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是英文Reverse Osmosis
的縮寫,中文意思是反滲透。一般水的流動方式是由低濃度流向高濃度,版水一旦加壓之後,將由高權濃度流向低濃度,亦即所謂逆滲透原理:由於RO膜的孔徑是頭發絲的一百萬分之一(0.0001微米),一般肉眼無法看到,細菌、病毒是它的5000倍,因此,只有水分子及部分礦物離子能夠通過(通過的離子無益損取向),其它雜質及重金屬均由廢水管排出。所有海水淡化的過程,以及太空人廢水回收處理均採用此方法,因此RO膜又稱體外的高科技「人工腎臟」。
B. 草酸清洗反滲透膜的濃度是多少
草酸清洗反滲透膜,一般使用濃度為2%的草酸溶液,丙應將pH值控制在2~4之間(用氨水溶液調整pH值)。
通常需按特定的次序使用各種不同的清洗葯品進行清洗,以獲得最佳的清洗效果。比如首先使用低pH值(酸性物質,例如草酸)的清洗除去水垢一類的物質,然後使用一種高pH值(鹼性物質)的清洗液除去有機物。但是有時也會首先使用高pH值的清洗液除去油類污垢,然後再使用一種低pH值的清洗液。有一些清洗液中還添加有洗滌劑,這將有助於清除污染嚴重的生物和有機雜質。其它的清洗添加有象EDTA之類的螯合劑,這些螯合劑有助於清除膠體、有機物、生物雜質和硫酸鹽垢。必須記住的是選用不正確的清洗葯品或清洗步驟不正確時可能會使污堵更嚴重。
在選擇清洗葯品和使用復合聚醯胺膜時有一些注意事項:
1、遵守製造商建議的葯品選擇清單、劑量、pH值、溫度和接觸時間。
2、使用侵蝕性最小的葯品完成清洗工作。這些做會延長膜的使用壽命。
3、在調節pH值時,一定要審慎以延長膜的使用壽命。葯品侵蝕性較小的pH值范圍是4~10,允許的最大pH值范圍是2~12。
4、酸和鹼不要混合。在加入下一種溶液之前,徹底沖洗系統以排盡上一次的清洗液。
5、用高pH值的產水沖洗出洗滌劑。
6、確認遵守正確的清洗液處理要求。
【反滲透膜】是實現反滲透的核心元件,是一種模擬生物半透膜製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一般用高分子材料製成。如醋酸纖維素膜、芳香族聚醯肼膜、芳香族聚醯胺膜。表面微孔的直徑一般在0.5~10nm之間,透過性的大小與膜本身的化學結構有關。有的高分子材料對鹽的排斥性好,而水的透過速度並不好。有的高分子材料化學結構具有較多親水基團,因而水的透過速度相對較快。因此一種滿意的反滲透膜應具有適當的滲透量或脫鹽率。
C. 反滲透膜清洗酸鹼用量
你說的應該是反滲透膜的化學清洗吧。
1、檸檬酸溶液,在高壓或低壓下,用1%-2%的檸檬酸水溶液對陶氏膜進行連續或循環沖洗,這種方法對Fe(OH)3污染有很好的清洗效果。本文介紹了陶氏反滲透膜化學清洗方法。
2、檸檬酸銨溶液,檸檬酸的溶液中加入氨水或配成不同PH值的溶液,也可在檸檬酸銨的溶液中加HCL,調節PH值至2-2.5,例如在190L去離子水中,溶解277g檸檬酸胺,用HCL調節溶液PH值為2.5,用這種溶液在膜系統內循環清洗6小時,效果很好,若將該溶液加溫到35-40℃,清洗效果更好,該溶液對無機物的污染清洗效果均很好,但清洗時間較長。
3、加酶洗滌劑,用加酶洗滌劑處理膜,對有機物污染,特別是對蛋白質,油類等有機物污染特別有效,若在50℃-60℃下清洗效果更好,一般的在運行10天或半個月後用1%的加酶洗滌劑在低壓下對膜進行一次清洗,由於所用加酶洗滌劑濃度較低,所以要求浸漬時間長一些。
