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該公司的尿素熱解技術是目前脫硝工藝中較安全的還原劑生產工藝,而尿素熱解爐中的氨氣的濃度具體如何確定
樓主你好。尿素熱解相對於液氨工藝確實是比較安全的制氨工藝。
根據我的實際經驗,熱解爐出口氨氣濃度是5%。
你所提問的如何確定,是指如何控制到5%嗎?
熱解爐頂部有稀釋風機,風量是一定的。控制5%的濃度,需要通過「尿素溶液計量分配裝置」控制噴入熱解爐的尿素流量,從而達到出口5%的濃度。
⑵ 尿素濾清器多久換一次
汽車尿素濾芯是按來照公里源數來估計的,一般是5到6萬公里更換一次。需定期更換尿素濾芯。尿素濾芯的容污能力是有限的,即使使用的是正品尿素溶液,也需要定期更換。一旦濾芯失去過濾效果,尿素中的雜質會引起系統故障。
在國四排放實施後,國內的牽引車採用SCR技術路線居多,SCR系統最明顯的特徵是車輛裝有一個尿素罐,裡面儲存著用於向尾氣中噴射的尿素溶液。
(2)尿素熱解爐氣氨過濾器擴展閱讀:
選擇車用尿素水溶液,有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符合GB29518-2013;
第二、有德國汽車工業協會頒布的AdBlue的認證;
第三、中國內燃機協會頒布的CGT認證。只要有著三項,那麼就是合格的產品。不合格的產品對汽車的三元催化劑有很大損害,一旦損壞只有更換,維修成本很高。
⑶ 大車國四尿素工作原理
通過優化噴油和燃燒過程,盡量在機內控制微粒PM的產生,而後在機外處理富氧條件下形成的氮氧化物,及時用車用尿素(車用尿素在一定溫度下分解生成氨)對氮氧化物(NOx)進行選擇性催化還原,從而達到既節能、又減排的目的。
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SCR)是針對柴油車尾氣排放中NOx的一項處理工藝,即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噴入還原劑氨或尿素,把尾氣中的NOx還原成N2和H2O。催化劑有貴金屬和非貴金屬兩類。
由於各國的環境保護部門提出進一步減少柴油機排放放的氮氧化物污染物,國內俗稱歐IV標准。發動機生產商開始使用SCR技術來達到環保部門的要求。柴油機尾氣處理液(國內俗稱為:汽車尿素,車用尿素,汽車環保尿素),是SCR技術中必須要用到的消耗品。
(3)尿素熱解爐氣氨過濾器擴展閱讀
尾氣從渦輪出來後進入排氣混和管,在混和管上安裝有尿素計量噴射裝置,噴入尿素水溶液,尿素在高溫下發生水解和熱解反應後生成NH3,在SCR系統催化劑表面利用NH3還原NOX,排出N2,多餘的NH3也被氧化為N2,防止泄漏。一般情況下,消耗100L燃油的同時會消耗5L液體尿素水溶液。
2009年3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召集有關企業開會,討論汽車排放標准(國Ⅲ、國Ⅳ、國Ⅴ)實施問題,汽車行業主要企業和發動機生產企業參加了會議。根據國內油品質量不能適應實施上述標準的現實狀況,汽車行業提出適當分車型推遲實施排放標准。
為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在聽取汽車行業多數企業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向國家環境保護部反映了該標准推遲實施的建議。
⑷ 車用尿素有什麼作用從什麼地方噴入發動機燃燒
現在汽車上搭載的柴油發動機,在使用過程中都需要添加一種叫做「尿素」的東西。如果不使用還不行,否則發動機就會動力下降,限制輸出扭矩。很多司機對此特別不理解,說汽車為什麼要添加這個東西啊?它是不是像乙醇汽油中的乙醇一樣降低柴油濃度的呀?那它為什麼不直接加入柴油箱中和柴油混合在一起呢?它是從哪兒噴入發動機燃燒的呢?
一般來說,尿素的消耗量是燃油的3~5%。如果一輛車每年行駛十萬公里,消耗三萬升柴油,那麼需要消耗的尿素大約是1500升。以每升5元計算,大約需要七千多元。這對於以貨運運輸為生的卡車司機來說,是一筆不小是開支。因此就有人想辦法節省這筆開支。一種方法是使用水來代替尿素,事實證明這種方法是不可以的,水沒有中和氮氧化物的功能,柴油機檢測到尾氣中的氮氧化物超標,就會限制發動機扭矩。
第二種方法是直接將SCR系統的電源斷開,讓SCR系統停止工作,這種方法也不行,同樣會引發發動機保護機制;第三者方法是直接改寫發動機控制單元的程序,也就是將SCR系統屏蔽掉,這種方法雖然可以讓柴油機正常工作,但是在汽車年檢時尾氣是不合格的,此外還會由於改裝導致汽車三包失效,也是不可取的。因此我們就不要在這上面動歪腦筋了,為了我們共同的環境,就付出一點代價吧!
最後再來說說汽油機為什麼不需要SCR系統,不需要使用尿素。這主要是因為,汽油機與柴油機的尾氣成分是不一樣的。汽油機尾氣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和顆粒物含量較少。而處理一氧化碳和碳氫化合物的有效方法是使用三元催化器,它可以將這兩種有害物質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而使用尿素的SCR系統並不具備這樣的功能。
⑸ 車用尿素過濾器
該廢水不含其它重金屬,主要是PH值不符合要求。經過中和調整就可以達到環保排放標准 :防止脫色系統中的活性炭微粒進入後道處理工序。
⑹ 尿素熱解爐的熱量是由電加熱器提供嗎
加熱爐一般全稱應該叫有機熱載體鍋爐,是屬於鍋爐的一種,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引進的美國的一種使用導熱油等對需加熱介質進行換熱的鍋爐。不屬於壓力容器。
⑺ 1噸尿素水解和熱解分別能生成多少氨氣
(1)尿素CO(NH2)2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12:(1×2×2):16=3:1:4;故填:3:1:4;(2)設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氨氣的質量為y
CO(NH2)2+H2O═CO2↑+2NH3↑,
60
44
34
120g
x
y
60
120g
=44
x
=34
y
x=88g
y=68g
答:120g尿素完全水解,可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和氨氣的質量各是88g和68g.
