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簡述火力發電廠汽水系統的工藝流程。
答:火力發電廠的汽水系統由鍋爐、汽輪機、凝汽器和給水泵等組成,它包括汽水循環、化學水處理和冷卻水系統等。汽水系統流程如圖1所示。
水在鍋爐中加熱成蒸汽,經過熱器進一步加熱後變成過熱蒸汽,再通過主蒸汽管道進入汽輪機。由於蒸汽不斷膨脹,高速流動的蒸汽沖動汽輪機的葉片轉動從而帶動發電機發電。
為了進一步提高其熱效率,一般都從汽輪機的某些中間級後抽出作過功的部分蒸汽,用以加熱給水。在現代大型機組中都採用這種給水回熱循環。此外在超高壓機組中還採用再熱循環,即把作過一段功的蒸汽從汽輪機的某一中間級全部抽出,送到鍋爐的加熱後再引入汽輪機的以後幾級中繼續膨脹作功。在膨脹過程中,蒸汽壓力和溫度不斷降低,最後排入凝汽器並被冷卻水冷卻,凝結成水。凝結水集中在凝汽器下部由凝結水打至低壓加熱器和除氧器,經加溫和脫氧後由給水泵將其打入高壓加熱器加熱,最後打入鍋爐。
汽水系統中的蒸汽和凝結水,由於經過許多管道、閥門和設備,難免產生泄漏等各種汽水損失,因此必需不斷向系統補水經過化學處理的軟化水,這些補給水一般都補入除氧器中。
B. 給我發火力發電廠化學水處理(鍋爐補給水方面)的工藝流程
詳細襲的資料,你留個郵箱給我。
基本上鍋爐的補給水可以按以下流程來做:
原水——預處理——一級處理——二級處理——除氧器——加葯——進鍋爐
原水分幾個情況:
1、為地表水,預處理則可能為混凝沉澱
2、為自來水,預處理可能為活性炭或多介質過濾器(也有可能是超濾)
3、為中水,預處理可能是混凝+活性炭過濾
一級處理和二級處理一般以RO+EDI、RO+RO、RO+混床、RO+附床。這個技術已經比較常見了。
除氧器一般用於除氧處理的鍋爐防腐類型,壓力一般在亞臨界;
化學品主要針對除氧、PH、防腐防結垢等問題上。
具體的參數未提供,只能說到這里了。
C. 火力發電廠的生產過程是怎樣的
火力發電廠(以燃煤發電廠為例)主要生產過程是:
1、儲存在儲煤場(或儲煤罐)中的原煤由輸煤設備從儲煤場送到鍋爐的原煤斗中,再由給煤機送到磨煤機中磨成煤粉。
2、煤粉送至分離器進行分離,合格的煤粉送到煤粉倉儲存(倉儲式鍋爐)。
3、煤粉倉的煤粉由給粉機送到鍋爐本體的噴燃器,由噴燃器噴到爐膛內燃燒(直吹式鍋爐將煤粉分離後直接送入爐膛)。
4、燃燒的煤粉放出大量的熱能將爐膛四周水冷壁管內的水加熱成汽水混合物。
5、混合物被鍋爐汽包內的汽水分離器進行分離:分離出的水經下降管送到水冷壁管繼續加熱;分離出的蒸汽送到過熱器,加熱成符合規定溫度和壓力的過熱蒸汽,經管道送到汽輪機作功。
6、過熱蒸汽在汽輪機內作功推動汽輪機旋轉,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
7、發電機發出的三相交流電通過發電機端部的引線經變壓器升壓後引出送到電網。
8、在汽輪機內作完功的過熱蒸汽被凝汽器冷卻成凝結水,凝結水經凝結泵送到低壓加熱器加熱,然後送到除氧器除氧,再經給水泵送到高壓加熱器加熱後,送到鍋爐繼續進行熱力循環。再熱式機組採用中間再熱過程,即把在汽輪機高壓缸做功之後的蒸汽,送到鍋爐的再熱器重新加熱,使汽溫提高到一定(或初蒸汽)溫度後,送到汽輪機中壓缸繼續做功。
D. 簡述火力發電廠的生產過程
火力發電的生產過程如下:
火力發電廠由三大主要設備——鍋爐、汽輪機、發電機及相應輔助設備組成,它們通過管道或線路相連構成生產主系統,即燃燒系統、汽水系統和電氣系統。其生產過程簡介如下。
1.燃燒系統(包括鍋爐的燃燒部分和輸煤、除灰和煙氣排放系統等)。
煤由皮帶輸送到鍋爐車間的煤斗,進入磨煤機磨成煤粉,然後與經過預熱器預熱的空氣一起噴入爐內燃燒,將煤的化學能轉換成熱能,煙氣經除塵器清除灰分後,由引風機抽出,經高大的煙囪排入大氣。爐渣和除塵器下部的細灰由灰渣泵排至灰場。
網路 火力發電過程
E. 電廠化水是什麼意思
電廠化水的意思是對在電廠內使用的的各種用水進行化學處理。
