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硫酸軟骨素含量測定中酶解液相的具體操作要詳細版的。
魚翅中硫酸軟骨素的酶解-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
鮑倫軍 楊建成 何振華 楊曉雲 梁偉大
【摘要】:建立了一種測定魚翅中硫酸軟骨素的酶解 -高效液相色譜方法 ;該法利用在一定條件下硫酸軟骨素能被硫酸軟骨素酶ABC定量酶解成軟骨素二糖 ,通過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軟骨素二糖的量來計算硫酸軟骨素的含量
【作者單位】: 廣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實驗室 江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江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廣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實驗室
【關鍵詞】: 魚翅 硫酸軟骨素 高效液相色譜法 酶解
【基金】: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基金資助項目(GDK9903K)
【分類號】:O657.7
【DOI】:CNKI:SUN:TEST.0.2002-05-017
【正文快照】:
硫酸軟骨素廣泛存在於人和動物的軟骨組織中 ,它具有降低血脂、抗動脈粥樣斑塊形成、護肝及降低機體耗氧量的作用 ,近來研究又發現有保護血管內皮抵抗多種化合物損壞的作用 ,其制劑臨床上廣泛用於治療高血脂、動脈硬化、心絞痛、關節痛、偏頭痛、肝炎等症〔1,2〕。
朋友可以到行業內專業的網站進行交流學習!
分析測試網路網這塊做得不錯,氣相、液相、質譜、光譜、葯物分析、化學分析、食品分析。這方面的專家比較多,基本上問題都能得到解答,有問題可去那提問,網址網路搜下就有。
② 膜分離法的膜分離:
⑴膜:能夠把流體相分隔為互不相通的兩部分,這兩部分之間能存在「傳質」的薄的物質。⑵膜的特徵:一是無論厚度多少都必須有兩個界面,兩個界面分別與兩側流體相接觸,二是要具有選擇透過性,可允許一側流體中一種或幾種物質通過,而不允許其他物質通過。⑶膜分離:利用膜的選擇透過性能將離子或分子或某些微粒從水中分離出來的過程。用膜分離溶液時,使溶質通過膜的方法稱為滲析,使溶劑通過膜的方法稱為滲透。⑷膜分離的特點:⑸根據溶質或溶劑透過膜的推動力和膜種類不同,水處理中膜分離法通常可以分為:電滲析、反滲透、超濾、微濾。膜分離法是利用特殊結構的薄膜對廢水中的某些成分進行選擇性透過的一類方法的總稱。水過膜的過程稱為滲透,水中溶質透過膜的過程成為滲析。常用於廢水處理的膜分離方法有電滲析(ED)、反滲透(R0)、微濾(MF)、超濾(UF)、納濾(NF)等,這些分離方法的基本特陛對比見表5—8。與常規分離技術相比,膜分離過程具有無相變、能耗低、工藝簡單、不污染環境、易於實現自動化等優點,可以在常溫下進行。在廢水處理領域,常被用做污水回用前的一種水質深度處理工藝,其中電滲析和反滲透有時也被用做高含鹽廢水或含金屬離子廢水進生物法處理系統前的預處理。氣體膜分離技術是20世紀70年代開發成功的新一代氣體分離技術,其原理是在壓力驅動下,藉助氣體中各組分在高分子膜表面上的吸附能力以及在膜內溶解-擴散上的差異,即滲透速率差來進行分離的。現已成為比較成熟的工藝技術,並廣泛用於許多氣體的分離,提濃工藝。工業發達國家稱之為「資源的創造性技術」,目前主要有兩種工藝流程,即正壓法和負壓法,前者適用於氧氮同時應用或對氧濃度要求較高的場合。早在80年代初,許多發達國家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來研究膜法富氧技術,特別是日本,其通產省就資助了旭硝子等7家公司和研究所參加「膜法富氧燃燒技術研究組」。由於能源緊張,日本先後有近20家推出膜法富氧裝置。膜法的主要特點是無相變,能耗低,裝置規模根據處理量的要求可大可小,而且設備簡單,操作方便安全,啟動快,運行可靠性高,不污染環境,投資少,用途廣等優點。各種氣體分離方法的規模,經濟性,技術成熟程度,能耗和用途如下:高分子分離膜是用高分子材料製成的具有選擇性透過功能的半透性薄層物材料。主要有聚酸胺類,聚酸亞胺類,聚碸類,聚乙烯酸類,丙烯類衍生物聚合物及纖維素類等。但大多數高分子材料均存在PO2和αO2/N2相互制約的關系且不耐高溫、易腐蝕等缺點。聚碸是一種機械性能優良、耐熱性好、耐微生物降解、價廉易得的膜材料。由於以聚碸製成的膜具有膜薄、內層孔隙率高且微孔規則等特點,
