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脾的重要性
愛護好脾臟,愛護好自己。
脾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位於腹腔的左後上方,呈扁橢圓形,暗紅色、質軟而脆,當局部受暴力打擊易破裂出血。
脾位於左季肋區胃底與膈之間,恰與第9-11肋相對。正常情況下,左肋弓下緣不能觸及。
脾分為內、外兩面,上、下兩緣,前、後兩端。是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有產生淋巴細胞的功能。
脾是人體的「血庫」,當人體休息、安靜時,它貯存血液,當處於運動、失血、缺氧等應激狀態時,它又將血液排送到血循環中,以增加血容量。
脾臟猶如一台「過濾器」,當血液中出現病菌、抗原、異物、原蟲時,脾臟中的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就會將其吃掉。
脾臟還可以製造免疫球蛋白、補體等免疫物質,發揮免疫作用。
脾是血循環中重要的過濾器,能清除血液中的異物、病菌以及衰老死亡的細胞,特別是紅細胞和血小板。
因此,脾功能亢進時可能會引起紅細胞及血小板的減少。
脾主升,是陰中之至陰!
我們首先區分臟腑陰陽:
臟為陰,腑為陽,我們古代是農耕文明時代,所以農民農做的時候,太陽照的後背,所以規定背為陽,腹為陰。
足太陰脾經是走腹,而且是五臟,最重要的是它的功能:主運化水谷精微、主統血、屬陰。
這是他陰的意思,而至陰是因為初夏為陽,秋冬為陰,就是春夏為肝和心,秋冬為肺和腎,脾把陽到陰,而且脾胃為中焦,肺心為上焦,屬陽;肝腎在下焦為陰,脾胃也是從陽到陰,故為至陰。
脾不適的症狀分類
【脾熱】
指脾受熱邪或過食燥熱食物所引起的熱證。主要症狀有唇紅、咽干、心煩、腹脹滿或疼痛、大便秘結、小便黃短等。
【脾氣虛】
指脾氣虛弱,運化無力。臨床表現有乏力,食慾不振或食後易脹,伴有眩暈,倦怠,面色萎黃等氣虛症狀。
多見於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神經官能症、慢性痢疾,貧血等。
【脾虛濕困】
指脾虛內濕阻滯的病理。脾主運化水濕,為胃行其津液,脾虛則運化功能低下,引起水濕停滯;水濕的滯,又反過來妨礙脾的運化。
主要症狀有飲食減少,胃脘滿悶,大便泄瀉,甚或惡心欲吐,口粘不渴或渴喜熱飲,肢體睏倦,甚或浮腫,舌苔厚膩,脈緩等。
多見於慢性胃腸炎,慢性痢疾,慢性肝炎等疾病。
【脾陽虛】
即脾胃虛寒。主要症狀有胃脘冷痛、腹脹滿、呃逆、嘔吐、食少、便溏或久瀉久痢、倦怠、尿少、浮腫、消瘦、舌淡苔白、脈虛緩。
多見於胃十二指揚潰瘍、慢性胃腸炎、慢性肝炎、慢性痢疾、水腫、白帶等
【脾陰虛(脾胃陰虛)】
指脾胃的陰液不足而影響受納運化。
主要症狀有唇燥口乾,喜飲,口淡無味,飲食減少,大便乾結,舌紅苔少或舌面光滑等。
【心脾兩虛】
即心脾兩臟俱虛。主要症狀有心悸、健忘,失眠、多夢,食慾減退,腹脹、便溏、倦怠、面黃、苔白、脈細。多見於神經官能症、貧血等。
【脾胃濕熱】
指濕熱內蘊脾胃。主要症狀有身目俱黃,腹脹脘痞,飲食減少,惡心,倦怠,尿少而黃,苔黃膩,脈濡數,多見於黃膽型肝炎或其它急性肝膽疾患。
有些皮膚病如濕疹,膿庖瘡等也和脾胃濕熱有關。
脾—推動生命循環的第一能量馬達
很多人對腎虛很了解,但對於脾虛、脾弱卻知之甚少,其實脾虛比腎虛更加可怕,為什麼?現在就給大家分析下!
