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處理制葯廢水各絮凝劑用量急!
COD為9000?
請注復意,普通絮凝劑只制能有限降低COD,有機或者無機絮凝劑最主要的作用是去SS。要實現達標排放,可能需要使用進一步的治理措施。
具體用量可以通過滴定的方法來確定。
1 先將各種絮凝劑按照要求稀釋,制備成標准溶液體。
2 取一定量的水樣,分別用上面制備的絮凝劑做滴定,得出初步的評價。
3 滴定前,可能需要先調節PH值等,甚至可能需要對原水進行稀釋。
4 具體用量可以參考趙工的布驟,即從開始出現效果時的用量起,開始設置平行組。
5 每種絮凝劑都會有其單獨的最佳用量,也就是說當添加量超過一定程度後,再增加用量,去污效果不會增加。
6 確定最佳用量後,可以再設置兩種以上的絮凝劑配合使用的平行實驗。一般是用有機高分子+無機絮凝劑的組合模式。
以上雖然說起來麻煩,但由於是採用滴定實驗,實際實施起來會很快。
② 絮凝劑在生活污水處理中的配比是多少
混凝與絮凝的比較
絮凝劑是用來提高沉降、澄清、過濾、氣浮、離心分離等工藝過程的速度和效率。絮凝過程就是懸浮液中許多單獨顆粒形成聚集體(絮團或礬花)的過程。
水處理中,混凝和絮凝代表兩種不同的機制。
混凝
水中懸浮的顆粒在粒徑小到一定程度時,其布朗運動的能量足以阻止重力的作用,而使顆粒不發生沉降。這種懸浮液可以長時間保持穩定狀態。而且,懸浮顆粒表面往往帶電(常常是負電),顆粒間同種電荷的斥力使顆粒不易合並變大,從而增加了懸浮液的穩定性。
混凝過程就是加入帶正電的混凝劑去中和顆粒表面的負電,使顆粒「脫穩」。於是,顆粒間通過碰撞、表面吸附、范德華引力等作用,互相結合變大,以利於從水中分離。
混凝劑是分子量低而陽電荷密度高的水溶性聚合物,多數為液態。它們分為無機和有機兩大類。無機混凝劑主要是鋁、鐵鹽及其聚合物。
絮凝
絮凝是聚合物的高分子鏈在懸浮的顆粒與顆粒之間發生架橋的過程。「架橋」就是聚合物分子上不同鏈段吸附在不同顆粒上,促進顆粒與顆粒聚集。
絮凝劑為有機聚合物,多數分子量較高,並有特定的電性(離子性)和電荷密度(離子度)。
實際過程要比上述理論復雜得多。由於混凝劑/絮凝劑都是高分子物質,同一產品中大大小小的分子都有,所謂「分子量」只是一個平均概念。所以,在用某一混凝劑或絮凝劑處理污水是,「電中和」和「架橋」作用會交織在一起同時發生。絮凝過程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目前仍有一些沒有認清和解決的問題。就我們所知,絮凝過程與絮凝劑分子結構、電荷密度、分子量有關;與懸浮顆粒表面性質、顆粒濃度、比表面積有關;與介質(水)的pH值、電導、水中其他物質的存在、水溫、攪動情況等因素有關。因此盡管有理論和經驗可循,用實驗來選擇絮凝劑仍然是不可缺少的。
1、PAC(聚合氯化鋁)的溶解與使用
1) PAC為無機高分子化合物,易溶於水,有一定的腐蝕性;
2) 根據原水水質情況不同,使用前應先做小試求得最佳用葯量(具體方法可參見第2條:聚合硫酸鐵的溶解與使用-加葯量的確定);(參考用量范圍:20-800ppm)
3) 為便於計算,實驗小試溶液配置按重量體積比(W/V),一般以2~5%配為好。如配3%溶液:稱PAC3g,盛入洗凈的200ml量筒中,加清水約50ml,待溶解後再加水稀釋至100ml刻度,搖勻即可;
4) 使用時液體產品配成5-10%的水液,固體產品配成3-5%的水液(按商品重量計算);
5) 使用配製時按固體:清水=1:5(W/V)左右先混合溶解後,再加水稀釋至上述濃度即可;
