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獸葯生產質量管理規范
第一章 總則一、總則
1、本附錄為《獸葯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對無菌獸葯、非無菌獸葯、原料葯、獸用生物製品、預混劑、中葯制劑等生產和質量管理特殊要求的補充規定。
2、獸葯生產潔凈室(區)的空氣潔凈度劃分為四個級別:
潔凈度級別 塵粒最大允許數/立方米 微生物最大允許數 換氣次數
(靜態) (靜態)
≥0.5μm ≥5μm 浮游菌/立方米 沉降菌/Ф90皿0.5h
100級 3500 0 5 0.5 附註2
10000級 350000 2000 50 1.5 ≥20次/時
100000級 3500000 20000 150 3 ≥15次/時
300000級 10500000 60000 200 5 ≥10次/時
註:(1)塵埃粒子數/立方米,要求對≥0.5μm和≥5μm的塵粒均測定,浮游菌/立方米和沉降菌/皿,可任測一種。
(2)100級潔凈室(區)0.8米高的工作區的截面最低風速:垂直單向流0.25米/秒;水平單向流0.35米/秒。
(3)潔凈室的測定參照JGJ71-90《潔凈室施工及驗收規范》執行。
3.潔凈室(區)的管理需符合下列要求:
(1)潔凈室(區)內人員數量應嚴格控制,對進入潔凈室(區)的臨時外來人員應進行指導和監督。
(2)潔凈室(區)與非潔凈室(區)之間必須設置緩沖設施,人、物流走向合理。
(3)100級潔凈室(區)內不得設置地漏,操作人員不應裸手操作,手部應及時消毒。
(4)傳輸設備不應在10000級的強毒、活毒生物潔凈室(區)以及強致敏性潔凈室(區)與低級別的潔凈室(區)之間穿越,傳輸設備的洞口應保證氣流從相對正壓側流向相對負壓側。
(5)100000級及其以上區域的潔凈工作服應在潔凈室(區)內洗滌、乾燥、整理,必要時應按要求滅菌。
(6)潔凈室(區)內設備保溫層表面應平整、光潔,不得有顆粒性物質脫落。
(7)潔凈室(區)鑒定或驗收檢測,要求兩種粒徑的塵埃粒子數以及浮游菌數或沉降菌中任一種結果均必須符合靜態條件下的規定數值,此外還應定期監測動態條件下的潔凈狀況。
(8)潔凈室(區)的凈化空氣如可循環使用,應採取有效措施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9)潔凈室(區)的雜訊不應高於60分貝(A),其中局部100級的房間宜不高於63分貝(A),局部百級區和全室100級的房間應不高於65分貝(A)。
(10)潔凈室的換氣次數和工作區截面風速,一般應不超過其級別規定的換氣次數和截面風速的130%,特殊情況下應按設計結果選用。
(11)空氣凈化系統應按規定清潔、維修、保養並作記錄。
4、獸葯生產過程的驗證內容必須包括:
(1)空氣凈化系統
(2)工藝用水系統
(3)工藝用氣系統
(4)生產工藝及其變更
(5)設備清洗
(6)主要原輔材料變更
無菌獸葯生產過程的驗證內容還應增加:
(1)滅菌設備
(2)葯液濾過及灌封(分裝)系統
5.水處理及其配套系統的設計、安裝和維護應能確保供水達到設定的質量標准
6.印有與標簽內容相同的獸葯包裝物,應按標簽管理。
7、獸葯零頭包裝只限兩個批號為一個合箱,合箱外應標明全部批號,並建立合箱記錄。
8.獸葯放行前應由質量管理部門對有關記錄進行審核,審核內容應包括:配料、稱重過程中的復核情況;各生產工序檢查記錄;清場記錄;中間產品質量檢驗結果;偏差處理;成品檢驗結果等。符合要求並有審核人員簽字後方可放行。二、無菌獸葯