4、濃鹽水,對肢體污染嚴懲的膜採用濃鹽水清洗是有效的,這是由於高濃度鹽水能減弱膠體間的相互作用,促進膠體凝聚形成膠團。
5、水溶性乳化液,用於清洗被油和氧化鐵污染的膜十分有效,一般清洗30-60分鍾。
6、雙氧水溶液,例如將0.5L,30%的H2O2用12L去離子水稀釋,然後清洗膜表面,這種方法對有機物污染特別有效。
7、次氯酸鈉和甲醛溶液,對於細菌的污染,要視不同的陶氏膜採取不同的處理措施,對芳香聚醯胺膜可用1%(重量)的甲醛溶液清洗,同時要經常分析反滲透濃水中保持0.2-0.5mg/l的余氯,以防止細菌繁殖。
8、草酸和EDTA溶液, 對於膜上的金屬氧化物沉澱,用草酸和EDTA溶液清洗為好。
D. 反滲透膜怎樣清洗
步驟如下:
1、如果一周不用的話應該封膜:不用拿出來,一般超過一個禮拜不用的話,用1~2%的亞硫酸氫鈉溶液充滿裝膜的容器。膜在膜殼裡面用水浸泡,容易滋生細菌。而且每隔1~2個星期在濃水及產水取樣口取樣測PH值,如有0.5的變動,說明NaHSO3變化,有細菌產生,需放掉所有溶液,重新封膜。
2、短期停運,一般低壓沖洗就可以,保證壓力容器內水保持新鮮,一般每天沖洗半個小時就可以。長期停運,一般需要加亞硫酸氫鈉進行保護,保護之前需要做一個系統清洗。
3、進水參數一定時,透過液的電導明顯增加,增加10%,建議清洗
4、進水溫度一定時,高壓泵出口壓力增加8~10%以上才能保證膜通量不變,建議清洗。
5、進水的流量和溫度一定時,RO裝置的進出口壓差增加20~30%,建議清洗。
6、在惡劣進水條件下運行2~3個月,在正常進水條件下運行5~6個月,需進行清洗(視用水量和客戶水質而從實際中找出合理的時間)。
(4)反滲透膜清洗常規葯劑濃度擴展閱讀
反滲透膜影響因素
1、進水壓力對反滲透膜的影響
進水壓力本身並不會影響鹽透過量,但是進水壓力升高使得驅動反滲透的凈壓力升高,使得產水量加大,同時鹽透過量幾乎不變,增加的產水量稀釋了透過膜的鹽分,降低了透鹽率,提高脫鹽率。當進水壓力超過一定值時,由於過高的回收率,加大了濃差極化,又會導致鹽透過量增加,抵消了增加的產水量,使得脫鹽率不再增加。
2、進水溫度對反滲透膜的影響
反滲透膜產水電導對進水水溫的變化十分敏感,隨著水溫的增加水對通量也線性的增加,進水水溫每升高1℃,產水量就增加2.5%-3.0%;(以25℃為標准)
3、進水PH值對反滲透膜的影響
進水PH值對產水量幾乎沒有影響,而對脫鹽率有較大影響。PH值在7.5-8.5之間,脫鹽率達到最高。
4、進水鹽濃度對反滲透膜的影響
滲透壓是水中所含鹽分或有機物濃度的函數,進水含鹽量越高,濃度差也越大,透鹽率上升,從而導致脫鹽率下降。
E. 0.2%濃度的甲醛會對純化水系統的二級反滲透膜產生破壞嗎
一般看你的RO膜什麼材質的是進口的還是國產的,我們公司採用美國陶氏RO膜。微生回物超標可以配答置檸檬酸配置PH值3,清洗吸附膜的鈣。再用三聚磷酸鈉和四鈉鹽配置PH值10,進行循環清洗。最好不要用甲醛:1、甲醛不好沖洗和不太好控制量的大小。2、甲醛穿透比較強不適合循環清洗,比較適合作為保護液。
F. 反滲透在清洗時用檸檬酸濃度是2%
1 一般會形成的沉積物