因而常作為氣體分離膜的基本材料。
③ 生化葯物制備過程中需要注意哪幾個方面
國內在生化葯物的研究方面存在較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對原材料沒有進行嚴格的控制;2、無病毒滅活的工藝步驟;3、質量研究內容不夠全面等。致使審評人員難以把握其質量,且產生了更多的安全性擔憂。
一、生化葯物的制備方法生化制葯就是將動物、植物或微生物機體內的生物活性物質在其結構和功能不遭破壞的前提下,採用多種生化分離的方法提取、純化的工藝過程。生化制葯的六個階段:1、原料的選擇和預處理;2、組織及細胞的破碎;3、從破碎的細胞中提取有效成分製成粗品;4、採用多種生化技術從粗品中將目的物精製出來;5、乾燥及保存;6、制劑。以上各階段在不同的生化葯物制備中,根據所選材料的不同,可靈活取捨選擇使用。
生化葯物的分離純化方法主要有五類:1、根據分子大小和形狀不同進行分離,如凝膠過濾法、透析和超濾法、密度梯度離心法等;2、根據分子的帶電性質進行分離,如離子交換層析法、電泳法、等電聚焦法;3、根據分子極性大小及溶解度不同進行分離,如等電點沉澱法、鹽析法、有機溶劑沉澱法、逆流分配法等;4、根據配體特異性進行分離,如親和層析法;5、根據物質吸附性質不同進行分離,如選擇性吸附和吸附層析法。
二、生化葯物質量控制研究要點生化葯物復雜多樣,在此僅針對臟器提取的多組分生化葯物進行討論,其它生化葯物可參考。
(一)、臟器生化葯物臟器生化葯是指從動物來源的生化葯物,即從動物的組織、器官、腺體、體液、分泌物以及胎盤、毛、皮、角和蹄甲等提取的葯物。臟器生化葯物中多數有效成分不明確,多屬高分子物質,現在多數還不能用合成的方法生產,有的物質還需要有同時存在的其它物質的協同作用才能發揮較好的生理功能。主要的臟器生化葯物1、
組織和器官來源大腦:膽固醇、腦磷脂、卵磷脂、P-物質和多種腦啡肽等;丘腦:生長激素釋放因子和生長激素抑制因子等;心臟和動脈管:細胞色素C、輔酶Q10和輔酶A等;肝臟:核糖核酸、肝注射液、肝提取物、肝水解物和輔酶A等;肺臟:抑肽酶等;脾臟:脾注射液、肝-脾提取物和脫氧核苷酸鈉注射液等;胃:胃膜素和胃蛋白酶等;腸及腸粘膜:P-物質、肝素和其它肝素(低分子肝素)等;眼:眼生素和眼寧等全眼提取物;骨:硫酸軟骨素、硫酸軟骨素A、骨肽注射液和蛋白腖等;皮:明膠和阿膠等;2、
腺體來源腦垂體:促皮質素、促卵泡激素、促黃體生成激素、生長激素、促乳激素、催產素、加壓素和垂體前葉激素等;胰腺:胰島素、胰高血糖素、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結晶糜胰蛋白酶、胰酶、蛋白酶抑制劑、激肽釋放酶(血管舒緩素)、彈性酶(彈性蛋白酶)、膠原酶、胰類肝素等;唾液腺:唾液腺素等;頜下腺:激肽釋放酶等;腮腺:腮腺素等;甲狀腺:降鈣素、甲狀腺素和乾燥甲狀腺提取物等;胸腺:胸腺素(胸腺肽)、胸腺生成素Ⅰ、Ⅱ和胸腺體液因子等;腎上腺:腎上腺皮質激素等;甲狀旁腺:甲狀旁腺素等;卵巢:鬆弛肽和子宮鬆弛因子等;睾丸:透明質酸酶等;松果體:松果體激素等;3、
體液和分泌物來源血液:組氨酸、賴氨酸、精氨酸和水解蛋白等;膽汁:人工牛黃、去氫膽酸、鵝去氧膽酸、膽酸鈉、膽黃素等;尿:尿激酶和絨毛膜激素等;4、
其他來源胎盤:胎盤提取物、胎盤球蛋白和白蛋白等;毛:胱氨酸、半胱氨酸、賴氨酸和精氨酸等;角和蹄甲:羚羊角、犀角代用品和婦樂寧等;蛋:溶菌酶等。
(二)、臟器生化葯物的研究和質量控制要點因動物的來源復雜(包括動物的種屬、健康狀況、飼養環境、年齡、採集時間、採集方法等),提取純化工藝簡單,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和比例會產生較大的差異,因此,單靠質量標准不能全面控制產品的質量,而需要控制源頭和工藝過程,再結合質量標准才能較有效地控制產品的質量,確保臨床應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換句話說,生化葯物的質量控制重點就是要保證生產產品與臨床研究樣品質量一致,這種質量的一致性單憑質量標准中的質量控制指標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來(這一點不同於化學葯物),必須通過嚴格地控制源頭和工藝過程來實現,這一點類似於生物製品。1、臟器生化葯物研究的一般過程研究臟器生化葯物首先要固定源頭(原材料),包括動物的種屬、健康狀況、飼養環境(封閉飼養)、年齡、採集時間和採集方法等,並制訂原材料的質量標准。然後研究合適的提取純化方法,包括動物源性病毒的滅活和驗證,確定原液(或半成品)的生產工藝;研究原液(或半成品)中的主要成分、含量、主成分的比例,以及其它成分的控制方法等,制訂原液(或半成品)的質量標准。