6) 低於1%溶液易水解,會降低使用效果;濃度太高易造成浪費,不容易控制加葯量;
7) 加葯按求得的最佳投加量投加;
8) 運行中注意觀察調整,如見沉澱池礬花少、余濁大,則投加量過少;如見沉澱池礬花大且上翻、余濁高,則加葯量過大,應適當調整;
9) 加葯設施應防腐。
2、聚合硫酸鐵(PFS)的溶解與使用
1) PFS溶液配製
a. 使用時一般將其配製成5%-20%的濃度;
b. 一般情況下當日配製當日使用,配葯如用自來水,稍有沉澱物屬正常現象。
2) 加葯量的確定
因原水性質各,應根據不同情況,現場調試或作燒杯混凝試驗,取得最佳使用條件和最佳投葯量以達到最好的處理效果。
a.取原水1L,測定其PH值;
b.調整其PH值為6-9;
c.用2ml注射器抽取配製好的PFS溶液,在強力攪拌下加入水樣中,直至觀察到有大量礬花形成,然後緩慢攪拌,觀察沉澱情況。記下所加的PFS量,以此初步確定PFS的用量;
d. 按照上述方法,將廢水調成不同PH值後做燒杯混凝試驗,以確定最佳用葯PH值;
e. 若有條件,做不同攪拌條件下用葯量,以確定最佳的混凝攪拌條件;
f. 根據以上步驟所做試驗,可確定最佳加葯量,混凝攪拌條件等。
注意混凝過程三個階段的水力條件和形成礬花狀況。
a) 凝聚階段:是葯劑注入混凝池與原水快速混凝在極短時間內形成微細礬花的過程,此時水體變得更加渾濁,它要求水流能產生激烈的湍流。燒杯實驗中宜快速(250-300轉/分)攪拌10-30S,一般不超過2min。
b) 絮凝階段:是礬花成長變粗的過程,要求適當的湍流程度和足夠的停留時間(10-15min),至後期可觀察到大量礬花聚集緩緩下沉,形成表面清晰層。燒杯實驗先以150轉/分攪拌約6分鍾,再以60轉/分攪拌約4分鍾至呈懸浮態。
c) 沉降階段:它是在沉降池中進行的絮凝物沉降過程,要求水流緩慢,為提高效率一般採用斜管(板式)沉降池(最好採用氣浮法分離絮凝物),大量的粗大礬花被斜管(板)壁阻擋而沉積於池底,上層水為澄清水,剩下的粒徑小,密度小的礬花一邊緩緩下降,一邊繼續相互碰撞結大,至後期余濁基本不變。燒杯實驗宜以20-30轉/分慢攪5分鍾,再靜沉10分鍾,測余濁。
表1:PFS適用范圍及參考用量
名稱 參考用量 名稱 參考用量
生活飲用水 1:20000-1:200000 紙箱廠廢水 1:5000-1:10000
工業用水 1:20000-1:200000 機加工乳化油廢水 1:5000-1:12000
城市污水 1:10000-1:50000 化工廢水 1:3000-1:10000
電廠廢水 1:10000-1:30000 油田鑽井廢水 1:3000-1:10000
洗煤廢水 1:10000-1:30000 造漆廢水 1:3000-1:8000
鋼鐵工業廢水 1:10000-1:20000 洗毛廢水 1:2000-1:8000
有色選礦廢水 1:8000-1:20000 製革廢水 1:2000-1:6000
冶金選礦廢水 1:8000-20000 印染廢水 1:2000-1:6000
食品工業廢水 1:8000-1:20000 造紙廢水 1:2000-1:6000
電鍍廢水 1:5000-1:10000 污泥脫水 1:100-1:1000
註:上表為參考用量,具體用量應該通過實驗確定。
3) PFS的投加
a. 根據燒杯混凝試驗結果,調整廢水PH值和攪拌條件;
b. 根據水量大小,調整加葯泵流量,按所確定的加葯比例投加;
c. 實際加葯量可能與燒杯混凝試驗有些差異,根據處理水質情況調整;
d. 若配合使用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如PAM,可取得更佳效果;