無菌獸葯是指法定獸葯標准中列有無菌檢查項目的制劑。
1、無菌獸葯生產環境的空氣潔凈度級別要求:
(1)最終滅菌獸葯
10000級背景下的局部100級:大容量靜脈注射劑(≥50毫升)的灌封;
10000級:注射劑的稀配、濾過;
大容量非靜脈注射劑和小容量注射劑的灌封;
直接接觸獸葯的包裝材料最終處理後的暴露環境;
100000級:注射劑濃配或採用密閉系統的稀配;
直接接觸獸葯的包裝材料的最後一次精洗。
(2)非最終滅菌獸葯
10000級背景下局部100級:灌裝前不需除菌濾過的葯液配製;
注射劑的灌封、分裝和壓塞;
直接接觸獸葯的包裝材料最終處理後的暴露環境。
10000級:灌裝前需除菌濾過的葯液配製。
100000級:軋蓋,直接接觸獸葯的包裝材料精洗的最低要求。
(3)其它無菌獸葯
2、無菌灌裝設備應定期用微生物學方法檢查,並定期驗證,結果納入記錄。
3.滅菌設備宜選用雙扉式滅菌櫃,並具有自動監測、記錄裝置功能,其他滅菌器內部工作狀態應用儀表檢測,其選型、安裝、使用應與生產要求相適應,並定期驗證。
4.與葯液接觸的設備、容器具、管路、閥門、輸送泵等應採用優質耐腐蝕材質,管路的安裝應盡量減少連(焊)接。過濾器材不得吸附葯液組份和釋放異物。
禁止使用含有石棉的過濾器材。
5、直接接觸獸葯的包裝材料不得回收使用。
6、批次劃分原則:
(1)大、小容量注射劑以同一配液罐一次所配製的葯液所生產的均質產品為一批。
(2)粉針劑以同一批原料葯在同一連續生產周期內生產的均質產品為一批。
(3)凍乾粉針劑以同一批葯液使用同一台凍干設備在同一生產周期內生產的均質產品為一批。
7、直接接觸獸葯的包裝材料最後一次精洗用水應符合注射用水質量標准。
8、應採取措施以避免物料、容器和設備最終清洗後的二次污染。
9、直接接觸獸葯的包裝材料、設備和其它物品的清洗、平燥、滅菌到使用時間間隔應有規定。
10、葯液從配製到滅菌或除菌過濾的時間間隔應有規定。
11、物料、容器、設備或其它物品需進入無菌作業區時應經過消毒或滅菌處理。
12、成品的無菌檢查必須按滅菌櫃次取樣檢驗。
13、原料、輔料應按品種、規格、批號分別存放,並按批取樣檢驗。
B. 安瓿劑製作過程中是如何灌注與熔封的
宏精機械網站中有一篇詳細介紹。
經過濾澄明度合格的葯液應立即灌注入經處理的安瓿中。小量生產可用自製手工灌注器或豎式灌注器。其結構主要由兩個單向活塞串聯而成。抽出注射器內筒時葯液進入注射器,推進內筒則葯液注入安瓿中。注意不要使針頭與安瓿頸內壁觸碰,以防玻璃屑落入安瓿中。葯液亦不可沾附於安瓿頸壁,以免封口時產生焦頭或保袋。大量生產可裝置雙針或多針灌注器灌注。葯廠生產常用安瓿自動灌封機,安瓿瓶熔封機,進行機械灌封。為提高注射劑生產過程的速度,現已製成割-洗一灌一封安瓿
劑生產聯動機,使生產過程更加自動化。為了保證使用時有足夠的容量,灌注量必須稍多於標示量的容量,按《中國獸葯典》的裝量限度增加灌注葯液量。供多次用量的注射劑,每一容器的裝量,除另有規定外,不得超過10次注射量。增加的裝量,以能保證每次注射用量為准。
灌注與熔封應進行連續作業。小量生產時常用雙焰安瓿瓶熔封機進行熔封。它用兩個成對的噴頭以氣化汽油得到高溫火焰來熔封安瓿頸口,設備簡單、容易操作。熔封的質量以嚴密、不漏氣、頸端圓整光滑、無尖頭和打泡、封口後長短一致為 合格。大生產多採用安瓿自動灌封機或安瓿割洗一灌注一 熔封聯動機 。
接觸空氣易變質的葯物,於安瓿中需通入惰性氣體時,可在灌注器針頭上加一套管,使灌注的同時通入氣體(二氧化碳或氮氣)。一般2次通氣較1次通氣效果好,5毫升以上的安瓿可在葯液灌注前後各通入情性氣體1次,以盡可能驅盡安瓿內的殘余空氣。