進行制劑的處方工藝研究,最後製成臨床應用的制劑(成品),並進行相應的質量研究,制訂成品的質量標准。2、動物源性病毒的滅活工藝及驗證因組織來源動物的種類不同,其自然攜帶或者感染病毒的種類也會有所不同,再加上目前動物來源的原材料可控性較差,故必須要對動物源性病毒進行滅活或去除,並對滅活或去除工藝進行驗證。滅活或去除動物源性病毒,首先要了解選定動物的病毒情況,重點關注已確認對人類具有感染和致病能力的病毒(例如牛和豬的口蹄疫病毒,豬的乙型腦炎病毒等)及已有試驗提示與人類疾病具有關聯性的病毒(例如牛腹瀉病毒,豬的戊肝病毒等),了解病毒的生物學和對理化因素敏感性等方面的特性。檢驗原材料中病毒的污染程度和負載量,為採取相應的處理工藝提供研究數據。如果已知原材料中污染了對人感染或者致病的病毒,或者檢出了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具有種屬特異性的其它污染病毒,則必須廢棄該原材料並妥善處理。(1)病毒的檢測方法病毒的檢測方法主要有體外法(採用不同種屬的多種敏感細胞系進行共培養檢測,在適宜的培養時間點取樣檢測感染性病毒,至少應盲傳3代)、體內法(在沒有可靠的體外試驗方法時,可採用適宜的動物進行接種盲傳試驗,採用敏感的方法檢測感染性病毒)、動物抗體產生試驗(對尚沒有合適的體內和體外試驗方法檢測的病毒,可採用不同動物觀察種特異病毒的抗體產生情況,抗體產生試驗特別有助於檢出嚙齒類動物病毒)、其他方法(電鏡、ELISA、PCR、RT方法等)。病毒的檢測方法應結合品種的特點和具體生產情況,綜合分析後進行設計和選擇,通常應有合理的依據和支持性資料。(2)病毒滅活/去除工藝盡量設計與實際生產工藝相關的及合理的病毒滅活/去除研究試驗方案,尤其是特定的生產工藝步驟,模擬的工藝在試驗參數及控制條件方面應與實際工藝嚴格保持一致。也就是說模擬的生產工藝應當盡可能代表實際生產工藝的情況;如果產生了不可避免的偏差,應對試驗結果可能產生的影響給予合理的解釋。有關病毒滅活/去除的技術方法,可參見《血液製品病毒去除/滅活病毒技術方法及驗證指導原則》。(3)病毒滅活/去除工藝驗證研究病毒滅活/去除工藝驗證研究的目的是要獲取充足的試驗研究數據,以證明生產工藝中包含有效的病毒滅活/去除工藝步驟。其基本原則是生產工藝必須包含有效的病毒滅活/去除工藝步驟,若生產工藝無有效的滅活/去除病毒的作用,應根據產品的不同,在生產工藝過程中增加特定的病毒滅活/去除步驟。對臟器生化葯物應包含兩種機制上能夠互補的有效工藝步驟。經過多年的實踐,已經獲得普遍認可的作法是將已知量的指示用活病毒,加入到模擬的原液或者不同生產工藝階段的中間產品中,然後定量測定經特定工藝步驟或技術方法處理後病毒滴度下降的幅度,據此評價工藝滅活/去除病毒的效果。一般驗證採用普通指示病毒,試驗結果用於說明工藝步驟對一般病毒的滅活/去除能力,在適宜的范圍內能夠代表對同類病毒相似的清除能力;特定驗證採用特定病毒(已發現的污染病毒)或者與特定病毒相似的病毒作為替代,試驗結果用於說明工藝步驟對特定病毒的滅活/去除能力,生產工藝必須具有足夠的清除該病毒的能力。因為特定病毒與一般病毒在理化因素敏感性、病毒結構特點、病毒顆粒大小及其它方面有差異,因此,普通指示病毒與特定病毒或特定病毒相似的病毒不具備可比性和一致性,難以互相替代。(4)指示病毒的選擇指示病毒選擇的原則:指示病毒應具有代表性和合理性,可用於正確評價生產工藝的病毒安全性。選擇指示病毒應考慮的幾個方面:1)根據生產過程中污染病毒的來源、污染環節和程度、致病性質和特點,以及其它應考慮的各種實際因素,同時結合能夠用於評價驗證效果的指示病毒的可獲得性與相關培養試驗條件,盡可能地選擇具有一般代表性和特定模擬意義的多種指示病毒。2)盡可能選擇可培養到高滴度的病毒;並應有可靠、有效的檢測方法。3)應當考慮指示病毒可能對操作人員形成的健康危害,並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必須注意指示病毒本身的安全性,應遵守國家有關的管理規定,屬於烈性傳染病毒不能使用。4)在選擇普通指示病毒或/和特定指示病毒時,至少都應當包括RNA和DNA病毒、脂包膜和非脂包膜病毒。5)以生物組織原材料或組織原材料勻漿中可能出現的病毒為核心,綜合考慮生產工藝、污染病毒及滅活/去除技術方法本身等各方面的特點進行選擇。(5)病毒滅活/去除有效工藝步驟的評價首先要有病毒滅活/去除驗證的試驗資料,並證實在生產工藝過程中某特定步驟能夠有效地滅活/去除病毒。對於可能起作用的每個步驟都應進行必要的評價,明確是否具有確切的病毒滅活/去除作用,並確定有效的工藝步驟。在有效的病毒滅活/去除工藝步驟後,不得進行可能引入新污染(如添加動物來源的材料)的操作(除非證明該操作完全排除病毒污染的可能性),嚴格防止再污染的發生。一般將病毒感染性滴度減少4log以上的處理步驟認可為有效的病毒滅活/去除工藝步驟。