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水燒開後上面有一層漂浮物
用傳統的話講就是水比較「硬」,你生活的區域主要是鹼性水比較多而已,其實扔人體應用弱鹼性水是非常合理的,不會長出結石的,如果你想喝道不劃嗓子的普通中性水,你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購置家用的小型水凈化設備。價格高低不等,大多為過濾類產品,少量為電解水原理,你可以多看看,不過建議你還好是不需要什麼措施,只要沉澱不喝太多就沒有問題,那東西主要是鈣。
(樓上的騙子好討厭!!)
Ⅱ 燒開的自來水,水表面有一層白色的漂浮物,肉眼清晰可見,是什麼情況
是水垢。
Ⅲ 自來水燒開後有很多白色的漂浮物是怎麼回事
水中的白色漂浮物(或沉澱)就是人們俗稱的水垢,其主要成分是碳酸專鈣、碳酸鎂。
水燒開以後屬如果有白色漂浮物不要立即去飲用,一定要等到白色漂浮物沉澱過濾以後再去喝,這樣對於身體就會更加好一些,因為這些白色漂浮物是不能夠飲用到身體內部,否則就會造成身體內部有太多的鈣質,從而出現結石的症狀,還有就是剛開始燒開的水也不要去喝,會損傷到腸道。
(3)軟化水燒開後有一層漂浮物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水快開時(80℃-90℃)應打開壺蓋。因為現在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越來越多,有些物質是揮發性的,加熱時會隨著水蒸氣揮發出去。因此在水快燒開時要把水壺的蓋子打開,可以讓這些物質最大限度地揮發出去。
2、每天清早最好能先把水打開放5-10分鍾,避免管道的鐵銹污染和管道中死水的產生。長期沒有打開過的水龍頭應格外注意。這部分水可以用來清潔和洗滌。
3、水不能反復燒,最好現燒現喝。流動著的水有一定的自凈作用,最理想的飲用水是鮮活水。科學研究發現,水的衰老速度很快。水分子是呈鏈狀結構的,水如果不經常受到強烈撞擊,也就是說水不經常處於運動狀態,而是靜止狀態時,這種鏈狀結構就會不斷擴大和延伸,變成老化水。
Ⅳ 井水燒開後有白色沉澱物或漂浮物,怎麼解決
一、水的處理:硬水的軟化
1.沉澱法:用石灰、純鹼處理,使水中Ca2+、Mg2+生成沉澱析出,過濾後即得軟水,其中的錳、鐵等離子也可除去。
2.軟水劑
(1)Na3PO4: 3CaSO4+2Na3PO4→Ca3(PO)4↓+3Na2SO4
(2)六偏磷酸鈉: Na4[Na2(P03)6]+Ca2+→Na4[Ca(P03)6]+2Na+
(3)胺的醋酸衍生物(EDTA):與Ca2+、Fe2+、Cu2+等離子生成螯合物
3.離子交換法:
(1)原理:用無機or有機物組成一混合凝膠,形成交換劑核,四周包圍兩層不同
電荷的雙電層,水通過後可發生離子交換。
陽離子交換劑:含H+、Na+固體與Ca+、、、、、、、、Mg2+離子交換
陰離子交換劑:含鹼性基因,能與水中陰離子交換
(2)常用交換劑:
a.泡沸石:水化硅酸鈉鋁
Na2O·Z+Ca(HCO3)→CaO·Z+2NaHCO3
Na2O·Z+CaSO4→CaO·Z+Na2SO4
b.磺化煤:
2Na(K)+CaSO4→Ca(K)2+NaSO4
2H(K)+CaSO4→Ca(K)2+NaSO4
c.離子交換樹脂
4.電滲析法:
用直流電源作動力,使水中的離子選擇性地透過樹脂交換膜而獲得軟水。
5.磁化法:
使水流過一個磁場,鈣、鎂鹽類分子間引力減小,不易產生堅硬水垢
水的硬度是由什麼引起的:
水的硬度是由碳酸氫鈣或碳酸氫鎂引起的,這種硬度叫作暫時硬度。這種水經過煮沸以後,水裡所含的碳酸氫鈣就分解成不溶於水的碳酸鈣,水裡所含的碳酸氫鎂就生成難溶於水的碳酸鎂沉澱。這些沉澱物析出,水的硬度就可以降低,從而使硬度較高的水得到軟化。
水的硬度是由鈣和鎂的硫酸鹽或氯化物引起的,這種硬度就叫作永久硬度。永久硬度不能用加熱的方法軟化。天然水大多同時具有暫時硬度和永久硬度,因此,一般所說水的硬度是指上述兩種硬度的總和。
Ⅳ 燒開的水上面一層白色漂浮物
自來水中有氯味,燒開後還有一層白色漂浮物,喝這樣的水安全嗎?
