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農村生活污水,能不能用來澆地啊請詳細講解一下
摘要 用污水澆地種出來的洋芋,長期食用將對身體健康產生危害,容易讓人體重金屬超標,嚴重甚至容易致癌。
⑵ 鹽鹼地應該施什麼肥呢腐植酸能直接撒地里嗎謝謝
鹽鹼地應該首先使用酸性土壤調理劑。腐植酸就是最適於改良鹽鹼地的材料。腐植酸就應該直接撒在地里,起到降低pH的作用。為降低成本,最好直接施用游離腐植酸較高(含量至少50%)的風化煤粉或褐煤粉、泥炭粉;也可以施用腐植酸銨(用氨水或碳酸氫銨處理(氨化)過的風化煤)。根據土壤的鹽鹼含量,可以每畝施用200~2000kg,連續3年以上,土壤質量會得到根本改良。
⑶ 農村生活污水,能不能用來澆地啊請詳細講解一下
農村生活污水所含的物質,無非是生活廢棄有機物(如油脂、洗滌劑等),回無機物很少(答如菜湯里的食鹽),不含有重金屬等有害元素和有毒物質,用來澆地那是很好的。含有有機物和氮磷的油脂、洗滌劑等對植物生長正是所需要的肥料,並非酸性較強的物質,不必擔心土地板結。極少的無機物也不會造成明顯影響。
其實,農村世世代代是利用農村生活污水澆地的。
⑷ 用生活污水澆菜有什麼危害
雖然污水中有一些肥料成分,如氮、鉀等。但更多的是鎂、鋅、鉛、磷化物等有毒元素,特別是工業污水,其毒性更大。用污水澆地種出來的蔬菜,長期食用將對身體健康產生危害,容易讓人體重金屬超標,甚至金屬中毒。 生活污水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種洗滌劑和污水、垃圾、糞便等,多為無毒的無機鹽類。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細菌多。
⑸ 化糞池裡的糞水能直接澆玉米小苗嗎
化糞池的水也可以澆地,但是需要經過完全的腐熟以及稀釋一定倍數之後才能使用。否則,很容易造成土壤的鹽漬化、燒傷農作物根系的情況發生。
化糞池,就是儲存糞水、生活污水的有一定的容積的「儲罐」,可大可小、結構克簡單可復雜、有家用的也有規模化養殖場使用的。但是總得來說,化糞池就是藏污納垢的地方。化糞池裡儲存的糞水、垃圾在化糞池裡就會逐漸的腐熟。對於化糞池裡的水來說,如果能夠完全的腐熟,經過稀釋之後是可以澆灌農作物、果樹和蔬菜,也是比較好的有機肥料。
很多人的理解,化糞池裡的水就是一些尿水和污水,直接澆灌使用沒什麼問題。但是,這些尿液和污水與糞便長期的混合過程中,也會溶解一些糞便中的物質,比如說鹽離子、性狀發生變化的有機物顆粒等。而且,這些尿水、污水中自身就有一些蛋白質、糖類、鹽離子以及氨氮物質。所以,糞水中的成分是比較復雜的,未經腐熟的糞水也是有一定風險性的。
糞水中的鹽離子是處於游離狀態的,施入土壤之後可以快速的分散在土壤中。而對於化糞池的糞水來說,其中的鹽離子含量也比較高,在未經腐熟的情況下使用,很容易造成農作物、蔬菜和果樹根系的脅迫作用,影響根系的正常功能,也有可能因為較高的鹽離子含量造成土壤的鹽漬化;其次是未經腐熟的糞水氣味是很難聞的,直接施用的話會造成一定的空氣污染。
⑹ 井水澆地小麥施什麼肥料
井水澆地小麥施肥。「施肥已像抽大麻,不用不行啦」
事情是這樣的:正值春耕時節,在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營丘鎮叢閆村,記者見到了和老伴一起澆地的53歲農民唐立新。唐立新說,自己這塊地一共有4畝,從去年臘月二十七下過雨之後,就沒再下雨,所以他正在用地邊上的井水澆地,也一邊施用尿素。
在唐立新的地頭上,還有半袋子尿素。唐立新說,從小麥秋種時,自己施用的就是復合肥,一畝地150斤,花270元錢;再就是處於這個時候的返青期,用上25斤尿素。「這10來年都是這么用的,就是憑經驗種唄。」記者在地頭看到的,基本上是大水大肥。