但如果檢測方法的最低檢測限為103TCID50,即使病毒起始滴度為106TCID50,經處理後未檢出病毒,也不宜算作特定的有效工藝步驟,因為處理後病毒的實際滴度有可能大於102TCID50,因此只能根據檢測方法的靈敏度表示為未檢出。病毒感染量的降低可以從病毒顆粒清除的量或病毒被滅活的情況兩方面來評價。可能的情況下,應明確病毒滴度的下降是物理清除還是直接滅活。(6)病毒安全性的追蹤觀察由於檢測方法、監測時間及靈敏性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臨床前研究中即使動物試驗,甚至是靈長類動物試驗結果為陰性,也難以完全排除人類感染潛在污染病毒的風險(如潛伏期長的病毒、致病過程緩慢的病毒、感染特異性檢測指標未知的病毒等)。因為不同階段,人們對病毒危害的認識深入程度和全面性等不同,可提供的試驗研究支持性資料及側重點也有所不同;所以對動物來源的生化葯物,不論是在臨床研究的過程中,還是上市後均應進行必要的病毒安全性追蹤觀察。具體方法:針對可能污染的病毒,注意觀察並設立病毒感染的評價指標。包括已知對原材料來源動物有致病性的病毒,在體內、體外試驗中能夠感染人類組織細胞的病毒,特別是隱性感染的病毒等;通過血清學或培養分離等臨床檢測,發現和驗證在生產過程中未能發現的新病毒及感染特徵。採用的檢測方法應能夠鑒別出人與動物病毒的區別,並經過驗證確保方法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在臨床研究方案中應有對可疑致病病毒的檢測實施方案,包括: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常規篩查臨床隱性感染和血清陽轉情況,以及用葯前後檢測結果的對比。通過主動檢測和被動檢測及時發現無症狀隱性感染患者,避免在人群中可能發生的大規模播散。由於許多未知的和不確定因素的存在,最終確定污染病毒的致病性仍需要進行大量的基礎研究和臨床驗證工作,因此,使用動物來源產品的患者,應該知道:經過病毒安全性控制的產品,雖然已經將感染病毒的風險減小到極低的程度,但並不能完全排除這種風險。3、臟器生化葯物的質量控制要點根據臟器生化葯物研究的一般過程,其質量控制要點主要分以下三個方面:1)固定源頭(原材料),包括動物的種屬、健康狀況、飼養環境(封閉飼養)、年齡、採集時間和採集方法等,並制訂原材料的質量標准。2)研究合適的提取純化方法,包括動物源性病毒的滅活和驗證,確定原液(或半成品)的生產工藝;研究原液(或半成品)中的主要成分、含量、主成分的比例,以及其它成分的控制方法等,制訂原液(或半成品)的質量標准。3)進行制劑的處方工藝研究,製成臨床應用的制劑(成品),並進行相應的質量研究,制訂成品的質量標准。總之,臟器生化葯物質量控制的核心就是全程式控制制(從源頭到終產品,工藝過程式控制制和質量標准控制)。
三、生化葯物研究應注意的問題因生化葯物的來源復雜,不同的原材料和生產工藝得到的產品的質量會有差異,包括主要成分的含量、比例,以及其它成分的種類和/或含量等,而這些差異往往質量標准反映不出來,從嚴格意義上說,生化葯物沒有仿製。所以,在進行生化葯物研究時首先要基於「不可仿製」來考慮問題。1、注重原材料和工藝過程式控制制,結合質量標准,較全面地控制產品的質量。2、產品上市後不要輕易更換原材料、變更生產工藝、改換劑型(尤其是水針、粉針、大輸液互換)、延長有效期等。如果需要進行以上變更,應針對變更情況對產品的質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響(這種影響是指產品的真實質量,並不只是質量標准中的質量控制指標)進行相應的研究工作,包括葯學、葯理毒理和臨床研究。3、因為生化葯物的質量是靠全程式控制制來保證,其原液(或半成品)應不可以自由銷售,否則不僅增大了流通環節再次染菌的可能性,又不利於成品全程的質量控制。4、動物源性病毒的滅活工藝及驗證是一個需要研發者、審評人員,以及有關方面的專家共同研究和探討的課題。因為人們對動物源性病毒的認識,以及動物源性病毒與人類感染性疾病的關系的認識是在逐步地深入,對病毒的滅活和工藝驗證也會隨著人們認識的提高而不斷地趨於更科學和合理。以上簡要介紹了生化葯物的一般制備方法、工藝過程和質量研究,以及在研究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目的是使研發者進一步了解生化葯物的特性和質量控制要點,在進行生化葯物研究時重視源頭控制和工藝過程式控制制,建立生化葯物全程式控制制的理念,尤其是在產品上市後,如果補充申請進行某些變更時,需要針對變更對產品的質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響進行相應的葯學、葯理毒理和臨床研究.
