組合物
127、含有果膠和抗壞血酸的組合物
128、黃姜中提取果膠的方法
129、制備含纖維果膠的方法及其產品和應用
130、含有與聚果膠酸酯和EDTA螯合的銀的抗菌溶液
131、一種口服復方膠體果膠鉍制劑及制備方法
132、一種提高鹼性果膠酶在棉紡織精練工藝中穩定性的方法
133、含有果膠的植物材料的改進處理方法
134、高活性液體食品級果膠酶的製造方法
135、從柑桔類果皮中提取桔子油和果膠的方法
136、抗菌性果膠纖維素
137、蘋果果膠的脫色及生產白色細粉的蘋果果膠的工藝
138、一種醯胺化果膠的生產工藝
139、大豆種皮製備果膠新方法
140、一種利用蘋果渣製取高純度果膠的方法
141、含高重量份鈣鹽的在體交聯果膠骨架給葯系統
142、大豆種皮聯產制備果膠和重金屬離子吸附劑的方法
143、用解聚果膠作為穩定劑制備食品的方法
144、利用劍麻麻渣制備葉綠素銅鈉及果膠的方法
145、低分子柑桔果膠用於增強免疫功能的應用
146、低分子柑桔果膠用於調節血糖血脂和改善脂肪肝中的應用
147、膠體果膠鉍干混懸劑及其制備方法
148、柑橘類果皮中果膠的提取與制備工藝
149、一種從白構皮製漿蒸煮廢液中提取果膠的方法
150、利用生物提取與膜分離技術生產果膠的方法
151、基於果膠的冷膠凝糕點糖衣
152、一種低溫果膠酶菌株、低溫果膠酶及其生產方法
153、一種以果膠為基質的脂肪替代品的生產方法
154、一種利用果皮生產果膠的方法
155、納米膠體果膠鉍及其顆粒劑葯物
156、利用膜技術從向日葵盤中分離低酯果膠的方法
157、果膠提取方法
158、甘薯果膠及其生產技術
159、一種雙水相萃取體系分離純化果膠酶的方法
160、一種含果膠顆粒的含乳飲料及其生產方法
161、低甲氧基蘋果果膠的生產工藝
162、高分子蘋果果膠的生產工藝
163、一株克勞氏芽孢桿菌突變株及其發酵生產鹼性果膠酶
164、一種果膠/聚乙烯醇水凝膠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165、用於低卡路里凝膠的含果膠組合物的膠凝劑
166、果膠-5-氟尿嘧啶結腸癌雙靶向前體葯物及制備方法
167、果膠酶在抑制藻華中的應用及方法
168、含有果膠烯化氧衍生物的組合物
169、含有果膠的酸化乳製品
170、一種果膠快速分級方法
171、一種蘋果果膠的生產方法
172、柿皮中果膠、單寧及色素的連續提取方法
173、一種產果膠酶的工程菌株
174、里氏木霉液體發酵生產纖維素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和果膠酶的方法
175、解澱粉類芽孢桿菌P17菌株,由其所得的低溫果膠酶及其分離純化方法
176、以蘋果果膠為主要組分的潤腸排毒的功能食品及其制備方法
177、以蘋果果膠為主要組分的調節血脂降膽固醇的功能食品及其制備方法
178、以蘋果果膠為主要組分的調節血糖的功能食品及其制備方法
179、色果膠囊及其生產方法
180、黑麴黴液態發酵果膠酶及其對白水和紙漿中膠體物質控制
181、一種果膠中殘留的有機溶劑的測定方法
182、經果膠改性的抗性澱粉、含其的組合物和制備抗性澱粉的方法
183、一種從柑桔皮中提取液體果膠方法
184、由秋葵果實莢分離的果膠多糖
185、果膠的制備方法和用所述果膠的膠凝劑和凝膠狀食物
186、純棉機織物果膠酶、雙氧水溫堆前處理工藝
187、可食性食品果膠保鮮膜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⑤ 西北工業大學岳紅
岳紅,女,1961年生,西北工業大學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民主促進會西北工業大學支部宣傳委員,從事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主要從事天然產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工藝的研究,天然高分子材料改性無機材料的合成及表徵的研究。