C. 注射劑的制備方法
配製原料的形式:
①以中葯中提取的單體有效成分為原料
②以中葯中提取的有效部位為原料
③中葯中提取的總提取物為原料(現狀)
(一)中葯材的預處理
葯材原料必須確定品種與來源,鑒定符合要求後,預處理(挑選、洗滌、切制、乾燥、粉碎、滅菌)。
(二)中葯注射用原液的制備
1、要求:最大限度地除去雜質,保留有效成分。
2、提取與純化路線選擇依據:
(1)根據處方組成中葯物所含成分的基本理化性質;
(2)結合中醫葯理論確定的功能主治與現代葯理研究;
(3)處方的傳統用法、劑量;
(4)製成注射劑後應用的部位與作用時間。
3、用途: 蒸餾法是制備注射用水最可靠最經典的方法。葯典要求供蒸餾法制備注射用水的水源應為純化水,故原水需經過濾、除離子等過程純化後方可使用。
注射用水的制備工藝流程:
(1)原水處理。原水通常為經過預處理的自來水,其質量應符合國家關於生活飲用水的衛生標准。原水中含有懸浮微粒、可溶性無機鹽、有機物、微生物、熱原及揮發性氣體等雜質,必須經處理成為純化水後方可作為蒸餾法制備注射用水的水源。原水處理方法有離子交換法、電滲析法和反滲透法。
①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法處理原水是通過離子交換樹脂進行的。最常用的離子交換樹脂是732苯乙烯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和717苯乙烯強鹼性陰離子交換樹脂。一般採用陽離子樹脂床、陰離子樹脂床、混和樹脂床串聯的組合方式,在陽離子樹脂床後加一脫氣塔,除去水中二氧化碳,以減輕陰離子樹脂的負擔。此法 所得水化學純度高,比電阻可達100萬ω。cm以上,設備簡單,節約燃料和冷卻水,成本低;離子交換一段時間後樹脂老化,出水質量不合格,可用酸鹼液將樹 脂再生後繼續使用。
②電滲析法 電滲析法是依據離子在電場作用下定向遷移和交換膜的選擇透過性而除去離子的。此法不需消耗離子交換樹脂再生所用的酸和鹼,較離子交換法經濟,但製得的水純度較低,比電阻一般為5萬~10萬ω。cm;
③反滲透法 在u形管內設置一個半透膜,半透膜兩側分別放入鹽溶液和純水,純水一側的水分子通過半透膜向鹽溶液一側轉移,使鹽溶液液面升高,此為滲透過程(osmosis)。兩側液柱的高度差形成的壓力即為此鹽溶液具有的滲透壓。若在鹽溶液上施加一個大於該鹽溶液滲透壓的壓力,則鹽溶液中的水分子向 純水一側滲透,達到鹽、水分離,此為反滲透(reverse osmosis)。反滲透法純化原水一般選用的半透膜膜材為醋酸纖維膜和聚醯胺膜。
(2)蒸餾。小量生產一般用塔式蒸餾水器,主要包括蒸發鍋、隔沫裝置和冷凝器三部分。大量生產時,常用多效蒸餾水器或氣壓式蒸餾水器。制備注射用水的蒸 餾水器,應安裝有效的隔沫裝置,以確保不帶入熱原。(3)注射用水的收集與貯存。棄去初餾液,檢查合格後採用帶有無菌過濾裝置的密閉收集系統收集,在 80℃以上保溫、65℃以上保溫循環或4℃以下無菌狀態下貯存,並於制備12h內使用。 1、物理檢查
①外觀:安瓿的身長、身粗、絲粗、絲全長等符合規定;外觀無歪絲、歪底、色澤、麻點、砂粒、疙瘩、細縫、油污及鐵銹粉色等。
②清潔度:將潔凈烘乾的安瓿,灌入合格的注射用水,封口。經檢查合格者用121℃、30分鍾熱壓滅菌,再檢查澄明度應符合規定。
③耐熱性:將洗凈的安瓿,灌注射用水,熔封,熱壓滅菌後檢查安瓿破損率,1~2ml的安瓿不超過l%,5~20ml安瓿不超過2%.