④ 硫酸軟骨素生產工藝
動物軟骨中均含有酸軟骨素,大家畜的鼻中隔及喉頭骨中含量較多,據報道,豬鼻中隔含有41%左右。
葯物硫酸軟骨素是從軟骨中提取的硫梳軟骨素A 和硫酸軟骨素C等各種硫酸軟骨素的混合物。有的商品稱康得靈。本品用於因鏈、黴素所引起的聽覺障礙症的預防和冶療,如偏頭痛、神經痛、風濕痛、肝炎等症。
性狀:硫酸軟骨素是一種白色粉末,吸水性強,易溶於水而成粘稠液體,不溶於乙醇、丙酮和乙醚等有機溶劑中,其鹽類對熱較穩定上。
製法:硫酸軟骨的制劑和片劑,它的生產工藝主要有稀鹼和濃鹼和濃鹼提取兩種,下面各介紹兩種。
一、稀鹼提取工藝之一 工藝流程:
豬喉(鼻)軟骨,浸出氫氧化鈉過濾,浸出液,酶水解鹽酸、胰酶53~54℃,水解液,吸附活性白土、活性炭,沉澱氯化鈉、乙醇,PH值6.3~7,沉澱物,乾燥無水乙醇60~65℃,干品,制劑氯化鈉P值5.5,注射液。 操作過程:
浸出:將2%氫氧化鈉250千克置浸泡罐內,加入潔白乾燥軟骨40千克,在室溫下每隔半小時緩緩攪拌1次,待浸出液比重達波美5.0(20℃)度時出料。用紗布過濾。骨渣再用適量蒸鎦水浸泡20分鍾,過濾。二次過濾液合並,使濾液總體積為200升。
酶解:將上述濾液置消化罐中,攪拌下緩緩加入1:1鹽酸並調PH值8.8~9.0,用循環水浴加熱。罐內溫度達50℃時加入相當於1:25倍胰酶1300克(宜使用高倍的胰酶)繼續升溫,控制消化溫度為53~54℃,不得超過50℃循環水浴溫度55~57℃保持,水解7小時。在水解過程中,由於氨基酸的增加,PH值會有下降,需用10%的氫氧化鈉隨時調整PH值至8.8~9.0,在水解過程後期,取反應液少許,用濾紙自然過濾到比色管中,10毫升濾液滴加10%三氯醋酸1~2滴。若僅微顯渾濁,說明消化情況良好,否則可酌情增加適量胰酶。
吸附:使內溫53~54℃保持,用1:2鹽酸調節PH值至10%氫氧化風俗溶液調PH值至6.0,並加入與濾液體積等同的1%氯化鈉溶液。溶解後過濾,濾液在攪拌下緩緩加入伍0%乙醇,使醇含量為75%,每隔30分鍾攪拌一次,共攪拌4~6次,使細小顆粒增大而沉降。靜置8小時以下,虹吸出上清液。硫酸軟骨素沉澱用無水乙醇充分脫水,洗滌2次,抽干,60~65乾燥或真空乾燥。 制劑:硫酸軟骨素注射液配製
配方:硫酸軟骨素40克(以純品計) 氧化鈉17克 注射用水加至3000毫升 按配方稱取標示量107%的硫酸軟骨素粉,撒入注射用水中,使其膨脹,攪拌溶解。再加入氯化鈉,調整PH值5.5左右,加熱煮沸,用布氏漏斗趁熱過濾,濾液迅速冷卻,於0~5處放置過夜。次日過 ,濾液加入0.3~0.5%活性炭迅速加熱至微沸,保持15分鍾,用砂濾包紮濾紙,乘葯液微沸時真空抽濾,濾液迅速冷卻至室溫,補加水稀釋至全量,過濾至澄明,灌封,常壓滅菌。
硫酸軟骨素溶液易繁殖微生物,必要時可在處方中加入2%(V/V)的苯甲醇。 說明與討論:
本品以含硫量計可達到5%以上,相當於硫酸軟骨素或硫酸軟骨素鈉的百分含量,分別為71.64%及75.07%。
用胰酶水解,可同時作用於蛋白質和糖元。為了避免水解反應局部過熱而影響酶的
活力,工藝中採用循環水浴加熱裝置。
軟骨浸泡時間長,蛋白質含量則相應增多,從而會影響到成品的純度。為些規定浸出液比重的限度為波美5度。浸出的速度與室溫有關。
由於此工敢的酶水解不可能完全徹底,而胰酶本身即為一種蛋白質,使用活性白土作為吸附劑,除剩餘的蛋白質和多肽是有效的。活性白土的表面隨著PH值的升高而增大,PH值5以上粒子顯著變細,因而活性白土在中性時吸附性能較好。但由於中性時粒子過細無法通過濾器,所以在過濾前將PH值調至5.4,使過淽比較順利。活性白土尚可吸附組織胺,與活性炭配合應用還有脫色與去熱原的作用。
酶水解及吸附過程溫度控制在53~54℃,不仞是酶反應的需要,且能阻止微生物生長,從過濾開始至乙醇沉澱以前,操作要迅速,避免腐敗。
本工藝所用活性白土的處理方法:取100千克活性白土,加常水70千克、鹽酸10升攪勻,通入蒸汽煮沸1小時,冷卻。用常水洗至PH值4.4,再用蒸鎦水反復洗至PH值5.1。吊濾後壓干,置盤中105℃烘乾粉碎,200℃活化3小時後置密封容器內保存備用。
⑤ 牛骨頭怎麼熬
煲牛骨湯似乎是一個需要消耗一定時間的過程,骨質里的味道和精華慢慢地會隨著時間流逝滲入汁水中,然後牛骨的香味彌漫在整個廚房。
買回來的牛骨一定要用清水泡一會兒,把一些血水跟臟物給泡出來,然後把牛骨放入鍋中,多加水,放入大塊的薑片,從頭煮沸。
一邊煮的時候,還要一邊把湯面浮起的泡沫給「劃」掉,就是用小勺子給颳去這些沫子,這個動作非常需要耐心,而且得持續一小段時間,
