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純水知識 > usp純水微生物

usp純水微生物

發布時間:2021-11-04 21:14:07

1. 總有機碳(TOC)和微生物濃度對應關系

葯典法規與TOC分析技術

回溯至20世紀80年代末,TOC分析作為一種在線水質監控技術已經在半導體超純水制備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在當時的制葯用水質量控制領域,廣大制葯用水質量控制工作者才剛剛開始意識到大部分檢測技術手段早已落後不堪,甚至有一部分沿用20世紀50年代的方法,這些實驗室分析測試方法不僅工作強度大、結果穩定性差,而且極易受到取樣容器、取樣過程、周圍環境、樣品等待和人為操作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這些制葯法定檢測項目以及檢測方法已不能滿足飛速發展的制葯用水制備技術以及質量控制的需求。因此,從1989年開始,美國葯典(USP)和美國葯品研究和製造商協會(PhRMA)開展了一系列調查研究,考慮採用總有機碳TOC和電導率檢測方法替代原來的制葯用水濕法化學檢測方法。在當時的制葯用水設備製造領域,TOC和電導率分析儀器已經開始被制葯用水設備製造商用於水純化設備性能的監控。

USP經過近8年的激烈討論與漫長的實踐論證過程,於1996年11月在USP 23的增補條款第五條中官方公布:TOC分析技術可以用於純化水和注射用水中有機雜質的監測和控制,對於純化水和注射用水中的有機物監測,TOC檢測和總不穩定性氧化物檢測二者可以任選其一。隨著1998年5月USP<643>總有機碳檢測章節的公布實施,TOC檢測成為USP用於制葯用水(含純化水和注射用水)質量控制的強制檢測項,同時取消總不穩定性氧化物檢測。

伴隨著USP發起的全球葯典法規「一致化」倡議,歐洲葯典EP和中國葯典也分別在2000年和2010年針對制葯行業純化水和注射用水提出了TOC的檢測要求,同時,這些葯典法規也詳細規定了純化水和注射用水TOC檢測的檢測極限值以及對TOC分析儀器的最低要求。對於制葯用水質量控制,日本葯典JP也於2007年在USP制葯用水專家委員會的幫助下完成了制葯用水質量控制改革,JP在其《制葯用水綜述》章節中規定,參照USP <643> 總有機碳檢測章節規定的TOC檢測方法,對制葯用水進行TOC檢測,同時JP推薦對於純化水和注射用水的TOC檢測採用更低的TOC檢測極限值:在線TOC測量的極限值為300 ppbC,離線TOC測量的極限值為400 ppbC。各國最新版葯典對制葯用水的TOC檢測要求見表1。

各國最新版葯典對制葯用水的TOC檢測要求
TOC和微生物檢測

制葯用水的TOC檢測項目用於檢測制葯用水中有機物的含量,而有機物含量與微生物污染水平息息相關,微生物污染可能會導致數以百萬美元計的產品損失,因此微生物檢測項是現代制葯行業中最普遍、要求最為嚴格的檢測項目之一。由於有機物和微生物之間的關系如此密切,人們很自然聯想到如下這些問題:對於注射用水質量控制,TOC檢測是否可以代替微生物檢測?TOC和微生物含量之間是否有固定的對應關系?500ppbC的TOC檢測極限值所對應的微生物活性水平是多少?

我們對於水中的微生物進行如下假設:水中的微生物密度為1 g/cm3,微生物的平均含碳量為10%,微生物為球形微生物並且半徑為5 μm。那麼:

微生物體積 = (4/3)πr3 = 5.2 × 10-10 cm3,

微生物中的含碳量 = 微生物體積×微生物密度×微生物的平均含碳量 = 5.2×10-11 g C,

1 ppbC TOC = 10 × 10-9 g C/ml,

1 ppbC TOC中的微生物數量 = 10 × 10-9 g C/ml ÷5.2×10-11 g C ≈ 19 /ml,

500 ppbC TOC中的微生物數量 ≈ 10000 /ml。

如果我們進行另外一種假設:水中的微生物密度為1g/cm3,微生物的平均含碳量為10%,微生物為球形微生物並且半徑為0.5 μm。那麼:

微生物體積 = (4/3)πr3 = 5.2 × 10-13 cm3

微生物中的含碳量 = 微生物體積X微生物密度X微生物的平均含碳量 = 5.2×10-14 g C

1 ppbC TOC = 10 × 10-9 g C/ml

1 ppbC TOC中的微生物數量 = 10 × 10-9 g C/ml÷5.2×10-11 g C ≈ 19000 /ml

500 ppbC TOC中的微生物數量 ≈ 10000000 /ml

通過上面兩個簡單的理想計算模型,我們很容易發現500 ppbC 的TOC濃度對於不同的微生物種類、微生物大小則意味著不同的微生物含量,因此TOC濃度檢測不能替代微生物檢測。另外,TOC和微生物之間也不存在某種

2. 美國葯典純水與CP純水有什麼區別

純水一號水處理為您解答:
目前世界上比較通用的純水標准主要有以下幾個:國際標准化組織(ISO),美國臨床病理學會(CAP)試葯級用水標准,美國測試和材料實驗社團組織(ASTM),臨床試驗標准國際委員會(NCCLS),美國葯學會(USP)等。同時,我國也有相應的純水標准:中國國家電子級超純水規格GB/T11446-1997和中國國家實驗室用水規格GB6682-2008等。

中國國家實驗室用水規格GB6682-2008標准

PH
25°C 電導率
25°C μS/cm 電阻率25°C MΩ*cm 可氧化物質 以(O)計 mg/L 吸光度 254nm,1cm 蒸發殘渣 mg/L(105±25°C) 可溶性硅 以(sio2)計,mg/L
一級 -- ≤0.1 ≥10 -- ≤0.001 -- <0.01
二級 -- ≤1.0 ≥1 <0.08 ≤0.01 ≤1.0 <0.02
三級 5.0-7.5 ≤5.0 ≥0.2 <0.40 -- ≤2.0 --

中國國家電子級超純水規格GB/T11446.1-1997

電阻率
25°C
MΩ*cm 硅 ≤μg/L 銅 ≤μg/L 鋅 ≤μg/L 鎳 ≤μg/L 鈉 ≤μg/L 鉀 ≤μg/L 氯 ≤μg/L >1μm顆粒 ≤個/ml 細菌 ≤個/ml 硝酸根 ≤g/L 磷酸根≤μg/L 硫酸根≤μg/L TOC≤μg/L
EW-I ≥18* 2 0.2 0.2 0.1 0.5 0.5 1 0.1 0.01 1 1 1 20
EW-II ≥15 ** 10 1 1 1 2 2 1 5 0.1 1 1 1 100

注*(95%時間不低於17),**(95%時間不低於13)

美國臨床病理學會CAP試葯級用水標准/美國臨床檢查標准化委員會NCCLS用水標准

電阻率25°C
MΩ*cm 氧化矽 mg/L.max 重金屬 mg/L.max KMnO4消毒 分.min 鈉 mg/L.max 氨 mg/L.max 微生物 PH值
CAP-Ⅰ ≥10 0.01 0.01 60 0.1 0.1 微少 6.0-7.0
CAP-Ⅱ 0.5 0.01 0.01 60 0.01 0.01 微少 6.0-7.0
CAP-Ⅲ 0.2 0.01 0.01 60 0.1 0.1 微少 6.0-7.0
NCCLS ≥10 0.05 -- -- -- -- 10 --

美國材料試驗學會ASTM水質標准
TypeI TypeII TypeIII
比電阻(MΩ.cm.25°C) ≥16.66 1.0 1.0 氧化硅(mg/L.max) - - - 重金屬(mg/L.max) - - - 高錳酸鉀試驗(分.min) 60 60 60 鈉(mg/L.max) - - - 氨(mg/L.max) - - - 微生物 - - - PH值 - - 6.2-7.5