主要研究課題有天然高分子材料-杜仲膠的改性;新型材料-高耐磨材料;形狀記憶材料;高阻尼材料等的研究;柿子有效成分-天然香料;天然色素;黃酮的提取研究。發表主要著作《高等無機化學》,發表論文20餘篇。參與完成省、部、國家級課題3項。主講研究生、本科生課程3門。主編教材3本。獲省、校級教學獎勵5項。近五年共發表科研論文31篇。曾獲各類獎勵8項。目前主要科研方向為:杜仲膠的提取及綠色、高性能輪胎用材料及記憶材料的開發研製;杜仲有效成分和葯用成分的提取及工藝的研究;杜仲酒、杜仲保健品的開發研究;以上各項均為國家八五星火計劃項目的子項目。從柿子葉和皮中提取天然香味劑、天然黃色素的研究;從柿子葉和皮中提取有效成分和葯用成分(黃酮類物質)及工藝的研究;以上各項正在申請國家星火計劃項目。
1991.12,陝西師范大學化學系,碩士課程學習班
1983.7,陝西師范大學化學系,理學學士
1996-至今,西北工業大學理學院化學系,副教授
陝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陝西省現代教育技術成果一等獎1項,
陝西省高等院校科研成果二等獎1項;
陝西省中國民主促進會優秀會員等
主要項目
1.主持,國家星火計劃項目,杜仲基地建設及系列產品開發―杜仲葉深加工系列產品開發,1994.12~1998.12
2.主持,陝西省星火計劃項目(2005kx4-12),銀杏果深加工技術的研究,2006.1~2007.12
3.主持,陝西省教育廳科學研究計劃(07JC01),石榴綜合開發利用產業化培育項目,2010.6~2011.12
4.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0572089),「CVD/CVI制備SiC的氣相反應機理研究」,2006.1~2008.12
5.參加,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新型無機-高分子復合納濾膜的研製及分離性能的應用研究,2001.12~2003.12
6.參加,航空基金項目,磁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1999.7~2003.7
7.主持,核桃系列產品開發,1992.10~1998.10等
已授權發明專利
1.用柿葉或柿皮提取天然香料的方法,ZL200410026290.3
2.一種從柿葉或柿皮提取天然黃色素的方法,ZL200410073395.4
3.一種高耐磨型輪胎用膠料及其制備方法,ZL200510041812.1
4.一種雙水相萃取提取柿葉黃酮類物質的方法,ZL200410026240.5
5.一種含杜仲樹膠的形狀記憶功能材料及其制備方法,ZL200710019028.X[1]
主要出版物及發表論文
1.《高等無機化學》,岳紅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2.張穎 岳紅 趙曉莉,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柿葉精油的工藝研究,林產化工通訊,2004.38(6) 26-29
3.趙曉莉 岳紅 張興航 張穎,三元乙丙橡膠絕熱層耐燒蝕性能的研究評述,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2005.23(2) 310-312
4.趙曉莉 岳紅,黃酮類化合物分析方法概述,鹽湖研究,2005.13(2),34-39
5.岳紅 趙曉莉 張穎,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柿葉黃酮的工藝研究,化學研究與應用,2005.17(3),421-423
6.朱峰 岳紅 祖恩峰 龐維強 李曉銀,新型功能材料杜仲膠的研究與應用,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9(3),89-93
