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超濾濃縮最低濃度
超濾濃縮最低濃度是2毫克每毫升。因為濃縮過快或者過度濃縮會引起蛋白沉澱。蛋白濃縮後最終濃度不超過2毫克每毫升,降低離心速度並改用截留分子量更大的超濾管。
2. 同一個超濾濃縮管可以用來純化不同的蛋白嗎
不可以的
不管是哪個公司生產超濾濃縮管使用後都會有蛋白殘留在濾膜上,而不管是使回用氯化鈉或答者氫氧化鈉清洗都不能確保可以完全清理掉殘留在膜上的蛋白。
如果不同的蛋白間混合使用,可能前一個蛋白會污染到後一個蛋白,甚至有些某些高活性的酶殘留在上面會造成後一個蛋白被酶切降解,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 分離22KD的蛋白質選擇什麼型號的超濾膜
如果是分離22kDa及分子量遠小於它的小蛋白,推薦用millipore的超濾管,截留分子量10kDa,體積1-15ml都有。主要還是看你的目的蛋白是集中於濃縮液部分,還是濾液部分,從而選擇合適的截留分子量
4. 30kd超濾管最大轉速多少
30kd超濾管最大轉速4000rpm。最大不能超過4000g,離心5-8分鍾,即可將4ml樣品濃縮至1ml以下至幾十微升。一般是用來分離血漿。血漿蛋白的分離將血清加入到30kd分子量的超濾管中,將超濾管嵌套進入嵌套管中,進行高速離心,轉速12000轉每分鍾,離心10分鍾。離心結束後,將嵌套管中的液體收集,得到初步的組織液。
5. 請問超濾管可以純化胃蛋白酶消化後的IgG嗎。需要F(ab')2片段。
超濾管不建議用復於純化,適制用於去鹽或濃縮,尤其是對於你的這個實驗,問題有3點:
1、胃蛋白酶35KD左右,Fab2有90KD,兩者的分子量相差不到3倍,你很難選到合適孔徑的超濾管能較好分離兩者,用分子篩還是可以的;
2、超濾管總體蛋白回收率比純化技術低;
3、每次超濾,都會有上層濾液殘留,無法高效率去除這部分雜蛋白。
以上意見供您參考,祝愉快!
6. 超濾離心管濃縮蛋白會損失嗎
會有少量損失。取決於緩沖液,濾網的網眼大小和蛋白質的分子量
7. 蛋白用超濾管濃縮容易沉澱怎麼辦
可能是抄這個蛋白的水溶性較差,也就是只能保持在一定濃度不能太高
另外就和這個蛋白的穩定性有關了,超濾時保持低溫,體積縮小一點後就把濾液混勻避免局部濃度過高,選擇更合適的緩沖液,添加一點甘油等小分子物質等都可以增加蛋白的穩定性。
8. 超濾濃縮離心管使用前要怎麼處理
可能不同廠家的產品保存運輸條件不一樣。
如果有甘油等保護劑,那就一定要洗干凈再加樣品。
乾的超濾管也要先潤濕再用,否則可能不能完全利用膜面積。
最好,用樣品buffer潤洗下再加樣,最大程度保證蛋白活性。尤其是用過後保存在NaOH或乙醇中後。
一般還是離心機甩一下好,使膜充分浸潤。
降低吸附的辦法有:
1,蛋白濃度不要過低
2,盡量選用纖維素的低吸附超濾管
3,用前可以用Tween
80等去垢劑潤洗(不影響蛋白活性的前提下)
4,加入保護蛋白,如BSA(不影響蛋白後續使用的前提下)
用完保存在20%
EtOH中,4C保存,防止長菌,依不同樣品可以重復使用不同的次數。
9. 如何用蛋白濃縮管
選擇合適的超濾管,主要考慮MWCO和濃縮體積,最常見的是Ultra-15(10kD)。
通常應回截留分子量答不應大於目的蛋白分子量的1/3,比如目的蛋白分子量為35kDa,就可以選擇10kDa截留分子量的超濾管。若目的蛋白分子量為10kD左右,則可以用截留分子量3kD的超濾管。認真閱讀使用說明書,注意超濾膜對各種化學物質的耐受程度有所不同。
新買來的超濾是乾燥的,使用前加入MilliQ水,水量完全過膜,冰浴或冰箱里預冷幾分鍾。然後將水倒出,即可加入蛋白液,加入的多少,以不超過管頂的白線為准。操作要輕,加入蛋白液前,超濾管需要插在冰上預冷。
(9)蛋白濃縮超濾管擴展閱讀:
超濾濃縮離心管,最新推出專利產品Hydrosart膜2K型,具有極低的蛋白吸附特性,高流速、高通量,是免疫球蛋白濃縮和脫鹽的理想用膜。
備有四種材質的超濾膜:聚醚碸、三醋酸纖維素、再生纖維素和Hydrosart,可根據不同要求靈活選用;兩種回收濃縮液的方法:既可用吸管直接吸取並回收,又可將離心管放入離心機反甩,將濃縮液甩入回收帽中,加蓋保存。這兩種方法都可使濃縮液達到近乎完全回收;
10. 如何檢測超濾管的膜是否破損
可以根據產水的指標以及儀表參數變化來進行間接地判斷,當然還有其他的方法,直接方法倒是沒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