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室內養魚怎麼培養綠水
其實竅門就兩點,少換水,太陽照。網上有介紹說綠水一直用了十個多月,從綠了起就沒大換過水。用鏡子基本沒啥用,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放在窗口見太陽,水綠了後注意保持溫度,只要不低於15度就等於給魚買過保險了,只要定期換水按時投食就行了。夏天的時候把缸水稀釋到可以清晰的看到魚為止,注意不要見太多陽光就可以防止水變得過綠了。用水草燈照也不錯,只是多耗點電。培養綠水過濾要給力,要有經常洗滌過濾棉的思想准備,就看你具體怎麼去把握了。
若認可回答請採納
② 養魚時用的綠水如何培育
A、光合作用(陽光或者燈光)
靠陽面的缸要盡量避免陽光直射,因為太強的陽光對藻類繁殖不利。如果缸是靠日光燈照明就要看看日光燈的瓦數是否符合要求,不夠就換大一點的或者延長日光燈的照射時間,滿足藻類繁殖光合作用需求。
B、建立良好的循環過濾系統
有沒有良好的循環過濾系統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嫩綠色水中養魚時完全要靠它過濾金魚排出來的糞便、雜質。養魚的朋友都知道金魚食量大,排泄物也多。而且金魚喜歡在缸底覓食,經常把水攪的渾渾的,良好的循環過濾系統即能保證綠色藻類繁殖需要的養分又能過濾掉多餘的雜質。沒有良好的循環過濾系統,魚缸里水不但不能養出嫩綠色,而且還會使水質變渾、變壞;許多新手朋友會經常遇到這類問題。
C、適當的溫度
魚缸只要在室內,水中的溫度都可以滿足綠色藻類的繁殖,更何況還有陽光、燈光和水中循環過濾泵、吹氧泵,它們工作時也能產生一定的熱量。只要做到以上三點,耐心的養水就一定能夠養出嫩綠色的好水質。有了好的水就可以放魚了,在這種嫩綠水中金魚各種疾病減少了,而且長個、長膘,個體比起在清澈透底水中養的金魚強壯。
D、根據實際情況勾兌新鮮水嫩綠色的水養魚最好,但如果缺乏管理,嫩綠色的水就會慢慢地變成深綠色的水(也稱為老水)。
其實,這樣水質對於新手養魚來說比較難以把握的。嫩綠水變成老綠水後,由於藻類生長過量,在白天光線充足時往往產生飽和和甚至過量的氧氣,並且透過血液循環滲入在金魚各鰭的鰭膜中,造成魚鰭腐爛,金魚失去重心;這就是教科書上所說的「燙尾」現象。到了晚上過量的藻類進行呼吸,並且與金魚們爭奪缸中氧氣,使金魚們因缺氧而窒息;這也就是教科書上所說的「悶缸」現象。
所以要控制嫩綠色水質,不讓它向深綠水質發展。除了以上談到的三個因素要控制好外,還要根據具體情況勾兌新鮮、經過晾曬的自來水,這才是長期保持嫩綠色水質的關鍵。實際上嫩綠水-老綠水之間是一種動態的平衡,在這一動平衡狀態里酸鹼度、溶氧度、亞硝酸鹽濃度都在發生變化;勾兌新鮮水就是控制這動平衡的發展的「砝碼」。
養嫩綠水的過程中是有一個辨證關系,新手上路要多多注意觀察,理論上明白了,下一步就需要去實踐了。萬事總是開頭難,過了養嫩綠水這一關就算成功了一半。
③ 怎麼樣用最簡單的方法養綠水。
綠水中含有大量的(藻類)藻類,他是單細胞浮游性的藻類,而不是像毛發般附著於石頭上的藻類(青苔)。這些藻類在戶外很容易培養,只要有充分的陽光與魚類糞便所提供的(ammonia)氨,作為藻類的食物來源即可。
養綠水需要幾個元素——陽、氧、養。
陽就是陽光,這個陽光不是越強越好,在實際當中,在北屋窗檯也可以養出綠水,可見只要有適當照度的光是可以的,如果不方便,就燈光24小時照著。
氧就是氧氣,氧氣要充足些。
養就是營養,也就是水中的氨氮物質,是單胞藻生長必須的營養。
有魚的缸里容易出綠水,沒有魚,撈點魚便放進一個廣口小水缸中在太陽下曬曬也能養出綠水來。
綠水的優點:
1。高度氧化的水