在正常運行一段時間後,反滲透膜元件會受到給水中可能存在的懸浮物或難溶鹽的污染,這些污染中最常見的是碳酸鈣沉澱、硫酸鈣沉澱、金屬(鐵、錳、銅、鎳、鋁等)氧化物沉澱、硅沉積物、無機或有機沉積混合物、NOM天然有機物質、合成有機物(如:阻垢劑/分散劑,陽離子聚合電解質)、微生物 (藻類、黴菌、真菌)等污染。
2 污染情況分析
碳酸鈣垢:
碳酸鈣垢是一種礦物結垢。當阻垢劑/分散劑添加系統出現故障時,或是加酸pH調節系統出故障而引起給水pH增高時,碳酸鈣垢有可能沉積出來。盡早地檢測碳酸鈣垢,對於防止膜層表面沉積的晶體損傷膜元件是極為必要的。早期檢測出的碳酸鈣垢可由降低給水的pH值至3~5,運行1~2小時的方法去除。對於沉積時間長的碳酸鈣垢,可用低pH值的檸檬酸溶液清洗去除。
硫酸鈣、硫酸鋇、硫酸鍶垢:
硫酸鹽垢是比碳酸鈣垢硬很多的礦物質垢,且不易去除。硫酸鹽垢可在阻垢劑/分散劑添加系統出現故障或加硫酸調節pH時沉積出來。盡早地檢測硫酸鹽垢對於防止膜層表面沉積的晶體損傷膜元件是極為必要的。硫酸鋇和硫酸鍶垢較難去除,因為它們幾乎在所有的清洗溶液中難以溶解,所以,應加以特別的注意以防止此類結垢的生成。
金屬氧化物/氫氧化物污染:
典型的金屬氧化物和金屬氫氧化物污染為鐵、鋅、錳、銅、鋁等。這種垢的形成導因可能是裝置管路、容器(罐/槽)的腐蝕產物,或是空氣中氧化的金屬離子、氯、臭氧、鉀、高錳酸鹽,或是由在預處理過濾系統中使用鐵或鋁助凝劑所致。
聚合硅垢:
硅凝膠層垢由溶解性硅的過飽和態及聚合物所致,且非常難以去除。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硅的污染不同於硅膠體物的污染。硅膠體物污染可能是由與金屬氫氧化物締合或是與有機物締合而造成的。硅垢的去除很艱難,可採用傳統的化學清洗方法。如果傳統的方法不能解決這種垢的去除問題,請與海德能公司技術部門聯系。現有的化學清洗葯劑,如氟化氫銨,已在一些項目上得到了成功的使用,但使用時須考慮此方法的操作危害和對設備的損壞,加以防護措施。
膠體污染:
膠體是懸浮在水中的無機物或是有機與無機混合物的顆粒,它不會由於自身重力而沉澱。膠體物通常含有以下一個或多個主要組份,如:鐵、鋁、硅、硫或有機物。
非溶性的天然有機物污染(NOM):
非溶性天然有機物污染(NOM——Natural Organic Matter)通常是由地表水或深井水中的營養物的分解而導致的。有機污染的化學機理很復雜,主要的有機組份或是腐植酸,或是灰黃霉酸。非溶性NOM被吸附到膜表面可造成RO膜元件的快速污染,一旦吸收作用產生,漸漸地結成凝膠或塊狀的污染過程就會開始。
微生物沉積:
有機沉積物是由細菌粘泥、真菌、黴菌等生成的,這種污染物較難去除,尤其是在給水通路被完全堵塞的情況下。給水通路堵塞會使清潔的進水難以充分均勻的進入膜元件內。為抑制這種沉積物的進一步生長,重要的是不僅要清潔和維護RO系統,同時還要清潔預處理、管道及端頭等。對膜元件採用氧化性殺菌時,請與宜興市富華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技術支持部門聯系,使用認可的殺菌劑。
3 清洗液的選擇和使用
選擇適宜的化學清洗葯劑及合理的清洗方案涉及許多因素。首先要與設備製造商、RO膜元件廠商或RO特用化學葯劑及服務人員取得聯系。確定主要的污染物,選擇合適的化學清洗葯劑。有時針對某種特殊的污染物或污染狀況,要使用RO葯劑製造商的專用化學清洗葯劑,並且在應用時,要遵循葯劑供應商提供的產品性能及使用說明。有的時候可針對具體情況,從反滲透裝置取出已發生污染的單支膜元件進行測試和清洗試驗,以確定合適的化學葯劑和清洗方案。