2、化學檢查
①耐酸性:取安瓿110支,洗凈烘乾,灌入0.01mol/l鹽酸液至正常裝量,封口,剔除含玻璃屑、纖維及白點等異物的安瓿,置121℃熱壓滅菌30分鍾,取出檢查,全部安瓿均不得有易見的脫片。
②耐鹼性:取安瓿220支洗凈,烘乾,分別注入0.004%氫氧化鈉溶液至正常裝量,熔封,剔除含有玻璃屑、纖維及白點等異物的安瓿,121℃熱壓滅菌30分鍾,取出檢查,全部安瓿均不得有易見到的脫片。
③中性檢查:取安瓿11支,用煮沸過的冷蒸餾水洗凈。10支安瓿中注入甲基紅酸性溶液至正常裝量,熔封。另1支安瓿注入甲基紅酸性溶液10ml與0.1mol/l氫氧化鈉液0.1ml混合液至正常裝量,熔封。將上述10支安瓿121℃熱壓滅菌30分鍾,放冷,取出與未經熱壓的安瓿內溶液比較,其色不得相同或更深。 (1)稀配法:將原料加入所需的溶劑中一次配成注射劑所需濃度。本法適用於原料質量好,小劑量注射劑的配製。
(2)濃配法:將原料先加入部分溶劑配成濃溶液,加熱溶解過濾後,再將全部溶劑加入濾液中,使其達到規定濃度。本法適用於原料質量一般,大劑量注射劑的配製。
①配成濃溶液可用熱處理與冷藏法保證質量,亦稱變溫法,注射液中的某些高分子雜質,如樹脂、鞣質等如未除盡,在水中呈膠體狀態,不易凝聚和沉澱,但經加熱處理,煮沸30分鍾或115℃加熱15~20分鍾,能破壞其膠體狀態而使之凝聚,再在0℃~4℃冷藏24小時,又能降低其動力學穩定性,使沉澱析出,即可濾過除去雜質。
②幾種原料的性質不同,溶解要求有差異,配液時可分別溶解,在混合,最後加溶劑至全量。 濾過是保證注射液澄明的重要操作,一般分為初濾和精濾。如葯液中沉澱物較多時,特別加活性炭處理的葯液須初濾後方可精濾。以免沉澱堵塞濾孔。
常用於初濾的濾材有:濾紙、長纖維脫脂棉、綢布、絨布、尼龍布等。常用的濾器有:三角玻璃漏斗、布氏漏斗、濾棒。精濾常用濾器有:垂熔玻璃漏斗、微孔濾膜及濾器等。砂濾棒適用於大生產初濾(粗濾);垂熔玻璃濾器G3常壓過濾,G4加壓或減壓過濾,G6滅菌過濾,此類濾器可熱壓滅菌,用後要用水抽洗,並以清潔液或1%~2%硝酸鈉硫酸液浸泡處理;板框壓濾機用於大生產預濾;微孔濾膜用於精濾(0.45~0.8μm)或無菌過濾(0.22~0.3μm)。濾過方式有三種:
(1)自然濾過:通常採用高位靜壓濾過裝置。該裝置適用於樓房,配液間和儲液罐在樓上,待濾葯液通過考試,大收集整理管道自然流入濾器,濾液流入樓下的貯液瓶或直接灌入容器。利用液位差形成的靜壓,促使經過濾器的濾材自然濾過。此法簡便、壓力穩定、質量好,但濾速慢。
(2)減壓濾過裝置:是在濾液貯存器上不斷抽去空氣,形成一種負壓,促使在濾器上方的葯液經濾材流入濾液貯存器內。
(3)加壓濾過裝置:系用離心泵輸送葯液通過濾器進行濾過。其特點是:壓力穩定、濾速快、質量好、產量高。由於全部裝置保持正壓,空氣中的微生物和微粒不易侵入濾過系統,同時濾層不易松動,因此濾過質量比較穩定。適用於配液、濾過、灌封在同一平面工作。
不論採用何種濾過方式和裝置,由於濾材的孔徑不可能完全一致,故最初的濾液不一定澄明,需將初濾液回濾,直至濾液澄明度完全合格後,方可正式濾過,供灌封。 (1)垂熔玻璃濾器:吸附性低,不影響葯液的pH,易清洗,但價格高,易破。3號濾器用於常壓、4號用於減壓或加壓,6號用於無菌濾過。