通常人們認為:生命的動力源頭源於心臟,其實躲在暗中的脾才是生命的動力源頭,它才是推動全身循環第一動力,其次是腎,再次是肝,因此心臟並非生命的動力源頭,沒有被人看得起的脾才是推動生命循環的第一能量馬達。
細心的媽媽都知道嬰兒出生落地時,哭的聲音特別響亮,音訊可以傳得很遠,為什麼音訊可以傳得很遠呢?
其主要力量就是源於脾。然而現實中許多西醫醫師,從來就沒拿著脾當回事兒,說摘除就摘除,完全不知道脾在全身的重要性。
其實,脾不僅是全身的能量馬達,同時也是殺菌滅毒的航母級消毒器,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脾比腎還重要。
脾衰會有哪些現象?
人出生後,脾就是那二小片,一直長到十八歲成人,也還是那麼大小,始終沒有變化,生長的動能全靠脾的能量供給,只有年齡增長時,脾才稍稍增厚,到五十歲時,我們的脾內已經呈蜂窩狀,其中已無實質能量了。
如果將脾再次填實,腎水自然就會升入頭部,人就有回到年輕時期的感覺。
脾衰則力不從心,記憶力差,思維與反應遲鈍。頭暈的源頭在於後腦發空,淺層次明著是脾的問題,深層次暗中則是腎的問題;只有解決了脾衰的問題,後腦所表現的症狀和感受才能明顯好轉。
脾衰,人會挺不起胸,在兩乳為一水平線處塌陷;牙齒連根脫落,嚼食物時沒有力,就在於脾衰沒力氣;關節疼,是脾腎衰老,不平衡所致。
脾衰時,全身癱軟無力,又說不清,道不明,往往被誤認為是闌尾炎。
脾衰的嚴重程度盛於心衰,病情發展隱蔽,變化微小,由於檢查不出來,往往被人們所忽視,即使是在病情惡化時,也難以找到實質上的證據。
脾胃生病的起因
01 脾胃四怕:生、冷、撐、生氣
生冷的食物,如各種冷飲、生的蔬菜水果等,會帶著寒氣進入身體,最容易傷及脾胃。
此外,脾胃最怕撐,飢一頓,飽一頓對它傷害最大。胃生病大多和人飲食不節制有關,脾生病則與人過度勞累有關。
肝與脾胃互相影響,須先養好肝才能解決脾胃的問題。
02 肝不郁,則脾不虛
肝不郁,則脾不虛,大家都知「茶飯不思」「氣飽了」,其實形容的都是肝脾不和的故事。
常有病人告訴我,吃完飯還覺餓,但肚子是鼓的,吃胃腸葯不管用。
其實,這往往和工作壓力太大,或情緒不好導致肝鬱氣滯有關,生氣動怒憂思郁結,會導致肝氣不疏,橫逆克脾胃,導致腹脹氣滯,胃脘不適諸多病症。
要讓脾健康,就要養肝柔肝,順暢肝的氣機,讓肝氣可以正常疏泄,這樣肝木與脾土處於和諧關系。
因此說,養脾就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永遠不要發怒,盡量減少發脾氣,這是舒肝養脾的一個重要因素。
03 胃以通為補,脾以健為運
現代城市人,普遍吃的多,運動少,工作壓力大,心情抑鬱多見,容易導致痰濕內滯,直接的結果是體重易超標。
因此說,對於痰濁偏重的人,用補法不如用通法,通降陽明,泄去濁毒,最利於健康。
不少人有體會,平時喝蘿卜湯,或吃炒香的萊菔子粉,即覺舒服。
痰濕偏盛的人以消食通腑為主,千萬別濫吃補葯或營養品,以免壅滯氣機。
04 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
《臨證指南醫案》說,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
《靈樞-決氣》說,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故氣得上下,五臟安定,血脈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氣也。
可見飲食充足,同時機體氣化功能正常,便能很好地將其轉化為精氣,化生為血而濡養於神,於是人的神氣充沛,生氣勃勃。
肝藏血,脾統血,腎藏精,精血相生
心肝脾腎既是相通相連的,在一定特定的環境下,五臟互相幫助,互相制約,互相依賴,又各自保養,反之則形成枯竭。
脾衰的嚴重程度盛於心衰,頭部五官不清,視力下降,眼球內玻璃體混濁,眼球內熱、澀,眼球在運轉時覺得空、眼球脹, 看文字只看到兩行,大腦會極度疲勞,整日想昏睡,與人交談,只聽到一、二分鍾,大腦會一脹,隨即大腦一片空白,對方談什麼,全然沒聽見,緊接著昏昏沉沉、疲勞至極...