為達到最佳的清洗效果,有時會使用一些不同的化學清洗葯劑進行組合清洗。
典型地程序是先在低pH值范圍的情況下進行清洗,去除礦物質垢污染物,然後再進行高pH值清洗,去除有機物。有些清洗溶液中加入了洗滌劑以幫助去除嚴重的生物和有機碎片垢物,同時,可用其它葯劑如EDTA螯合物來輔助去除膠體、有機物、微生物及硫酸鹽垢。
需要慎重考慮的是如果選擇了不適當的化學清洗方法和葯劑,污染情況會更加惡化。
4 化學清洗葯劑的選擇及使用准則
選用的專用化學葯劑,首先要確保其已由化學供應商認定並符合用於海德能公司膜元件的要求。葯劑供應商的指導/建議不應與海德能公司此技術服務公告中推薦的清洗參數和限定的化學葯劑種類相沖突;
如果正在使用指定的化學葯劑,要確認其已在此海德能公司技術服務公告中列出,並符合海德能公司膜元件的要求(咨詢富華公司);
採用組合式方法完成清洗工作,包括適宜的清洗pH、溫度及接觸時間等參數,這將會有利於增強清洗效果;
在推薦的最佳溫度下進行清洗,以求達到最好的清洗效率和延長膜元件壽命的效果;
以最少的化學葯劑接觸次數進行清洗,對延續膜壽命有益;
謹慎地由低至高調節pH值范圍,可延長膜元件的使用壽命。pH范圍為2~12(勿超出);
典型地、最有效的清洗方法是從低pH至高pH溶液進行清洗。對油污染膜元件的清洗不能從低pH值開始,因為油在低pH時會固化;
清洗和沖洗流向應保持相同的方向;
當清洗多段反滲透裝置時,最有效的清洗方法分段清洗,這樣可控制最佳清洗流速和清洗液濃度,避免前段的污染物進入下游膜元件;
用較高pH產品水沖洗洗滌劑可減少泡沫的產生;
如果系統已發生生物污染,就要考慮在清洗之後,加入一個殺菌劑化學清洗步驟。殺菌劑必須可在清洗後立即進行,也可在運行期間定期進行(如一星期一次)連續加入一定的劑量。必須確認所使用的殺菌劑與膜元件相容,不會帶來任何對人的健康有害的風險,並能有效地控制生物活性,且成本低;
為保證安全,溶解化學葯品時,切記要慢慢地將化學葯劑加入充足的水中並同時進行攪拌;
從安全方面考慮,不能將酸與苛性(腐蝕性)物質混合。在要使用下一種溶液之前,從RO系統中徹底沖洗干凈滯留的前一種化學清洗溶液。
5 清洗液的選擇
表2-常規清洗液配方提供的清洗溶液是將一定重量(或體積)的化學葯品加入到100加侖(379升)的潔凈水中(RO產品水或不含游離氯的水)。溶液是按所用化學葯品和水量的比例配製的。溶劑是RO產品水或去離子水,無游離氯和硬度。清洗液進入膜元件之前,要求徹底混和均勻,並按照目標值調pH值且胺目標溫度值穩定溫度。常規的清洗方法基於化學清洗溶液循環清洗一小時和一種任選的化學葯劑浸泡一小時的操作而設定的。
表2 常規清洗液配方(以100加侖,即379升為基準)
清洗液
主要組份
葯劑量
清洗液pH值
最高清洗液溫度
1
檸檬酸(100%粉末)
17.0磅(7.7公斤)
用氨水調節pH至3.0~4.0
40℃
2
鹽酸(HCl)(密度22波美度或濃度36%)
0.47加侖(1.8升)
緩慢加入鹽酸調節pH至2.5,調高pH用氫氧化鈉
35℃
3
氫氧化鈉(100%粉末) 或(50%液體)
0.83磅(0.38公斤) 0.13加侖(0.5升)
緩慢加入氫氧化鈉調節pH至11.5,調低pH時用鹽酸
