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如東蝦廢水怎麼辦

如東蝦廢水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3-09-08 13:16:17

㈠ 食品廢水應該怎麼處理

由於食品種類繁多,原料來源廣泛,食品工業廢水具有懸浮物、油脂含量高,重金屬離子多,COD和BOD數值大,誰知和水量變化幅度大,氮、磷化合物含量高,某些情況下水溫也較高等特點。污水處理工藝分成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三級處理。對於食品工業污水,一級處理一般是採用固液分離技術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和漂浮物;二級處理是主要處理過程,一般採用生物處理技術去除水中有機物等有毒物質,一般採用膜處理法、強氧化劑等技術將污水進一步進化。

食品廢水在處理過程中會產生污泥、廢油、廢酸、廢鹼、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動植物廢棄物也應該進行無害化處理。 食品加工廢水主要來自三個生產工段。 (1)原料清洗工段。大量砂土雜物、葉、皮、鱗、肉、羽、毛等進入廢水中,使廢水中含大量懸浮物。 (2)生產工段。原料中很多成分在加工過程中不能全部利用,未利用部分進入廢水,使廢水含大量有機物。 (3)成形工段。為增加食品色、香、味,延長保存期,使用了各種食品添加劑,一部分流失進入廢水,使廢水化學成分復雜。

食品加工廢水的水量水質特性主要體現在6個方面: (1)生產隨季節變化,廢水水質水量也隨季節變化。 (2)廢水量大小不一,食品工業從家庭工業的小規模到各種大型工廠,產品品種繁多,其原料、工藝、規模等差別很大,廢水量從數m3/d到數千m3/d不等。 (3)食品工業廢水中可降解成分多,對於一般食品工業,由於原料來源於自然界有機物質,其廢水中的成分也以自然有機物質為主,不含有毒物質,故可生物降解性好,其BOD5/COD高達0.84。 (4)高濃度廢水多。 (5)廢水中含各種微生物,包含致病微生物,廢水易腐敗發臭。 (6)廢水中氮、磷含量高。

選擇食品排放污水處理工藝,不僅要考慮污水中有害物質的組成,而且要了解排出污水水質、水量的瞬間變化情況,這些對選擇污水處理工藝、設備和日後運行管理都很重要。

㈡ 水產養殖過程中養殖廢水是怎麼產生的

環境破壞的原因分析
1過度追求經濟效益,環保意識薄弱
我國部分水產養殖者缺乏環境保護意識,片面追求經濟利益,選擇高密度、高產量的養殖模式。基於這種養殖模式,養殖者勢必要在養殖過程中提高餌料的投入量及換水量,而大量的殘餌、糞便會增大水環境的負荷量,一旦超過水環境的自凈能力,就會引發嚴重的自身污染問題。同時,日換水量的增加,不僅會導致大量水資源的浪費,廢水的排放也會影響周邊的水域環境。養殖者為提高經濟效益,降低生產成本,往往不採用循環水養殖系統和水體凈化技術對廢水進行循環利用和凈化處理,而直接將廢水排放到河道中,若廢水中含有大量有機物和其他污染物質,就會使接納水體出現富營養化和厭氧狀態,不僅會污染水源,甚至會使水環境的生物多樣性發生改變,引發嚴重的生態問題。
2漁葯使用不當水產養殖者為了保證養殖產量,防治各類病害,在養殖過程中投入大量的漁葯,包括殺菌劑、除草劑、抗生素、防腐劑、甚至還會投放促進魚蝦產卵和生長的激素類葯物。這些葯物會有相當一部分直接散失到水中,造成了水環境的污染。由於漁葯使用不規范,在殺滅病菌、蟲害的同時,也會對水體中的有益菌和浮游生物造成一定的傷害,甚至會使水環境的微生態系統失去平衡。一些低濃度、性質穩定的葯物殘留於水中,可能會在一些水生生物體內產生積累,並通過食物鏈放大,對整個水體生態系統乃至人體造成危害。
3飼料污染
養殖過程中飼料的使用,是造成水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我國大多數水產養殖者在養殖過程中採用的是生鮮飼料,生鮮飼料營養豐富、價格低廉。但是,這類飼料的吸收利用率低,飼料中僅有20%~30%的營養物質被魚蝦吸收,促進魚蝦生長,大部分營養物質則直接散失到水中或者通過魚蝦的排泄物再次進入水體,對水環境造成二次污染。殘餌、糞便中含N、P的營養物質和其他有機物是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污染物質,給養殖環境帶來了極大的危害。而配合飼料具備高效、優質、低污染的特點,但因為配合飼料成本較高、價格昂貴,往往被養殖者拒之門外。