e. PAM加葯量一般為2ppm左右。
3、聚丙烯醯胺(PAM)的溶解與使用
1) PAM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可分為陰離子型,陽離子型和非離子型,為白色粉末或顆粒,可溶於水,但溶解速度很慢;
2) 陰離子型一般用於廢水處理絮凝劑,陽離子型一般用於污泥脫水;
3) 作為絮凝劑時用葯量一般為1-2ppm,即每處理1噸廢水用葯量約為1-2g;
4) 使用時陰離子型一般配製成0.1%左右的水溶液,陽離子型可配製成0.1%-0.5%;
5) 配製溶液時應先在溶解槽中加水,然後開啟攪拌機,再將PAM沿著漩渦緩慢加入,PAM不能一次性快速投入,否則的話PAM會結塊形成「魚眼」而不能溶解;
6) 加完PAM後一般應繼續攪拌30min以上,以確保其充分溶解;
7) 溶解後的PAM應盡快使用,陰離子型一般不要超過36h,陽離子型溶解後很容易水解,應24h內使用。
ST絮凝劑特性:
ST絮凝劑是種新型的水溶性高分子電解質。它具有離子度高、易溶於水(在整個PH值范圍內完全溶於水,且不受低水溫的影響)、不成凝膠、水解穩定性好等特點,由於ST絮凝劑的大分子鏈上所帶的正電荷密度高,產物的水溶性好,分子量適中,因此具有絮凝和消毒的雙重性能。它不僅可有效地降低水中懸浮物固體含量,從而降低水的濁度:而且還可使病毒沉降和降低水中三鹵甲烷前體的作用,因而使水中的總含碳量(TOC)降低。ST絮凝劑可作為主絮凝劑和助凝劑使用(其用量0.5-0.7PPM相當於明礬50~60PPM),對水的澄清有明顯的效果,特別是對低濁度水的處理,更是其它類型的高分子絮凝劑所不及。ST絮凝劑與傳統使用的無機絮凝劑(如硫酸鋁、鹼式氯化鋁等)相比,具有產生的淤泥量少,沉降速度快水質好,成本低等特點,而且還可採用直接過濾的新工藝,這對傳統的上水處理無疑是一個重大改革。
ST絮凝劑產品的技術指標為:
外觀:無色或淡黃色粘稠液體
含量:≥30%(m/m)
特性粘度:≥40%(m1/g)
離子度:≥50%(m/m)
2、ST絮凝劑的使用方法:
ST絮凝劑可單獨使用,或與硫酸鋁、鹼式氯化鋁復合使用。復合使用時、可減少無機絮凝劑添加量,並大大減少產生的污泥量。
ST絮凝劑的最佳使用濃度是使Zate電位零或接近於零時用量。當用量過多時,反而起分散作用。
ST絮凝劑單獨使用時,其加葯量范圍為0.2-10ppm。
ST絮凝劑在低溫貯存時,將使膠體或液體凍成冰塊,影響它的絮凝活性。因此,應在0-32℃之間貯顧為宜。
ST絮凝劑應可能用中性不含金屬鹽的水來配製貯備液。貯備液一般配成1%、0.5%或0.1%的液體。與其它高分子絮凝劑一樣,ST絮凝劑在剪切力較高的高速攪拌下,將會被切斷分子鏈,從面降低絮凝劑性能。因此,溶解、輸送和絮凝過程,都不要使用較高速度的旋轉攪拌機和離心泵。一般溶解和絮凝時可用吹入空氣或用約100轉/分低速的螺旋式攪拌為宜。輸送則盡可能利用位差或排液泵為宜。
ST絮劑的效果與加入方法有很大關系,為使ST絮凝劑與懸浮物能充分混勻,絮凝劑應盡可能稀釋並多次加入。
為了使ST絮凝劑的分子鏈既不被剪斷,同時又能與處理體系充分混合,可採用:(一)在處理物流動管中多次分散加入ST絮凝劑;(二)用壓縮空氣攪拌;(三)用螺旋槳攪拌器在100轉/分低速下進行。形成絮凝塊後,便要避免攪拌。
3、ST絮凝劑廣泛應用於凈水、破乳、造紙雙元助留、造紙漿液陰離子雜質消除等領域。
PAM和鋁鹽混凝劑聯用凈水效果經濟分析 【列印此頁】 【返回】
發布日期:[2008-2-25] 共閱[286]次