脾有病,人就廢了一半,脾的健康直接影響到大腦的功能狀態,腦衰,其暗中是脾的枯竭;腎枯竭的背後也是脾衰,因此脾衰比腎衰更可怕,因此脾比腎還重要!腎有問題影響脾——脾出了問題直接就影響到腎。
心臟衰竭的背後也是暗中的脾衰,一切大病根皆由脾衰!
許多人都聽過「虛不受補」這詞,「虛不受補」的要點就落腳在脾上,大病的最終結果是脾受到損傷。因此脾衰比腎虛更可怕。
腎水足則脾有力量,寒濕不在。腎水虧則脾衰,則形成寒濕。
脾臟濕,腎臟燥,最終演變成心寒、脾寒、胃寒、肝寒、腎寒和腦衰。
中醫的「噦」是怎麼回事?
古代把打嗝兒稱為噦但是噦其實是嘔吐的表現 跟嘔吐區別不大所以在朱丹溪時候就改成了呃逆更形象生動的體現了疾病的表現形式
病理病因
以胃氣不降,上沖咽喉而致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不能自製,有聲無物為主要表現的病證。又名噦、發呃。
病位主要在中焦,由於胃氣上逆動膈而成。可由飲食不節,胃失和降;或情志不和,肝氣犯胃,或正氣虧虛。
耗傷中氣等引起。呃逆的辨證施治,須先辨虛實寒熱。出處:王肯堂《證治准繩》:「呃逆,即內經所謂噦也。」
干噦和呃逆的區別
干噦病位在胃,是胃失和降,嘔吐動作,卻吐不出來;呃逆是病位在膈,胃氣上逆喉間發出,聲短而頻,難以自製。
放屁
是腹氣通暢的表現,是生理性的,就是大腸小腸都通順,才會放屁。
而呃逆多為病理的,胃失和降,單獨地一聲不算,這是不停的不受控制的打嗝,很難受的。
女性的月經問題大多跟脾虛有直接關系!
脾衰聽起來很可怕,往往大病,就是被自己的不在意慣出來的。
中醫學認為:人體的一切精神意識、思維活動,都是臟腑生理功能的反應。
臟腑之間相生相剋,就如一個運轉的機器,各個零件達到平衡才能運轉。想要脾不虛,運化能力更強,以下這些穴位要多按揉按揉!
