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反滲透膜的原理,裝置結構,效果,誰能給個具體的解釋
反滲透是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項新的薄膜分離技術,是依靠反滲
透膜在壓力下使溶液中的溶劑與溶質進行分離的過程。
要了解反滲透法除鹽原理,先要了解「滲透」的概念。滲透是一
種物理現象,當兩種含有不同濃度鹽類的水,如用一張半滲透性的薄
膜分開就會發現,含鹽量少的一邊的水分會透過膜滲到含鹽量高的水
中,而所含的鹽分並不滲透,這樣,逐漸把兩邊的含鹽濃度融和到均
等為止。然而要完成這一過程需要很長時間,這個過程也稱為自然滲
透。但如果在含鹽量高的水側,試加一個壓力,其結果也可以使上述
滲透停止,這時的壓力稱為滲透壓力。如果壓力再加大,可以使水
向相反方向滲透,而鹽分剩下。由此,反滲透除鹽原理,就是在有鹽
分的水中(如原水),施以比自然滲透壓力更大的壓力,使滲透向相反
方向進行,把原水中的水分子壓到膜的另一邊,變成潔凈的水,從而
達到除去水中鹽分的目的,這就是反滲透除鹽原理。
目前,反滲透膜如以其膜材料化學組成來分,主要有纖維素膜和
非纖維素膜兩大類。如按膜材料的物理結構來分,大致可分為非對稱
膜和復合膜等。
在纖維素類膜中最廣泛使用的是醋酸纖維素膜(簡稱CA膜)。該
膜總厚度約為100μm,全表皮層的厚度約為0.25μm,表皮層中布滿
微孔,孔徑約5一10埃,故可以濾除極細的粒子,而多孔支撐層中的孔
徑很大,約有幾千埃,故該種不對稱結構的膜又稱為非對稱膜。在反
滲透操作中,醋酸纖維素膜只有表皮層與高壓原水接觸才能達到預期
的脫鹽效果,決不能倒置。
非纖維素類膜以芳香聚酷胺為主要品種,其他還有聚呢喀醯胺膜,
疆苯駢味哩膜,聚碸醯胺膜,聚四氟乙烯接枝膜,聚乙烯亞胺膜等等。
近年來發展起來的聚醯胺復合膜,是由一層聚酯無紡織物作支持層,由
於聚酯無紡織物非常不規則並且太疏鬆,不適合作為鹽屏障層的底層,
因而將微孔工程塑料聚碸澆鑄在無紡織物表面上。聚楓層表面的孔控
制在大約150埃。屏障層採用高交聯度的芳香聚醯胺,厚度大約在2000
埃。高交聯度芳香聚酷胺由苯三醯氯和苯二胺聚合而成。由於這種膜
是由三層不同材料復合而成故稱為復合膜。
❷ 反滲透膜技術工藝
反滲透又稱逆滲透,一種以壓力差為推動力,從溶液中分離出溶劑的膜分離操作。對膜一側的料液施加壓力,當壓力超過它的滲透壓時,溶劑會逆著自然滲透的方向作反向滲透。從而在膜的低壓側得到透過的溶劑,即滲透液;高壓側得到濃縮的溶液,即濃縮液。若用反滲透處理海水,在膜的低壓側得到淡水,在高壓側得到鹵水。
❸ RO膜是怎樣做的
有兩種,一種抄是醋酸纖維膜(應用襲比較早),還有一種是復合膜,現在超純水系統用的大部分都是洰瀓的膜,一般都是復合膜,主要材質芳香族聚醯胺,復合膜要避免氧化性物質接觸(進水余氯有要求),醋酸纖維膜容易受細菌微生物的污染,要求有一定的余氯。
❹ 製作純凈水的反滲透膜與超濾膜的區別
反滲透膜和超濾膜主要有以下區別:
而反滲透膜主要用於處理純凈水,超回濾膜主要用於處理礦答泉水。
反滲透RO膜
是一種模擬生物半透膜製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RO是英文Reverse Osmosis
membrane的縮寫,中文意思是逆滲透。一般水的流動方式是由低濃度流向高濃度,水一旦加壓之後,將由高濃度流向低濃度,亦即所謂逆滲透原理:由於德蘭梅爾RO膜的孔徑是頭發絲的一百萬分之五(0.0001微米),一般肉眼無法看到,細菌、病毒是它的5000倍,因此,只有水分子及部分有益人體的礦物離子能夠通過,其它雜質及重金屬均由廢水管排出。
超濾膜
是一種膜分離技術,其膜為多孔性不對稱結構。過濾過程是以膜兩側的壓差為驅
動力,以機械篩分原理為基礎的一種溶液分離過程,使用壓力通常為0.01-0.〇3Mpa,德蘭梅爾超濾膜的微孔孔徑大致在0.005-1 |um之間,截留分子