摘要: 本文試驗研究了聚丙烯醯胺和聚合氯化鋁或硫酸鋁聯用除濁、除UV254和CODMn的效果,結果表明:聚丙烯醯胺和聚合氯化鋁或硫酸鋁聯用,比單獨用聚合氯化鋁或硫酸鋁的除濁效果顯著,而對UV254和CODMn去除率提高幅度不大,但可大量減少無機混凝劑用量和減少污泥濕基重量,從而減少水廠凈水處理成本和污泥處理量。
關鍵詞: 聚丙烯醯胺 污泥濕基重量 經濟分析
混凝是以地面水為水源的自來水處理廠不可缺少的基本凈水工藝,國內各水廠大多使用無機混凝劑,投葯量大,產生的污泥數量多、體積大,難以處理,而且凈水效果也不盡如意。有機高分子聚丙烯醯胺(PAM)優良的助凝效果早已為人們熟知,但受其單體毒性、投加量及投加方式優化等問題的影響,國內自來水廠較少使用。然而研究表明:只要嚴格控制PAM投加量及產品單體含量,其在水廠使用不但可以提高凈水效果,而且是最有效減少污泥數量、體積及改善污泥脫水性質的途徑[1]。歐洲、美國已經有相當數量的給水廠選用聚丙烯醯胺作為給水處理的一種絮凝劑。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水廠污泥處理已為人們所重視,我國有些城市的新建水廠及原有水廠已將污泥處理提上議事日程,有的水廠污泥處理工程已建成投產。同濟大學在自來水廠使用PAM助凝和污泥處理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取得一定的經驗。
1 試驗部分
取某河水水樣,進行投加不同的混凝劑和聚丙烯醯胺的實驗室混凝攪拌試驗。
1.1 儀器與試劑
SC-956實驗攪拌機(湖北省潛江縣儀器廠);2100N濁度儀(HACH公司);751GW分光光度計(惠普上海分析儀器有限公司);
聚合氯化鋁(以下簡稱PAC,Al2O330%,鹽基度65-80%,2300元/噸,上海五四凈水劑廠);
硫酸鋁(以下簡稱AS,Al2O310%,900元/噸,上海五四凈水劑廠);
聚丙烯醯胺(以下簡稱PAM,AN910PWG,陰離子型,分子量1.42×107,單體含量0.008%,水解度20.5%,26000元/噸,法國SNF公司)。
1.2 攪拌試驗
攪拌試驗過程:一組燒杯,各取1L水樣,在快速攪拌中(140r.min-1)加入無機混凝劑,攪拌1min,
然後轉至慢速攪拌(30 r.min-1)15min;靜置30min後取上清液測定濁度、CODMn和紫外吸光度。
PAM則於快速攪拌(140r.min-1)1min後加入,轉至中速攪拌(100r.min-1)30s,再轉至慢速攪拌(30 r.min-1)15min。
紫外吸光度在254nm處進行,水樣測定前用0.45um膜過濾水樣。
1.3 污泥濕基重量
小心傾去上清液,直至燒杯中約剩50ml泥和水,然後用濾膜過濾至無水珠滴下稱重。
2 結果與討論
2.1 凈水效果比較
試驗的原水主要水質情況:水溫=24℃;pH=7.2;濁度=196NTU;UV254=0.176;CODMn =7.12mg/l。混凝攪拌試驗結果,整理成圖1至圖6表示。
從圖3至圖6可以看出:PAM和無機混凝劑聯合使用對UV254和CODMn去除效果均有提高,但幅度不大,因為PAM不能產生對有機物質具有吸附作用的水解產物,其對有機物的去除僅因提高固液分離效果得以提高。最為顯著的是濁度的去除效果提高(見圖1和圖2),這是因為先加入的無機混凝劑和膠粒負電荷起電中和作用使膠體脫穩,去除了大的懸浮粒子,而高分子絮凝劑PAM能使被中和的膠體顆粒及很細微的膠粒迅速吸附和橋聯,可去除很微細的膠粒,從而去濁效果大大提高。
2.2 污泥濕基重量比較