自來水用液氯消毒是國內外常見的消毒方法。為了保持自來水消毒效果和避免在管網輸送到用戶的過程中的微生物污染,自來水中的余氯含量必須要在0.05mg/L以上,所以自來水會帶有氯味。
而燒開水中的白色漂浮物其實是水垢,俗稱水鹼,是碳酸鈣、碳酸鎂,是水中鈣離子、鎂離子在加熱之後變成的沉澱物。鈣鎂呈離子狀態時,我們肉眼幾乎觀察不到。幾乎所有的出廠自來水中都會有鈣鎂離子,通常我們把它稱為總硬度。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水都有一定的硬度,如水的硬度較高,在加熱時,鈣離子和鎂離子的不溶性鹽類成分(如碳酸鈣和碳酸鎂等)就會從水中析出,粘附在水壺內表面形成水垢,這並不影響身體健康。
喝下帶有水垢的水,會得結石嗎?
水垢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鹽類,如碳酸鎂、碳酸鈣,水在被人體吸收後,胃酸會把水垢里的碳酸鎂和碳酸鈣溶解。所以,無論是我們喝的水裡面含有的鈣、鎂離子還是其他離子,經過胃酸的分解以後,就會變成一些游離的離子存在,並沒有形成結石的機會。除一部分被機體吸收和利用以外,不能分解的部分則會隨著糞便排出體外,所以,喝下帶水垢的水並不會引發結石。
Ⅵ 自家井水燒開後上面會有一些白色的漂浮物,
1、自家井水是地下水,燒開後上面會有一些白色的漂浮物,是含碳酸鈣、碳酸鎂或其它鹽類的成分太高,達到或接近飽和溶液狀態,這些水煮沸後溶解度下降,形成過飽和溶液,從而析出沉澱形成水垢。水沸騰時,在水流與氣流的作用下,剛析出的鹽微粒會有部分被帶上水面,在水的表面張力下漂浮著;這就是樓主所描述的「白色漂浮物」。
2、使用地下水一般容易出現這個問題,地下水由於水中含有大量的鈣鎂離子,由於鈣鎂離子形成的鹽不溶於水或微溶於水的,所以在鍋里燒煮後,他不會隨著 水分蒸發,在水燒開的情況下,隨著水的翻滾,漂浮在鍋的邊緣,形成了白色的泡沫,如果將鍋內的水燒干,鈣鎂鹽會沉澱在鍋底,狀態時粉末或結塊,在日常生活中沒事情,如果是鍋爐內出現了鈣鎂離子鹽沉澱,不但會影響鍋爐的傳熱效果,浪費能源,更甚者會出現鍋爐的爆炸,所以,對鍋爐補給水,我們一定要進行軟化過濾和純化處理,除去水中的鈣鎂離子,防止鍋爐結垢或結塊。
3、防止鍋爐結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軟化,一般用在中低壓鍋爐,鍋爐軟化裝置又稱為鍋爐軟水器,主要是通過鈉離子交換樹脂交換水中的鈣鎂離子,將鈣鎂離子交換到樹脂上,如果樹脂飽和了,經過氯化鈉再生,然後將樹脂上鈣鎂離子交換下來排出,樹脂經過再生後,又可以進行軟化工作,鍋爐軟水器有全自動鍋爐軟水器和手動鍋爐軟水器,全自動軟化水設備一般在小型的軟化水設備,全自動軟化水設備分時間型和流量型軟水器,時間型主要定時進行反洗,再生,清洗。
Ⅶ 為什麼我的水壺水燒開之後,表面上有一層這樣的漂浮物
水中鈣鎂化合物偏多或者是水壺壁的油脂滲出。
Ⅷ 燒開的開水,水面上總有一些白色漂浮物(如圖),那是什麼對人體有害嗎還有一層像油一樣的東西,那又
那是水質較硬的表現,水中的微量溶解的碳酸氫鈣等礦物質,在溫度升高後溶解度下降,於是就析出來了,大塊的沉澱到底部形成水垢,小塊的就漂浮上來。
不用太擔心,對身體沒什麼影響,就是不大好看。當然,水質較硬總是一塊疙瘩,只有裝具有水質軟化功能的凈水器,或者喝桶裝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