量為1000-500000道爾頓之間,因此超濾膜分離 過程曾被看作是一種單純的物理分離過程。
❺ 反滲透膜原理是什麼及如何清洗
反滲透膜的原理:
反滲透膜的工作需要藉助外力對膜的一側的溶液施加壓力,當這個壓力超過它的滲透壓時,溶劑會逆著自然滲透的方向作反向滲透,在壓力的作用下反滲透膜的膜孔只有0.0001微米,一些雜質分子化學離子和細菌、真菌、病毒體等等不能通過,就會留在濃液溶的一側,然後排出。
從而在膜的低壓側可以得干凈的溶液,也就是滲透液。高壓側得到濃縮的溶液,就是濃縮液。若是用在海水淡化的行業,在膜的低壓的一側可以得到淡水,在高壓側得到的就是鹵水,由於反滲透膜使用簡單,過濾效果好,所以在水處理行業使用廣泛
化學清洗反滲透膜的方法:
1.檸檬酸溶液,在高壓或低壓下,用1%-2%的檸檬酸水溶液對膜進行連續或循環沖洗,這種方法對Fe(OH)3污染有很好的清洗效果。
2.檸檬酸銨溶液,檸檬酸的溶液中加入氨水或配成不同PH值的溶液,也可在檸檬酸銨的溶液中加HCL,調節PH值至2-2.5,例如在190L去離子水中,溶解277g檸檬酸胺,用HCL調節溶液PH值為2.5,用這種溶液在膜系統內循環清洗6小時,效果很好,若將該溶液加溫到35-40℃,清洗效果更好,該溶液對無機物的污染清洗效果均很好,但清洗時間較長。
3.加酶洗滌劑,用加酶洗滌劑處理膜,對有機物污染,特別是對蛋白質,油類等有機物污染特別有效,若在50℃-60℃下清洗效果更好,[本文來自凈水器官網}一般的在運行10天或半個月後用1%的加酶洗滌劑在低壓下對膜進行一次清洗,由於所用加酶洗滌劑濃度較低,所以要求浸漬時間長一些。
4.濃鹽水,對肢體污染嚴懲的膜採用濃鹽水清洗是有效的,這是由於高濃度鹽水能減弱膠體間的相互作用,促進膠體凝聚形成膠團。
5.水溶性乳化液,用於清洗被油和氧化鐵污染的膜十分有效,一般清洗30-60分鍾。
6雙氧水溶液,例如將0.5L,30%的H2O2用12L去離子水稀釋,然後清洗膜表面,這種方法對有機物污染特別有效。
7.次氯酸鈉和甲醛溶液,對於細菌的污染,要視不同的膜採取不同的處理措施,對芳香聚醯胺膜可用1%(重量)的甲醛溶液清洗,同時要經常分析反滲透濃水中保持0.2-0.5mg/l的余氯,以防止細菌繁殖。
8.草酸和EDTA溶液,對於反滲透膜上的金屬氧化物沉澱,用草酸和EDTA溶液清洗為好。
❻ 反滲透膜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1)醋酸纖來維素反滲透膜元自件
一般用纖維素經酯化生成三醋酸纖維,再經二次水解成混合一、二、三醋酸纖維。影響膜的脫鹽率與產水量最重要的因素是乙醯含量高則脫鹽率高,但產水量少。
醋酸纖維素膜本質上的弱點是,隨時間的推移,酯基官能團將水解,同時脫鹽率逐漸下降而流量增加,隨著水解作用的加強,膜更易受到微生物侵襲,同時膜本身也將失去它的功能和完整性。
(2)復合反滲透膜元件
復合膜的主要支持結構是經砑光機砑光後的聚酯無紡織物,其表面無鬆散纖維並且堅硬光滑,由於聚酯無紡織物非常不規則並且太疏鬆,不適合作為鹽屏障層的底層,因而將微孔工程塑料聚碸澆注在非紡織物表面上,聚碸層表面的孔控制在大約15nm,屏障層採用高交聯度的芳香聚醯胺,厚度大約在0.2um。高交聯度芳香聚醯胺由苯三醯氯和苯二胺聚合而成。
❼ 純水製作中 反滲透的原理是什麼
當把相同體積的稀溶液和濃液分別置於一容器的兩側,中間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劑將自然的穿過半透膜,向濃溶液側流動,濃溶液側的液面會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個壓力差,達到滲透平衡狀態,此種壓力差即為滲透壓。若在濃溶液側施加一個大於滲透壓的壓力時,濃溶液中的溶劑會向稀溶液流動,此種溶劑的流動方向與原來滲透的方向相反,這一過程稱為反滲透。