「劃」掉所有的小沫子之後,可以稍微往湯里加幾滴醋,同時還可以把切好的白蘿卜倒入鍋中,然後就進入漫長的煲煮的過程,慢慢用小火熬制大概兩個小時。當然,如果怕味道膻,還可以加入少許八角、桂皮等香料,風味更佳。
最後,熬好的湯先用濾油網濾掉表層的油,就可以出鍋了。
牛骨功用主治
牛骨為牛科動物的骨骼。牛骨含多量的脊髓組織及無機化合物等營養成份,可入葯。
《本朝綱目》:「甘,溫,無毒。」
《日華子本草》:'燒灰,治吐血,鼻洪,崩中,帶下,腸風,瀉血,水瀉。'
《綱目》:'治邪瘧。'
研究發現:
1、牛骨中蛋白質含量和脂肪含量分別為11.5%和8.5%。
骨骼中的蛋白質90%為膠原、骨膠原及軟骨素,這些物質可以加強皮層細胞代謝和延緩衰老。
骨中蛋白質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且比例均衡,屬於優質蛋白。
2、牛鮮骨中含有大量的鈣磷鹽、生物活性物質、礦質元素、檸檬酸鹽和維生素等,是我們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
而且,牛骨的鈣磷含量高,分別為19.3%和9.39%,Ca:P比值近似2:1,是人體吸收鈣磷的最佳比例。
3、骨髓中有大腦不可缺少的磷脂質、磷蛋白等以及促進肝功能造血物質的蛋氨酸和神經傳遞物質等多種特有成分。
可見,牛骨頭是一種名副其實的優質營養源。
那麼問題來了:牛骨熬制的牛骨湯到底有什麼營養價值呢?
下面小伊為大家介紹幾點牛骨湯的營養價值:
1,補鈣 小孩,老人,懷孕的准媽媽們要多喝呦,補鈣精品!
2,美容 牛骨中豐富的骨膠原,使皮膚更加靚麗有彈性,愛美女士必備佳品!
3,補腎 補腎補氣,壯陽強精,助人取暖,使人胃口大開,男士們可以多喝呦!
⑥ 山東兗州的益寶生物在美國上市了嗎
山東益寶生物製品有限公司獲得了美國GMP認證,是一家專業從事硫酸軟骨素的研究、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高科技企業,廠區建築面積30000平方米,固定資產一億零六百萬元,年銷售收入過億元。公司已通過ISO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和ISO22000管理體系認證,10萬級GMP車間,並在美國FDA通過了DMF文件的認證,唯一獲得國家商檢局衛生注冊的硫酸軟骨素生產企業。產品主要以牛、鯊魚、豬等動物軟骨為原料,每月產量高達25噸-30噸硫酸軟骨素(鈉鹽/鈣鹽/注射級)(含量:80%-98%)1、牛骨硫酸軟骨素2、豬骨硫酸軟骨素3、雞骨硫酸軟骨素4、鯊魚骨硫酸軟骨素5、低分子硫酸軟骨素6、硫酸軟骨素(清真)硫酸軟骨素是從鯊魚或牛的軟骨中提取的一種混合酸性粘多糖成分,主要含有硫酸軟骨素A和硫酸軟骨素C等粘多糖成分,主要用於原料葯、醫葯中間體,還可用於食品添加劑。公司是正規的公司,但是其產品主要是原料、中間體等,不是直接對個人銷售的最終產品。
⑦ 常見的多糖有哪些 他們的提取方法比較
多糖的廣義分類分為: 均一性多糖和不均一性多糖。
均一性多糖:
由一種單糖分子縮合而成的多糖,叫做均一性多糖。自然界中最豐富的均一性多糖是澱粉和糖原、纖維素。它們都是由葡萄糖組成。澱粉和糖原分別是植物和動物中葡萄糖的貯存形式,纖維素是植物細胞主要的結構組分。
1、 澱粉 澱粉是植物營養物質的一種貯存形式,也是植物性食物中重要的營養成分,分為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① 直鏈澱粉:許多α-葡萄糖以α(1-4)糖苷鍵依次相連成長而不分開的葡萄糖多聚物。典型情況下由數千個葡萄糖線基組成,分子量從150000到600000。結構:長而緊密的螺旋管形。這種緊實的結構是與其貯藏功能相適應的。遇碘顯蘭色。② 支鏈澱粉:在直鏈的基礎上每隔20-25個葡萄糖殘基就形成一個-(1-6)支鏈。不能形成螺旋管,遇碘顯紫色。澱粉酶:內切澱粉酶(α-澱粉酶)水解α-1.4鍵,外切澱粉酶(β-澱粉酶)α-1.4,脫支酶α-1.6。 2、 糖元 與支鏈澱粉類似,只是分支程度更高,每隔4個葡萄糖殘基便有一個分支。結構更緊密,更適應其貯藏功能,這是動物將其作為能量貯藏形式的一個重要原因,另一個原因是它含有大量的非原性端,可以被迅速動員水解。糖元遇碘顯紅褐色。