30℃
6 常規清洗液介紹
[溶液1]
2.0%(W)檸檬酸(C6H8O7)的低pH(pH值為3~4)清洗液。以於去除無機鹽垢(如碳酸鈣垢、硫酸鈣、硫酸鋇、硫酸鍶垢等)、金屬氧化物/氫氧化物(鐵、錳、銅、鎳、鋁等)及無機膠體十分有效。
[溶液2]
0.5%(W)鹽酸低pH清洗液(pH為2.5),主要用於去除無機物垢(如碳酸鈣垢、硫酸鈣、硫酸鋇、硫酸鍶垢等),金屬氧化物/氫氧化物(鐵、錳、銅、鎳、鋁等),及無機膠體。這種清洗液比溶液1要強烈些,因為鹽酸(HCl)是強酸。鹽酸的下述濃度值是有效的:(18°波美=27.9%,20°波美=31.4%,22°波美=36.0%)。
[溶液3]
0.1%(W)氫氧化鈉高pH清洗液(pH為11.5)。用於去除聚合硅垢。這一洗液是一種較為強烈的鹼性清洗液。
7 RO膜元件的清潔和沖洗程序
RO膜元件可置於壓力容器中,在高流速的情況下,用循環的清潔水(RO產品水或不含游離氯的潔凈水)流過膜元件的方式進行清洗。RO的清洗程序完全取決於具體情況,必要時更換用於循環的清潔水。
RO膜元件的常規清洗程序如下:
在60psi(4bar)或更低壓力條件下進行低壓沖洗,即從清洗罐中(或相當的水源)向壓力容器中泵入清潔水然後排放掉,運行幾分鍾。沖洗水必須是潔凈的、去除硬度、不含過渡金屬和余氯的RO產品水或去離子水。
在清洗罐中配製特定的清洗溶液。配製用水必須是去除硬度、不含過渡金屬和余氯的RO產品水或去離子水。溫度和pH應調到所要求的值。
啟動清洗泵將清洗液泵入膜組件內,循環清洗約一小時或是要求的時間(咨詢供應商技術人員)。在起始階段,清洗液返回至RO清洗罐之前,將最初的的迴流液排放掉,以免系統內滯留的水對清洗溶液造成稀釋。在最初的5分鍾內,慢慢地將流速調節到最大設計流速的1/3。這可以減少由污物的大量沉積而造成的潛在污堵。在第二個5分鍾內,增加流速至最大設計流速的2/3,然後,再增加流速至設計的最大流速值。如果需要,當pH的變化大於1,就要重新調回到原數值。
根據需要,可交替採用循環清洗和浸泡程序。浸泡時間建議選擇1至8小時(請咨詢富華公司)。要謹慎地保持合適的溫度和pH。
化學清洗結束之後,要用清潔水(去除硬度、不含金屬離子如鐵和氯的RO產品水或去離子水)進行低壓沖洗,從清洗裝置/部件中去除化學葯劑的殘留部分,排放並沖洗清洗罐,然後再用清潔水完全注滿清洗罐以作沖洗之用。從清洗罐中泵入所有的沖洗水沖洗壓力容器至排放。如果需要,可進行第二次清洗。
一旦RO系統已用貯水罐中的清潔水完全沖洗後,就可用預處理給水進行最終的低壓沖洗。給水壓力應低於60psi(4bar),最終沖洗持續進行直至沖洗水干凈,且不含任何泡沫和清洗劑殘余物。通常這需要15~60分鍾。操作人員可用干凈的燒瓶取樣,搖勻,監測排放口處沖洗水中洗滌劑和泡沫的殘留情況。洗液的去除情況可用測試電導的方法進行,如沖洗水至排放出水的電導在給水電導的10~20%以內,可認為沖洗已接近終點;pH表也可用於測定,來比較沖洗水至排放出水與給水的pH值是否接近。
一旦所有級段已清洗干凈,且化學葯劑也已沖洗掉,RO可重新開始置於運行程序中,但初始的產品水要進行排放並監測,直至RO產水可滿足工藝要求(電導、pH值等)。為得到穩定的RO產水水質,這一段恢復時間有時需要從幾小時到幾天,尤其是在經過高pH清洗後。
8 反滲透膜的化學清洗與水沖洗
