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底濾缸和主缸的容量比例多少比較合適
先計算你主缸和底缸的總容量。將這個容量乘以8,就是你的缸實際需要的專小時過濾流量。屬
再計算缸和底缸的水位差以確定實際揚程。
將過濾泵標注揚程減去實際揚程後再除以標注揚程,就能得出揚程拆損比率。
將過濾泵標注的流量乘以揚程拆損比率。就是這個泵在你這里用的實際小時流量。
如果這個計算出實際小時流量與第1條需要的小時過濾流量基本接近,這泵就是你要的。
⑵ 做1.2米的魚缸一般寬度好高多的比例多少好 如果是底濾,底下的過濾槽要多大 放魚缸的櫃用什麼材質的好
做1.2米的魚缸一般寬、高的比例要以飼養對象、環境條件為參考,如:
1、寬度理論上越大回越好,實際上不要影響周邊答整體環境就行。
2、寬度大的缸景深大,便於布置,且水量大水質易穩定,魚的活動空間也大,就是飼養成本也高。
3、高度主要看飼養對象,養龜可以低點,養草、珊瑚因為燈光的問題不宜太高,養大型風水魚可以高一點,養水母應該做很高才好看。
底濾槽大小的原則是在底櫃能放下,方便操作的情況下盡量大些。根據環境、飼養對象的要求也要為其它設備預留空間,如冷水機、氣瓶、煮豆機、鈣反應器等。
大型缸底櫃最好用兩種材料,一是實木框架,二是鋁型材框架。通風是必須的。
如果養羅漢,1.2米缸有點小浪費,因為這魚你幾乎只能養這一條。
⑶ 魚缸過濾槽得怎麼分配才合理
過濾槽當然是越大越好視乎你可以預算的空間有多大就做多大。養好魚 強大的過濾系統是必須的。
一般的底部過濾器有3格或4格,分別擺放不同的濾材,擺放順序如下:第一格為白棉和藤棉,即物理過濾;第二格和第三格用來擺放細菌屋、陶瓷環、玻璃杯、濾球等;最後一個放置水泵和加熱棒。.
⑷ 魚缸中濾槽中水和濾材的比例
這與過濾模式有關,底濾、背濾、側濾、內濾、反氣舉、同程、桶濾、瀑布濾。這些水是淹過濾材的。
滴流濾、干濕分離。這些水不不淹過濾材的。藻屏濾、潮汐濾,介於兩者之間。普通上濾正常不淹,堵了也可能有點淹。
⑸ 魚缸過濾盒占魚缸水體的比例
水色發黃其實不是很大的問題,水質變成淡淡的黃色只不過是說明水質變老化了專,對於屬養魚完全不會有問題,甚至部分魚類就喜歡老水,如果你不喜歡水變成黃色,那請你檢查以下幾點,第一有無沉木,如果有請移除,還有就是有沒有水草或者底砂之類的,如果有也請移除,最後60缸養20條魚數量偏高了,目前問題不大但是對於你的一個上慮來說負擔過重,過濾不及時也同樣造成水質過早老化,水質老化能說的就這么幾點,最後要說的就是每次換水2分之一是不可取的,一般換水控制在3分之1為宜,大量換水容易造成魚不適應而造成生病。
⑹ 一米的魚缸要做多大的過濾槽
1米以上的魚缸建議你用底濾比較好,魚缸太大,用那種三合一水泵上濾根本滿足不了。
如果一定要上濾,那過濾槽應該占魚缸的4分之一左右就行。最好是雨淋管,從上而下依次放過濾棉,細菌屋,火山石、活性炭。
⑺ 魚缸過濾槽落差多少合適
5-10厘米,具體根據自家魚缸而定。
過濾槽的落差不宜太大,以免水溢出,且不同魚缸深度不同,落差沒有一個固定的值,可自行根據自家魚缸情況進行調整。
⑻ 高手請指點下魚缸與底濾缸比例該怎麼配
一般成品魚缸與底櫃的比例大約是80厘米:74厘米魚缸稍微高一點
但現在新型的魚缸,有些已經改為3:2魚缸高度是底櫃的2倍
大約是魚缸99厘米底櫃66厘米
這樣視覺效果更佳。
魚缸加底櫃高度最好不要超過主人身高
否則在風水觀念里會有淋頭水的忌諱
對主人不好
供參考
⑼ 魚缸尺寸和上慮的尺寸比例
你好
不需要
外置過濾桶,只需要一塊小過濾棉
足以把水缸過濾的非常干凈。
過濾棉在魚店都有賣的
臟了可以清洗,非常方便
⑽ 150*40*70CM魚缸··做底部過濾·需要多大的底部過濾缸多大的水泵·
一般底濾缸的容積在主缸的五分之一以上即可,具體尺寸可以做100*30*30厘米容積在80升左右、當然
如果有空間的話、再大一些會更好,這樣可以放置更多的濾材。
泵的選擇應該視魚只來定,一般在2000-3000升的流量,喜歡流水的可以選流量大的泵,喜歡靜水的就要選小一些的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