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物流EDI技術應用在哪些方面
EDI最初是由美國企業應用在企業間訂貨業務活動中的電子數據交換系統,其後EDI的應用范圍從訂貨業務向其他業務擴展,如POS銷售信息傳送業務、庫存管理業務、發貨送貨信息和支付信息的傳送業務等。近年EDI在物流中廣泛應用,被稱為物流EDI。
所謂物流EDI是指貨主、承運業主以及其他相關的單位之間,通過EDI系統進行物流數據交換,並以此為基礎實施物流作業活動的方法。物流EDI參與單位有發送貨物業主(如生產廠家、貿易商、批發商、零售商等)、承運業主(如獨立的物流承運企業等)、實際運送貨物的交通運輸企業(鐵路企業、水運企業、航空企業、公路運輸企業等)、協助單位(政府有關部門、金融企業等)和其他的物流相關單位(如倉庫業者、專業報送業者等)。
這個物流模型的主要步驟如下:
1、發送貨物業主(如生產廠家)在接到訂貨後制定貨物運送計劃,並把運送貨物的清單及運送時間安排等信息通過EDI發送給物流運輸業主和接收貨物業主(如零售商),以便物流運輸業主預先制定車輛調配計劃和接收貨物業主制定貨物接收計劃。
2、發送貨物業主依據顧客訂貨的要求和貨物運送計劃下達發貨指令、分揀配貨、列印出物流條形碼的貨物標簽(即SCM標簽,Shipping Carton Marking)並貼在貨物包裝箱上,同時把運送貨物品種、數量、包裝等信息通過EDI發送給物流運輸業主和接收貨物業主依據請示下達車輛調配指令。
3、物流運輸業主在向發貨貨物業主取運貨物時,利用車載掃描讀數儀讀取貨物標簽的物流條形碼,並與先前收到的貨物運輸數據進行核對,確認運送貨物。
4、物流運輸業主在物流中心對貨物進行整理、集裝、作成送貨清單並通過EDI向收貨業主發送發貨信息。在貨物運送的同時進行貨物跟蹤管理,並在貨物交納給收貨業主之後,通過EDI向發貨物業主發送完成運送業務信息和運費請示信息。
5、收貨業主在貨物到達時,利用掃描讀數儀讀取貨物標簽的物漢條形,並與先前收到的貨物運輸數據進行核對確認,開出收貨發票,貨物入庫。同時通過EDI向物流運輸業主和發送貨物業主發送收貨確認信息.
物流EDI的優點在於供應鏈組成各方基於標准化的信息格式和處理方法通過EDI共同分享信息、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應用傳統的EDI成本較高,一是因為通過VAN進行通訊的成本高,二是制定和滿足EDI標准較為困難。但近年來,互聯網的迅速普及,為物流信息活動提供了快速、簡便、廉價的通訊方式,所以,互聯網將為企業實施物流EDI提供堅實的基礎。
『貳』 請問做進口空運貿易代理,EDI、IRC是全稱是什麼費用是怎麼產生的
EDI是英文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縮寫抄,中文可譯為襲「電子數據互換」。它是一種在企業之間傳輸訂單、發票等作業文件的電子化手段。它通過計算機通信網路將重要的信息,用一種國際公認的標准格式,實現各有關部門或企業之間的數據交換與處理,並完成以貿易為中心的全部過程,它是8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穎的電子化貿易工具,是計算機、通信和現代管理技術相結合的產物。
IRC是「Internet Relay Chat」的縮寫。IRC 是網路上的即時交談工具。是目前風靡全球的聊天辦法。相比於bbs來說,它有著更直觀,友好的界面,在這里你可以暢所欲言、而且可以表現動作化,是故使眾多的網蟲們留連忘返。
貨運代理費用有:
1. 抽換單費
2. 分撥費(海運拼箱及空運進口時有)
3. 疏港費(海運整集裝箱進口到港後7天未提貨時產生)
4. 滯箱費(海運整集裝箱進口到港後7天未提貨時產生)
5. 上下車費(海運整集裝箱進口時有)
6. 理貨費
7. 汽代費
8. 倉儲費
『叄』 什麼是EDI報關
EDI(Electric Data Interchange,電子數據交換)是一種利用計算機進行商務處理的新方法,它是將貿易、運輸、保險、銀行和海關等行業的信息,用一種國際公認的標准格式,通過計算機通信網路,使各有關部門、公司和企業之間進行數據交換和處理,並完成以貿易為中心的全部業務過程。
