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陽離子交換量名詞解釋
在一定的pH值條件下(一般pH為7),每千克干土所吸收的全部交換性陽離子(K+、Na+、Ca2+、Mg2+、NH4+、H+、Al3+等)總量。
常用單位:每千克厘摩爾數cmol(+)/kg土
國際單位:mmol/kg土
(1)湖南土壤陽離子交換量擴展閱讀:
土壤陽離子交換量(CEC)的大小,基本上代表了土壤可能保持的養分數量,即保肥性的高低。陽離子交換量的大小,可作為評價土壤保肥能力的指標。陽離子交換量是土壤緩沖性能的主要來源,是改良土壤和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據。
b、土壤質地越細,其陽離子交換量越高。
c、對於實際的土壤而言,土壤黏土礦物的SiO2/R2O3比率越高,其交換量就越大。
d、土壤溶液pH值,因為土壤膠體微粒表面的羥基(OH)的解離受介質pH值的影響,當介質pH值降低時,土壤膠體微粒表面所負電荷也減少,其陽離子交換量也降低;反之就增大。
⑵ 陽離子交換量多少為好
土壤陽離子交換量是影響土壤緩沖能力高低,也是評價土壤保肥能力、改良土壤和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據.土壤陽離子交換量越高,其緩沖能力越好,也就是土壤保肥能力越好.所以黑土好點.
⑶ 什麼是陽離子交換容量(CEC),名詞解釋定義
陽離子交換其實是復分解反應的一種。
復分解反應,是四大基本反應類型之一。復分解反應是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復分解反應的實質是發生復分解反應的兩種物質交換離子,結合成難電離的物質——沉澱、氣體或弱電解質(最常見的為水),使溶液中離子濃度降低,化學反應即向著離子濃度降低的方向進行。可簡記為AB+CD→AD+CB。
基本條件:發生復分解反應的兩種物質能在水溶液中交換離子,結合成難電離的物質(沉澱、氣體或弱電解質)。
1、鹼性氧化物+酸:酸的酸性較強(如鹽酸、硫酸、硝酸等),可發生反應。
2、酸+鹼(中和反應):任何酸和任何鹼都能發生中和反應。
3、酸+鹽:強酸制弱酸;交換離子後有沉澱;強酸與碳酸鹽反應;滿足一個條件即可發生反應。弱酸一般不和強酸鹽反應,但氫硫酸可以和硝酸銅或硫酸銅反應,生成硫化銅的沉澱,這是弱酸制強酸的特例。
4、鹼+鹽:強鹼能與銨鹽反應;兩種反應物都可溶、交換離子後有沉澱、水、氣體三者之一;滿足一個條件即可發生反應。能產生氣體的只有強鹼與銨鹽反應這一種,因為氫氧化銨受熱時不穩定,容易分解為氨氣和水,實驗室用氯化銨和氫氧化鈣製取氨氣,生成氯化鈣,水和氨氣。
5、鹽+鹽:兩種反應物都可溶,交換離子後有沉澱、水、氣體三者之一,滿足一個條件即可發生反應。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⑷ 土壤陽離子交換量的檢出限是多大
根據我國最新的土壤環境質量標准(GB
15618-1995),並為對土壤陽離子交換量做出限檢。版
但通常來說權土壤中有機膠體(腐殖質)的CEC(cmol(+)/kg)最大,含量在200~500范圍內波動。蛭石為100~150;蒙脫石礦物為主的土壤CEC為70~95;伊利石礦物為主的土壤CEC為10~40;高嶺石礦物為主的土壤CEC為3~15;半倍氧化物為主的土壤CEC為2~4
我找了《土壤學》這本書第110頁找的答案,夠認真吧,求採納~
⑸ 陽離子交換量一般空白是多少
0.05-0.15ML。
凱氏定氮法,注在蒸餾以後的比色滴定中,可以調整硼酸的ph值來獲得空白值。最佳的空白值是0.05-0.15ML滴定酸(樣品空白)。
陽離子交換量,土壤陽離子交換量的測定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交換劑的性質、鹽溶液濃度和pH、淋洗方法等,必須嚴格掌握操作技術才能獲得可靠的結果。
⑹ 測定土壤陽離子交換量的方法有哪些
中性乙酸銨法或乙酸鈉法。
1、NaOAc法是廣泛應用於石灰性土壤和鹽鹼土壤交換量測定的常規方法。中性乙酸銨法是我國土壤和農化實驗室所採用的常規分析方法,適於酸性和中性土壤。
