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你提供的離子交換排代次序沒有說明在什麼樣的介質情況下,尤其是放射性的離子選擇性會在不同介質下更為敏感,所以我只能回答您常規水處理的一般應用數據,具體分析回答如下:
離子交換樹脂對水中各種離子的交換能力是不同的,即有些離子易被離子交換樹脂吸著,但吸著後要把它解吸下來就比較困難;反之,有些離子則難被離子交換樹脂吸著,但易被解吸,這種性能稱為離子交換樹脂的選擇性。這種選擇性影響到離子交換樹脂的交換和再生過程。
它有兩個規律:
(1)離子帶的電荷越多,越易被離子交換樹脂吸著,例如兩價離子比一價離子易被吸著;
(2)對於帶有相同電荷量的離子,則原子序數大的元素,形成離子的水合半徑小,較易被吸著。
對於陽離子交換樹脂來說,它對水中各種常見離子的選擇性次序為:
Fe3+ >Al3+ >Ca2+ >Mg2+ >K+ ≈NH4+ >Na+ >Li+
這個次序只適合於在含鹽量不很高的水溶液中。在濃溶液中,離子間的干擾較大,且水合半徑的大小順序和上述的次序也有些差別,其結果是使得在濃溶液中各離子間的選擇性差別較小。
離子交換樹脂的選擇性除了和被吸著離子的本質有關外,還與離子交換樹脂的結構,特別是與其活性基團有關。例如含磺酸基(-SO3-)的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對H+的吸著能力並不很強,在選擇性次序中H+居於Na+和Li+之間,即:
Fe3+ >Al3+ >Ca2+ >Mg2+ >K+ ≈NH4+ >Na+ >H+ >Li+;
而含有羧酸基(-COO-)的弱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對H+有特別強的吸著能力,H+的選擇性甚至比Fe3+還強,即:
H+ >Fe3+ >Al3+ >Ca2+ >Mg2+ >K+ ≈NH4+ >Na+ >Li+。
❷ 離子交換樹脂的選擇原則是什麼
離子交換樹脂的吸附交換原理:
離子交換樹脂本身的離子一般是低價離子,所以離子交換樹脂在與水接觸時,根據樹脂的吸附選擇性,會將水中的高價離子吸附,將低價離子釋放,而這些被釋放的低價離子會與水中的其他離子結合,成為無害的物質,而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經常都是將樹脂轉化為其他的離子形式進行使用,比如一般陽離子交換樹脂會轉化為鈉型樹脂再進行使用,從而達到軟化水的目的。
離子交換樹脂的吸附順序:
1.離子交換樹脂對陽離子的吸附順序:
Fe3+ > Al3+ > Pb2+ > Ca2+ > Mg2+ > K+ > Na+ > H+
2.強鹼性陰離子交換樹脂對陰離子的吸附順序:
SO42- > NO3- > Cl- > HCO3- > OH-
3.弱鹼性陰離子交換樹脂對陰離子的吸附順序:
OH- > 檸檬酸根3- > SO42- > 酒石酸根2- >草酸根2- > PO43- >NO2- > Cl- >醋酸根- > HCO3-
詳情點擊:離子交換樹脂的選擇性
❸ 離子交換樹脂的吸附選擇
離子交換樹脂的吸附交換原理:
樹脂本身的離子內一般是低價離子,所以樹脂在與水接觸時,根據樹脂的容吸附選擇性,會將水中的高價離子吸附,將低價離子釋放,而這些被釋放的低價離子會與水中的其他離子結合,成為無害的物質,而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經常都是將樹脂轉化為其他的離子形式進行使用,比如一般陽離子交換樹脂會轉化為鈉型樹脂再進行使用,從而達到軟化水的目的。
離子交換樹脂的吸附順序:
1、離子交換樹脂對陽離子的吸附順序:
Fe3+ > Al3+ > Pb2+ > Ca2+ > Mg2+ > K+ > Na+ > H+
2、強鹼性陰離子交換樹脂對陰離子的吸附順序:
SO42- > NO3- > Cl- > HCO3- > OH-
3、弱鹼性陰離子交換樹脂對陰離子的吸附順序:
OH- > 檸檬酸根3- > SO42- > 酒石酸根2- >草酸根2- > PO43- >NO2- > Cl- >醋酸根- > HCO3-
❹ 陽陰離子交換樹脂的化學式是什麼 陽陰離子交換樹脂的反應順序
離子交換樹脂屬於高分子化合物,結構比較復雜.離子交換劑的結構可以被區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具有高分子的結構形式,稱為離子交換劑的骨架(反應式中用R表示);另一部分是帶有可交換離子的基團(稱為活性集團),它們化合在高分子骨架上。所謂「骨架」,是因為它具有龐大的空間結構,支持著整個化合物,正象動物的骨架支持著肌體一樣,從化學的觀點來說,它是一種不溶於水的高分子化合物。
離子交換反應如下
離子交換反應是可逆的,例如當以含有硬度的水通過H型離子交換樹脂時,其反就如下式:
2RH + Ca2+ → R2Ca + 2H+
當反應進行到失效後,為了恢復離子交換樹脂的交換能力,就可以利用離子交換反應的可逆性,用硫酸或鹽酸溶液通過此失效的離子交換樹脂,以恢復其交換能力,其反應如下:
R2Ca + 2H+ → 2RH + Ca2+
這兩種反應,實質上就是可逆反應式(1-1)化學平衡的移動。當水中Ca2+和H型離子交換樹脂多時,反應正向進行,反之,則逆向進行。
2RH + Ca2+ ←→ R2Ca + 2H+
離子交換反應的可逆性,是離子交換樹脂可以反復使用的重要性質。
影響離子交換樹脂選擇性的因素很多,例如交換離子的種類、樹脂的本質、溶液的濃度等。離子交換的選擇性實際上是離子交換平衡的一種表現。
對於陽離子交換來說,此種順序的規律比較明顯,在稀溶液中,強酸性陽樹脂對常見陽離子的選擇性順序如下:
Fe3+>Al3+>Ca2+>Mg2+>K+≈NH4>Na+>H+
這可以歸納為兩個規律:離子所帶電荷量愈大,愈易被吸取;當離子所帶電荷量相同時,離子水合半徑較小的易被吸取。
對於弱酸性陽樹脂,H+的位置向前移動,例如羧酸型樹脂對H+選擇性居於Fe3+之前。在濃溶液中,選擇性順序有一些不同,某些低價離子會居於高價離子之前。
弱鹼樹脂 (胺, 通常為三甲胺)它們只能去除強酸型雜質離子,例如 HCl, H2SO4. 它們只能在酸性溶液中使用。
基本規律 (在稀溶液中)
三價離子 > 二價離子 > 單價離子
磺酸型強酸陽樹脂(SAC)
Ba > Pb > Sr > Ca > Ni > Cu > Mg
Ag >> Cs > K > NH4 > Na > H > Li
季胺型強鹼陰樹脂 (SBA)
SO4 > CrO4 > NO3 > CH3COO > I > Br > Cl > F > OH
弱鹼性陰離子樹脂對陰離子的吸附的一般順序如下:
OH-> 檸檬酸根3- > SO42- > 酒石酸根2- >草酸根2- > PO43- >NO2- > Cl- >醋酸根- > HCO3-
希望對你有用
❺ 陽離子交換能力大小順序
陽離子交換能力大小順序:Fe3+>Al3+>Ca2+>Mg2+>K+≈NH4+>Na+>Li+。
離子交換樹脂對水中各種離子的交換能力是不同的,即有些離子易被離子交換樹脂吸著,但吸著後要把它解吸下來就比較困難;反之,有些離子則難被離子交換樹脂吸著,但易被解吸,這種性能稱為離子交換樹脂的選擇性。這種選擇性影響到離子交換樹脂的交換和再生過程。
含義
如水中的K+會被岩土吸附,而置換岩土吸附的Na+到水中。但是當某種離子的相對濃度增大,則其交替吸附能力也隨之增大,如海水入侵陸相沉積物(淡水含水層)時,水中的Na+將置換岩土吸附的部分Ca2+,形成富含Ca2+的地下水。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陽離子交換作用
❻ 離子交換法
陽離子交換樹脂對鹼金屬的吸附能力隨其水化物離子半徑的減小而增強專。根據鹼金屬屬的活度系數,陽離子交換樹脂對其吸附能力的次序為:Cs>Rb>K>NH+4>Na>Li。
有些無機化合物對鹼金屬有選擇性的吸附作用,可作為離子交換劑用。
磷酸鋁在水溶液中能吸附銣、銫,其分離系數比合成樹脂還高。交換柱上的銣、銫可分別用稀硝酸及高於1mol/LHNO3洗脫。
在硝酸溶液中,銣、銫可被磷鉬酸銨吸附,與鉀、鈉、鋰分離,再用2mol/L和6mol/LNH4NO3溶液洗脫銣、銫。當氧化鉀含量低於50mg時,銣、銫回收率均在90%以上。
陰離子交換樹脂在一定條件下,雖可用於鹼金屬彼此之間的分離,但大多數情況是作為分離其他元素用。
在鹽酸溶液中,鈷、鋅、鐵、鎘形成穩定的氯陰離子,能被強鹼性陰離子交換樹脂吸附,或上述元素及釩與檸檬酸作用後,也可被陰離子交換樹脂吸附而與鹼金屬分離。
鈣、鎂在EDTA的乙醇溶液中,或其他一些兩價金屬在有EDTA或乙酸鹽存在下,均可被陰離子交換樹脂吸附,因此可用作鹼金屬與鹼土金屬的分離。
❼ 離子交換型樹脂適用於哪些物質的吸附
離子交換樹脂按照作用分為陽離子交換樹脂和陰離子交換樹脂,按照基體成回分可以分為苯乙答烯系樹脂和丙烯酸系樹脂,按照結構可以分為小孔凝膠樹脂和大孔樹脂。大體上結構可以用R-H(陽樹脂)和R-OH(陰樹脂來表示),你看下這個反應就知道他們可以用來吸附什麼了。
R-H+Na+→R-Na+H+
R-OH+Cl-→R-Cl+OH-
陽樹脂可以吸附陽離子,陰樹脂可以吸附陰離子。
出廠的時候陽樹脂一般是Na型,可以直接用於軟化,如果用酸再生可以轉變為H型,用於除鹽。
❽ 什麼叫離子交換樹脂的選擇性有什麼規律
離子交換樹脂的顆粒尺寸和有關的物理性質對它的工作和性能有很大影響。離子交換樹脂通常製成珠狀的小顆粒,它的尺寸也很重要。樹脂顆粒較細者,反應速度較大,但細顆粒對液體通過的阻力較大,需要較高的工作壓力;特別是濃糖液粘度高,這種影響更顯著。因此,樹脂顆粒的大小應選擇適當。如果樹脂粒徑在0.2mm(約為70目)以下,會明顯增大流體通過的阻力,降低流量和生產能力。樹脂顆粒大小的測定通常用濕篩法,將樹脂在充分吸水膨脹後進行篩分,累計其在20、30、40、50……目篩網上的留存量,以90%粒子可以通過其相對應的篩孔直徑,稱為樹脂的「有效粒徑」。多數通用的樹脂產品的有效粒徑在0.4~0.6mm之間。