㈢ 養殖淡水蝦排出來的水對飲用水庫的水而污染嗎

有的。養殖蝦排出的尾水如果未經處理會污染飲用水源。
池塘高密度養殖方式在我國最為普遍,按照傳統養殖方法,大量的殘餌和糞便排入水體,養殖尾水污染日益嚴重。水產養殖尾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有 氨 氮 、亞 硝 酸鹽、微量元素,重金屬、有機物、磷及污損生物。
尾水的隨意排放不僅污染環境,還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容易引起藻類等的迅速繁殖,使水體溶解氧含量下降,影響水源的水質。所以必須經過處理才能排放。

㈣ 蝦池的施工方法

1、單池面積一般在1公頃以下。因對蝦密度大,池小,水深(1。5-2。5米),對蝦分布相對均勻。從池水合理流動晌爛及除污的角度考慮,池形宜為正方形,且四角成弧形。也可為圓形。池壁鋪設平面板,或混凝土結構。池底不設環溝,底四周略向中央傾斜。排水孔宜設在池中央,由鋪設在池底面以下50厘米左右的多條0。1524米硬質塑料管道排水。

2、排水管在池中央處連接有多個篩孔的盲管。蝦小時可以篩絹網封住,以免對蝦逃逸排水管出口以連通器形式設在池堤之外,以控制水位,排出池底污物。長方形的蝦池可以用設在短邊上的排水管或排水閘門排水。

3、池底傾斜方向不在池中央而在排水管(閘)的一邊,以便於池水全部排出。增氧機是池必備設施。具增氧和動水雙重作用。其布設位置應與池形配合,以使池底盡可能大的面積無污物,並避免攪起已沉積的廢物。

4、一般每池設4台功率1-2千瓦的水車式增氧機,分設在四個邊附近,車輪動水方向與池堤平行,向同一方向轉動,以攪動池水,使污物向池中央聚集,以便於排出。增氧機還可取鋼梳式、葉輪式、充氣式、噴水式等。

5、但不同的增氧機動水方向不同,應根據蝦池構造及相應排水方式而合理選用。在底質差,如池底污染或酸性土質,或池水滲漏的蝦池,可在池底面鋪上地膜。這種方法在泰國、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採用較多。

6、中國海南省1998年採用地膜養蝦面積達10公頃以上,每公頃生產斑節對蝦4500-6000千克。鋪設地膜的蝦池,單池面積1-1。5公頃,池深2。5米,水深1.8米,堤坡約1:1。

7、池底要夯實,地膜厚而堅固,介面以縫細機縫好(人工熱粘合),鋪滿整個池底,並在池堤上壓固,且與池底的增氧機水泥座充分黏合、封閉,嚴防漏水。膜上不放置任何物品,施肥後,藻類可長在膜祥謹桐上,形成藻床,使對蝦生長良好。

8、地膜式蝦池排水可以虹吸法將老水連同污物排出。精養池的進水更要經過嚴格處理。應設蓄水池,蓄水池具蓄水、沉澱、生物凈化等多種作用。蓄水池對控制蝦池環境十分有利,尤其在水質不穩定或間歇供水的地方更為重要。

9、精養貯水池應具有全部養殖所需水量的30%以上。提水設備的功率要求:能在4-6小時內把蓄水池注滿。設置較大的蓄水池是預防病毒性蝦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供水渠道容量宜大些,可使水在供水渠道里得到沉澱、凈化,浮游生物在其內繁殖生長,化肥或生石灰等也可在渠道中使用。

10、尤其是當蓄水池水情有變,不宜使用時,水渠可起到暫時取代蓄水池的作用。供水渠道的高程應適當高些,以使海水自流人蝦池。排水渠道應比蝦池最低點低30-50厘米,以便自流排水。

11、廢水最好經過處理後再排出。可建廢水處理池,其面謹坦積一般為養殖池面積的8%-10%。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省勿里洞20世紀90年代初由中國台灣人設計的池,設在離海面約50米的潮上帶,單池面積0.5公頃,正方形,四角成弧,水深1.5米,泥砂底、池四周坡面以石塊砌築加水泥抹縫。每池設功率1千瓦的水車式增氧機4台,呈環形排列,中央以2根0.1524米聚乙烯管排水。