由於EDI的使用可以完全取代傳統的紙張文件的交換,因此也有人稱它為「無紙貿易」或「電子貿易」。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各種貿易量逐漸增大。
為了適應這種形勢,我國將陸續實行「三金」工程,即金卡、金橋、金關工程,這其中的金關工程就是為了適應貿易的發展,加快報關過程而設立的。
(3)航空貨運edi擴展閱讀:
由於 EDI 具有高速、精確、遠程和巨量的技術性能,因此 EDI 的興起標志著一場全新的、全球性的商業革命的開始。
國外專家深刻地指出:「能否開發和推動 EDI 計劃,將決定對外貿易方面的興衰和存亡。如果跟隨世界貿易潮流,積極推行 EDI 就會成為巨龍而騰飛,否則就會成為恐龍而絕種」。
20 世紀 60 年代末,歐洲和美國幾乎同時提出了 EDI 的概念。早期的 EDI 只是在兩個商業夥伴之間,依靠計算機與計算機直接通信完成。
20 世紀 70 年代,數字通信技術的發展大大加快了 EDI 技術的成熟和應用范圍的擴大,也帶動了跨行業 EDI 系統的出現。80 年代 EDI 標準的國際化又使 EDI 的應用躍入了一個新的里程。
『肆』 空運報關流程
空運貨物進口報關報檢詳細流程介紹
A.進口報關:
確定進口的航班,等飛機落地以後(有些機場可以提前申報)。開始進行進口的操作。
一、首先是要提供到貨通知書、副本提單、介紹信換單。
二、准備進口報關所需單證:
1.必備單證:箱單、發票、合同一式一份、報關、報檢委託書各一份。
2.法檢的貨物需要首先報檢,獲得《通關單》後,方可錄入報關單。
3.從歐盟、美國、韓國、日本進口貨物,如是木製包裝箱的需在包裝箱上有PICC的標識,且海關放行後要做木質包裝檢驗。
4.稅則上所規定的各項證件(如進口許可證、機電證、重要工業品證書、瀕危證、檢驗檢疫證)。
5.有減免稅手冊的提供減免稅證明手冊。
三、進口申報後如海關審價需要,客戶需提供相關價格證明。如信用證、保單、原廠發票、招標書等海關所要求的文件。
四、海關列印稅單後,客戶需在15個工作日繳納稅費。如超過期限,海關按日計征滯納金。
五、報關查驗放行後,木質包裝要做包裝檢,檢驗結束後,即可派送。
另: 貨物到港後十四日內必需向海關申報。如超過期限海關按日計征滯報金(按貨物價值萬分之五)超過三個月,海關將作無主貨物進行變賣。
B.進口報檢:
貨物分為法檢和非法檢貨物。
所需文件:一般貨物報檢所需文件:合同,發票,裝箱單,報關單,提單,報檢委託書。
特殊貨物需要相關特殊文件:如衛生證,3C證明,備案書等。
報檢流程:
1.准備報檢所需單證:一般貨物報檢所需文件:合同,發票,裝箱單,報關單,提單,報檢委託書。
2.預錄入報檢信息
根據貨物實際情況錄入報檢系統。
3.申報
報檢員對入境報檢單據檢查無誤後,到報檢前台遞單申報。
4.繳費
繳納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費。
5.放行
檢疫放行的貨物出具入境貨物通關單,需要調離到使用地檢疫的出入境電子報檢受理憑條。
6.驗貨
需要調離檢的貨物收貨人在收貨後不能自行拆開貨物,需要與受理憑條上所調離的檢疫局約檢,由調離後的檢疫局施檢。
木質包裝產品,一般要求在場站實施木質包裝檢疫。無IPPC標識的,需要進行熏蒸處理或對包裝銷毀。
進口貨物在海關放行之後,應盡快辦理商檢驗貨等手續,商檢未辦理驗貨放行前,是不得擅自使用及銷售。
空運貨物出口報關報檢詳細流程介紹
一、發貨人
1、提供貨物資料:品名,件數,重量,箱規尺寸,目的港及目的港收貨人名稱、地址、電話、出貨時間,發貨人名稱、電話、地址。
2、應具備的報關資料:
A、清單、合同、發票、手冊、核銷單、機電卡等。
B、填寫報關委託書並蓋章及蓋章空白信紙1份以備報關過程中備份需要,交由委託報關的貨代或報關行進行處理。
C、確認是否具有進出口權以及產品是否需要配額。
D、根據貿易方式將上述文件或其他必備文件交由委託報關的貨代或報關行進行處理。
3、尋找貨運代理:發貨人可自由選擇貨運代理,但應從運價、服務、以及貨代實力和售後服務等方面選擇適合的代理公司。