清洗時將清洗溶液以低壓大流量在膜的高壓側循環,此時膜元件仍裝在壓力容器內而且需要專門的清洗裝置來完成該工作。
清洗反滲透膜元件的一般步驟:
一、用泵將干凈、無游離氯的反滲透產品水從清洗箱(或相應水源)打入壓力容器中並排放幾分鍾。
二、用干凈的產品水在清洗箱中配製清洗液。
三、將清洗液在壓力容器中循環1小時或預先設定的時間。
四、清洗完成以後,排凈清洗箱並進行沖洗,然後向清洗箱中充滿干凈的產品水以備下一步沖洗。
五、用泵將干凈、無游離氯的產品水從清洗箱(或相應水源)打入壓力容器中並排放幾分鍾。
六、在沖洗反滲透系統後,在產品水排放閥打開狀態下運行反滲透系統,直到產品水清潔、無泡沫或無清洗劑(通常15~30分鍾)。
G. 清洗一級反滲透R膜所使用的氫氧化鈉和鹽酸與水的比例是多少
不知道這些對你有沒幫助:
反滲透膜化學清洗技術
摘要:本文介紹了反滲透膜污堵的原因,反滲透裝置清洗的方法以及清洗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反滲透膜 CIP 化學清洗 污染
1、概要
在反滲透系統運行過程中,反滲透膜表面會由於原水中泥澤、膠狀物、有機物、微生物等污染物質的存在及膜分離過程中對難溶物質的濃縮而產生的沉積,進而形成對反滲透膜的污染。我們都知道,反滲透系統的預處理裝置是為盡可能多地去除引起膜污染的物質而專門設計的,盡管如此,即便系統有著相當完善的預處理設備也不能完全避免膜在使用過程中的污染,所以需要在設備運行的過程中進行周期性的去除膜系統中污染物的作業,這個操作過程就叫做反滲透系統的就地清洗(CIP,Cleaning In Place)。
反滲透膜被污染後,就會出現系統產水量減少、鹽的透過率增加等膜性能方面的衰退。但由於反滲透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影響膜性能的其它主要因素(壓力、溫度等)的變化,膜污染的現象有可能被其它因素掩蓋,因此應予以注意。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芳香聚醯胺反滲透復合膜,在較寬的pH值范圍內具有相當的穩定性和一定的耐溫性,所以用戶可以對反滲透系統進行非常有效的清洗。多年的工程實踐表明,若不及時對已產生一定程度污染的反滲透系統進行清洗處理,想較為徹底地去除已長時間附著膜表面的污染物是非常困難的。
一般在考慮膜系統清洗方案時,應注意如下幾點:
■ 應把清洗排放廢液對環境的影響(EDTA,殺菌劑等)降低到最低限度。
■ 應盡可能使本次清洗過程去除污染物最大化。
■ 應在清洗時對膜的損傷最小化(應首先考慮選擇對膜性能 影響小的葯劑)。
■ 在實際清洗操作時,在保證清洗效果的前提條件下,盡可能使清洗費用最低化
2、反滲透膜發生污染的原因
■ 不恰當的預處理
系統配備預處理裝置相對於原水水質及流量不合適,或在系統內未配備必要的工藝裝置和工藝環節。
預處理裝置運行不正常,即系統原有的預處理設備對原水SDI成分、濁度、膠狀物等的去除能力較低,預處理效果不理想。
■ 系統選擇了不恰當的設備或設備材質選擇不正確(泵、配管及其它)。
■ 系統化學葯品注入裝置發生故障(酸、絮凝助凝劑、阻垢分散劑,還原劑及其它)。
■ 設備間斷運行或系統停止使用後未採取適當的保護措施。
■ 運行管理人員不合理的設備操作與運用(回收率、產水量、濃縮水量、壓差、清洗及其它)。
