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按照百度文庫中的《水族箱外置過濾桶DIY 》文章,做了個一樣的外置過濾桶,請問高手如何選擇水泵
我的經驗,我選泵一般只看流量,能將缸內水過濾5~10次/小時,你放的位置要是不特殊就沒問題;
品牌方面我用創星的,個人認為國內最好的,我給他做好幾次廣告了,也不給我錢
不過用著確實比國內其他牌子好一點,不用調節出水量,我覺得不必要
⑵ 外置過濾桶,為了使它運行最合理最大效能。應該將它放置比魚缸高,還是魚缸低的位置呢原理
一、外置過濾桶應放置在比魚缸低的位置,通常放置在魚缸下的底櫃中。
二、過濾桶是由進水、出水兩根水管與魚缸連接的,正常情況下(即:濾桶放置位置低於魚缸),過濾桶的過濾原理:
1、通過虹吸原理,魚缸內需要過濾的水通過魚缸的出水管(也就是過濾桶的進水管)流進濾桶;
2、經濾材完成過濾。(包括物理過濾、生化過濾、化學過濾,對於濾桶最重要的是生化過濾。)
3、過濾後的水在濾桶水泵的作用下,通過濾桶的出水管(即魚缸的進水管)打回魚缸內完成過濾過程。
三、影響過濾功能穩定的基本因素:
1、濾材的配置:包括濾材品種(如陶瓷球、玻璃環、生化球、生化棉、白棉)、數量或體積(通常濾材量應盡量達到魚缸水體體積的十分之一)等。
2、濾材的順序:物理過濾(可加前置濾桶)、化學過濾(調節PH、GH、KH等)、生化過濾(配製濾材,引進菌種)。
3、菌群的穩定:包括硝化細菌、光合細菌等。
4、水質方面:如水溫、含氧量、水質的PH值、GH值、KH值,是否含有氯氣、漂白粉等。
5、水流的速度:水泵的流量,揚程,功率及是否需要清理水泵、濾材等。
6、魚只的品種、養殖密度等。
濾桶放置的高低,在過濾過程中,關繫到濾桶的進水量(或應該叫進水速度)。如果濾桶高於或平於魚缸的水位,魚缸內的水不是虹吸進入濾桶,而是通過濾桶水泵抽吸作用而進入濾桶,增加了濾桶水泵的負擔,同時也會減慢水速,減少水量。
四、發揮濾桶最合理最大效能
建議:考慮上述基本因素,對症處理。
以上回答,是我想到哪答到哪,均為原創,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⑶ 潛水泵好還是外置過濾桶好
你這個的買魚池過濾器 ATMAN(創星)有幾款 你去淘寶上看下600L水 你沒算錯么 才25厘米深?流量在6000L/H左右就足夠了
⑷ 用外置的過濾桶好還是內置的潛水泵好
如果有地方的話,還是外置的好,內置的不僅不好看,佔地方,還不易清理
⑸ (潛水泵)關於水族箱外置過濾桶泵的一些問題
1、一般質量好的濾筒不會漏氣,這個你不用擔心。
2、你只要把泵放進去水就灌進去了,它就可以工作了。
3、出水流速得看它的型號了
⑹ 有泵和自吸外置過濾桶的區別
普通離心泵,若吸水液面在葉輪之下,啟動時應預先灌水。 為了泵內存水,吸入管進口需裝底閥。 泵工作時,底閥造成很大的水力損失。
自吸泵在開啟前不需要灌水(安裝後第一次仍需灌水),經過短時間運轉,靠泵本身作用,即可把水吸上來,投入正常工作。
自吸泵工作原理:
1、氣液混合式(包括內混式和外混式): 由於自吸泵的特殊結構,水泵停轉後,泵體內存有一定量的水,泵再次啟動後,由於葉輪旋轉作用,吸入管內的空氣,和水充分混合並被排到氣水分離室,氣水分離室上部的氣體溢出,下部的水返回葉輪,重新和吸水管路的剩餘空氣混合,直到把泵及吸入管的氣體全部排出完成自吸,並正常抽水。
2、水環輪式自吸泵: 是將水環輪和水泵葉輪組合在一個殼體內,藉助水環輪將氣體排出,實現自吸。當泵正常工作後,可通過閥截斷水環輪和水泵葉輪的通道,並且放掉水環輪內的液體。
3、射流式自吸泵: 由離心泵和射流泵(或噴射器)組合而成,依靠噴射裝置,在噴嘴處造成真空實現抽吸。
⑺ 請問將外置過濾桶的出水安置在抽水泵一邊這樣效果還好嗎
進水口在下,出水口在上,這樣循環效果也還是可以的
⑻ 魚缸外置過濾桶的泵怎樣拆除
不知道你拆泵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是電磁部分損壞,就另外換個新桶吧,無修理價值了。如果只是轉子損壞,拆卸更換新的就是了,沒必要拆除。
不同品牌型號的桶拆卸方法不一樣。
⑼ 魚缸外置過濾桶進水管口加潛水泵怎麼樣(濾筒本身帶泵)加了潛水泵會不會好點 里邊的總是吸不幹凈
現在過濾器都是兩用的,加氧帶過濾的,最好用外置過濾盒放在魚缸上邊,撲上過濾棉。
⑽ 外置過濾桶能替代沉水泵么
完全可以替代,只是要保證進水口不要吸空也不要吸進泥沙,而且要加防護網免得較小的魚吸入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