其方法是用中性乙酸銨溶液反復處理土壤,使土壤成為銨飽和的土,再用95%乙醇洗去多餘的乙酸銨後,用水將土樣洗入凱氏瓶中,加固體氧化鎂蒸餾,蒸餾出的氨用硼酸溶液吸收,然後用鹽酸標准溶液滴定,根據銨的量計算土壤陽離子交換量。
2、氯化鋇-硫酸強迫交換法。將土壤用氯化鋇飽和,然後用相當於土壤溶液中離子強度那樣濃度的氯化鋇溶液平衡土壤,繼而用硫酸溶液交換鋇離子,生成硫酸鋇沉澱。通過測定交換反應前後的硫酸含量的變化,可以計算出硫酸消耗量,進而計算出陽離子交換量。
(6)湖南土壤陽離子交換量擴展閱讀:
不同土壤的陽離子交換量不同,主要影響因素:
a、土壤膠體類型,不同類型的土壤膠體其陽離子交換量差異較大,例如,有機膠體>蒙脫石>水化雲母>高嶺石>含水氧化鐵、鋁。
b、土壤質地越細,其陽離子交換量越高。
c、對於實際的土壤而言,土壤黏土礦物的SiO2/R2O3比率越高,其交換量就越大。
d、土壤溶液pH值,因為土壤膠體微粒表面的羥基(OH)的解離受介質pH值的影響,當介質pH值降低時,土壤膠體微粒表面所負電荷也減少,其陽離子交換量也降低;反之就增大。土壤陽離子交換量是影響土壤緩沖能力高低,也是評價土壤保肥能力、改良土壤和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據。
⑺ 土壤陽離子交換量的介紹
土壤陽離子交換量是指土壤膠體所能吸附各種陽離子的總量。
⑻ 土壤的CEC是指什麼
CEC即cation exchange capacity,是指土壤陽離子交換量,即土壤膠體所能吸附各種陽離子的內總量。其數值以每千容克土壤中含有各種陽離子的物質的量來表示,即mol/kg。
CEC的大小,基本上代表了土壤可能保持的養分數量,即保肥性的高低。陽離子交換量的大小,可以作為評價土壤保肥能力的指標。陽離子交換量是土壤緩沖性能的主要來源,是改良土壤和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據。
(8)湖南土壤陽離子交換量擴展閱讀
陽離子交換量的測定意義:土壤是環境中污染物遷移、轉換的重要場所,土壤膠體以其巨大的比表面積和帶點性,而使土壤具有吸附性。
土壤的吸附性和離子交換性能又使它成為重金屬類污染物的主要歸屬。土壤陽離子交換性能對於研究污染物的壞境行為有重大意義,它能調節土壤溶液的濃度,保證土壤溶液成分的多樣性,因而保證了土壤溶液的「生理平衡」,同時還可以保持養分免於被雨水淋失。
⑼ 如何評價土壤陽離子交換量的數據
土壤陽離子交換量的測定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交換劑的性質、鹽溶液濃度和pH、淋洗方法等,必須嚴格掌握操作技術才能獲得可靠的結果。 聯合國糧農組織規定用於土壤分類的土壤分析中使用經典的中性乙酸銨法或乙酸鈉法。中性乙酸銨法也是我國土壤和農化實驗室所採用的常規分析方法,適於酸性和中性土壤。最近的土壤化學研究表明,對於熱帶和亞熱帶的酸性、微酸性土壤,常規方法由於浸提液pH值太低和離子強度太高,與實際情況相差較大,所得結果較實際情況偏高很多。新方法是將土壤用BaCl2 飽和,然後用相當於土壤溶液中離子強度那樣濃度的BaCl2溶液平衡土壤,繼而用MgSO4交換Ba測定酸性土壤陽離子交換量。 石灰性土壤陽離子交換量的測定方法有NH4Cl–NH4OAc法、Ca(OAc)2法和NaOAc法。目前應用的較多、而且認為較好的是NH4Cl–NH4OAc法,其測定結果准確、穩定、重現性好。NaOAc法是目前國內廣泛應用於石灰性土壤和鹽鹼土壤交換量測定的常規方法。 隨著土壤分析化學的發展,現在已有了測定土壤有效陽離子交換量的方法。如美國農業部規定用求和法測定陽離子交換量;對於可變電荷為主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高度風化的土壤,國際熱帶農業研究所建議測定用求和法土壤有效陽離子交換量(ECEC);最近國際上又提出測定土壤有效陽離子交換量(ECEC或Q+,E)和潛在陽離子交換量(PCEC或Q+,P)的國際標准方法,如ISO 11260:1994(E)和ISO 13536:1995(P),這兩種國際標准方法適合於各種土壤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