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 污水排放量是多少
二、水污染狀況
1.水資源的污染:人口數量的幾何增長、現代工業廢水的亂排亂放、城市垃圾、農村農葯噴灑等等,造成本來已是極少的淡水資源加劇短缺,無法為人所用。據統計,目前水中污染物已達2千多種(2221)主要為有機化學物、碳化物、金屬物,其中自來水裡有765種(190種對人體有害,20種致癌,23種疑癌,18種促癌,56種致突變:腫瘤)。在我國,只有不到11%的人飲用符合我國衛生標準的水,而高達65%的人飲用渾濁、苦鹼、含氟、含砷、工業污染、傳染病的水。2億人飲用自來水,7000萬人飲用高氟水,3000萬人飲用高硝酸鹽水,5000萬人飲用高氟化物水,1.1億人飲用高硬度水。
2.水污染的嚴重性:污染水的70%——80%直接排放,我國污水的處理能力只佔20%左右。全國每年排污量約300億噸。全國各大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受到污染。全國78條主要河流有54條遭污染.我國七大水系:長江,珠江,松花江,黃河,淮河,海河,遼河。七大水系中有一半河段受到污染,86%城市河段污染超標,比較嚴重的有:黃河,淮河,遼河,太湖,巢湖,滇池等河流湖泊。
3.水中的有害物質:有機物: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農葯、氨氮等;重金屬:鉛、汞、錳、鎘等;微生物:細菌、致病菌。
聯合國指出,每年全世界約500萬人死於同水有關的疾病。世界衛生組織於該年10月公布了威協人類健康的十大殺手,不潔飲水位列其中。
② 中國城市的水污染百分比是多少
(l)河流
全國七大水系中近一半河段污染嚴重,86%的城市河段水質普遍超標。例如,淮河在評價的2000公里河段中,78.7%的河段不符合飲用水標准,79.7%的河段不符合漁業用水標准,32%的河段不符合灌溉用水標准。近幾年來共發生大的污染事故54起,對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造成極大危害,直接經濟損失2億元;江蘇邳縣污水灌溉農田,造成小麥平均每畝減產40~50公斤,水稻平均每畝減產60~90公斤。1989年春節之際,上游開閘污水下泄,致使淮南、蚌埠兩市自來水受到嚴重污染而不能飲用,100多萬市民的飲用水發生危機,老百姓怨聲載道。淮河流域許多地區癌症發病率比正常地區高出十幾倍到上百倍,一些村莊2/3的人肝腫大。除淮河之外,松遼水系、海河水系、珠江水系的污染也十分嚴重。據15個省市29條江河不完全統計,2800公里河段漁類基本絕跡,有漁業價值的中小河流50%不符合漁業水質標准,平均每年發生大面積污染死魚事故約1000起,直接經濟損失4億元。同時由於河口的污染,溯河性魚蝦資源遭到破壞,產量大幅度下降,部分內灣漁場荒廢。
(2)湖泊
我國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屬污染和富營養化問題十分突出。例如:滇池是昆明最大的飲用水源,供水量佔全市供水量的54%,由於昆明市及滇池周圍地區大量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致使滇池重金屬污染和富營養化十分嚴重,作為飲用水源已有多項指標不合格,藻類叢生,夏秋季84%的水面被藻類覆蓋。昆明市第三水廠1993年被迫停產43天,直接經濟損失4000多萬元;沿湖不少農村的井水也不能飲用,造成30多萬農民飲水困難;由於飲用污染的水,中毒事件時有發生,1987年昆明市肉聯廠100多名職工中毒;滇池特產銀魚大幅度減產,1987年產量僅為最高年產量的1/10,魚群種類減少,名貴魚種絕跡。
據全國飲用水源調查,全國約7億人飲用大腸菌群超標水,1.64億人飲用有機污染嚴重的水,3500萬人飲用硝酸鹽超標水。近年來我國傷寒、細菌性痢疾、傳染性肝炎、腹瀉等疾病屢有發生,都與水污染有關。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的國家,特別是北方缺水問題已十分嚴重,水污染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全國500多個城市中有300多個城市缺水,40多個城市經常鬧水荒。據統計,全國因缺水造成糧食減產50多億斤,工業產值損失近千億元。
③ 生活污水取新鮮用水量的多少
取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九十。根據《室外排水設計規范》顯示,城市生活污水產生量是用水量的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九十。
④ 我國每年污水處理率為( )
我國每年污水處理率空派為(25%左右)。
污水處理率指經過處理的生活污水、工業廢水量占污水排放總量的比重。污水處理率=污族虧枯水處理量÷污水排放總量×100%。截至2013年底,中國城市污水處理率為89.21%。