7.張穎 岳紅 趙曉莉,提取柿葉精油的工藝研究,食品科學,2005.26(6),175-177
8.岳紅 張穎 趙曉莉 李曉銀,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柿葉精油的工藝研究,林產化學與工業,2005.25(3),55-58
9.朱峰 岳紅 祖恩峰 時刻 龐維強,天然橡膠/順丁橡膠/杜仲膠並用膠性能的研究,新疆大學學報,2005.22(3),307-309
10.朱峰 岳紅 祖恩峰 龐維強,杜仲膠對三元共混硫化膠性能的影響,西安理工大學學報,2006.22(1),99-101
11.趙曉莉 岳紅 張穎 李曉銀,柿葉黃酮在雙水相體系中的分配行為,林產化學與工業,2006.26(1),83-86
12.天然色素提取和分析技術研究進展 李曉銀 岳紅 朱峰 林產化學與工業 2006.26(3),118-122
13.林春玲 岳紅 翟潤,形狀記憶材料杜仲膠的特性及研究進展,材料導報,2007第21卷11月專輯IX.納米與新材料專輯IX,374-376
14.林春玲 岳紅 朱峰 張嬌霞,杜仲膠/天然橡膠/順丁橡膠並用膠的工藝研究,中國膠粘劑,2008.17(2):40-44
15.李曉銀 岳紅 叢日新等,柿皮黃色素主要成分的鑒別及提取工藝條件的選擇,理化檢驗,2008.44(5):455-457
16.陳沖 岳紅 張慧軍 庄昌清,高分子阻尼材料的研究進展,中國膠粘劑,2009.18(10):57-61
17.林春玲 岳紅 陳沖,形狀記憶材料杜仲膠/天然橡膠/低密度聚乙烯的研究,中國膠粘劑,2009.18(8):14-18
18.庄昌清 岳紅 張慧軍,分子模擬方法及模擬軟體Materials Studio在高分子材料中的應用,塑料,2010.39(4):81-84
19.庄昌清 岳紅 張慧軍 劉倩,杜仲膠玻璃化轉變溫度的分子模擬,功能高分子學報,2010.23(4):409-412
20.張慧軍 岳紅 劉倩 陳沖,形狀記憶高分子材料性能評價的分子模擬研究,材料導報,2010.24(9):116-119
21.張慧軍 岳紅 庄昌清 劉倩,杜仲膠/天然橡膠/低密度聚乙烯玻璃化溫度的MD模擬,塑料,2011.40(1):100-102
22.張慧軍 岳紅 庄昌清 劉倩,杜仲膠/天然橡膠/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相容性的MD模擬,塑料,2011.40(2):122-124等 。
⑥ 在酪蛋白等電點的測定實驗過程中,實驗結果ph大於等電點的渾濁度小於p
pH偏離pI程度決定渾濁度,pH越接近pI越渾濁,並不是大於pI和小於pI決定的。
最小內溶解度法。蛋白質在不同pH溶液容中形成不同的濁度來測定,即最大濁度處的pH值為蛋白質的等電點值。渾濁最嚴重時的pH值,即為酪蛋白的等電點。
等電聚焦法。等電聚焦完成後,切成膠條,測量不同段的pH值,並用三氯醋酸顯色,即可確定酪蛋白的等電點。
(6)雙水相萃取純化天然色素實驗擴展閱讀:
蛋白質在溶液中有兩性電離現象。假設某一溶液中含有一種蛋白質。當pI=pH時該蛋白質極性基團解離的正負離子數相等,凈電荷為0,此時的該溶液的是pH值是該蛋白質的pI值。某一蛋白質的pI大小是特定的,與該蛋白質結構有關,而與環境pH無關。
在某一pH溶液中當pH>pI時該蛋白質帶負電荷,反之pH<pI時該蛋白質帶正電荷,pH=pI時該蛋白質不帶電荷。人體內pH=7.4;而體內大部分蛋白質的 pI<6; 所以人體內大部分蛋白質帶負電荷。
⑦ 雙水相萃取的原理
雙水相萃取的原理: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力,這種分子間作用力隨相對分子質量增大而回增大。當兩種高分子聚合答物之間存在相互排斥作用時,由於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的分子間的排斥作用與混合熵相比佔主導地位,即一種聚合物分子的周圍將聚集同種分子而排斥異種分子,當達到平衡時,即形成分別富含不同聚合物的兩相。