反滲透原理是對水施加一定的壓力,使水分子和離子礦物元素通過反滲透膜。而水中溶解的大部分無機鹽(包括重金屬)、有機物、細菌和病毒不能通過反滲透膜,從而將滲透的純水與不滲透的濃水嚴格分離;反滲透是利用選擇性膜只能通過水而不能通過溶質的選擇性透過性,以高於滲透壓的壓力為驅動力,將水中的水分子與溶質分離的過程。
❽ 製造純凈水的設備的反滲透膜技術
反滲透膜的孔徑大都10×10-10m,它的分離對象是溶解中的離子和分子量幾百以上的有機物,只能透過溶劑而不能透過溶質的膜一般稱之為理想的半透膜。當把溶劑和溶液(或把兩種不同濃度的溶液)分別置於此膜的兩側時,純溶劑將自然穿過半透膜而自發地向溶液(或從低溶液向高濃度溶液)一側流動。這種現象叫滲透(Osmosis)。當滲透過程進行到溶液的液面產生一個壓力,以抵銷溶劑向溶液方向流動的趨勢,即達到平衡,此壓力稱為該溶液的滲透壓。
滲透壓的大小取決於溶液的種類、濃度和溫度,而與膜本身無關。在這種情況下,若在溶液的液面上再施加一個大於滲透壓的外加壓力時,溶劑將與原來的滲透方向相反,開始從溶液向溶劑一側流動,這就是所謂反滲透(Reverse Osmosis),凡基於此原理所進行的濃縮或凈化溶液的分離方法,一般稱之為反滲透工藝。反滲透是滲透的一種反向遷移運動,它主要是在壓力推動下,藉助半透膜的截留作用,迫使溶液中的溶劑與溶質分開。溶液濃度越高,滲透壓值越大。在反滲透過程中所要施加的壓力,在系統和膜強度允許的范圍內,必需遠大於溶液滲透壓值,一般為滲透壓值的幾倍到近幾十倍。
當鹽的水溶液與多孔的半透膜表面接觸時,則在膜的溶液界面上選擇吸附一層水分子,在反滲透壓力的作用下,通過膜的毛細管作用流出純水。並連續地流出形成界面純水層。至於對有機物的去除,屬篩分機理。因此,這與有機物的分子量大小和形狀有關。孔徑較大的膜,一般應用在超濾范圍,稱為超濾膜。超濾膜的孔為2nm-10nm,而反滲透膜的孔徑為0.3nm-2nm。所以,反滲透膜過濾能夠更好的除去各種細菌,如最小的細菌「綠膿桿菌「(3000×10-10M):也能濾除各種病毒,如流感病毒(800×10-10M),還能濾除熱原(10-500×10-10M)。
❾ 反滲透膜的工作原理
反滲透膜是什麼:
反滲透膜是實現反滲透的核心元件,是水處理系統中最重專要的元屬件之一,反滲透膜也可以叫ro膜或者逆滲透膜,它利用的是溶液的滲透技術,只不過它與常規的滲透技術是高剛相反了,它是以壓力差為推動力,從溶液中分離出雜質的膜分離操作。反滲透膜它的結構可以分為兩大類非對稱膜和均相膜。
東麗反滲透膜的原理:
反滲透就是在濃溶液側施加大於溶液滲透壓的壓力,迫使水分子逆向(與自然滲透方向相反)通過半透膜進入稀溶液的過程,由於在反滲透過程中,濃溶液側的水分子通過半透膜流向稀溶液,而絕大部分溶質(溶解性固體)卻無法透過膜,被截留下來。故濃溶液被進一步濃縮或者說脫水,稀溶液被稀釋純化或者說脫鹽。
❿ 反滲透膜的工作原理
反滲透膜是一種介質,它是靠壓力使溶液中的溶劑(一
般常指水)通過反滲透膜(一種半透膜)而分離出來與滲透
方向相反,可使用大於滲透壓的反滲透法進行分離、提純
和濃縮溶液。反滲透膜的主要分離對象是溶液中的離子范
圍。反滲透,英文為Reverse
Osmosis,是花費數億美元經
過多年的精心研製而成的高科技水處理技術。這種薄膜分
離技術,是依靠滲透膜在壓力下使溶液中的溶劑與溶質進
行分離的程。
滲透是一種物理現象。
反滲透就是在有鹽份的水中(如原水)施加比自然滲透壓
力更大的壓力,使水由濃
度高的一方滲透到濃度低的一
方,把原水腫的水分子壓到膜的另一邊變成純凈水,而原
水中的細微雜質、
膠體、有機物、重金屬、細菌、病毒及
其他有害物質都統統截留下來並經污水出口排放掉。
由於反滲透膜的孔徑僅0.0001微米,一個細菌要縮小4000
倍,過濾性病毒也要縮小200倍以上才能通過,所以其有效
去除率高達9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