表2 投加AS和AS+PAM 產生的污泥濕基重量比較 不加PAM 加0.2mg/lPAM
編號 1 23 4 5
1 2 3 4 5
投加AS(mg/l) 10 20 30 40 50
10 20 30 40 50
剩餘濁度(NTU) 48.7 17.7 11.7 5.41 2.23
15.2 6.27 2.34 1.32 1.28
污泥濕 基重量(g) 1.7121 1.9273 2.0384 2.2671 2.7837
1.0718 1.1925 1.2079 1.4219 1.6310
由表1和表2可見:加入PAM後,各污泥濕基重量分別減少約40%,究其原因可能是單獨投加鋁鹽時污泥中一般以無機金屬氫氧化合物為主,這些化合物帶大量的結合水,造成污泥含水率增高,體積龐大[2]。而加入PAM,一方面可減少無機混凝劑的量,從而減少金屬氫氧化物沉澱及結合水,另一方面形成的絮體緊密,可「壓縮」絮體孔隙中的水和減少無機金屬氫氧化合物和水的結合位。
2.3 經濟技術分析
加入有機絮凝劑PAM後, 污泥濕基重量減少很多,取剩餘濁度為5NTU左右的水樣進行比較(表1中的兩個2號之間,表2中的兩個4號之間):10mg/lPAC產生的濕基污泥量為1.3970g,5mg/lPAC+0.2mg/lPAM產生的濕基污泥量為0.8764g,前者多產生的濕基污泥量0.5206g,測其含固率為10.38%,則其折算成干污泥量0.05404g。 同樣可以計算出40mg/lAS比20mg/lAS+0.2mg/lPAM多產生干污泥量0.06436g(測得40mg/lAS產生的濕基污泥含固率為5.99%)。根據上海閔行水廠一車間的污泥處理經驗排泥水折算成干污泥的處理費用為912.32元/噸干泥[3]。以水廠處理萬噸水為例進行經濟分析見下表3和表4:
表4 用AS+PAM,萬噸水可節約處理費用(元)
干泥量(t) 節約污泥處理費用(元) 總計節約處理費用(元)
0.06436g/l=0.6436t/萬t 0.6436×912.32元/t=587.17元 587.17+128=715.17元
絮凝劑用量 節約絮凝劑費用(元)
40mg/l=0.4t/萬t (0.4×900)-(0.2×900+0.002×26000)=128元
20mg/l=0.2t/萬t
0.2mg/l=0.002t/萬t
3 小結
(1)PAM和無機鋁鹽混凝劑聯用比單獨用無機鋁鹽混凝劑,可以使去濁效果明顯改善,而對去除CODMn和UV254改善很少;
(2)PAM和無機鋁鹽混凝劑聯用比單獨用無機鋁鹽混凝劑,可使污泥濕基重量減少40%左右;
(3)PAM和無機鋁鹽混凝劑聯用比單獨用無機鋁鹽混凝劑,可降低污泥處理費和凈水加葯費用,從而能降低總的凈水成本;
(4)用於飲用水處理的PAM,其單體AM含量均應小於0.05%,PAM投加率一般均少於1mg/l,足以保證飲用水的安全性。我國許多以地面水為水源的凈水廠(特別是原水濁度較高的凈水廠)在用混凝劑的同時,適量投加PAM,將具有很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5)陽離子型PAM的價格較高(一般為陰離子價格的兩倍左右),而非離子型PAM溶解性較差,對這兩種類型PAM和無機混凝劑聯用時的凈水效果,有待進一步探討。
③ 如何配置絮凝劑