⑻ 尿素的流程是怎樣
一、原料的壓縮和凈化
1、二氧化碳(CO2)的壓縮和凈化 二氧化碳來自脫碳,其濃度為65.7%(V),含氧量0. 5 %(V),硫化物<15mg/M3,CO2通過一分離器後進入CO2壓縮機一段,由二段出口去脫硫槽,降低CO2氣中的含量至10 mg/M3以下,回到壓縮機三段出入,再經三、四、五段壓縮達到20.7Mpa,送到尿素合成塔。
2、液體的凈化和輸送 原料液氨從合成車間氨冷凍崗位氨貯槽送來,溫度≤30℃,壓力≥2.05Mpa,先進入液氨過濾器,除去固體雜質和油類,再進入液氨緩沖槽,進入尿素系統的氨由調節閥開度的大小來控制流量。
二、尿素的合成
CO2壓縮機出口氣體壓力約為Mpa,溫度約125℃,進入兩尿素合成塔,進入尿塔的CO2量決定整個系統的生產負荷大小。
從一吸塔來的氨基甲酸溶液約85—90℃,經一甲泵加壓至20.69Mpa,送入尿素合成塔。
從液氨緩沖槽來液氨進入氨泵入口加壓至20.7Mpa,經氨預熱器加熱至45℃左右,送入尿塔。入尿塔的氨量根據塔頂部溫度決定,其頂部溫度控制在188—190℃;尿素合成塔的壓力由塔出口的調節閥自行控制,一般維持在19.6Mpa。
三、循環回收
1、一段分解 合成塔出來的合成液中含有尿素、氨基甲酸銨(甲胺)、過剩氨和水。通過壓力調節閥減壓至1.7Mpa,進入一段分解塔及一分加熱器,由1.10Mpa的蒸汽加熱至155—160℃,使甲胺的分解率達到88%以上,總氨蒸出率達90%,在分離段進行氣液分離後通過一減壓調節閥後送至二段加熱分離器(二分塔)。
2、二段分解 出一段分解塔的流體經減壓至0.4Mpa後,進入二分塔,在上部閃蒸,經填料精餾段,二段加熱器加熱至135—140後進行氣液分離,氣相進入二段吸收,液相經一減壓調節閥進入蒸發系統的閃蒸槽。
3、一段循環系統 從一分塔氣相出來的氣體約120℃,是NH3、CO2 、H2O的混合物,經熱能利用段換熱降溫至100℃,進入一吸冷卻器,由循環脫鹽水冷卻,然後進入一吸塔下部,利用塔頂部加入的液氨和氨水進行吸收,控制出一吸塔氣相溫度≤50℃, CO2含量≤100PPM。氣相進入三個氨冷凝器,由循環水冷凝成液氨迴流至氨緩沖槽;冷凝後的殘氣進入惰洗滌器,進一步回收其中的氨,洗滌液由氨水泵打入,吸收液注入一吸塔頂部,尾氣經減壓後進入尾吸塔,一吸塔液相部分即定甲胺液,進入一甲泵加壓後至20.0Mpa送入尿塔。
一吸塔頂部加的液氨從緩沖槽來,一般循環的壓力控制1.70Mpa。
4、二段循環系統來自解吸塔及二分塔的氣體匯合後,進入二循一冷器底部,用蒸發冷凝液來做吸收劑,循環水冷卻生成氨基甲酸銨,進入二甲泵,加壓後送入一吸塔底部作一段分解氣的吸收液。出二循一冷器的頂部氣體進入二循二冷器底部,用蒸發冷凝液吸收,吸收液即得氨水,由氨水泵打入惰洗器;余氣經調節閥減壓送往尾吸塔。二段循環壓力控制在0.27Mpa。
5、尾氣吸收與解吸尾氣包括一、二段吸收後的剩餘氣體,包含NH3、O 2 、CO2及其它不凝性氣體,設置尾氣回收的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的回收放空尾氣中的NH3、CO2,降低NH3的損失。在二個串聯的吸收塔內進行,用碳銨液作吸收劑,吸收後再返入碳銨液槽。
兩段蒸發的冷凝液流入碳銨液貯槽後,由解吸泵送入解吸系統,解吸的目的是回收排放水中的NH3、CO2,維持系統水平衡,要求排放廢液NH3含量≤0.07%(重量)。解吸系統由解吸換熱器與廢液換熱,進入冷凝器冷凝液相迴流,氣相進入二段循環系統。
6、蒸發和造粒由閃蒸槽流出的尿液進入一段蒸發器的加熱段加熱至130℃,在0.033 Mpa(絕)壓力下,尿液濃度達到96%(W),進入二段蒸發加熱器,加熱至140℃,繼續減壓至0.0033 Mpa(絕),尿液濃度提高至99.7%(W),尿液進入熔融泵送往造粒塔,由旋轉噴頭噴灑造粒。兩段氣相分別由三個蒸汽噴漿泵抽至三個冷卻器,冷凝後的液體即蒸發冷凝液至碳銨液槽。
⑼ 國內有尿素水解制氨用於電廠煙氣脫硝的案例嗎,在哪裡
應該還沒有吧,起碼目前沒見過,技術不成熟。
現在基本不允許使用液氨的電廠都採用尿素熱解制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