污水處理:為使污水達到排入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於建築、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有條件的村莊,應聯村或單村建設污水處理站。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雨污分流時,將污兆洞水輸送至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
2、雨污合流時,將合流污水輸送至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在污水處理站前,宜設置截流井,排除雨季的合流污水。
3、污水處理站可採用人工濕地,生物濾池或穩定塘等生化處理技術,也可根據當地條件,採用其他有工程實例或成熟經驗的處理技術。
⑤ 我國每年污水處理率是多少
我國每年污水處理率為25左右。
污水處理就是採用各種技術瞎歷和手段,將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質分離去除、回收利用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使水得到凈化。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原理可分為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和生物處理法三類;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三集處理,三級處理有時又稱深度處理。
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中的污染譽山物是多種多樣的,往往需要採用幾種處理方法的結合,才能去除不同性質的污染物或污泥,實現凈化的目的。我國每年污水處理率為25左右,有大量的污水需要處理,因為我國有很多工業園區在進行工作,導致污水比較多。
污水處理流磨虛搜程
通過物理作用分離、回收廢水中不溶解的懸浮狀態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方法,可分為重力分離法、離心分離法和篩濾截留法等。屬於重力分離法的處理單元有沉澱、上浮(氣浮)等,相應使用的處理設備是沉砂池、沉澱池、隔油池、氣浮池及其附屬裝置等。
離心分離法本身就是一種處理單元,使用的處理裝置有離心分離機和水旋分離器等。篩濾截留法有柵篩截留和過濾兩種處理單元,前者使用的處理設備是格柵、篩網,而後者使用的是砂濾池和微孔濾機等。
⑥ 中國城市污水處理率
數據顯示,我國城市和縣城污水處理率逐年增長,城市污水處理率由93.44%提升至97.53%,縣城污水處理率由87.38%提升至95.05%,目前均已達到較高水平。建制鎮污水處理率增長緩慢,從52.64%增長至60.98%,且差距較為明顯。
⑦ 中國每年排放污水是多少
目前中國大約每抄年排放廢水為710億噸襲(2012年數據),年增長為20億噸。每天排放約1.945億噸。
污水排放口是將污水(雨水)向水體排放的構築物。其任務是使排放的污水(雨水)與水體中的水盡快得到最大程度的混合,使排放污水中的污染物得到盡快得稀釋擴散並進一步降解凈化。根據排放口的位置一般分為岸邊集中排放口、江心集中排放口或分散排放口。
⑧ 我國每年污水處理率是多少
目前,水污染在中國已成為不容忽視的事實,而日益膨脹的城鎮每天產生的大量生產生活污水也成了水污染的元兇之一.污水處理,這一人類自身能夠採取的應對補救措施也更多地進入人們的視野.
城鎮污水處理現狀不容樂觀
「2004年,全國661座城市有污水處理廠708座,處理能力4912萬m3/d,全年城市污水處理量162.8億m3,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了45.7%;全國的1636個縣城有117座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273萬m3/d,污水處理率只有11.2%.」 近日,在2006城市水業戰略論壇上,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社會事業部城建環保處副處長於曉東指出,我國城鎮污水處理的現狀不容樂觀.
「我們對1995年和2004年的745個國控斷面進行對比分析,發現Ⅰ類到Ⅲ類水質從1995年的27.4%增加到了2004年的37.7%,同時劣Ⅴ類水質下降到了28.2%.雖然水環境整體情況還不是很樂觀,但它已經開始從一個不好的狀態向好的方向發展.在近十年GDP增長迅速、環境承載量巨大的情況下,我們的水環境發生轉變,說明我國』十五』對污水設施投入力度的加大還是非常正確的.」於曉東介紹,從1998年以來,各地就加大城市污水處理方面的投入力度,至2005年國家共投入國債資金600億元,帶動其他資金1500億元.
通過對1990年~2004年我國的用水量分析,於曉東發現用水量在1994年達到最高點之後,一直呈下降趨勢,我國這幾年經濟整體增長非常快,但是用水量並沒有一起增長,說明我國經濟在向節約型轉變.
「2004年,全國城市污水管道長度是7.8萬千米.單位污水排放量的平均長度為8.1km/(萬m3/d),但是低的省份可能連1km/(萬m3/d)都不到,各個城市相差非常大,大部分城市的污水管網建設整體處於明顯不足和滯後狀態.」於曉東指出,我國城鎮管網建設滯後,污水處理廠設計規模偏大、負荷率普遍較低是目前污水處理設施的主要問題.