(2)沙濾棒:價廉易得,但易脫砂,對葯液的吸附性強,難清洗,適用於大生產中的初濾。注射劑生產中常用中號(500~300ml/min)
(3)板框式壓濾機:面積大,截留量多,可用於粘性大、濾餅可壓縮的各種物料的過濾,特別適用於含少量微粒的待濾液,在注射劑生產中多用於預濾,缺點是裝配和清洗麻煩,容易滴漏。
(4)微孔濾膜:微孔孔徑小,截留能力強;孔徑大小均勻,無顆粒泄露;濾速快;沒有介質遷移,不影響葯液的pH;吸附性小,不影響主葯的含量;用後棄去,無污染。但易堵塞,有些濾膜化學性質不理想。 灌封包括葯液的灌注和容器的封口。灌封間是無菌制劑生產的關鍵區域,其潔凈度要求特別嚴格,應達到100級。
(一)注射液的灌裝
為了保證注射劑使用時有足夠的劑量,以補償在給葯時由於瓶壁粘附和注射器及針頭在吸液時造成的損失,安瓿中注射液的實際灌注量應等於標示量加上附加量。《中國葯典》對注射劑附加量的規定見表10-5(P259)。
灌注時要求做到:
(1)裝量准確,每次灌注前必須先校正灌注器容量,試灌若干支,按照《中國葯典》規定的「注射劑的裝量檢查法」進行檢查,符合規定後再行灌注;
(2)灌注時應注意盡量不使灌注針頭與安瓿頸內壁碰撞,以免玻屑落入安瓿;
(3)葯液不可粘附在安瓿頸壁上,以免產生焦頭或爆裂。
灌裝方法:手工灌裝與機器灌裝。
常用的灌注器有:手工豎式灌注器、手工橫式灌注器、雙針或多針灌注器、電動灌封機等。
若需充入惰性氣體以防葯液氧化時,要讓惰性氣體完全置換掉安瓿中的空氣,一般認為2次充氣比1次充氣的效果好。
(二)注射液的熔封
1、要求:安瓿的熔封應嚴密,無縫隙、不漏氣;安瓿封口應長短一致,頸端應圓整光滑,無尖銳易斷的尖頭及易破碎的球狀小泡。
2、方法:
(1)手工熔封:單火焰法與雙火焰法,屬「攔腰封口」 ,小量生產。
(2)機器熔封:多採用自動安瓿灌封機,為頂端自然熔封。但目前多採用拉封法,大量生產時,操作方便,生產效率高。
灌裝與封口時,一些主葯遇空氣易氧化的產品,要通入惰性氣體置換安瓿中的空氣。常用的有氮氣與二氧化碳。 注射劑
按分散系統,注射劑可分為四種類型:
1、溶液型注射劑對於易溶於水且在水中穩定的葯物,可製成水溶液型注射劑,如氯化鈉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等。有些在水溶液中不穩定的葯物,若溶於油,可製成油溶液型注射液,如黃體酮注射液。根據分子量的大小又可將其分為低分子溶液型注射劑和高分子溶液型注射劑。
2、混懸型注射劑水難溶性葯物或注射後要求延長葯效的葯物,可製成水或油混懸液,如醋酸可的松注射液。這類注射劑一般僅供肌內注射。溶劑可以是水,也可以是油或其他非水溶劑。
3、乳劑型注射劑水不溶性液體葯物或油性液體葯物,根據醫療需要可以製成乳劑型注射劑,例如靜脈注射脂肪乳劑等。
4、注射用無菌粉末注射用無菌粉末亦稱粉針,系將供注射用的無菌粉末狀葯物裝入安瓿或其他適宜容器中,臨用前加入適當的溶劑(通常為滅菌注射用水)溶解或混懸而成的制劑。例如遇水不穩定的葯物如青黴素G的Na鹽和K鹽的無菌粉末。 中葯注射劑系指從中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經採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方法製成的可供注入體內包括肌肉、穴位、靜脈注射和靜脈滴注使用的滅菌溶液,以及供臨用前配製溶液的滅菌粉末或濃縮液。
