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准備在魚缸里搞一套過濾系統,具體該怎麼做
養魚先養水,養水靠過濾」,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松仔覺得過濾就好比大廈的基石,如果基石不牢固,那就會有大廈將傾的風險。古人在寒冬臘月里瑟瑟發抖給魚盆捂面被的時候,絕想不到現如今我們可以在隆冬時節穿著褲衩背心坐在鋪設了地暖的家裡,欣賞魚缸里一片生機盎然。
過濾系統可以濾除水中的有機物和微塵顆粒,保持水質的潔凈。過濾系統所產生的水流可以將缸內的污物沖刷到過濾桶內,保持美觀。最著名的古法養魚就不需要過濾器,草缸養魚也可以不用過濾器,甚至包括安裝了藻屏的魚缸也不惜要過濾器,再加上魚菜共生系統,更加是不用過濾器的典型案例。
例如底部過濾器等等以空氣力量循環飼養用水的過濾裝置,其實都需要空氣幫浦與風管。各有各的辦法,那麼沒有絕對好的過濾系統,只有不斷完善的過濾系統吧,那麼我只能通過介紹各種過濾適合哪種魚缸有什麼好處它主要作用是能夠製造和維護一個良好的水族環境,讓你的愛魚能夠健康活潑的成長。
市面上常見的魚缸過濾方式有很多種,下面簡單的介紹一下。在放置魚缸的桌下有一盛放濾材的小缸, 小缸被分成幾格以放置不同濾材,水從缸頂溢下,經過濾材後再被抽回缸內。
❷ 上下兩個魚缸,可以加個過濾桶用於兩個魚缸
o(∩_∩)o 哈哈,想法是很好。
但如果是上下層擺放就無法實現。
過濾桶里的抽水泵楊程受到限制專。無論是過濾桶放下面屬,由下魚缸抽水,再靠抽水泵往上1.5米楊程進行補水,用虹吸法放水管滴流到下魚缸。還是過濾桶放上面,由抽水泵靠吸力往上吸水1.5米楊程到過濾桶里,再補水到上魚缸,用虹吸法放水滴流到下魚缸。有源過濾桶一般都是10W左右楊程1米以下,所以過濾桶楊程是一個問題。
用抽水泵帶動無源無抽水泵過濾桶,魚缸以及魚魚受限制,水流不能過大,而市場上常見的抽水泵楊程達到1米以上,水流流速也會達到800L/H以上,而養的魚是斑馬、青苔鼠、錦鯉,魚缸體積45*28*20=大概25升水,水流30倍,流速過大魚會疲於奔命,勞累過度······翹翹。
虹吸法導管給下魚缸引水滴漏順便加氧,水流流速無法控制,過大會把上魚缸水抽干,小了上魚缸水滿溢。
所以綜合考慮,可以把魚缸平排放,中間用大水管虹吸連接,兩面魚缸水面可以基本平衡,普通過濾桶左斑馬缸吸右錦鯉缸噴,普通過濾桶就可以一次解決。
哦,那個錦鯉缸渾濁,吃得多拉得多,底沙不要放了,真水草也不要放。
❸ 多層魚缸怎麼過濾水
過濾盒放在魚缸上面的時候,最低是10厘米以上的生物過濾層(用塑料的生化球或者便宜一點用陶瓷環),在此上面鋪過濾棉作為物理過濾層。硝化細菌將生長在生物過濾層,就是說水質變清的主力是生物過濾層。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你可以一層生物過濾層一層物理過濾層的疊加。
水泵做過濾器,總而言之就是用水泵將水抽上來經過滲漏,過濾,吸附後取出有害物質和雜質再將水排回缸的過程。
去日用品商店買一個有很多孔的籃子,再到魚市買幾塊海綿(過濾棉,生化棉),有條件還可以買塊活性炭,將海綿和活性炭撲在籃子中,記得要確保每個地方都有,使得水不論從任何一個孔流走,都能被過濾。將泵放入水中,用泵的壓力將水從管子導出,流在過濾棉上,把籃子架在魚缸上,由於重力使水迴流如魚缸一個簡易的過濾器就做好了。
❹ 兩個魚缸怎麼共用一個過濾上下2個魚缸怎麼用一個過濾
摘要 從下面的抽水,過濾後轉到上面,從上面引水到下面
❺ 如何正確地安裝魚缸過濾器
水族箱