(7)雙水相萃取純化天然色素實驗擴展閱讀:
可形成雙水相的雙聚合物體系有:聚乙二醇(PEG)/葡聚糖(Dx),聚丙二醇/聚乙二醇,甲基纖維素/葡聚糖。
雙水相萃取中採用的雙聚合物系統是PEG/Dx,該雙水相的上相富含PEG,下相富含Dx。另外,聚合物與無機鹽的混合溶液也可以形成雙水相,例如,PEG/磷酸鉀(KPi)、PEG/磷酸銨、PEG/硫酸鈉等常用於雙水相萃取。
雙水相萃取的應用:蛋白質、酶的純化、多肽的分離純化、核酸的分離純化等。
⑧ 超臨界流體萃取、雙水相萃取、反膠束萃取的異同點
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是以超臨界狀態下的流體作為溶劑,利用該狀態下流體所具有的高滲透能力和高溶解能力萃取分離混合物的過程。常用的是CO2超臨界萃取法。
CO2是安全、無毒、廉價的液體,超臨界CO2具有類似氣體的擴散系數、液體的溶解力,表面張力為零,能迅速滲透進固體物質之中,提取其精華,具有高效、不易氧化、純天然、無化學污染等特點。
萃取是在兩個液相間進行。大部分萃取採用一個是水相。另一個是有機相。但有機相易使蛋白質等生物活性物質變性。最近,發現有一些高分子水溶液(如分子量從幾千到幾萬的聚乙二醇硫酸鹽水溶液)可以分為兩個水相,蛋白質在兩個水相中的溶解度有很大的差別。故可以利用雙水相萃取過程分離蛋白質等溶於水的生物產品。
雙水相的優勢
ATPE作為一種新型的分離技術,對生物物質、天然產物、抗生素等的提取、純化表現出以下優勢:
(1)含水量高(70%--90%),在接近生理環境的體系中進行萃取,不會引起生物活性物質失活或變性;
(2)可以直接從含有菌體的發酵液和培養液中提取所需的蛋白質(或者酶),還能不經過破碎直接提取細胞內酶,省略了破碎或過濾等步驟;
(3)分相時間短,自然分相時間一般為5min~15 min;
(4)界面張力小(10-7~ 10-4mN/m),有助於兩相之間的質量傳遞,界面與試管壁形成的接觸角幾乎是直角;
(5)不存在有機溶劑殘留問題,高聚物一般是不揮發物質,對人體無害;
(6)大量雜質可與固體物質一同除去;
(7)易於工藝放大和連續操作,與後續提純工序可直接相連接,無需進行特殊處理;
(8)操作條件溫和,整個操作過程在常溫常壓下進行;
(9)親和雙水相萃取技術可以提高分配系數和萃取的選擇性。
在反膠束溶液中,構成反膠束的表面活性劑的非極性尾向外伸入非極性溶劑中,而極性頭則向內排列形成一個極性核。蛋白質及其他親水物質能夠進入反膠束的極性核內,由於周圍水層和極性頭的保護,保持了蛋白質的天然構象。
⑨ 岳紅的發明專利
已授權發明專利
1.用柿葉或柿皮提取天然香料的方法,ZL200410026290.3
2.一種從柿葉或柿皮提取天然黃色素的方法,ZL200410073395.4
3.一種高耐磨型輪胎用膠料及其制備方法,ZL200510041812.1
4.一種雙水相萃取提取柿葉黃酮類物質的方法,ZL200410026240.5
5.一種含杜仲樹膠的形狀記憶功能材料及其制備方法,ZL200710019028.X
主要出版物及發表論文
1.《高等無機化學》,岳紅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2.張穎 岳紅 趙曉莉,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柿葉精油的工藝研究,林產化工通訊,2004.38(6) 26-29
3.趙曉莉 岳紅 張興航 張穎,三元乙丙橡膠絕熱層耐燒蝕性能的研究評述,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2005.23(2) 310-312
4.趙曉莉 岳紅,黃酮類化合物分析方法概述,鹽湖研究,2005.13(2),34-39