先來做一些先前的准備。先將水處理葯劑絮凝劑要先開成溶液,使用的濃度以0.05~0.1%為宜。糖廠應選用陰離子度適當和分子量較高的pam產品,溶解後即可使用,不需要水解。配製絮凝劑溶液的最重要關鍵是防止大分子降解,要著重注意下列問題 :1、不可使用高速攪拌,不可過長時間攪拌。2、避免接觸鐵器。3、溶解溫度宜較低,如50~60℃或以下。4、用潔凈的軟水,不可用混濁或有鐵銹的水或高硬度的水。5、溶解過程宜一次完成,即直接溶解到所用的濃度,不宜先溶成高濃度再稀釋。6、溶解設備應為圓形,不要有死角。分子量很高的的絮凝劑的溶解是比較緩慢的。它的粉粒先吸收水分、潤脹,再逐漸擴散和分散開來。初時的溶液是很不均勻的,要攪拌一段時間後才能達到濃度一致。需要良好的設備和操作,才有可能在不長的時間內完成這一過程。
絮凝劑溶解時的濃度宜較低,如0.1%,決不應超過0.3%。有些廠溶解器的體積小,溶解的濃度高,要高速長時間攪拌來溶解,使pam嚴重降解。特別要指出的是,有些廠從70年代以來一直按1%濃度來溶解(當時的絮凝劑要加鹼水解,只能用較高濃度),這對於分子量超過1000萬的絮凝劑是極為有害的。1%的未降解的高分子量的絮凝劑的溶液,粘稠到幾乎不能流動,用機械強行攪拌必使大分子斷裂。粉狀絮凝劑遇水時容易粘結成團粒或團塊,很難在水中分散。因此,在配製絮凝劑溶液時,要先在溶解器中放入足夠的水,開動攪拌後,再將絮凝劑粉分開很多次,小心分散撒入,決不可將大量的絮凝劑一起倒入。否則形成團塊,攪拌很長時間也難分散溶解。這些pam的團塊如進入糖汁中,會明顯阻礙過濾。
④ 混凝沉澱池的常用搭配的混凝劑
聚合氯化鋁是一種無機高分子混凝劑,由於氫氧根離子的架橋作用和多價陰離子的聚合作用而生產的分子量較大、電荷較高的無機高分子水處理葯劑。
它是一種無機高分子混凝劑。主要通過壓縮雙層,吸附電中和、吸附架橋、沉澱物網捕等機理作用,使水中細微懸浮粒子和膠體離子脫穩,聚集、絮凝、混凝、沉澱,達到凈化處理效果。 聚合氯化鋁其絮凝作用表現如下:
a、水中膠體物質的強烈電中和作用。
b、水解產物對水中懸浮物的優良架橋吸附作用。
c、對溶解性物質的選擇性吸附作用。 ⒈城市給排水凈化:河流水、水庫水、地下水。
⒉工業給水凈化。
⒊城市污水處理。
⒋工業廢水和廢渣中有用物質的回收、促進洗煤廢水中煤粉的沉降、澱粉製造業中澱粉的回收。
⒌各種工業廢水處理:印染廢水、皮革廢水、含氟廢水、重金屬廢水、含油廢水、造紙廢水、洗煤廢水、礦山廢水、釀造廢水、冶金廢水、肉類加工廢水、污水處理。
⒍造紙施膠。
⒎糖液精製。
⒏鑄造成型。
⒐布匹防皺。
⒑催化劑載體。
⒒醫葯精製。
⒓水泥速凝。
⒔化妝品原料。 中文名稱:聚丙烯醯胺
中文別名:絮凝劑3號;簡稱PAM;聚丙烯醯胺;聚丙烯醯胺;三號凝聚劑;陰離子聚丙烯醯胺;聚丙烯醯胺膠體Ⅱ型;聚丙烯醯胺膠體Ⅰ型;聚丙烯醯胺(膠體);聚丙烯醯胺膠體II型
英文名稱:Poly(acrylamide)
英文別名:Polyacrylamide absorbent Gel; Polyacrylamide solution; Acrylamide resin (low M.Wt.; Acrylamide resin (high M.Wt.); Acrylamide gel solution; Polyacrylamide,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 PAM
簡 稱:PAM聚丙烯醯胺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不溶於大多數有機溶劑,具有良好的絮凝性,可以降低液體之間的摩擦阻力,按離子特性分可分為非離子、陰離子、陽離子和兩性型四種類型。