■ 膜系統內長時間的難溶沉澱物堆積。
■ 原水組份變化較大或水源特性發生了根本的改變。
■ 反滲透膜系統已發生了相當程度的微生物污染。
3、膜污染物質分析
■ 首先應認真分析在此之前所記錄的、能反映設備運行狀況的近期設備運行記錄資料。
■ 分析原水水質。
■ 確認之前已做的清洗結果。
■ 分析系統運行時在測定SDI值測試時留在濾膜上的異物質。
■ 分析反滲透系統配置的保安過濾器濾芯上的堆積物。
■ 檢查原水流入系統的配管內部和反滲透膜的進水端的異物質。
※各種污染物質結垢時的表現
(1)碳酸鹽垢
結垢後表現:標准滲透水流量下降,或是脫鹽率下降。
原因:膜表面濃差極化增加
(2)鐵錳
污染後表現:標准壓差升高(主要發生在裝置前端的膜元件),也可能引起透水量下降。通常錳和鐵會同時存在。
(3)硫酸鹽垢
若發生沉積,首先影響鹽濃度最高的系統最後面的膜元件,表現為二段壓差明顯升高。需要用專用清洗劑。
(4)硅
顆粒硅:污堵膜元件水流通道,導致系統壓差升高。採用04%二氯胺對於溶解嚴重污染的硅垢是有效的。
膠硅:與顆粒硅相似。
溶解硅:形成硅酸鹽析出,應採用二氯胺清洗。
(5)懸浮物有機物
污堵表現:透水量下降,一段壓差明顯升高。若給水SDI大於4或濁度大於1,有機物污染的可能性較大。
(6)微生物
污堵表現:標准壓差升高或標准透水量下降。可採用非氧化性殺菌劑加鹼進行清洗。
(7)鐵細菌
污堵表現:標准壓差升高。可採用EDTA鈉鹽加鹼進行清洗。
4、反滲透系統清洗時機的判斷與選擇
當有下述情況發生之—時應對反滲透膜系統予以清洗
■ 標准化後的設備產水量減少了10~15%;
■ 標准化後的膜系統運行壓力增加了15% ;
■ 標准化後的膜系統鹽透過率較初始正常值增加了10~15%;
■ 運行壓差較初始作業時增加了15%
(建議以設備最初運行25~48小時所得到的運行記錄為標准化後對比依據)
反滲透設備的性能參數與壓力、溫度、pH值、系統水回收率及原水含鹽濃度等諸多因素的變化有關。因此,依據初始試機時而得到的正常技術參數(產品水流量、壓力、壓差及系統脫鹽率)作為依據及與標准化後現時系統數據比較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清洗時間的選擇也因使用反滲透設備地區的原水水質條件及環境特性的差異而
H. 用鹽酸清洗反滲透膜酸的濃度達到1%對膜有傷害嗎
清洗反滲透膜,溶液濃度,也就是ph最好是4--10,最大2-12,你可以看下你的百分之一是什麼概念
I. 純化水一級膜阻垢劑的濃度
1、根據反滲透設備的配置和原水的水質狀況,按每噸進水添加膜反滲透阻垢劑2~5克,添加時首先將膜反滲透阻垢劑按比例稀釋至加葯桶,然後通過計量泵進行自動加葯至保安精密過濾器前管道是最佳方法,也可通過其他加葯裝置投加到預處理到保安精密過濾器前的管道中。 2、膜反滲透阻垢劑為弱酸性,操作時注意勞動保護,應避免與皮膚、眼睛等接觸,接觸後應用大量清水沖洗,同時設備運行在期間須連續使用膜反滲透阻垢劑,不宜間斷,否則將影響防垢之效果。 3、膜反滲透阻垢劑塑料桶包裝,貯存於陰涼乾燥處,密封保存,有效期一年。
科氏75
KOCHTREAT. 75
反滲透膜專用阻垢劑獲得 ANSI/NSF 60標准認可,可用於飲用水處理
通常用於反滲透水處理系統中控制以下結垢現象的發生:
膠泥 硫酸鋇
硫酸鈣 鐵
碳酸鈣 鋁
磷酸鈣 金屬離子 ...