3、 纖維素結構 許多β-D-葡萄糖分子以β-(1-4)糖苷鍵相連而成直鏈。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結構成份,占植物體總重量的1/3左右,也是自然界最豐富的有機物,地球上每年約生產1011噸纖維素。經濟價值:木材、紙張、纖維、棉花、亞麻。完整的細胞壁是以纖維素為主,並粘連有半纖維素、果膠和木質素。約40條纖維素鏈相互間以氫鍵相連成纖維細絲,無數纖維細絲構成細胞壁完整的纖維骨架。降解纖維素的纖維素主要存在於微生物中,一些反芻動物可以利用其消化道內的微生物消化纖維素,產生的葡萄糖供自身和微生物共同利用。雖大多數的動物(包括人)不能消化纖維素,但是含有纖維素的食物對於健康是必需的和有益的。
4、 幾丁質(殼多糖) N-乙醯-D-葡萄糖胺以(1,4)糖苷鏈相連成的直鏈。
5、菊 糖 :多聚果糖,存在於菊科植物根部。
6、 瓊 脂 :多聚半乳糖,是某些海藻所含的多糖,人和微生物不能消化瓊脂。
不均一性多糖
有不同的單糖分子縮合而成的多糖,叫做不均一多糖。常見的有:透明質酸、硫酸軟骨素等。
有一些不均一性多糖由含糖胺的重復雙糖系列組成,稱為糖胺聚糖(glyeosaminoglycans,GAGs),又稱粘多糖。(mucopoly saceharides)、氨基多糖等。糖胺聚糖是蛋白聚糖的主要組分,按重復雙糖單位的不同,糖胺聚糖有五類:
1、透明質酸
2、硫酸軟骨素
3、硫酸皮膚素
4、硫酸用層酸
5、肝素
6、硫酸乙醯肝素
植物活性多糖的提取方法有多種,在水提醇沉的基礎上,常採用酶解、微波、超聲波,膜處理和CO<2>超臨界萃取等方法進行輔助提取或精製.最常用的還是水提醇沉法.
舉例: 蒽酮比色法,具體步驟
一、儀器、試劑和材料
1.儀器:電子天平,超聲波清洗器,電熱恆溫水浴鍋,抽濾設備,分光光度計,容量瓶,刻度吸管等
2.試劑:
(1)葡萄糖標准液:l00 µg/mL
(2)濃硫酸
(3)蒽酮試劑:0.2 g蒽酮溶於100 mL濃 H2SO4中。當日配製使用。
3.材料:甜高粱,甘草
二.操作步驟
1.葡萄糖標准曲線的製作
取7支大試管,按下表數據配製一系列不同濃度的葡萄糖溶液:
管號
1
2
3
4
5
6
7
葡萄糖標准液(mL)
0
0.1
0.2
0.3
0.4
0.6
0.8
蒸餾水(mL)
1
0.9
0.8
0.7
0.6
0.4
0.2
葡萄糖含量(µg)
0
10
20
30
40
60
80
在每支試管中立即加入蒽酮試劑4.0mL,迅速浸於冰水浴中冷卻,各管加完後一起浸於沸水浴中,管口加蓋,以防蒸發。自水浴沸騰起計時,准確煮沸l0 min,取出,用冰浴冷卻至室溫,在620 nm波長下以第一管為空白,迅速測其餘各管吸光值。以標准葡萄糖含量(µg)為橫坐標,以吸光值為縱坐標,繪出標准曲線。
2.植物樣品中可溶性糖的提取:將樣品粉碎,105 ºC烘乾至恆重,精確稱取1~5 g,置於50mL三角瓶中,加沸水25mL,加蓋,超聲提取10 min,冷卻後過濾(抽濾),殘渣用沸蒸餾水反復洗滌並過濾(抽濾),濾液收集在5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得可溶性糖的提取液。
3.稀釋:吸取提取液2mL,置於另一50mL容量瓶中,以蒸餾水定容,搖勻。
4.測定:吸取1 mL已稀釋的提取液於試管中,加入4.0 mL蒽酮試劑,平行三份;空白管以等量蒸餾水替代提取液。以下操作同標准曲線製作。根據A620平均值在標准曲線上查出葡萄糖的含量(µg)。
三、結果處理:
C × V總 × D
樣品含糖量(%)= ————————————— × 100%
W × V測 × 106
其中:C——在標准曲線上查出的糖含量(µg),
V總——提取液總體積(mL),
V測——測定時取用體積(mL),
D——稀釋倍數,
W——樣品重量(g),
106——樣品重量單位由g換算成µg的倍數
溶劑提取法
溶劑提取法是從植物中提取多糖的常用方法,溶劑提取法首先要考慮的因素是選擇溶劑,一般應遵循相似相溶的原則,即極性強的有效成分選擇極性強的溶劑,極性弱的成分選擇極性弱的溶劑。多糖是極性大分子化合物,應選擇水、醇等極性強的溶劑。在所有溶劑中,水是典型的強極性溶劑,對植物組織的穿透力
強,提取效率高,在生產上使用安全。它能用於各種植物多糖,被廣泛應用。用水作溶劑來提取多糖時,可以用熱水浸煮提取,也可以用冷水浸提。水提取的多糖大多是中性多糖。一般植物多糖提取多數採用熱水浸提法,該法所得多糖提液可直接或離心除去不溶物;或者利用多糖不溶於高濃度乙醇的性質,用高濃度乙醇沉澱提純多糖;但由於不同性質或不同相對分子質量的多糖沉澱所需乙醇濃度不同,它也可以用於樣品中不同多糖組分的分級分離;還可按多糖不同性質在粗分階段利用混合溶劑提取法對植物中不同的多糖進行分離;其中,以乙醇沉澱最為普遍。劉青梅等在紫菜粗多糖提取方式研