電廠的水回處理流程大致分為兩大組成答部分,第一部分是物理軟化水流程,第二部分是化學除鹽水流程。
物理軟化水流程:來自廠區供水管網的原水(又稱生水),經過石英砂過濾器、活性碳過濾器,除去了原水中的固體顆粒和懸浮雜質,稱為澄清水,澄清水再經過反滲透裝置清除了其中大部分鈣、鎂離子,成為軟化水。
(5)火力發電廠軟水制備擴展閱讀:
電廠化水崗位承擔部分化驗室功能,對電廠的主要輔助材料進行化驗,如檢測脫硫用石灰,原煤的煤質化驗(熱值、灰分、水分、揮發分、硫份等)等。
電廠設有污水處理站的,還要承擔污水處理任務,如要了解污水沉澱、CASS調節池曝氣,潷水器,帶濾機出泥等。
F. 火力發電廠的化水車間的作用
「化水」的意思就是「
化學水
處理」。化水車間的任務是將從江河提取的「原水」,經過各種物理和
化學工藝
,凈化為「生活水」「工業水」「
除鹽水
」。
另外還承擔鍋爐防腐及水質監督。部分電廠還要承擔煤質和灰分化驗。有的還要制氫。
G. 火力發電廠的生產流程
通常將燃料運至電廠,經輸送加工後,送入鍋爐進行燃燒,使燃料中的化學能轉變為熱能並傳遞給鍋爐中的水,使水變成高溫高壓的蒸汽,通過管道將壓力和溫度都較高的過熱蒸汽送人汽輪機, 推動汽輪機旋轉作功,蒸汽參數則迅速降低,最後排入凝汽器。在這一過程中,蒸汽的熱能轉變為汽輪機轉子旋轉的機械能。發電機與汽輪機是用聯軸器相連一同旋轉的,汽輪機轉子的機械能,通過發電機轉變成電能。發電機產生的電能, 經升壓變壓器後送人輸電線路提供給用戶。火力發電廠的主要系統燃料與燃燒系統:用煤將爐水燒成蒸汽(化學能轉化為熱能)(1) 燃煤制備流程:煤從儲煤場經輸煤皮帶送到鍋爐房的煤斗中,再進入磨煤機製成煤粉。煤粉與來自空氣預熱器的熱風混合後噴入鍋爐爐膛燃燒。(2) 煙氣流程:煤在爐內燃燒後產生的熱煙氣經過鍋爐的各部受熱面傳遞熱量後,流進除塵器及煙囪排入大氣。(3) 通風流程:用送風機供給煤粉燃燒時所需要的空氣,用吸粉機吸出煤粉燃燒後的煙氣並排入大氣。(4) 排灰流程:爐底排出的灰渣以及除塵器下部排出的細灰用機械或水利派往儲灰場。汽水系統:蒸汽推動汽輪機做功(熱能轉化為機械能)(1) 汽水流程:水在鍋爐內變成過熱蒸汽,過熱蒸汽在汽輪機中不斷膨脹、高速流公,推動汽輪機高速旋轉,最後排入凝汽器中冷凝成水,再經升壓、除氧、加熱後送回鍋爐,形成閉合的汽水循環。(2) 補給水流程:汽水循環中水有損失,必須經常補充,補給水要經過化學處理,水質合格後送入汽水系統。(3) 冷卻水流程:在汽輪機排氣的凝結過程中,放出的大量的潛熱需有冷卻水帶走。冷卻水的吸取,冷卻即其設施構成冷卻水流程。電氣系統: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機械能轉化為電能),並通過輸配電裝置將電能送往用戶。(1) 向外供電流程:發電機發出的電能由變壓器升壓後,經高壓配電裝置和輸電線路送往用戶。(2) 廠用電流程:發電廠內的自用電由廠用變壓器降壓後,經廠用配電裝置相場內各種附機及照明等供電。控制系統:操作機械化、自動化。(1) 燃料的裝卸、入倉、制粉、輸送機械化、自動化。(2) 鍋爐給水、氣溫和燃料的自動調節,爐膛滅火安全保護系統(3) 汽輪機自動控制系統包括調節、自啟停、監視與保護和主蒸汽旁路控制等。(4) 發電機控制系統包括參數顯示、勵磁調節、運行操作和安全保護等(5) 廠用電控制系統包括廠用電備用電源自動切換、直流系統監視和和交流不停電電源系統等。
H. 火力發電廠軟水預熱器熱源是什麼
如果是預熱軟水的,應叫"省煤器或省能器…。
I. 火力發電廠化學水處理(鍋爐補給水方面)的工藝流程,簡單點就是:自來水—鍋爐
來水-生水加熱-機械過濾器-生水箱-自清洗過濾器-超濾-超濾水箱-一級反滲透-一反水箱-二級反滲透-二反水箱-EDI除鹽裝置-除鹽水箱-鍋爐.
這是現在新建電廠普遍用的,其中我省略了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