取穴:足三里、三陰交、中脘穴、脾俞穴、太白;堅持每日一次,每次每穴30分鍾,以皮膚潮紅為佳,堅持一段時間,效果相當顯著。
01 中脘穴
中脘穴是手太陽、手少陽經、足陽明經、任脈之會穴,是四條經脈的會聚穴位,同時號稱胃的「靈魂腧穴」,具有健脾和胃、通腑降氣、補中益氣之功。
主治各種胃腑疾患。消眼袋,提升膚色。
中脘穴
02 足三里
足三里穴是回陽九針穴之一,是胃腑疾病和人體強壯要穴。可促進經氣運行,燥化脾濕,生發胃氣。
足三里
03 三陰交
為十總穴之一。所謂「婦科三陰交」,顧名思義此穴對於婦症甚有療效,舉凡經期不順,白帶,月經過多,過少,經前綜合症,更年期綜合症等,皆可治療;此穴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調肝補腎。
亦有安神之效,可幫助睡眠。具有培腎固本,行氣活血,補虛益損之功。
三陰交穴
04 脾俞穴
具有:利濕升清、健脾和胃、益氣壯陽之功。
脾腧穴
05 太白穴
屬脾經上的原穴,可治療胃痛、腹脹、吐瀉、痢疾等。指壓此穴治療濕疹。
此穴是人體健脾要穴,能治各種原因引起的脾虛如先天脾虛、肝旺脾虛、心脾二虛、脾肺氣虛、病後脾虛等,並有雙向調節作用,如揉此穴腹瀉可止,便秘可通。
另外,點揉太白穴還可調控血糖指數,高者可降,低者可升。太白穴就是通過脾來補肺的這么一個穴。
太白穴
在心肝脾肺腎這五臟中,脾號稱「後天之本」,脾胃之氣受傷,各種疾病也就由此而生。
難怪自古以來,中醫有「四季脾旺不受邪」說法。如果一年四季,都能夠保持脾臟健康,那麼就可避免所有的外邪,可以很好地保持健康與美麗!
愛護脾臟就如同愛護大自然的空氣與水源一樣重要。
相關推薦
由八段錦引發的跺腳的好處
閱讀 298
跳槽擔心找不到更合適的公司?
廣告
哪些事情堅持3年以上,會讓你有巨大改變?
閱讀 2518
我的老婆失業了
閱讀 17624
一些值得長期堅持的好習慣
閱讀 801
『貳』 脾的功能是什麼
1、脾臟是人體的「血庫」。當人體休息且安靜時,它儲存血液。當處於運動、失血和缺氧等應激狀態時,它會將血液排入血液循環以增加血液容量。
2、脾臟就像一個「過濾器」。當血液中出現病原體、抗原、異物和原生動物時,脾臟中的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會吞噬它們。
3、脾臟也能產生免疫球蛋白、補體等免疫物質發揮免疫作用。脾臟是血液循環的重要過濾器。它能清除異物、病原體和死亡細胞,尤其是紅細胞和血小板。因此,脾功能亢進可能導致紅細胞和血小板減少。
4、脾還具有產生淋巴細胞的功能。
5、脾的腫大對於白血病、血吸蟲病和黑熱病等多種疾病的診斷有參考價值。
6、脾含有大量的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是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中心,通過多種機制發揮抗腫瘤作用。脾臟切除導致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的紊亂,影響腫瘤的發生和發展。
『叄』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麼幫你擴展知識
人的器官總是十分脆弱,但是對於人們的身體機能是十分重要的。最近有很多人在詢問關於人的脾的相關知識,人們對於脾的了解是比較少的。下面我們也一起來了解和學習一下關於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麼,以及有哪些拓展資料?