在光合作用之下,二氧化碳和氨被消耗掉,並產生大量的氧。金魚在高含氧狀態下的水中,有助於促進食慾,並且生長快速健康,尤其對於某些有肉瘤品種(蘭壽,獅子頭)的發育大有助益。
2。無副產物產生:
由於進行光合作用,跳過了硝化作用而不會產生它的副產物,亞硝酸與硝酸鹽。
3。它是最便宜,容易,又有效的自然過濾系統:
自然與高效率的過濾作用。綠色的藻類它會接管昂貴與緩慢維持的過濾系統。
4。逐漸的改變環境參數:
逐漸的改變pH值與溫度,並使其能夠抵抗疾病。
5。最佳的食物來源:
藻類含有非常高的蛋白質60%,是蘭壽與獅頭肉瘤發育所必須。並含有新鮮的胡蘿卜素,
可促進金魚顏色的增艷。另外,室外的池塘也是蚊子幼蟲孵育的溫床,它也提供了金魚食物重要的補充。
6。有益於水族環境:
金魚處於綠色環境中,具有安慰(鎮定)與減少緊迫的作用。
缺點:
1。反氧作用
在晚上藻類與金魚會競爭氧而導致浮頭的發生。
2。燙尾
綠水中的藻類產生太多的氧,會造成金魚在鰭等處產生氣泡病。
3。缸養影響觀賞性,不過這點取決個人喜愛,經過本人調查有魚友認為綠水本身有觀賞性。
④ 怎麼養綠水
養綠水最快的方法是什麼?為什麼有的水怎麼也養不綠?養綠水最快的方法是在缸中移入綠水種。簡單、快速、有效。如果沒有綠水種,自己硬養好養么?也不難,養綠水需要幾個元素——陽、氧、養。陽就是陽光,這個陽光不是越強越好,在實際當中,在北屋窗檯也可以養出綠水,可見只要有適當照度的光是可以的。氧就是氧氣,氧氣要充足些。養就是營養,也就是水中的氨氮物質,是單胞藻生長必須的營養。有魚的缸里容易出綠水,沒有魚,撈點魚便放進一個廣口小水缸中在太陽下曬曬也能養出綠水來。
有的時候,在強烈陽光下,綠水沒曬出來,反倒在缸壁上曬出些青苔來,先有青苔的缸中不生綠水了,為什麼?藻、苔、草在水中是要競爭的,爭奪養分以利自己生長,這就要看哪個處於強勢地位了。哪個被抑制住了,其它的才有旺盛生長的機會。如果苔好水不綠的話,就要考慮把青苔清除干凈。需要說明的是:強烈陽光下長的苔往往是藍藻,魚啃不動,也沒什麼營養,擦了也不可惜。擦了苔,可以促進綠水的生長。苔、藻、草也可以共同生長,前提是缸水魚能提供足夠的養分。
有過濾的情況下,濾棉上要有一定的污物,但不能被污物膩住,要不綠水很可能會被截留。這些都是比較容易的,難的是控制綠水。把綠水控制在嫩綠的程度。淺綠水在缸中經常是一個短暫的時期,過不了多久就會變成艷綠水再變成濃綠水,有嚴重的都能濃得發藍青色,水邊漾著白沫沫,這種水最好就別用了,看著都嚇人。
過去在不用過濾,完全依靠人工的條件下,維持淺綠水的方法就是兌水,方法簡單但按照規律辦事,很科學。清水入缸後,三四天的光景變成淺色,然後迅速變濃成為濃綠,水的顏色就告訴養魚人該換水了,因為這是一個訊號——水已經變老。換水就是把缸中的只弄出一部分來再兌進新水,保留一部分老水(根據不同情況,有時也選擇全部換掉)。在新水兌入後,水又恢得淺綠色(因為沖淡了),因為新水的加入,缸水又煥發了活力,對魚也是一種適當的刺激——促生長。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⑤ 養魚時用的綠水如何培育
天然潔凈水(雨水、井水、河水、泉水),盛於陶缸,放置室外陰涼潮濕、空氣清新環境,放養少許浮萍,熱天半月可得。
最好的綠水培養是把魚缸放在光線較充足的位置,放入晾制好的新水,避免陽光直曬,散光就好,然後象正常水養魚一樣先養水(也就是說先培養生態系統),待缸中系統初步完成時,
就可以放魚了(這時的水還是正常顏色較清澈的水),隨著魚只的放入,時間的變化,生態也會一步一步跟著趨於穩定(和水草一樣,綠藻的生成也是需要營養的),這段期間的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在綠水的保持過程中要控制嫩綠色水質,不讓它向深綠水質發展。在嫩綠色水之中養出來的魚,食慾最為旺盛,魚體健壯,色澤鮮艷,發育很快。