在黑龍江富錦市,春耕備耕的農民對化肥的需求量同樣巨大。
種糧大戶柳軍力家的8萬多斤化肥堆得像一座小山。今年他水稻種植面積達80多垧(一垧折15畝),每垧地化肥用量在1100斤左右,包括2袋鉀肥、4袋二銨、2袋尿素、3袋硫酸銨,還有一些硅肥等。而在前些年,一垧地化肥使用量只有七八百斤。
談起化肥的投入,柳軍力說,過去種地化肥用得少,一畝地就投二三十斤,此外還要上一部分農家肥,現在隨著種地規模的擴大,化肥就投得多了。這幾年化肥投入量一直在增加,一垧地每年都得增加50多斤,否則就感覺糧食要減產,心裡不踏實。
對化肥的使用,黑龍江省同江市綠農農業合作社理事長劉剛有更深的體會,目前該合作社經營8000多畝地。劉剛說,農民種地規模越大,越敢投入化肥,現在規模經營,主要是靠化肥提高產量,像他這樣規模的合作社,化肥使用量每垧地要比種地少的農民高出10%左右。
減少用量,心有餘力不足
俗話說,「種地不上糞,等於瞎胡混」。農家肥的使用可以減少化肥用量,提高地力。但農民卻覺得大規模使用農家肥不現實。
唐立新說,自己10來年沒有用糞肥了。一來用化肥方便,再就是現在家家戶戶都不養豬了,也沒有了攢糞堆糞的習慣。「以前用土肥的時候,秋種時用上一袋子復合肥就可以了;現在不用土肥,秋種的時候要用上一袋子半的復合肥。」
柳軍力告訴記者,每年都會從養殖場買點豬糞,發酵之後上在地里,但都是小規模的,長出來的糧食夠自己一家吃,其他地塊要想實現穩產增產還得靠化肥。「農家肥對減少污染提高地力,確實有很大好處,但既沒有那麼大的供應量,運輸成本也高,只能小規模用。」
此外,施肥方式不科學也增加了化肥使用量。采訪中,農民普遍反映,他們的施肥方式主要是種植之前一次性施肥。
「一次性施肥造成很大的浪費,苗剛出來時實際上不需要那麼多的營養,而氮肥上到地里後很容易蒸發,變成氮氣,等苗長大了營養流失得也差不多了,化肥的實際利用率也就60%左右。」劉剛說。
據了解,分層施肥或分階段施肥,可以減少化肥用量,但人力成本會大大增加。劉剛說,分階段施肥,可以提高農作物對化肥的吸收率,從而減少使用量,「但一垧地假如少用200元錢的化肥,採取分階段施肥,人力成本就得多花300元,農民還是會選擇多施肥」。
農民願意用有機肥!有一個佔地230畝的家庭農場,主要種蔬菜。農場的溫室大棚內,統一使用水肥一體化設施,每個大棚的設施費用是800元,可連續用6年,節水節肥,節省人工。
農場屬於壽光市設施蔬菜土壤質量提升技術示範區,從2014年開始使用微生物肥料、高碳有機肥、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水肥一體化。從外觀看,科學施肥,讓土壤更加疏鬆了。
在一個黃瓜大棚里,農場主賈崇山捧起一把土告訴記者,現在用了生物有機肥(一種加工處理過的稻殼糞)後,土壤不板結了,而且細致疏鬆,澆水後很容易滲透,很快乾燥,不易滋生疫病,而且作物吸收快,生長好,可以少用化肥。
「現在用的有機肥,有國家和地方的補貼,所以價格和用普通肥料基本一樣。如果有一天沒有補貼了,肯定還會有很多農民選擇普通肥料,因為畢竟普通肥料價格便宜。」賈崇山說。
⑺ 在農村下水道排出來水,可以用來澆農作物使用嗎
當然不可以了,有點兒常識都知道,不論是什麼地方,下水道里的水基本上都是生活用水排出來的廢水,這種水根本就是不可以灌溉農作物的,如果真的用它們來灌溉,長出來的蔬菜恐怕你不敢吃吧,再者說了誰會拿這么臟的水去灌溉呢,在農村確實有一種說法叫做農家肥,但農家肥絕對不是這種水。
我記得小的時候在農村家家都會使用農家肥來耕作,而農家肥就直接從室外的那種露天廁所後邊取用排除的糞便經過發酵在配上一些土發酵一段時間之後就形成了農家肥,別看這東西很臟,但是種出來的菜,那是特別的有營養。
綜上所述,不論是哪裡的生活用水,排水管道都不可以用來灌溉農作物,因為里邊有很多化學成分,不利於植物生長。
