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日本核廢水里的「氚」到底是什麼,「稀釋了能喝」
1. 氚是一種放射性同位素,屬於氫元素,它會通過β衰變釋放電子變成氦-3,其半衰期約為12.43年。在自然界中氚的存在極為稀少,通常是在核反應堆中通過鋰-6或其合金接受中子照射後產生。
2. 盡管氚的放射性水平較低,不會直接穿透人體,但它可以通過飲用水進入人體,或者通過動物體內被人類攝入。人體接觸氚元素後,有可能導致染色體畸變。
3. 我國政府對氚在食品中的含量設有嚴格限制,特別是嬰兒食品,其氚含量不得超過300貝克勒爾/千克,其他食品不得超過3000貝克勒爾/千克。然而,這一標准相對寬松,因為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氚含量通常很低,一般不超過10貝克勒爾/升,理論上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4. 日本政府尚未公布核廢水中的氚濃度,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濃度會高於一般用水。盡管日本政府承諾將核廢水中的氚濃度稀釋至國家標準的四十分之一以下後才排放,核廢水問題依然令人擔憂。這是因為核廢水中不僅含有氚,還有其他有害物質。
5. 福島核廢水排放對中國的影響有限。福島位於日本本州島最北部,距離中國沿海較遠,且中間隔著台灣海峽,可以阻擋來自日本的洋流。如果核廢水排入海洋,首先受到影響的是太平洋北部和北美洲西部地區,包括美國、墨西哥、加拿大以及其他沿海國家。
『貳』 從學生的角度評價日本核廢水
1、對人類的危害:核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成分,其中氚的含量最高,其次還有碳14,鈷60和鍶90,這些元素的降解時間長,而且很容易進入海洋的沉積物中被海洋生物吸收,最後這些放射性物質再通過食物鏈,重新匯集到人體內,當累計到一定劑量時,人類要麼變異,要麼痛苦的死去。
2、對經濟的危害:在日本還未正式將核廢水排入大海時,消費者就已經開始對海洋生物安全問題感到恐慌,而消費者的恐慌不僅對日本本身,甚至還會對未來全球的漁業、水產品銷售業造成巨大打擊。
3、造成海洋污染。核廢水倒入大海,首先遭到污染的就是海洋,海洋的水會跟核廢料混合在一起,魚也會喝著充斥著核廢料的水,而如果他們的核廢料處理的不夠干凈的話,有可能導致魚兒的死亡或者變異的。
4、造成漁民事失業。首先受到打擊的肯定就是日本的漁民,因為捕魚是他們主要的經濟來源,如果沒有這個經濟來源的話,他們的生活難以為繼。
『叄』 正常排放的核廢水裡含氚嗎
正常排放的核廢水中可能含有氚。以下是關於此問題的詳細解答:
氚的來源:
氚是一種放射性同位素,可以由核反應或核裂變過程中產生。
核電站等核設施在運行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含有微量氚的廢水。
監管和限制:
核設施必須依據國際和國家的法規、准則和標准來管理和處理核廢水。
這些法規和准則要求核設施對排放的廢水進行處理和凈化,以確保廢水中的氚濃度符合環境和公共健康的安全標准。
排放要求:
經過處理的核廢水,其氚濃度應該被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以保護環境和公眾安全。
排放的核廢水需要符合嚴格的監管要求,以確保不會對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危害。
綜上所述,正常排放的核廢水中可能含有氚,但會受到嚴格的監管和限制,以確保其濃度在安全范圍內。
『肆』 核廢水流到中國了嗎
1. 處理後的核廢水不會直接流向中國。
2. 核廢水已經過處理,與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核污水不同。
3. 核廢水中主要含有氚,這是一種放射性同位素,其半衰期為12.3年。
4. 盡管氚的放射性強度較低,但由於其與普通氫相似,可能會進入生物體內或環境中。
5. 核廢水中可能含有多種放射性元素,包括鈾、鈈、銫、鍶、碘、鈷等,這些元素的半衰期各不相同,有的可長達數萬年。
6. 這些放射性元素的濃度和比例通常超過國際標准和安全限值。
7. 如果核污水未經適當處理就排入環境,它將對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8. 放射性物質可能通過水、土壤、空氣和食物鏈等途徑傳播,增加生物體內的輻射劑量,導致疾病和基因突變。
9. 因此,核污水的處理和處置必須遵循嚴格的安全標准和規范,以防止泄漏和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