脾臟具有產生淋巴細胞的功能。當人體休息和安靜時,脾臟負責儲存血液。當處於運動,失血和缺氧等壓力狀態時,它也會將血液輸送到血液循環中以增加血容量。當血液中出現細菌,抗原,異物和原生動物時,脾臟中的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會消滅它們。
脾臟還可以產生免疫球蛋白和補體等免疫物質,發揮免疫作用。脾臟是血液循環中的重要過濾器,可以去除血液中的異物和死細胞。
脾臟是人體的“血庫”,當人體休息、安靜時,它貯存血液,當處於運動、失血、缺氧等應激狀態時,它又將血液排送到血循環中,以增加血容量。
脾臟猶如一台“過濾器”,當血液中出現病菌、抗原、異物、原蟲時,脾臟中的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就會將其吃掉。
脾臟還可以製造免疫球蛋白、補體等免疫物質,發揮免疫作用。脾是血循環中重要的過濾器,能清除血液中的異物、病菌以及衰老死亡的細胞,特別是紅細胞和血小板。因此,脾功能亢進時可能會引起紅細胞及血小板的減少。
脾其結構基本上與淋巴結相似,由被膜、小梁及淋巴組織構成,屬於網狀皮系統,也是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
調節脾臟血液灌流量和脾免疫細胞功能。當內毒素劑量越大,脾交感神經電生理活動越高,潛伏期會減短,脾臟血液灌流量越低,對內毒素的敏感性較高,能快速調節脾臟血流量,使之表現出相應的免疫反應。
『肆』 脾的功能是什麼
脾臟是一種免疫器官,它的作用一是吞噬血液中廢棄的細胞,二是免疫作用,對於機體有保護作用。
脾與胃通過經脈相互絡屬而構成表裡關系。胃主受納,脾主運化,兩者之間的關系是「脾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輸布,從而滋養全身,故稱脾胃為「後天之本」。由於脾胃在生理上的相互聯系,因而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響的,如脾為濕困,運化失職,清氣不升,即可影響胃的受納與和降,可出現食少,嘔吐,惡心,脘腹脹滿等症。反之,若飲食失節,食滯胃脘,胃失和降,亦可影響及脾的升清與運化,可出現腹脹泄瀉等症。
『伍』 簡述脾的生理功能
1、脾臟是人體的「血庫」,當人體休息、安靜時,它貯存血液,當處於運動、失血、缺氧等應激狀態時,它又將血液排送到血循環中,以增加血容量。
2、脾臟猶如一台「過濾器」,當血液中出現病菌、抗原、異物、原蟲時,脾臟中的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就會將其吃掉。
3、脾臟還可以製造免疫球蛋白、補體等免疫物質,發揮免疫作用。脾是血循環中重要的過濾器,能清除血液中的異物、病菌以及衰老死亡的細胞,特別是紅細胞和血小板。因此,脾功能亢進時可能會引起紅細胞及血小板的減少。
4、脾臟還有產生淋巴細胞的功能。
(5)脾是全身血液的過濾器擴展閱讀:
脾臟的實質分為白髓、紅髓和邊緣區三部分。白髓由密集的淋巴細胞構成,是機體發生特異性免疫的主要場所。當抗原侵入脾引起體液免疫應答時,白髓內淋巴小結會大量增多。紅髓主要由脾血竇和脾索組成,紅髓內血流緩慢,使抗原與吞噬細胞的充分接觸成為可能,是免疫細胞發生吞噬作用的主要場所。
邊緣區(MZ)位於紅髓和白髓的交界處,此區淋巴細胞較白髓稀疏,以B細胞為主,但有較多的巨噬細胞(Mφ),是脾內捕獲抗原、識別抗原和誘發免疫應答的重要部位。
支配脾臟的神經主要是腹腔交感神經節後纖維,由脾門伴隨脾動脈進入脾臟,其中膽鹼能神經除與脈管系統伴隨分布外,脾組織實質內也有分布,而且分布於不同結構的神經纖維相互連接。脾交感神經對脾臟免疫功能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
調節脾臟血液灌流量和脾免疫細胞功能。脾交感神經電生理活動與內毒素呈劑量依賴關系,內毒素劑量越大,脾交感神經電生理活動強度越高,潛伏期越短,脾臟血液灌流量越低,說明脾交感神經對內毒素的敏感性較高,能快速調節脾臟血流量,使之表現出相應的免疫反應。
『陸』 脾臟是什麼器官
問題一:脾是人體什麼器官 運化的器官,管消化吸收的。脾運化的好,胃和腸道就會吸收好。鼻尖是脾的反射區,如果顏色不同說明脾虛了