魚缸的過濾器如果沒有好好放置的話,還是會出現魚缸水渾濁的情況,所專以如何屬安裝過濾器是非常重要的。小編為你總結了兩個過濾器的放置方法,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基本方法
1、泵裝合適----形成循環,不留糞便就是最好的檢驗。
2、泵的瓦數比常規大一點----吸水量大,加速循環,
3、濾棉厚一點----既起過濾作用又是硝化菌床,達到生物循環。我看到好多魚缸里的泵都是吸水口太高,所以講這個辦法別見笑。另,新缸出現白霧我遇到過,換水加葯也都試過,不如把泵調一調,加一點凈水王,就不會再有這種事了。不過,加了凈水王一定要看著濾材合,裡面水溢了要及時洗。
二、缸內美觀法
另外,許多人養魚用潛水泵(過濾器)。買回後,和其一套的出水軟管,要從位於缸底的出口接到水面,然後從濾合中過濾後流入水中,完成水循環。這個軟管在水裡很難看,而且由於軟和有螺紋,臟了很難洗。我有個辦法:取電工用塑料護套線管(硬的,直的)(建材店有售)按泵與水面距離截斷,用護套線彎頭連接出水,成直角。這樣管子在水中佔位少,貼邊,美觀,好擦洗。不妨一試。如果有沖浪口,可用三通將兩個出口並一個再連到濾合。
❻ 請問這個雙側過濾魚缸的過濾原理是什麼
如此循環不知道對不對?
正確
過濾區與水泵區之間是怎麼樣聯通的?
底部連通版
水泵出水孔(玻璃上的開權孔)與出水口(水泵水管)之間有空隙,難道不會迴流嗎?
主缸水位低於這個口就不會迴流,少數高於這個孔的測濾海水魚缸缸會用密封圈。
加熱棒放在哪個位置比較好?
和水泵放一起,側濾的目的是使主缸更整潔,看不到多餘設備,所以側濾,底濾等一般將恆溫設備放在濾缸設備分格里,就是你說的水泵區。
過濾區里從上而下放的依次是過濾棉、多合一玻璃環、毛刷,這樣對嗎?
過濾區里順水流方向放的依次是物理過材料,生物過濾材料和特殊過濾材料,至於你物理過材料放過濾棉還是放羊毛氈,生物過濾材料放玻璃環還是珊瑚骨,這要看你的飼養對象了。毛刷最好給張圖看看,正常情況下用不到這東西,可能是給你刷缸用的。
❼ 請教兩層魚缸的過濾問題
兩層魚缸可以各自獨立建立過濾系統,也可以合並一起過濾。各有優缺點。需要根據具體飼養要求選擇。
❽ 兩個魚缸的過濾問題
您的水族缸中的水變綠了,說明水中已滋生了大量藻類(綠苔),應及時清除才是。水藻在晚間會吸收氧氣,釋放CO2,使魚缸內氧氣減少,二氧化碳增加,這就對魚的生存造成了很大威脅。如果是魚缸大魚很少,或室外魚池問題不大,只要您認為不影響觀賞即可。如果魚缸小魚多就不能任其泛濫否則會有死魚的危險。現將藻類產生原因及清除方法提供給您參考,有些內容可能您暫時還用不上,但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作為一個水族愛好者,先了解一下還是很有必要,日後是會有用的。
水族缸中最常出現的藻類有三類:藍藻、綠藻和黃綠藻。以下向您介紹最常用的去除藻類的方法。
一 藍藻的發生原因主要有
1 含氮化合物過多
2 光線不均衡
3 溶氧量不足
4 底砂污染、腐敗
5 食物過剩
藍藻最易在設缸初期出現,繁殖及快,最好立即動手刷除,或使用去苔劑將其消滅,否則任其繁衍,將形成難以收拾的局面。
預防方法主要有:
1 降低養魚蜜度,即減少魚的數量
2 堅持定期換水,如每周一次,換去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以減少過多廢物
3 蜜植水草,將底床種滿,不留空白
4 增加二氧化碳供給量
5 清除底砂床的污垢
二 黃綠藻的發生原因主要是:
1 剛設缸不久,水質尚未達到穩定時
2 照明不夠時
3 水中含氧量過低時
4 照明不足或光線太弱時
5 水中硝酸鹽太多,如達到了50ppm以上時
6 pH值過高是,如達7.5以上
預防方法這要有:
1 立刻增加生物性過濾系統
2 定期換水
3 降低水的pH值
4 增加光照強度
5 利用去苔劑(除藻劑)
6 放入食苔性魚只及小蝦
三 綠藻的發生原因主要是:
綠藻是淡水水族缸中最常見的藻類,而且種類極多,大多為絲狀。其及為耐陰,只要有一點光線即能生存。
去除方法:
1 用人工將其取出
2 養食苔魚
3 定期換水,以降低水中的硝酸鹽和磷酸鹽。
雖然有不少去除藻類的方法,但尚無一種是完美的方法,仍然是「預防為主,治療其次」。已經發生了,就只能認真將其克服。
如果您的魚缸是一隻沒有栽植大量水草的裸缸,清除藻類的方法就較簡單:
1 魚缸不要讓陽光直射
2 控制魚只蜜度,適當減少魚的數量
3 減少魚餌的投放量
4 勤換水,及時將殘餌、排析物清除。但一次換水量不宜過多
5 將附在缸壁上的污垢及時清理掉
6 加強魚缸的過濾系統,使之更有效率
以下再給您介紹一下保持魚水清晰的方法,供參考。
要使魚缸的水變得清澈,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1 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套運行有效的生態過濾系統,其中包括機械過濾和生物過濾。通常的機械過濾只能去除固體污物,而溶於水中的還有大量的,如蛋白之類的有機物是無法濾清的,只有靠生物過濾系統才能完成。
魚缸里的水會因魚類的糞便、食物殘渣、水草腐葉而受到污染。在人們想像中將水中看得見的懸浮物過濾掉,使水保持清澈透明就已達到目的,其實這僅僅只是過濾的初級功能,我們通常稱之為機械過濾。現代的觀賞魚缸過濾應是同時具有機械過濾和生物過濾,有時還需要物理過濾。其中尤為重要的是生物過濾。所謂生物過濾,就是通過附著在濾材上的細菌,將溶解在水中的有害物質分解或轉化為無害物質。物理過濾則是利用某些材料特有的吸附功能使水凈化。物理過濾只在特殊情況下短時間使用,如為了去除水中的剩餘葯劑等。
2 過濾機的過濾能力要足夠大。過濾機的過濾能力,都以升/小時來表示。要將水濾清,一般要求過濾量要達到3-5個過濾循環,具體講,如果魚缸的水是200升,就要配處300—1000升/小時的過濾機。
3 魚只的數量和餌料的多少都要適度,魚的蜜度過大,喂餌料過多,等於增加了污染量。
4 水草也是凈化水體的好幫手,應該盡量多養水草,使整個水族缸變成一個小小的生態樂園。
5 在缸中投放清道夫和食苔蝦,安們能清除附著在缸壁上的污垢和藻類。
6 市場有些劣質餌料,為增加賣相會加入色素,喂用時餌料中的色素溶入水裡,會使水變色,如真出現此情況就應更換餌料才能沏底解決。
具備了如上條件,您的水族缸中的水自然會是十分清潔的
❾ 多層魚缸過濾怎麼做
【上部循環過濾(上濾)】
這是最常見的過濾方式,大多數成品缸配套的是這種過濾方式。在魚缸頂部靠近燈管位置有一過濾槽,在過濾槽內可以放置過濾棉、活性炭、玻璃環等,潛水泵將水抽入過濾槽,再由過濾槽底部的出水口流回到水族箱內。上部過濾器的最大優點是清洗方便,當過濾材料很臟時,可以很方便地取出進行清洗。最大的缺點是因空間所限,過濾槽的容積小,放的濾材較少,因而過濾功能較弱。上部過濾系統不適用於種植水草,水流會減少水族箱中二氧化碳的滯留時間,同時過濾器的水流還會將空氣中的氧氣大量帶入水中,水中容氧量增加,會使喜好氧氣的藻類大量生長,影響水族箱的觀賞效果。
【內置式過濾(沉水式過濾器)】