注射劑在生產與貯藏期間均應符合下列有關規定:
一、注射劑所用的溶劑包括水性溶劑、植物油及其他非水性溶劑等。最常用的水性溶劑為注射用水,亦可用氯化鈉注射液或其它適宜的水溶液。
常用的油溶劑為麻油、茶油等,除應符合各該油項下的規定(見本葯典正文)外,並應精製使符合下列規定。
(1)應無異臭、無酸敗味;除另有規定外,色澤不得深於黃色6號標准比色液,在10℃時應保持澄明。
(2)碘值為79~128;皂化值為185~200;酸值不大於0.56。
其他溶劑必須安全無害,用量應不影響療效。
二、配製注射劑時,可按葯物的性質加入適宜的附加劑。附加劑如為抑菌劑時,用量應能抑制注射液內微生物的生長。常用的抑菌劑與用量(g/ml)為0.5%苯酚,0.3%甲酚,0.5%三氯叔丁醇等。加有抑菌劑的注射液,仍應用適宜的方法滅菌。注射量超過5ml的注射液,添加的抑菌劑必須特別審慎選擇。供靜脈(除另有規定外)或椎管注射用的注射液,均不得添加抑菌劑。
三、除另有規定外,容器應符合國家標准中有關葯用玻璃容器的規定。容器膠塞應符合有關規定。
四、配製注射液時,灌注的葯液必須澄明,容器應潔凈乾燥後使用。
配製注射用油溶液時,應先將精製的油在150℃乾熱滅菌1~2小時,並放冷至適宜的溫度。
除另有規定外,注射用混懸液中葯物的細度應控制在15μm以下,15~20μm(間有個別20~50μm)者不得超過10%。
供直接分裝成注射用無菌粉末的原料葯應無菌,凡用冷凍乾燥法者,其葯液應無菌,灌裝時裝量差異應控制在±4%以內。
五、注射劑在配製過程中,應嚴密防止變質與污染微生物、熱原等。已調配的葯液應在當日內完成灌封、滅菌,如不能在當日內完成,必須將葯液在不變質與不易繁殖微生物的條件下保存;供靜脈及椎管注射用的注射劑,更應嚴格控制。
六、接觸空氣易變質的葯物,在灌裝過程中,容器內應排除空氣,填充二氧化碳或氮等氣體後熔封。
七、熔封或嚴封後,可根據葯物的性質選用適宜的方法滅菌,必須保證成品無菌。
八、熔封的注射劑在滅菌時或滅菌後,應採用減壓法或其他適宜的方法進行容器檢漏。
九、注射劑應按規定的條件遮光貯藏。
D. 注射劑的制備過程中,哪些環節需在潔凈區完成
注射劑在制備過程中,從洗瓶、配液到灌封都需要在潔凈區里進行的。
E. 誰知道克林黴素注射劑的工藝流程~!
注射劑工藝流程一般包括:原輔料和容器的前處理、稱量、配製、過濾、灌封、滅菌、質量檢查、包裝等。
F. 溶液型注射劑灌封過程中常出現沖液,束液不好和泡頭現象的原因答案
首先看看看是個別現象,還是所有針頭都一樣..
如果是個別現象,先通過更換針頭或者單向閥確定是否是針頭或者單向閥的原因.
如果所有針頭都噴液不好.那麼基本上就是凸輪的問題了,設備各個配件配合不協調,
炮頭主要和火侯過大或者是一些含酒精量高,還有就是葯液溫度高所造成的.
G. 安瓿中拉封和頂封是什麼意思,又是怎麼操作的工藝流程是什麼
你問的是手工操作的還是機械操作的?