12、另外,地下鹵水與地表淡水在配水池內混合氧化、調節後向養成池內添加,配水池容量為養殖水體的1/3。

㈤ 養蝦的方法

池塘青蝦高產養殖法

為了改變池塘青蝦養殖單產偏低這一現狀,採用一年雙季養蝦、投喂全價顆粒飼料等技術措施,可以取得較好的養殖經濟效益。其主要技術要點如下。

1.池塘要求。青蝦耗氧量高,不耐低氧,同時,青蝦又屬底棲動物,游泳能力差,喜歡在池底活動。因此,養殖青蝦的池塘面積不宜太大,一般養蝦池塘面積以3~8畝為宜,坡比為1∶3~1∶3.5,水深1.5米左右,池底無淤泥,水源無污染,符合國家漁業用水標准。苗種投放前半個月用生石灰徹底清塘消毒,並在每個塘內安裝好增氧設施。

2.種植水草。青蝦屬甲殼動物,有脫殼和互殘現象。因此,為了避免青蝦發生互殘現象,就必須種植一些適宜的水草來防止青蝦之間相互殘食。種植的水草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種植於池邊淺水帶四周的水花生;另一類是種植於淺水帶池塘底部的沉水植物,有輪葉黑藻、伊樂藻等,這類水草繁殖迅速,所以當池塘內水草過多時,可用人工方法撈除稀疏,使塘內水草呈星點分布最好。一般情況下,水草的生長面積占池塘水面總面積的比例應控制在30%左右。

3.設置網片。在蝦塘中間設置10~33目的無節夏花網片,用毛竹架固定,按屋架形設置於水面下20~40厘米處,坡度為15~20度,以便青蝦上下爬行,每排網片寬3~4米,長度因池而定,一般5畝左右的池塘可設2排網片。

4.苗種放養。青蝦生長速度快,養殖周期短,在養殖環境適宜、餌料充足的情況下,蝦苗經過2個月的養殖每尾可達到3克以上的商品規格。因此,可採用春季和夏季兩次放養、一年養兩茬的養殖模式。

夏季放養在7月左右進行,畝放1厘米左右的蝦苗4萬~6萬尾,10~20天後投放少量鰱魚種。放養時要求規格整齊、體質健壯,放養時間應選擇晴天的清晨或陰天不悶熱的時候進行,放養時要避開苗種脫殼高峰期。到了8~9月還會出現一次批量產卵孵化出的小蝦苗,這批蝦苗到年底規格一般可長到2~3厘米,可作為春季放養苗種,一般畝放3萬~5萬尾。

5.投喂管理。根據青蝦的攝食生活習性,堅持四定的投喂原則。一般每天投喂2次,時間為上午8時~9時、下午5時~7時,上午投喂總量的1/3,下午投喂總量的2/3。餌料應投在長有水草的淺水區,並且要投撒均勻。青蝦苗種的日投喂量一般控制在3%~5%,前期以投喂細顆粒飼料為主。隨著青蝦個體的增大,可適當投喂相應規格的顆粒飼料。投喂時要細心觀察青蝦的吃食情況,一般每次投喂量以2~4個小時內吃完為宜。

6.水質管理。在高溫季節必須做到每周加水或換水1次,先排底層老水,再加15~20厘米深的新水。夜間或清晨發現青蝦浮頭,必須開增氧機和加註新水,特別是在悶熱或雷陣雨之前的天氣里,應採取全天24小時加水和換水措施,保持池水呈微流水狀態。

7.日常管理。每半月用生石灰水或二溴海因、二氧化氯等消毒劑對水體進行消毒處理,殺滅病菌及病原體。同時觀察青蝦身上是否附著纖毛蟲,可用硫酸銅水溶液全池潑灑,全池的施葯濃度為0.7ppm,隔7天再用1次。