而除了投資不足之外,於曉東認為,影響城鎮污水管網建設的主要原因在於規劃不科學,建設歸建設,規劃放在規劃一邊,雙方根本沒有銜接.部分污水處理廠建設時未充分調查並合理預測污水量,沒有充分考慮到工業企業、城市建設布局調整或水價提高等原因導致規劃范圍內的用水量下降等因素,造成設施建設脫離環境保護的實際需要,「貪大求洋」,設計規模偏大.加之我國尚未形成有效的污水再生利用激勵機制,再生水管線等配套設施建設不完善.由於資金不足、設計建設缺陷、執行標准逐步趨嚴等方面的原因,有相當一部分城市污水處理廠普遍存在不達標或不能同時達標的問題.
「收費不到位,相關運行機制尚未完善也是大的問題.」於曉東介紹,截至2005年6月底,全國有475個城市實行了污水處理收費制度,還有186個城市沒有開征污水處理費,已經開征污水處理費的城市普遍存在收費標准低、征繳率低的問題.同時,政府和污水處理企業之間的職責分工仍然不明確,部門協調與征地、收費、運行等方面相應配套機制不完善,城市污水處理市場化、產業化進展比較緩慢,「這造成整個污水處理行業現在總量很大,但是效率不高的局面」.
「十一五」污水處理:嚴格對接重點流域保護
「當前工作要優先建設配套管網,保障污水處理率,加快處理設施的建設和升級改造,』十一五』末要保證達到1億m3/d的能力,到』十二五』希望再增長三千萬的規模.」於曉東說.
據悉,2004年,我國城鎮污水處理總能力達到了5185萬m3/d,如果加上各省市自治區目前在建規模,「十一五」初期全國城鎮污水處理能力可望達到近9000萬m3/d.
「對新增能力要進行一個總體布局的分析,布局總體效果要與污染貢獻和水環境污染嚴重地區相吻合,達到治理效果最優.」於曉東建議,目前,尚未建成污水處理廠的297個城市,尤其是地級以上城市,應優先啟動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優先考慮水源保護區、沿江與河流上游城鎮、國家重點保護區和風景區;重點流域區域及大江大河沿岸城市應嚴加要求,達到較高的城鎮污水處理率和處理程度;飲用水水源地周圍及影響區的城市和縣鎮,根據相關法規和標准規范,從嚴確定污水處理率和處理程度;重點國家級保護區、風景區和自然遺產等,城鎮污水處理率盡可能滿足水環境保護的要求;東部發達地區、中部地區及西部欠發達地區,其他非重點領域、區域,根據當地環境容量和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確定合理可行的城鎮污水處理率.
「城鎮污水處理要與國家幾個重點流域的保護規劃嚴格對接,到2010年,南水北調東線、三峽庫區及上游影響區、21世紀首都水資源影響區、滇池流域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80%,淮河流域、太湖流域、巢湖流域達到75%,海河流域、遼河流域、松花江流域達到70%,黃河流域、珠江流域、長江中游達到60%.」
於曉東說,「十一五」期間要完成以上規劃目標,新增投資將比「十五」期間更大,投資額度排序為:管網、新增污水能力、污泥處理處置、舊廠升級改造、再生水.同時保障措施必須跟上,如建立和完善技術標准和評估體系,組織技術開發、示範,解決關鍵技術問題;推行有利於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的經濟政策,積極推進水價改革,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污水處理收費制度;明確各部門職責,加強組織協調,整合和優化配置資源;完善法律法規,規范項目建設,加強運營和市場監管等.
「到2010年底,全國城鎮污水處理率平均達到60%以上,其中省會以上城市達到80%以上,地級市達到60%,縣級市達到50%,縣城達到30%,北方地區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污水處理量的20%以上.到』十一五』末,全國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能力達到1億m3/d左右,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系統的處理量達到300億m3/年左右,預計污染物每年削減量為COD600萬噸以上.」最後,於曉東用這一連串數字描繪出五年後我國城鎮污水處理的規劃目標.
⑨ 我國污水處理率是多少
根據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住房城鄉建設部、環境保護部編制的《「十二五」全國城鎮專污水處理及再屬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到2015年,全國所有設市城市和縣城具有污水集中處理能力,城市污水處理率提高到85%。縣級市處理率達到70%,縣城污水處理率平均達到70%,建制鎮污水處理率平均達到30%。
此外,到2015年,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的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80%,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再生水利用率達到15%以上。
現在也就是80%左右
⑩ 我國城市和農村人均生活污水排放量是多少請提供相應文件和出處,感激不盡!
一般取給水量的85%為污水量,也就是說人均給水120立方/d,污水量就是102立方/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