更詳細信息,可以看看http://www.purewaterone.com或者http://www.cncsyh.com

3. usp葯典方法 微生物可以不買atcc來源的菌種嗎

在葯典第三次征訂意見稿《9203 葯品微生物實驗室質量管理指導原則》的「菌種」項下有這么一句話「葯品微生物檢驗用的試驗菌應來自認可的國內或國外菌種保藏機構的標准菌株,或使用與標准菌株所有相關特性等效的可以溯源的商業派生菌株」。這句話寫明了中國葯典對檢驗用菌種的挑選原則,感覺上可以使用CMCC(中國醫學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ATCC(美國典型菌種保藏中心)、NCTC(英國典型菌種保藏中心)等等,最近還有供應商給我推薦CICC(中國工業微生物保藏中心)的菌種。但是我們作為遵循中國葯典的企業來說,中國葯典微生物限度及無菌檢查項下的菌種是明確寫明僅可使用CMCC的菌種,所以大家沒有必要去挑戰權威性,如果你使用ATCC的菌種,檢查官到時候問你ATCC和CMCC的區別,我相信我們這種等級的肯定是說不清的,這個項目是中檢所在做的研究,所以我們不去做這樣的挑戰,乖乖的選擇符合我國國情的CMCC菌種即可,免去一系列無意義的解釋。
當然有些企業的產品需要出口,要符合出口國的葯典標准,國外相對來說就放寬很多,但是也有一部分國家不太承認我們的CMCC菌種。在我的工作經歷中,發現國內的審計官員對微生物方面了解的甚少,但是有次我們企業請了一名國外資深專家來我們公司全面審計的時候,他一看我們檢出的環境菌種就娓娓道來,讓我很吃驚,我不知道是不是國外對於微生物這塊的重視程度和我國還有一定差距還是什麼,他們的葯典中對於檢驗菌種的挑選也不止一種,認可范圍更加寬泛。現在迎審過程中,我們微生物實驗室更多的是解釋而非探討,我們也希望國內的檢查團隊中能多一些對微生物了解的老師來給我們幫助和指導。
2、 檢驗用菌種的管理
我們實驗室對於菌種的管理也歷經了不少波折,現在的管理模式和使用下來的效果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菌種其實最怕就是其活力消退或變異。有些外企的管理模式真的非常方便,使用定量菌株直接實驗,可能現在還不太適用於我們大部分國內企業,因為他們使用的定量菌株是ATCC等授權的國外企業製造並供貨的,確實非常精準,特別是M家的首席產品,我就不多說了以免有廣告嫌疑,國內應運而生的定量菌株我個人還是保留意見。出去培訓時還是會發現有很多國內企業對於菌種的管理方式特別是保藏方法存在一定問題,菌種死亡變異的事件還是時有發生。以下我就介紹下我們企業的菌種管理模式,並介紹2種比較方便的菌種保藏方法。
葯典的標准菌株大部分企業都會有以下七種: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枯草芽孢桿菌、生孢梭菌、白色念珠菌、黑麴黴,這些菌種我們是依據保藏的效期,在每年的年末購買一次,購買的是次年要過保藏效期的標准儲備菌株。這里大家可能就會有疑問了,為什麼我們只有標准儲備菌株,那是因為我們只購買CMCC標准菌株,即0代菌株,僅保藏使用0代復甦出來的1代標准儲備菌株,使用的即是1代標准儲備菌株復甦的2代菌株,這樣的話最大程度上避免活力及變異事件的發生,因為實驗室日常也沒有精力去處理這些事情,所以在10版葯典的時候,我們就把管理模式重新調整了一下,整個流程為菌株申購→菌株驗收→菌株確認→菌株保藏→菌株領用→菌株使用→菌株銷毀。
1) 菌株申購
購買檢驗用菌株,必須由檢驗用菌株的管理人員提出申請、陽性室負責人審核、部門經理批准後方可進行購買,公司的采購人員必須憑著被簽批的單子才能夠進行菌種的購買,因為這畢竟關繫到生物安全問題,所以申購必須慎重。
2) 菌株驗收
每支過來的0代安瓿必須經過確認,實驗室至少要進行菌落形態和革蘭氏染色的實驗,有條件的話通過生化或其他方法確認到屬種。該實驗是確認菌株的純度、活力和特性,我們是確認復甦後的1代標准儲備菌株,即我們保藏的菌株,保證保藏的菌株的質量。
3) 菌株保藏
其實在確認同時我們即進行了保藏,若確認不合格,則銷毀該批次保藏批的菌株,我們實驗室的保藏方法很簡單,也是借鑒08-09年我的領導去中檢所培訓帶回來的保藏方法,即使用液體培養基復甦菌液,然後加入等量的20%甘油,製成含10%甘油的菌懸液,然後分裝至1ml/支,可以保存2年,但是黑麴黴我們是保藏孢子懸液,貯存於-15℃以下,有效期是1年。
現在也有很多實驗室使用磁珠法保藏也是覺得效果不錯,其保藏後貯存在2-8℃,效期1年。
兩個方法各有利弊,甘油冷凍法每次實驗使用一支,不會重復使用,避免重復凍融對菌株的挑戰以及重復開管引入的污染;但是磁珠法因為是好幾顆磁珠放在一管保存液里,每次使用會從該管里夾取一粒復甦,可能重復操作引入污染,但是其優勢在於對冰箱溫度要求不高,一般實驗室都有滿足2-8℃的冰箱,而甘油冷凍管需要冷凍室進行保存,所以對沒有—15℃以下溫度保證的實驗室來說,還需購買相應設備,這個就是各自實驗室去評估選擇了。
這里我還是不太建議使用斜面,一兩個月就要轉一次,日常事情較多且對於菌株的確認其實在傳代過程