(5)沒有過濾怎麼養出綠水擴展閱讀:
綠水的優點;
在光合作用之下,二氧化碳和氨被消耗掉,並產生大量的氧。魚在高含氧狀態下的水中,有助於促進食慾,並且生長快速與健康,尤其對於某些有肉瘤品種(蘭壽,獅子頭)的發育大有助益。由於進行光合作用,跳過了硝化作用而不會產生它的副產物,亞硝酸與硝酸鹽。
綠水是最便宜,容易,又有效的自然過濾系統,它具有自然與高效率的過濾作用。綠色的藻類它會接管昂貴與緩慢維持的過濾系統。綠水中還有逐漸的改變pH值與溫度,並使其能夠抵抗疾病。藻類含有非常高的蛋白質60%,是蘭壽與獅頭肉瘤發育所必須。
並含有新鮮的胡蘿卜素,可促進金魚顏色的增艷。另外,室外的池塘也是蚊子幼蟲孵育的溫床,它也提供了金魚食物重要的補充。金魚處於綠色環境中,具有安慰(鎮定)與減少緊迫的作用。而且綠水對金魚是健康的徵兆,如果水轉變成褐綠色便顯示有問題。
⑥ 魚缸綠水怎麼養出來
大家常說的綠水實際上就是水中的藻類。先說一下水的轉變過程,新水轉為老水的過程中會有一個混濁的時期,通常持續2-4天,然後才開始凈化。這個混濁期實際上是相對潔凈的水環境中微生物群落開始繁殖的標志。許多新手朋友在這個時候一看水渾了,開始大量換水,保持水的清澈。這個時候換水實際上極大地延緩了微生物群落的繁殖過程。當微生物群落初步建立時,水的濁度就會消失,此時水會略呈綠色,水中微生物群落基本達到相對平衡狀態。
在這時,就需要決定你是要綠水還是綠苔。如果你想要綠水,就擦乾凈缸壁,用手觸摸缸壁,會感覺很滑。這是一層細菌基質,這個東西是苔絲附著在缸壁上的基礎,沒有它,綠苔就不能附著。沒事就擦擦缸,很快水就會變成土黃色,進而轉變成嫩綠翡翠綠墨綠。
如果你需要綠苔,在混濁期結束時就勤換水,總是保持水的透光性,保持足夠的光線,很快缸壁上就開始懸掛苔絲,苔絲掛起來後保持正常的換水就行了。苔的顏色與光有關,光的時間越長,強度越大,顏色就越淡。苔和藻基本上是你死我活的關系。它們和水流和深淺沒有直接關系,它們都需要營養物(魚糞)和光。誰獲得增長優勢,對方必將受到壓制。在穩定的環境下,苔獲取生長優勢就會大量掠奪水中的養分從而導致藻類無法獲取養分而被抑制生長。如果藻類獲得生長優勢,它們就會遮擋陽光,導致苔蘚停止生長,產生褐苔(褐苔可以在弱光和弱營養條件下生長)。在這里大家就可以看出光對苔和藻來說是最關鍵的因素了。誰曬到陽光,誰就搶先。因此,通過頻繁換水來降低藻類密度,從而提高水的透光率是長出苔的關鍵。
以上是苔和藻在穩定環境中的關系。但在很多情況下,明明苔已經生長了,但水仍然是綠色的。這時的關鍵是營養物質的排放,也就是魚便。當綠苔長出來以後,水體就達到了一種平衡狀態,但這種平衡狀態很容易被打破,那就是產生了過量的魚便,魚便的產生量多於過濾系統以及苔的吸收能力,那麼藻類就有了營養供應。過量的魚便通常來自於過度的密度和過多的食物投喂量。喂養魚的密度太高,排便量就遠遠超過硝化系統吸收的總和,水不綠都不行。投喂餌料不規律,時多時少,大家都知道金魚是能吃能拉的,這樣魚便的產量就會增加。此時,硝化系統和苔蘚只能吸收處理一部分,所以水就開始變綠了。投餵食物的量不能突然增加,即使密度增加,也應逐漸增加食物的量,使硝化和苔蘚的平衡有一個適應過程。
無論是想要養綠水還是養青苔,都有一個小技巧,那就是在魚缸里保留適量的魚便,如果你有很強的過濾系統,那麼就需要適當的關閉過濾,設想你的魚缸裡面始終都是乾乾凈凈的,苔和藻就失去了養分來源從而導致生長過慢
⑦ 室內養魚怎麼培養綠水
用專門的水草燈照(推薦金鹵燈),一天開個十幾個小時,再加點液肥什麼的。暴出綠藻來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