如果是手工的話,我們做過灌封實驗的,可以大體說一下:
1.熔封燈火焰調節:熔封時要求火焰細而有力,燃燒完全。單焰燈在黃藍兩層火焰交界處溫度最高;雙焰燈的兩火焰應有一定夾角,火焰交點處溫度最高。
2.灌裝操作:將過濾合格的葯液,立即灌裝於2ml安瓿中,2.15ml/支,通入二氧化碳於安瓿上部空間,隨灌隨封。(通入惰性氣體,確保葯物穩定)灌裝時要求裝量准確、葯液不沾頸壁,以免熔封時產生焦頭。一般措施是使葯液瓶略低於灌注器位置,灌注針頭先用硅油處理,快拉慢壓可以防止焦頭。
3.熔封 熔封分頂封和拉封,因頂封時可能封口不嚴,近年來已不用。拉封時可將頸部置於火焰溫度最高處,掌握好安瓿在火焰中停留時間,待玻璃完全軟化,先用鑷子夾住頂端慢拉,拉細處繼續在火焰上燒片刻,再拉斷,避免出現細絲。熔封後的安瓿頂部應圓滑、無尖頭或鼓泡等現象。
還有更詳細一點的:
http://kczy.zjut.e.cn/yjx/gyyjx/zxxx/06-6-4.htm
H. 98版gmp三個附錄是什麼
98版GMP的附錄分別為:無菌葯品、非無菌葯品、原料葯、生物製品、放射性葯品、中葯制劑
I. 體外診斷試劑生產必須在潔凈區嗎
(一)100級潔凈室:
1.灌封前不需無菌濾過及灌封
2.能在最後容器中滅菌的大體積(≥50ML)注射用葯品的濾過、灌封
3.粉針劑的分裝、壓寨
4.無菌制劑、粉針劑原料葯的精製、烘乾、分裝
(二) 10000級潔凈室級:
1.灌封前需無菌濾過及灌封
2.在最後容器中滅菌的大體積注射用葯品的配液及小體積(≤50ML)注射用葯品的配液、濾過、灌封
3.滴眼液的配液、濾過、灌封
4.不能熱壓滅菌口服液的配液、濾過、灌封
5.不在最後容器中滅菌的油膏、霜膏、懸浮液、乳化液等葯品的制備和灌封
6.注射用葯品的原料的精製、烘乾、分裝
(三) 100000級潔凈室級:
1.一般適用於片劑、膠囊劑、丸劑及其它制劑的生產
2.原料的精製、烘乾、分裝
J. 一百級,一萬級,十萬級,三十萬級凈化車間生產什麼劑型的葯品
【無菌葯品】是指法定葯品標准有無菌檢查項目的制劑。
【1】:最終滅菌葯品:
100級或10,000級監督下的局部100級數大容量注射劑(>=50ml)的灌封.
10,000級:注射劑的稀配;濾過;小容量注射劑的灌封;直接接觸葯品包裝材料的最終處理。
10,000級:注射劑濃配或採用密閉系統的稀配。
【2】:非最終滅菌葯品:
100級或10,000級背景下局部10級數:灌裝前不需要除菌濾過的葯液配製;注射劑的灌封,分裝和壓塞;直接接觸葯品的包裝材料最終處理後的暴露環境。
10,000級:灌裝前需要除菌濾過的葯液配製。
100,000級:軋蓋,直接接觸葯品的包裝材料最後一次精洗的最低要求。
【3】:其他無菌葯品10,000級;供角膜創傷或手術用滴眼劑的配製和灌封。
【非無菌葯品】是指法定葯品標准中未列無菌檢查項目的制劑。
【1】:100,000級:非最終滅菌口服液體葯品的暴露工序;深部組織創傷外用葯品,眼用葯品的暴露工序;除直腸外的腔道用葯的暴露工序。
【2】30,000級:最終滅菌口服液體葯品的暴露工序;口服固體葯品的暴露工序;
表皮外用葯品的暴露工序;直腸用葯的暴露工序。
【3】直接接觸葯品包裝材料的最終處理的暴露工序潔凈度級別應和葯品生產環境相同。
生產性激素類避孕葯品的空氣凈化系統的氣體應凈化處理。
生產激素,抗腫瘤葯品制劑當不可避免與其他葯品交替使用同一設備和空氣凈化系統時,應採取有效的防範,清潔措施和必要的驗證。
軟膏劑,眼膏劑,栓劑等配製和灌裝,生產設備和管道應方便清洗和消毒。
【原料葯】法定葯品標准有無菌檢查項目的原料葯其暴露環境應為10,000級背景下局部100級。
其他原料葯生產暴露環境不低於300,000級。
中間產品的質量檢驗場所不應設置在該生產區域內。
【生物製品】
【1】100級灌裝前不經除菌過濾的製品其配製,合並,灌封,凍干,加塞,添加穩定劑,佐劑,滅活劑等。
【2】10,000級灌裝前需經除菌過濾的製品其配製,合並,精製,添加穩定劑,佐劑,滅活劑,除菌過濾,超濾等。
體外免疫診斷試劑的陽性血清的分裝,抗原-抗體分裝。
【3】100,000級原料血漿的合並,非低溫提取,分裝前的巴氏消毒,軋蓋及製品最終容器的精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