問題二:脾是什麼器官 脾(spleen )位於腹腔的左上方,呈扁橢圓形,暗紅色、質軟而脆,當局部受暴力打擊易破裂出血。脾位於左季肋區胃底與膈之間,恰與第9~11肋相對,其長軸與第10肋一致。正常情況下,左肋弓下緣不能觸及。脾分為內、外兩面,上、下兩緣,前、後兩端。內面凹陷與胃底、左腎、左腎上腺,胰尾和結腸左曲為鄰,稱為臟面。臟面近中央處有一條溝,是神經、血管出入之處,稱脾門。外面平滑而隆凸與膈相對,稱為膈面。上緣前部有2~3個切跡,稱脾切跡。脾腫大時,脾切跡仍存在可作為觸診的標志。
在脾附近,胃脾韌帶及大網膜中,常可見到暗紅色,大小不等,數目不一的副脾。因脾功能亢進作脾切脾臟除時,應將副脾一並切除。脾屬於網狀皮系統,是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其結構基本上與淋巴結相似,由被膜、小梁及淋巴組織構成。其與淋巴結不同的地方是沒有淋巴竇,但其中具有大量血竇,是血液循環的一個過濾器。
脾在正常情況下,只產生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但在病態及大失血後可以製造各種血細胞。脾主要功能是參與免疫反應,吞噬和清除衰老的紅細胞,細菌和異物,產生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貯存血液。胚胎時期可造血。脾臟在胚胎時期是一個重要的造血器官,出生後能產生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
脾內的巨噬細胞能將衰老的紅細胞、血小板和退化的白細胞吞噬消滅。它還能吞噬血液中的細菌、原蟲和異物。當脾功能亢進時可破壞大量血小板及血細胞。脾有豐富的血竇,可儲存一定量(約200毫升)的血液,在機體劇烈運動或爬山或突然失血時,脾的平滑肌收縮,放出儲存血液以補充機體的需要。
更詳細的內容請參看網路:ke./...E7rjvy
問題三:脾是哪個器官?什麼形狀? 脾的功能作用;脾(1)濾血:脾內濾血的主要部位是脾索和邊緣區,此處含大量巨噬細胞,可吞噬清除血液中的病原體和衰老的血細胞。當脾腫大或機能亢進時,紅細胞破壞過多,可引起貧血。脾切除後,血內的異形衰老紅細胞大量增多。(2)免疫:侵入血內的病原體,如細菌、瘧原蟲和血吸蟲等,可引起脾內發生免疫應答,脾的體積和內部結構也發生變化。體液免疫應答時,淋巴小結增多增大,脾索內漿細胞增多;細胞免疫應答時則脈周圍淋巴鞘顯著增厚。脾內的淋巴細胞中T細胞佔40%,B細胞佔55%,還有一些K細胞和NK細胞等。(3)造血:胚胎早期的脾有造血功能,但自骨髓開始造血後,脾漸變為一種淋巴器官,在抗原 *** 下能產生大量淋巴細胞和漿細胞。但脾內仍含有少量造血幹細胞,當機體嚴重缺血或某些病理狀態下,脾可以恢復造血功能。(4)儲血:人脾的儲血能力較小,約可儲血40ml,主要儲於血竇內。脾腫大時其儲血量也增大,當機體需血時,脾內平滑肌的收縮可將所儲的血排入血循環,脾隨即縮小 形狀如下
問題四:脾是什麼?在身體的哪個部位? 脾(spleen )位於腹腔的左上方,於左季肋區胃底與膈之間,怡與第9~11肋相對,其長軸與第10肋一致。正常情況下,左肋弓下緣不能觸及。
脾臟再左肋骨下沿後側,以長度達20厘米,與在右側的肝臟有重疊的部分。脾臟在位的後面,一般不易觸及,炎症時腫大,肋骨下可觸及。
問題五:脾臟屬於哪個系統 脾臟是一個多功能器官,它究竟屬於哪個系統,說法尚不統一:
1、脾臟是人體的髓外造血器官,它有造血、貯血、濾血、破血等作用,當脾功能亢進後,可引起血細胞與血小板減少等疾病,所以內科學上通常歸於血液系統。
2、脾臟又是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循環系統包括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兩個部分,而脾臟屬於淋巴循環的一部分,所以在解剖學上脾臟屬於循環系統。
3、脾臟能產生抗體,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脾屬於網狀皮系統,有人認為它為免疫系統器官。
以上說法,是從脾臟的不同功能,不同學科來分類歸屬的,都有一定道理,不好強求統一。
問題六:人體器官脾起到什麼作用? 脾的主要功能是過濾和儲存血液。脾的組織中有許多稱為「血竇」的結構,平時一部分血液滯留在血竇中,當人體失血時,血竇收縮,將這部分血液釋放到外周以補充血容量。血竇的壁上附著大量巨噬細胞,可以吞噬衰老的紅細胞、病原體和異物。