究中,熱水提取控制條件為:溫度為20~100℃,水與紫
菜的液固質量比為50:1,提取時間30~180min,經多次
試驗最終得率為2.05%。周峙苗得到熱水浸提羊棲菜
多糖的最佳因素:浸提溫度為煮沸(102℃),pH為3.0,
浸提時間為3h,液固質量比為40:1。李戰對三種紫球
藻的提取工藝研究表明,三種紫球藻的最佳提取工藝
各不相同。銅綠紫球藻的最優提取工藝為乙醇濃度
5%,乙醇用量為3倍體積,醇沉時間為1.5h。氯仿與正
丁醇的比例4:1,樣液與Sevag試劑的比例1:2,作用時
間為15min。淡色紫球藻的最優提取工藝為乙醇濃度
75%,乙醇用量為2倍體積,醇沉時間為1h,氯仿與正
丁醇的比例3:1,樣液與Sevag試劑的比例1:2,作用時
間為45min。血色紫球藻的最優提取工藝為乙醇濃度
50%。乙醇用量為1倍體積,醇沉時間為0.5h,氯仿與
正丁醇的比例4:1,樣液與Sevag試劑的比例2:1,作用
時間為45min。
酸鹼提取法
有些多糖適合用稀酸或鹼溶液提取,才能得到更
高的提取率。但酸鹼提取法有其特殊性,因多糖類的不
同而異。只在一些特定的植物多糖提取中佔有優勢,而
且即使有優勢,在操作上還應嚴格控制酸鹼度。因為
某些多糖在酸性或者鹼性較強時,可能引起多糖中糖
苷鍵的斷裂。另外,稀酸、稀鹼提取液應迅速中和或迅
速透析,濃縮與醇析而獲得多糖沉澱。趙宇等對海篙
子多糖的提取方法研究發現,從硫酸根含量及粗多糖
產率看酸提方法好於水提方法。具體方法為:100g海
篙子乾粉,加入1000ml 0.1mo1/L HCL溶液提取。室溫
攪拌1h後過濾,重復操作三遍,合並濾液;濾液減壓濃
縮至總體積的1/5,再加入95%乙醇至乙醇濃度達
30%,沉澱,離心除去沉澱中的褐藻酸,繼續向上清液
中加入乙醇至乙醇濃度達7%。室溫放置過夜使沉澱
完全,離心,沉澱乾燥得海篙子粗多糖,多次試驗算得
平均產率為3.35%。
孟憲元等在茜草多糖提取研究中發現酸提相對
多於水提,以稀酸提取茜草多糖,產品純度較高。具體
方法如下茜草根粗粉1000g 5%HCL浸泡、離心、取上
清液加入ETOH並調節至濃度為7%,靜置,2500rpm
離心,收集棕色沉澱物,95%ETOH洗滌3次,用45%
HCL溶解。加1%活性炭脫色,真空抽濾,濾液4℃過
夜,棄去容器底部少許沉澱物。溶液置透析袋內,逆水
法透析3d,冷凍乾燥,得白色粉末狀多糖約10g。
Hayashi Katsuhiko發明了一種從綠色藻類中提取酸
性多糖的方法,而這種多糖用常規的熱水法是無法得到的。具體過程為:將乾燥的綠藻粉末製成懸浮液,熱
水浸泡提取或將含水綠藻直接用熱水提取後離心分
離,取粘稠的固狀物,加入鹼水,在pH≥10的條件下
再進行攪拌提取,鹼水提取液在攪拌的同時加入酸水
調節pH值為3.0~4.0,靜置沉降後離心得酸性多糖。
1.3生物酶提取法
酶技術是近年來廣泛應用到有效成份提取中的一
項生物技術,在多糖的提取過程中,使用酶可降低提取
條件,在比較溫和的條件中分解植物組織,加速多糖的
釋放或提取。此外,使用酶還可分解提取液中澱粉、果
膠、蛋白質等的產物,常用的酶有蛋白酶,纖維素酶,果
膠酶等。孟江研究不同酶對大棗渣多搪提取效果的
影響,根據多糖得率、多糖含量及蛋白質含量進行綜合
評分得到最適合的酶為復合酶2(先胰蛋白酶提取,後
木瓜蛋白酶提取),接下來依次是木瓜蛋白酶、復合酶、
(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
(pH=7.0)、胃蛋白酶(pH=2.0)。復合酶2作用條件溫
和,多糖得率及含量較高,且蛋白含量較低,實為一種
理想的酶提取劑。通過進一步正交實驗考察得出最佳
工藝:先用胰蛋白酶3%,40倍體積在pH=7.0,65℃溫
浸1.5h後,再加木瓜蛋白酶2.5%,在pH=7.0,50℃水
溫浸1h,過濾殘渣加40倍體積水,迅速升溫至80℃,
然後溫浸1.5h。
此外,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還有超濾法,超聲波強
化法,微波法等等。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和技術在不斷
改進和創新,但對於同一種方法和技術又需在不同植
物多糖的提取中研究考察。在選取提取分離方法的同
時,應當根據目標多糖的特點、物理化學性質,綜合比
較,進行實驗,選取最佳方法和提取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