內置式過濾由潛水泵與過濾槽直接連接在一起,沉在水中,在過濾槽內有一塊捲筒狀的過濾棉纏繞在一個漏網的圓柱上,在圓柱的內部有許多生物球,便於硝化菌的附著。內置式過濾器的最大優點是聲音輕,水流方向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節,適應以水草為主的水族箱用。內置式過濾器的出水口有下個連接二氧化碳的入氣口,二氧化碳可以經過此口進入水中,二氧化碳經過水流的沖擊,可以很均勻地分散到水族箱的每個角落,被水草吸收。但是,機械過濾雜質的效果不如上部過濾器,因為,過濾後的污物,附著在過濾棉上浸在水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內置式過濾器清洗也很方便,只要將內部的過濾棉取出清洗即可,由於內置式過濾器的表面與水的接觸面比較大,它的單位面積的吸水功率小,最適宜小型魚缸、飼養小型魚類和魚類繁殖期間使用,或作為魚缸的輔助泵造流使用。
【底沙過濾:】
用一層較厚的細沙將相連通的、管身鋸有細小裂紋的水管埋在缸底,
水流在水泵的吸力下經過細沙過濾進入沙底的水管,再被抽至水族箱的上層水面,這種過濾方式常被用在草缸中。 其優點是初期比較美觀,但因魚餌、魚便積壓在沙中無法及時清除,時間長了沙易變黑,積壓的有機質、氨氮等超過了硝化系統的處理能力,造成魚缸水質日益惡化而魚病不斷,整缸清潔時也很麻煩。
【底缸過濾】
在放置魚缸的桌下有一盛放濾材的小缸, 小缸被分成幾格以放置不同濾材,水從缸頂溢下,經過濾材後再被抽回缸內。因盛放濾材的空間大,所以硝化過濾功能強,比較適合飼養中、大型魚,且清潔、更換濾材便利。但對水泵的功率要求較高,功耗大且噪音較大。
【背濾/側濾】
在魚缸的背部或側部用玻璃隔出一部分做過濾,其內部分成幾小格用於放置濾材(或過濾設備)和循環泵,一邊設有溢流口,當水泵把水從過濾部分抽向魚缸時,魚缸溢出的水通過溢流口流入過濾部分的第一格,在隔板的引導下「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流經各種濾材,水從最後一格通過水泵再次送入魚缸,如此循環。其缺點是擠佔了魚缸空間,影響視覺效果,清潔、更換濾材比較麻煩。
【滴流式過濾】
滴流式過濾是個集成的過濾器,它將物理過濾與生物過濾合在一個過濾槽中,在此過濾槽中分成幾個室,過濾槽的上層為物理過濾室,放置有生化棉、生化石和生化磁環,作用是減低水的流速,增加水與空氣的接觸面,使水能含有最大的容氧量,為好氧性細菌提供最理想的生存環境。這個過濾室主要完成初始的雜質過濾。第二個過濾室為生化過濾室,在其中有許多塑膠製成的生物過濾球,供硝化細菌附著繁殖用。第三個過濾室為活性炭,去除水中的臭味和黃色物質。這種過濾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將水中的雜質過濾干凈。但魚缸需承受一定重量,所以做多層上濾時一定要考慮魚缸的承受能力。
【外置過濾桶】
所有的濾材、水泵都藏在一個過濾桶內,在過濾桶內有4~5個過濾盒,每個過濾盒內都有不同的過濾材料,一般首層放置過濾棉,對水質進行初級過濾,將水中的雜質過濾干凈,另外幾層可以放置瓷環、活性碳等,通過盒內大量的硝化細菌對水中的氨氮、亞硝酸鹽進行生化過濾,形成一個物理與生化組合的完整過濾系統。常用來補強成品缸的硝化過濾系統,尤其是較高密度養魚或魚對水質的要求高時。
【生化棉過濾/氣舉動式生化過濾器】
生化棉過濾/氣舉動式生化過濾器是過濾器中最簡單的過濾器,它是通過增氧泵吹氣到生化棉以造成水流由生化棉的外部向生化棉的內部流動,同時通過氣泵的不斷吹氣,為硝化細菌提供大量的氧分,在流動中將臟物留在生化棉上,再由水中或生化棉上的硝化菌來分解,形成一個生物過濾的環境。生化棉主要用於飼養超小型的魚類,如紅綠燈、金絲等,因為,超小型魚類的體型一般較輕,容易被過濾器吸入過濾槽內,生化棉過濾器可以避免這個問題,但是,生化棉過濾器不適應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