5.岳紅 趙曉莉 張穎,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柿葉黃酮的工藝研究,化學研究與應用,2005.17(3),421-423
6.朱峰 岳紅 祖恩峰 龐維強 李曉銀,新型功能材料杜仲膠的研究與應用,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9(3),89-93
7.張穎 岳紅 趙曉莉,提取柿葉精油的工藝研究,食品科學,2005.26(6),175-177
8.岳紅 張穎 趙曉莉 李曉銀,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柿葉精油的工藝研究,林產化學與工業,2005.25(3),55-58
9.朱峰 岳紅 祖恩峰 時刻 龐維強,天然橡膠/順丁橡膠/杜仲膠並用膠性能的研究,新疆大學學報,2005.22(3),307-309
10.朱峰 岳紅 祖恩峰 龐維強,杜仲膠對三元共混硫化膠性能的影響,西安理工大學學報,2006.22(1),99-101
11.趙曉莉 岳紅 張穎 李曉銀,柿葉黃酮在雙水相體系中的分配行為,林產化學與工業,2006.26(1),83-86
12.天然色素提取和分析技術研究進展 李曉銀 岳紅 朱峰 林產化學與工業 2006.26(3),118-122
13.林春玲 岳紅 翟潤,形狀記憶材料杜仲膠的特性及研究進展,材料導報,2007第21卷11月專輯IX.納米與新材料專輯IX,374-376
14.林春玲 岳紅 朱峰 張嬌霞,杜仲膠/天然橡膠/順丁橡膠並用膠的工藝研究,中國膠粘劑,2008.17(2):40-44
15.李曉銀 岳紅 叢日新等,柿皮黃色素主要成分的鑒別及提取工藝條件的選擇,理化檢驗,2008.44(5):455-457
16.陳沖 岳紅 張慧軍 庄昌清,高分子阻尼材料的研究進展,中國膠粘劑,2009.18(10):57-61
17.林春玲 岳紅 陳沖,形狀記憶材料杜仲膠/天然橡膠/低密度聚乙烯的研究,中國膠粘劑,2009.18(8):14-18
18.庄昌清 岳紅 張慧軍,分子模擬方法及模擬軟體Materials Studio在高分子材料中的應用,塑料,2010.39(4):81-84
19.庄昌清 岳紅 張慧軍 劉倩,杜仲膠玻璃化轉變溫度的分子模擬,功能高分子學報,2010.23(4):409-412
20.張慧軍 岳紅 劉倩 陳沖,形狀記憶高分子材料性能評價的分子模擬研究,材料導報,2010.24(9):116-119
21.張慧軍 岳紅 庄昌清 劉倩,杜仲膠/天然橡膠/低密度聚乙烯玻璃化溫度的MD模擬,塑料,2011.40(1):100-102
22.張慧軍 岳紅 庄昌清 劉倩,杜仲膠/天然橡膠/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相容性的MD模擬,塑料,2011.40(2):122-124等 。
⑩ 花青素的純化方法
微波提取技術
一種採用頻率為2450 MHz或 915 MHz、功率為500 W~15 000 W 的微波對葡萄籽 在選用水、內碳鏈容長為C ~C,的醇、乙醚、丙酮、乙 酸乙酯、甲苯或其混合物的溶劑中進行處理,從葡 萄籽提取原花青素類物質的新方法。該方法較常規 化學法工藝簡便、高效、快速,成本低,廢液排放 量少。
花青素是一種水溶性色素,可以隨著細胞液的酸鹼改變顏色。細胞液呈酸性則偏紅,細胞液呈鹼性則偏藍。花青素(anthocyanidin)是構成花瓣和果實顏色的主要色素之一。花青素為植物二級代謝產物,在生理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花瓣和果實的顏色可吸引動物進行授粉和種子傳播 (Stintzing and Carle, 2004)。常見於花、果實的組織中及莖葉的表皮細胞與下表皮層。部分果實以顏色深淺決定果實市場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