4、 詢價:向所選擇的貨運代理公司進行運價協商,航空運輸價格等級分為:
M N +45 +100 +300 +500 +1000
各航空公司因所具有的服務不同,給貨運代理公司的運價也不同,一般來說重量級別越大價格就越優惠。也可申請更優惠的運價。
二:貨運代理公司
1、委託書:發貨人與貨運代理確定運輸價格以及服務條件後,貨運代理將給發貨人一份空白「貨物托運委託書」,發貨人將如實填寫此份托運書,並傳真或交回貨運代理。
2、商檢: 貨運代理將檢查委託書內容是否齊全(不全或不規范的要補充),了解貨物是否要做商檢,並對需要做商檢的貨物進行協助辦理。
3、訂艙: 貨運代理根據發貨人的「委託書」,向航空公司訂艙(也可由發貨人指定航空公司),同時向客戶確認航班以及相關信息。
4、接貨:
A、發貨人自送貨:貨運代理應傳真貨物進倉圖給發貨人,註明聯系人、電話、送貨地址、時間等。以便貨物及時准確入倉。
B、貨運代理接貨物:發貨人需向貨運代理提供具體接貨地址、聯系人、電話、時間等相關信息,以確保貨物及時入倉。
5、運輸費用結算: 雙方在未接貨物時應該確定:
預付:本地付費用;到付:目的港客人付費用;
6、小貼士:
A、運輸方式:有直達、空空轉運、海空聯運。
B、運費組成:空運費(以貨代和發貨人協商運價為准)、報關費(250元/票,不滿一噸的貨物,還要另外收取50元/票制單費以及150元/票報關費用),燃油附加費以及戰爭險(以航空公司收費為准,一般情況下分別為1.0元/kg),貨站地面處理費(0.3元/kg),以及可能因貨物不同而產生的其他雜費。
三:機場/航空公司貨站:
1、理貨: 當貨物送至相關的貨站後,貨運代理會根據航空公司的運單號碼,製作主標簽和分標簽,貼在貨物上,以便於起運港及目的港的貨主、貨代、貨站、海關、航空公司、商檢、及收貨人識別。
2、過磅: 將貼好標簽的貨物交由貨站過安全檢查,過磅,以及丈量貨物尺寸計算體積重量,之後貨站將整單貨物的實際重量以及體積重量寫入「可收運書」,加蓋「安檢章」「可收運章」以及簽名確認。
3、打單: 貨運代理根據貨站的「可收運書」將全部貨物數據,打入航空公司的運單上。
4、特殊處理:可能因貨物的重要性、危險性、以及裝運限制(如超大、超重等),貨站將要求承運的航空公司代表進行審核,並簽字說明,才可入倉。
四、商檢:
1、單證: 發貨人必須出具清單、發票、合同、報檢委託書(由報關行或貨代提供)。
2、向商檢預約查驗時間。
3、檢驗:商檢局將抽取貨物樣品或現場評定,做出審核結論。
4、放行:檢驗合格之後,商檢局將在「報檢委託書」上做出認證。
5、小貼士:商檢根據各類貨物的「商品編碼」監管條件進行相應的操作。
6、商檢工作時間::8:30—12:00 13:30—17:30。
五、報關行:
1、接單、送單: 客戶可自行選擇報關行,也可委託貨運代理公司進行報關,但不論如何,都需要將發貨人所准備好的所有報關資料,連同貨站的「可收運書」,航空公司的正本運單及時交給報關行,以便於及時報關,方便貨物及早通關以及運輸。
2、預錄入:報關行將根據以上文件,整理並完善所有報關文件,將數據錄入海關系統,進行預先審核。
3、申報:預錄通過後,可進行正式申報程序,將所有單證交由海關審核。
4、送單時間:根據航班時間:需在中午報關通過的貨物單證最遲需要在上午10:00點前交接給報關行;需在下午報關通過的貨物單證最遲在下午15:00點前交接給報關行。否則將加重報關行報關速度的負擔,也可能導致貨物不能進入預計航班,或因情況緊急而造成貨站收取超時費用(0.5/kg)。
5、報關行工作時間:8:30--17:30,但可根據客戶需要隨時上班。
空運貨物要提前一天中午送到倉庫,而且貨物到倉庫以後才能報關。
六、海關
1、審單:海關將根據報關資料審核貨物以及單證。
2、查驗:抽查或者由貨運代理自查(後果自負)。
3、征稅:海關根據貨物的類別,按照國家法律的規定收取稅收,並填寫核銷單(以便貨物出口後,貨主退稅用)。
4、放行:以上手續完備後,海關將對貨物進行放行,在相關單證上加蓋海關放行章,交給相關的報關行。
註:空運貨物的通關時間:一般情況下為半個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