產品特點:
1、針對原水中高含量的硅,鋁,鐵等潛在污染物實施有效控制。..
2、當系統採用了最佳的加葯方式,使用 KOCHTREAT.75葯劑作為預防性前處理,可有效減少系統常規清洗。
3、性能與 pH值和溫度條件有關.
4、可直接加入,即使在高濃度下也不會發生沉澱,結晶或類似污染膜表面的情況。
5、獲得 ANSI/NSF 60標准認可,可用於飲用水處理。
狀 態: 液體 比重: 1. 1- 1.18 外觀: 清水色
結冰點: 32F(0℃) 氣味: 中性 pH值: 4.0–5.0
物理特性:
溶解度:完全溶於水 @68℉(20℃) 重量: 4.05公斤/加侖
常規加葯量: 2-4ppm之間。
可直接添加到系統中或經稀釋後添加以適應不同規模的系統。
包裝:20公斤/桶...................
J. 反滲透膜元件脫鹽率規范
反滲透膜脫鹽率是什麼?
反滲透膜脫鹽率是指的反滲透膜對水中雜質及含鹽量的過濾能力,一般來說脫鹽率越高的反滲透膜元件過濾效果也會越好,所以脫鹽率決定了濾膜的過濾能力。
反滲透膜脫鹽率一般多高?
反滲透膜的脫鹽率較比一般的反滲透膜會更高,根據目前市場上熱銷的反滲透膜脫鹽率數據分析,反滲透膜的脫鹽率一般能達到95%-98%左右,其中海水淡化膜的脫鹽率基本在99.75%左右。
影響反滲透膜脫鹽率的因素有哪些?
一、進水壓力:
進水壓力本身是不會影響反滲透膜的脫鹽率的,但是進水壓力升高會使得驅動反滲透膜的凈壓力升高,產水量就會加大,但是脫鹽率是幾乎不變的,增加的產水量稀釋了透過膜的鹽分,降低了透鹽率,提高脫鹽率。當進水壓力超過一定值時,由於過高的回收率,加大濃差極化,又會導致鹽透過量增加,抵消增加的產水量,使得脫鹽率不再增加。
二、進水溫度:
溫度對反滲透的運行壓力、脫鹽率、壓降影響最為明顯。溫度上升,滲透性能增加,在一定水通量下要求的凈推動力減少,因此實際運行壓力降低。同時溶質透過速率也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鹽透過量增加,直接表現為產品水電導率升高。溫度對反滲透各段的壓降也有一定的影響,溫度升高,水的粘度降低,壓降減少。
三、進水鹽濃度:
滲透壓是水中所含鹽分或有機物濃度的函數,含鹽量越高滲透壓也增加,進水壓力不變的情況下,凈壓力將減小,產水量降低。透鹽率正比於反滲透膜正反兩側鹽濃度差,進水含鹽量越高,濃度差也越大,透鹽率上升,從而導致脫鹽率下降。對同一系統來說,給水含鹽量不同,其運行壓力和產品水電導率也有差別,由於濃度的增加,產品水電導率也相應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