⑻ 地里的地,用井水澆地,不收糧食,上什麼肥料才能好起來
不管是井水還是河水澆地,最好是上農家肥(有機肥),不僅能為農作物提高全面營養而且肥效長,能使土壤疏鬆,提高土壤透氣性,促進植物的生長,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如果沒有足夠的農家肥可以適量使用復合化肥,(也可分別按比例使用氮肥、磷肥、鉀肥),仔細看化肥的使用說明,根據糧食作物所需的氮磷鉀多少按比例來使用。
⑼ 城市污水能當肥料澆地嗎污水澆地注意哪些問題
城市污水千萬不能澆地,因為城市污水含有重金屬、磷、洗滌劑、毒素內等都超標,如果是經容過污水處理廠處理過的污水可以,沒有經過處理的城市綜合污水千萬不能澆地,即便是看著很清,澆地莊稼也不死,糧食或者蔬菜的殘農和重金屬都會超標。
⑽ 農村生活污水如何利用
1、人工快速滲濾系統
人工快速滲濾系統主要由預沉池、配水池、人工快速滲濾池和清水池組成。人工快速滲濾池中的滲透介質一般選用天然砂、人工砂、爐渣、粉煤灰等,按照不同負荷及水質凈化標准設計相應的粒徑和厚度,按照自上而下由細到粗依次排列而成。在正常的運行過程中,濾料呈壓實狀態,且表面生長著生物膜。在污水經過時,通過濾料的物理機械攔截作用,濾料中粘土礦物和有機質的吸附作用及生物膜的生物絮凝和降解作用,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
2、人工濕地系統
該系統一般由人工基質(多為碎石)和生長在其上的濕生植物(蘆葦、香蒲、菖蒲、水竹、美人蕉、燈心草和大麻等)組成,是一種獨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生態系統,利用各種植物、動物、微生物和基質的共同作用,逐級過濾和吸收污水中的污染物,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
3、傳統三格式化糞池技術
傳統的三格式化糞池是將污水沉澱和污泥發酵,集中在一個腐化池進行處理的工藝。其對污水處理的效率很低,處理後的水質達不到國家排放標准。在厭氧發酵工藝研究發展的初期,該工藝被廣泛用於農村居民住宅區生活污水處理,但現在作為單獨的污水處理方式正逐漸被淘汰,僅作為其它新凈水工藝的預處理工藝繼續使用。但在四川農村仍分布較廣。
4、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技術
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是一種新型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是在我國農村沼氣池和傳統的三格式化糞池技術基礎上,借鑒日本、德國及台灣等地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其根據現代農村居民的用水狀況及污水水質特點,在裝置內增設多處水力緩沖設施,能在一定范圍內適應生活污水水質、水量波動較大的特點。
5、沼氣池+人工濕地生活污水處理系統
沼氣池+人工濕地生活污水處理系統是在沼氣處理的基礎上配套人工濕地,通過濕地植物、基質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並經過多層過濾,降解污染,進一步凈化水質。特點是建造技術要求較低、處理效果良好,但其對地形要求比較高,且要佔用一定的地表土地,因而該技術適用於有寬余土地、有地勢差異且地形復雜的農村地區。該技術在四川眉山東坡區及成都市郫縣部分農村均有分布,一般是沼氣池+水平潛流人工濕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