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廢水的可生化性
東莞廢水處理設備萬川環保告訴你們:可生化性是指廢水制中污染物被微生物降解的難易程度。廢水的可生化性取決於廢水的水質,即廢水所含污染物的性質。若污水的營養比例適宜,污染物易被生物百降解,有毒物質含量低,則廢水的可生化性強。適於微生物生長的廢水可生化度性強,不適於微生物生長的廢水可生化性差。
❷ 污水的可生化性取決於什麼用什麼去評價
污水的可生化性主要取決於BOD/COD大於等於0.3 以上.
實踐證明B/C值小於0.3 以下,微生物不生長.只得投加碳源來補充.
BOD; 是生化需氧量.
COD :是化學需氧量.
以上兩個值經過實驗室檢測,再計算.
❸ 廢水可生化性問題的實質是什麼評價廢水可生化性的主要方法有那幾種
東莞廢水處理設備萬川環保告訴你們:可生化性是指廢水制中污染物專被微生物降解的屬難易程度。廢水的可生化性取決於廢水的水質,即廢水所含污染物的性質。若污水的營養比例適宜,污染物易被生物百降解,有毒物質含量低,則廢水的可生化性強。適於微生物生長的廢水可生化度性強,不適於微生物生長的廢水可生化性差。
1、水中大部分有機污染物在正常條件下是否可以被微生物群降解至所要求的標准。zd如果可以,則可生化性較好,否則就不是很好。
2、水中是否含對微生物有毒或抑制微生物正常生長的物質。
3、有些物質的降解不能一步到底,而需要經過生態鏈式的中間過內程,中間過程的代謝物質是否可以繼續進行降解。
4、水中污染物成分及其比例是否滿足微生物所需的營養結構。
5、採用厭氧生化法還是好氧生化法,廢水的可生化性應分別進行評價。
❹ 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差的原因有哪幾點
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營養不均衡,C、N、P比例失調,導致絮體顆粒小,不易沉降;
2、曝氣量過大,溶解氧升高,不易沉降;
3、絲狀菌膨脹;
4、污泥解絮;
5、水質不穩,負荷過大或過小;
6、剩餘污泥過多。
針對以上幾點,可作出以下相應對策:
1、投加一定的營養鹽和微量元素,使微生物在生長過程中有充足的營養吸收;
2、調整曝氣量,按實際情況如果是活性污泥法就在1.5-3之間,如果是接觸氧化,可在2-4之間;
3、絲狀菌膨脹無有效的控制措施,可適當調節曝氣量,然後投加一些絮凝劑,加大排泥力度試一下,如果實在不行,就從頭開始調把;
4、查找污泥解絮原因,看是否細菌中毒或營養不足;
5、充分發揮調節池的作用,盡量使水質均勻,或投加營養鹽進行調節或少量進水;
6、加速排泥。
(4)污水為什麼生化性差擴展閱讀:
活性污泥中復雜的微生物與廢水中的有機營養物形成了復雜的食物鏈。最先擔當凈化任務的是異養菌和腐生性真菌,細菌特別是球狀細菌起著最關鍵的作用。
優良運轉的活性污泥,是以絲狀菌為骨架由球狀菌組成的菌膠團。沉降性好,隨著活性污泥的正常運行,細菌大量繁殖,開始生長原生動物,是細菌一次捕食者。
❺ 什麼是污水的可生化性
東莞廢水處理設備萬川環保告訴你們:可生化性是指廢水制中污染物版被微生物降解的難權易程度。廢水的可生化性取決於廢水的水質,即廢水所含污染物的性質。若污水的營養比例適宜,污染物易被生物百降解,有毒物質含量低,則廢水的可生化性強。適於微生物生長的廢水可生化度性強,不適於微生物生長的廢水可生化性差。
❻ 分析說明為什麼一些工業廢水難以生化降解怎麼樣進行生化降解
一些工業廢水難以降解是因為各工廠所產生的廢水中含有一定的有機化合物成份,有機化合物成份里BOD與COD比值不同,這樣就形成生化易和生化難的降解之區分.根據不同的化學成份採用不同預處理後再生化,一般是電化反應,厭氧等,要拫據不的水質採用相應的預處理方式.
❼ 試分析稀釋會對原污水的可生化性的判斷產生什麼影響
1、固體有機物 有些固體有機物可在COD測定中被重鉻酸鉀氧化,以COD的形式表現出來,但在回BOD5測定時對BOD5貢獻很小答,不能以BOD5的形式表現出來,致使BOD5/COD偏低.實際上這些固體有機物可通過生物絮凝作用予以去除.此時污水的BOD5/COD雖小,但生物處理的效果卻不差.
2、無機還原性物質 污水中無機還原性物質在BOD5和COD的測定中也消耗溶解氧.同一種無機還原性物質在兩種測定中消耗的溶解氧不同,致使BOD5/COD降低,但此時污水的可生化性不一定差.
3、特殊有機物 有些有機物比較特殊,能被微生物部分氧化,卻不能被重鉻酸鉀氧化.BOD5/COD雖大,但實際上污水的可生化性較差.
4、BOD5/TOD TOD比COD更能准確代表污水中有機物的含量,用BOD5/TOD評價污水的可生化性更准確.
❽ 若廢水可生化性不好改怎麼辦
可生化性不好有幾種可能
1. 大分子量的COD偏多, 生化處理不容易降解
2. 有機物含量偏少, 這種廢水最好和市政污水混合後再一起處理
3. 廢水的溫度過高或過低
❾ 污水處理厭氧後生化性不好怎麼辦
啊哦,是垃圾滲濾液哦。。業界難題,呵呵。
首先,你用的是UASB法,反應機理來看,反應完全的話是有機物轉化為甲烷,氫氣,CO2等,可生化部分的COD優先被微生物利用了,出水B/c=0.29已經不錯了,說明還是有部分難降解的物質被分解成小分子。
其次,接觸氧化池的負荷計算,容積負荷的選取是不是市政水的選項,我沒查手冊,不知道。
最後,垃圾滲濾液確實含有很多難降解的物質,通常工藝UASB--AO--MBR--超濾--反滲透。。。
依我做了多年垃圾滲濾液的經驗來說,氨氮問題不大,中轉站的滲濾液屬於初期的滲濾液,相對來說,高COD,低氨氮。國內很多工程MBR出水基本在700--1200的COD,很難繼續降解,因為其中含有腐殖酸等無法降解的物質。另外,我們還做過相關實驗,各種傳統的提高生化性的方法均無效。。。我們反滲透的濃縮液加雙氧水,可以提高有限的生化性,微乎其微。。。
垃圾滲濾液的處理,相當復雜。。2010年出來了相關的指導規范。
最後,我第一次看到用接觸氧化法處理垃圾滲濾液的。。。如果沒記錯的指導規范上也沒有用到。。。。有兩年沒接觸垃圾滲濾液啦,暫時就說這么多吧。但願對你有幫助。
PS:為啥要稀釋10倍處理呢- - 3W多COD直接上厭氧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