樹脂顆粒是否均勻以均勻系數表示。它是在測定樹脂的「有效粒徑」坐標圖上取累計留存量為40%粒子,相對應的篩孔直徑與有效粒徑的比例。如一種樹脂(ir-120)的有效粒徑為0.4~0.6mm,它在20目篩、30目篩及40目篩上留存粒子分別為:18.3%、41.1%、及31.3%,則計算得均勻系數為2.0。樹脂在乾燥時的密度稱為真密度。濕樹脂每單位體積(連顆粒間空隙)的重量稱為視密度。樹脂的密度與它的交聯度和交換基團的性質有關。通常,交聯度高的樹脂的密度較高,強酸性或強鹼性樹脂的密度高於弱酸或弱鹼性者,而大孔型樹脂的密度則較低。例如,苯乙烯系凝膠型強酸陽離子樹脂的真密度為1.26g/ml,視密度為0.85g/ml;而丙烯酸系凝膠型弱酸陽離子樹脂的真密度為1.19g/ml,視密度為0.75g/ml。(3)樹脂的溶解性離子交換樹脂應為不溶性物質。但樹脂在合成過程中夾雜的聚合度較低的物質,及樹脂分解生成的物質,會在工作運行時溶解出來。交聯度較低和含活性基團多的樹脂,溶解傾向較大。高價離子通常被優先吸附,而低價離子的吸附較弱。在同價的同類離子中,直徑較大的離子的被吸附較強。一些陽離子被吸附的順序如下:Fe3+>Al3+>Ra2+>Pb2+>Sr2+>Ca2+>Ni2+>Cd2+>Cu2+>Co2+>Zn2+>Mg2+>Ba2+>K+>NH4+>Na+>Li+對強酸性陽樹脂,H+的選擇性介於Na+和Li+之間。但對弱酸性陽樹脂,H+的選擇性最強。
❾ 離子交換柱的陽,陰離子交換樹脂順序,哪個前哪個後
廣州華膜--樹脂產品的貯存:
離子交換樹脂內含一定量的水份,在運輸及貯存過程中應盡量保持這部分水份,如貯存過
程中樹脂脫了水應先用濃食鹽水(10%)浸泡,再逐漸稀釋不得直接放入水中,以免樹脂急劇
膨脹而破碎。在長期貯存中,強型樹脂應轉成鹽型,弱型樹脂可轉變成相應的氫型或游離型,
也可轉變成鹽型,然後浸泡在潔凈的水中。樹脂在貯存或運輸過程中,應保持在5-40℃的溫度
環境中避免過冷過熱,影響質量。
新樹脂的預處理:
新樹脂常含有溶劑、未參加聚合反應的物質和少量低聚合物,還可能吸著鐵、鋁、鋼等重
金屬離子。當樹脂與水、酸、鹼或其他溶液相接觸時,上述可溶性雜質就會轉入溶液中,在使
用初期污染出水水質。所以,新樹脂在投運前要進行預處理。
1、 陽樹脂預處理步驟如下:
首先使用飽和的食鹽水。取其量約等於被處理樹脂體積的兩倍,將樹脂置於10%食鹽溶液
中浸泡18-20小時,然後放出食鹽水,用清水漂洗凈,使排出水不帶黃色;其次再用
2%-4%NaOH溶液,其量與上相同,在其中浸泡2-4小時(或作小流量清洗),放出鹼液後,重洗
樹脂直至排出水接近中性為止;最後用5%HCI溶液,其量亦與上述相同,浸泡4-8小時後放出酸
液,用清水洗至中性待用。
2、 陰樹脂的預處理
其預處理方法中的第一步與陽樹脂預處理方法中的第一步相同;而後用5%HCI浸泡4-8小時,然後放出酸液,用水清洗至中性;而後用2%-4%NaOH溶液浸泡4-8小時後,放鹼液用清水漂洗至
中性待用。
❿ 真誠邀請化學高手進!與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的親和力順序比較
電荷高的,能力強。畢竟親合靠的是靜電力。故鋁最高,然後是鈣。
最後是鈉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