4. 問問大家,美國葯典中關於純化水和注射用水質量標准中是否有有關微生物限度檢測

現把國內、歐盟、FDA或日本葯典的情況說下:
1、無菌檢查GMP、歐盟沒有要求,FDA要求只有滅菌回純化水才需要無菌檢查答,貯罐
中的水只有微生物限度檢查
2、總有機碳 (TOC) 國內目前檢查限度還是和易氧化物選一項TOC和其他都一樣≤0.5mg/L (≤500 ppb 碳 )
3、細菌內毒菌 只有歐盟要求/ ≤0.25EU/ml(生產滲析液時)
4、微生物糾偏限度都是一樣 ≤100CFU/ml
希望能給你幫助!

5. 美國FDA認證標准對水的要求是什麼

FDA教育是美國食品葯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的英文縮寫,它是國際醫療審核權威機構回,由美國國會即聯邦答政府授權,專門從事食品與葯品管理的最高執法機關。FDA是一個由醫生、律師、微生物學家、葯理學家、化學家和統計學家等專業人士組成的致力於保護、促進和提高國民健康的政府衛生管制的監控機構。通過FDA認證的食品、葯品、化妝品和醫療器具對人體是確保安全而有效的。在美國等近百個國家,只有通過了FDA認可的材料、器械和技術才能進行商業化臨床應用

6. 請問純化水的微生物檢測的培養基用什麼

CP用營養瓊脂培養細菌、玫瑰紅納瓊脂培養黴菌及酵母
USP用SCDA培養總需氧菌、SDA培養黴菌及酵母

7. 請教:關於USP微生物限度檢查的問題

其實,注意一下在USP31中有2個61和一個62,其中一個61較為全面,包括了控制菌內容。這樣的話,我認為全面的61其實就是31版,而另外一個61和62為修訂版,也就是32版,因為在32版中我們知道葯典將31版的61拆分為61和62兩章,所以可以按照新版執行
應該沒問題
,也就是按照62來檢驗

8.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檢測一般為多少

水質常抄規項目:菌落襲總數、大腸菌群、大腸桿菌、黴菌、酵母菌等;
致病菌:沙門氏菌、單核增生李斯特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亂弧菌、創傷弧菌、彎曲桿菌屬、阪崎腸桿菌、綠膿桿菌、溶血性鏈球菌、肉毒梭菌、產氣莢膜梭菌、蠟樣芽孢桿菌、大腸埃希氏O157:H7/NM、致瀉大腸埃希氏菌、溶藻弧菌等;
其他:軍團菌、乳酸菌、罐頭食品的商業無菌、腸桿菌科、嗜滲酵母、糞鏈球菌、糞大腸菌群、腸桿菌屬、厭氧菌落總數、厭氧亞硫酸鹽還原菌、需氧嗜溫菌芽孢、厭氧嗜溫菌芽孢、嗜熱嗜酸菌、嗜熱菌落總數、白色念珠菌等;
實時PCR快速檢測:沙門氏菌、單核增生李斯特菌、大腸桿菌O157:H7/NM
抗菌性測試:塑料製品,陶瓷,其他抗菌材質
葯典常規測試:USP 62,ChP
科標檢測可以做檢測,專業的檢測機構

閱讀全文

與usp純水微生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純水機的tds值多少為正常 瀏覽:684
凈水器開關怎麼打開 瀏覽:1000
工業純水機ro膜安裝視頻 瀏覽:300
蒸餾完畢後應 瀏覽:716
印刷廢水費用多少 瀏覽:466
DGQ凈化器怎麼樣怎麼 瀏覽:868
飲水機怎麼插卡取水 瀏覽:545
海藻面膜可不可以用蒸餾水調 瀏覽:314
老飛度如何安裝空調濾芯 瀏覽:30
日本福島核污水會引發哪些危機 瀏覽:184
常溫蒸餾水收集裝置 瀏覽:136
污水橫管與橫管連接不得才有正三通 瀏覽:766
濾芯有點粘怎麼辦 瀏覽:482
污水處理廠綜合設計 瀏覽:899
廣東污水ph值排放標准 瀏覽:678
高壓泵反滲透是怎麼回事 瀏覽:3
污水中銅的檢測方法 瀏覽:929
動物房廢水怎麼處理 瀏覽:64
樹脂鞋架安裝 瀏覽:920
鄭州石油蒸餾測定儀 瀏覽: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