脾臟是機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佔全身淋巴組織總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細胞和巨嗜細胞,是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中心,通過多種機制發揮抗腫瘤作用. 脾臟切除導致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的紊亂,影響腫瘤的發生和發展。
脾的腫大對於白血病、血吸蟲病和黑熱病等多種疾病的診斷有參考價值。
『柒』 脾的四大功能
脾的四大功能如下:
1、脾臟是人體的「血庫」,當人體休息、安靜時,它貯存血液,當處於運動、失血、缺氧等應激狀態時,它又將血液排送到血循環中,以增加血容量。
2、脾臟猶如一台「過濾器」,當血液中出現病菌、抗原、異物、原蟲時,脾臟中的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就會將其吃掉。
3、脾臟還可以製造免疫球蛋白、補體等免疫物質,發揮免疫作用。脾是血循環中重要的過濾器,能清除血液中的異物、病菌以及衰老死亡的細胞,特別是紅細胞和血小板。因此,脾功能亢進時可能會引起紅細胞及血小板的減少。
4、脾臟還有產生淋巴細胞的功能。
(7)脾是全身血液的過濾器擴展閱讀:
脾胃肩負四個職能:
1、主運化
運化水谷精微,即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物質,並輸送到全身各處。這部分任務其實包含了西醫所說的小腸功能,而且不限於一般的營養物質,還包括水濕的運化。因此,脾胃差會導致濕氣停滯,表現為舌頭胖大、全身無力。
2、主統血
中醫認為,全身血的運行由脾控制,如果脾虛了,把控不住,就會引起出血。
3、主生發
指促進人體生長發育。
4、主肌肉
脾胃能把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各處的肌肉中,讓肌肉保持強健。如果脾氣虛弱,肌肉得不到滋養,會萎縮鬆弛,人也會日漸消瘦。
『捌』 脾臟是干什麼的
脾的組織中有許多稱為「血竇」的結構,平時一部分血液滯留在血竇中,當人體失血時,血竇收縮,將這部分血液釋放到外周以補充血容量。血竇的壁上附著大量巨噬細胞,可以吞噬衰老的紅細胞、病原體和異物。
脾臟脾臟是機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佔全身淋巴組織總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細胞和巨嗜細胞,是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中心,通過多種機制發揮抗腫瘤作用.
脾臟切除導致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的紊亂,影響腫瘤的發生和發展。
脾的腫大對於白血病、血吸蟲病和黑熱病等多種疾病的診斷有參考價值。
脾臟是外周免疫器官之一,是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它生在腹腔左上方,質地比較脆,容易外傷。一般來講,脾臟有三大功能:
首先它是人體的「血庫」,當人體休息、安靜時,它貯存血液,當處於運動、失血、缺氧等應激狀態時,它又將血液排送到血循環中,以增加血容量;
其次,脾臟猶如一台「過濾器」,當血液中出現病菌、抗原、異物、原蟲時,脾臟中的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就會將其吃掉;
此外,脾臟還可以製造免疫球蛋白、補體等免疫物質,發揮免疫作用。脾是血循環中重要的濾過器,能清除血液中的異物、病菌以及衰老死亡的細胞,特別是紅細胞和血小板。因此,脾功能亢進時可能會引起紅細胞及血小板的減少。脾臟還有產生淋巴細胞的功能。
位置:脾臟位於左上腹部,胃的後方,橫膈膜的下方。在一般成年人個體中,脾臟大
脾臟小約為125
×
75
×
50立方毫米,平均重量約為1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