8.適時起捕。青蝦長到4~5厘米就可以起捕上市。一般春放苗種5~7月起捕上市,夏放苗種9~11月起捕上市。

雨季蝦塘渾濁水治理方法

每年4、5月,華南地區養殖對蝦的旺季開始到來。這個季節東北季風轉為亞南季風季節,氣溫變化較大,雨量增加,往往使正在養殖對蝦的蝦塘,水色由褐色、綠色變渾濁,呈乳白。這種狀況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天氣突變,浮游植物死亡,產生缺氧,或浮游動物暴發性繁殖,大量攝食藻類。如果池塘透明度較高,浮游植物繁殖數量不能滿足浮游動物的需要,就會把浮游植物吃光,從而失去原來水色而變渾濁。因為池塘中的水色和透明度是由池塘中的浮游植物種類和數量決定的。
渾濁水的危害性在於造成池塘缺氧。因為池塘中氧氣的主要來源是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據報道,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的含量,占海水池塘溶氧收入可達91.3%-100%,而大氣的擴散作用在池塘溶氧收入中僅在5.3%-7.8%。池塘水渾濁,意味著池塘中浮游植物極少,當然光合作用就極少,產生氧氣自然減少。
正因為6、7月份是陰雨天、暴雨和大暴雨季節。這種天氣陽光減弱,光合作用減少,供氧量也減少,在這種惡劣天氣下,若日常管理工作不力,對蝦就很容易發病。缺乏科學知識的蝦農對這種水色的處理一籌莫展,其實認清其發作原理,解決渾濁水問題並不困難。
渾濁水除了由於供氧量減少,影響對蝦呼吸與生長外,還可以導致水質惡化。因為池塘底質中存在大量對蝦排泄物、殘餌和生物屍體,這些物質若在含氧量充足的情況下,易進行氧化反應,有害的物質,例如氨氮、亞硝酸和硫化氫等,就越來越少。池塘底質在缺氧情況下,還原反應增多,有害物質越來越多,導致對蝦應激,病害由此發生。
渾濁水有如下處理方法:
使用消毒葯物,殺死部分浮游動物。常用生石灰,濃度為20ppm(每立方水體20克,若水深為1米,每畝用生石灰13公斤左右)。生石灰先溶於水,加水稀釋,全池均勻潑灑,使用生石灰後水會變清些。也可以用其它消毒劑,但其濃度必須以對蝦安全為前提。
停止投料1-2餐。目的是讓蝦飢餓,搶食部分浮游動物,減少浮游動物數量,方便培養藻類。
換水5-10厘米。換水的目的是補充藻種。因渾濁水中藻類很少,藻種少培養藻類更困難,故必須增加藻種含量,方便肥水,以便能在較短時間內把藻類培養起來。如果自己養殖的相鄰池塘正在養蝦或養魚,水色也好,沒有其它病害,可抽些過來,補充藻類,效果也很好。
立即施肥。所用肥料盡力用無機肥,不用有機肥。從近年許多蝦農反映,用有機肥肥水,對蝦發病機會較多。據廣西北海某地蝦農反映,2004年上半年發病蝦塘中,80%是使用雞糞肥水。廣東斗門蝦農也有相同反映。因為雞糞是有機物,不易溶於水,不易被單細胞藻類吸收利用,沉積到池底後,容易腐爛發臭,污染底質。而水質的惡化,往往是由於底質惡化引起,同時,雞糞處理不好,又可以帶細菌病毒,容易引起對蝦發病。
使用單細胞藻類生長素。它是根據單細胞藻類特需的營養要求配製而成,含有高活性的氮、磷、鉀、硅等營養元素,有利於單細胞藻類繁殖,有效期長,一般養殖一造蝦只需一次性肥水。用量也少,一般水深為1米,每畝放1-1.5公斤即可。價格也便宜,通常每畝費用為6-8元。使用更簡單,只要加水溶解,稀釋全池潑灑即可。見效也快,24小時內水色會變為褐色和綠色,48小時內達到預期效果。
肥水時應在上午晴天進行,陰天和雨天不要肥水。
結合使用微生物制劑,例如芽孢桿菌、光合細菌和EM菌等。
此外,施些沸石粉和合理使用增氧機,效果更好。
總之,渾濁水對正在養殖的對蝦危害極大,它在最初出現時,對蝦並沒有明顯異常症狀,但若不及時處理,其後果不堪設想。務必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及時改變水色和透明度,保持養殖水體的生態平衡,防止蝦病的發生。

㈥ 白對蝦養殖技術

清塘

清塘徹不徹底,是整造蝦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清塘方面,小編認為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時間安排

在計劃好淡化苗的時間以後,我們倒過來推算整個清塘需要的時間:大塘肥水(3~5天)←水體消毒(7~8天)←塘底殺菌和調節酸鹼度(5~6天)←塘底翻耕(3~5天)。因此,清塘必須提前18~24天開始,在時間安排方面,我認為最好擇中,也就是20天,主要考慮給實際操做過程留有餘地(象天氣和人為的因素都有可能影響)。

2.翻耕

時間安排好後,清塘的第一步就塘底翻耕,翻耕的深度最少都要達到20公分,這樣做主要考慮紫外線殺菌和土壤的疏鬆,有利空氣充分的進入泥土,達到泥土有氧發酵的目的。

3.塘底殺菌

翻耕好曝曬1~2天後,殺菌其實很簡單,之前大家都是使用生石灰進行殺菌,這樣會導致水質的ph值不穩定,所以建議大家用益生菌殺菌是最好的,有益菌可以殺死有害菌,這樣還能改良土塘裡面土壤的有機質,增加水質的營養成分,曝曬3~5天後,直接加水到80公分就可以考慮水體消毒了。

4.水體消毒

微生物消毒:塘底殺菌後,直接加水到80公分,每畝按40公分微生物菌劑(稀釋後潑灑,效果是最好的)全塘潑灑,主要目的是殺滅水體的病菌,並開動增氧機2~3小時攪拌均勻。

茶麩和殺蟲:下漂白粉後的第3天,每畝用茶麩20公斤(浸泡1晚)全塘潑灑,主要殺滅水體的魚卵,開動增氧機1~2小時。

蝦塘改底
二. 肥水

說到肥水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雞糞肥水,但是這樣不僅起不到什麼效果,還增加了很多的有害菌,導致水體渾濁,嚴重的甚至使蝦死亡,給你們一個好方法。放養前20-30天,每畝每米水深用魚蝦樂3-5kg稀釋後直接潑灑。在養殖過程中,根據水質質量定期使用,通常15-30天使用一次。水質嚴重惡化時,可酌情增加用量。流水養殖或換水較為頻繁的育苗池,可在入水口處加魚蝦樂,每立方米4-6克。

三. 淡化

一、淡化池的操作

邊角建淡化池 彩條布在水裡只圍2/3面積,彩條布露出水面的部分必須保持在50公分以上,目的是考慮有風的時候擋住外塘水,以免鹽度變化和防止青蛙入池吃蝦苗。

在高溫天氣建淡化池,由於池邊角的水位淺,因而要建簡易遮陰棚,就是在小池頂部(留有1米的高度,以方便管理)加蓋一層遮陰網;

調節鹽度和硬度方面 根據池塘水質情況適量加入工業鹽和化工,但在實際操作中,調到幾格水是根據苗場的出苗時水的格數為主的。

㈦ 蝦塘的廢水是污水嗎

是污水。
蝦塘塘主清洗蝦塘排放的污水仿虧啟,屬於海水養殖污水而非工業廢水排放,政府有關部門嚴格要求養殖廢水不能直排大海,並對魚蝦塘進行一一排查(包括水質檢測、排污管道、排污方式等)。
污水指不清潔的水生活污水城市污水∶由污水管道輸送的廢棄的液體污水備如,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來自生活和生產的排出水。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工業廢空陪水和初期雨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有病原體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植物營養物和有毒污染物等。

閱讀全文

與如東蝦廢水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混凝土後澆帶的滲水處理 瀏覽:892
柴油貨車空濾濾芯漏油怎麼辦 瀏覽:601
樹脂瓦與石棉瓦哪個更貴 瀏覽:289
超濾膜反洗條件 瀏覽:870
馬德里污水處理 瀏覽:137
一萬噸污水等於多少升污水 瀏覽:96
去污除垢是什麼意思 瀏覽:22
水處理反滲透與水溫的關系 瀏覽:42
安吉爾a6凈水器電路板多少錢 瀏覽:57
倒中葯怎麼過濾 瀏覽:408
如何來提升酒店的伺服器 瀏覽:568
華為視頻怎麼過濾廣告 瀏覽:806
過濾水槽里放撒 瀏覽:163
什麼香煙過濾嘴是空的 瀏覽:645
食醋浸泡水垢保溫瓶不保溫 瀏覽:560
污水操作工持證上崗 瀏覽:462
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維護保養記錄表 瀏覽:51
帶氣囊比亞迪f0空調濾芯在哪裡 瀏覽:41
燃氣流量計過濾器安裝位置 瀏覽:598
蒸餾產率怎麼算公式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