聚丙烯醯胺目數:目數是指物料的粒度或粗細度,目數是單位面積上的方格數.一般定義是指在1英寸*1英寸的面積內有多少個網孔數,即篩網的網孔數。如600目是每平方英寸有600個方網孔,聚丙烯醯胺的目數20目~80目,也就是0.85mm~0.2mm之間,這是顆粒狀的聚丙烯醯胺的目數大小,粉狀聚丙烯醯胺的目數大小可控制在100目左右,目數越大的聚丙烯醯胺越容易溶解,單憑聚丙烯醯胺目數的大小是無法衡量產品的好壞的
物理性質
聚丙烯醯胺為白色粉狀物,密度為1.32g/cm3(23度),玻璃化溫度為188度,軟化溫度近於210度,一般方法乾燥時含有少量的水,干時又會很快從環境中吸取水分,用冷凍乾燥法分離的均聚物是白色松軟的非結晶固體,但是當從溶液中沉澱並乾燥後則為玻璃狀部分透明的固體,完全乾燥的聚丙烯醯胺PAM是脆性的白色固體,商品聚丙烯醯胺乾燥通常是在適度的條件下乾燥的,一般含水量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五,澆鑄在玻璃板上制備的高分子膜,則是透明、堅硬、易碎的固體,固體聚丙烯醯胺的物理性質見表:
固體聚丙烯醯胺的物理性質: 性質參數 數值 外觀 白色粉末或半透明珠粒或薄片 氣味 無臭 密謀(23度)(g/cm3) 1.302 臨界表面張力(10-5N/cm) 30~40 玻璃化溫度(度) 165 188 194,204 軟化溫度 210 熱失重(度) 初失重,約290 失重70%,約430 失重98%,約555 熱分解氣體 <300度 NH3 > 300度 H2,CO、NH3 鏈結構 鏈的鏈接具有一般的頭——尾結構,少量有些頭——頭加成,鏈的立體結構以無規立構為主 熱穩定性 溫度超過120度時易分解 溶解性 溶於水,幾乎不溶於有機溶劑,如苯、甲苯、乙醇、丙酮、酯類等,僅在乙二醇、甘油、甲方醯胺、乳酸、丙烯酸中溶解1%左右 毒性 無毒 腐蝕性 無腐蝕性 吸濕性 固體有吸濕性 作用領域
在采礦、洗煤領域,採用PAM作絮凝劑可促進采礦、洗煤回收水中固體物的沉降,使水澄清,同時可回收有用的固體顆粒,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在製糖工業中,PAM可加速蔗汁中細粒子的下沉,促進過濾和提高濾液的清澈度;在養殖工業中,PAM可改善水質,增加水的透光性能,從而改善水的光合作用;在醫葯工業中,PAM可用作分離抗菌素的絮凝劑、用作葯片的賦型粘接劑以及工藝水澄清劑等;在建材工業中,PAM可用作塗料增稠分散劑、鋸石板材冷卻劑以及陶瓷粘接劑等;在農業上,PAM作為高吸水性材料可用作土壤保濕劑以及種子培養劑等。在建築工業中,PAM可以增強石膏水泥的硬度,加速石棉水泥的脫水速度。此外,PAM還可用作天然或合成皮革的保護塗層以及無機肥料的造粒助劑等。
洗煤池投加陰離子聚丙烯醯胺的數量是一個很講究的課題。如果加量過大的話,就造成了浪費,如果加量不夠的話,就很難產品效果,因此,陰離子聚丙烯醯胺生產廠家泰裕公司在這里建議,正確的合理的使用量應該是千分之一的比例,即一斤的醯胺,可以使用1000斤的水。按照這個指標,在正常情況下,都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成功的將煤炭和水進行分離,分離之後將表層的清水放出去,然後就留下了池子底部的煤泥,經過晾曬和烘乾,就可以當正常的煤使用。
⑤ 污水處理中需要調節ph時,加葯配置濃度多少合適
1、開機前檢查:
1)檢查所有管道、閥門處於正常工作狀態。
2)檢查各加葯設備的劑量泵、攪拌器處於正常工作狀態。
3)檢查電氣設備處於正常工作狀體。
2、各種葯劑的配比和投加方式:
果汁廢水治理工程共投加五種葯劑,他們分別是氫氧化鈉、絮凝劑、混凝劑、營養物(氮、磷)分別敘述如下:1)氫氧化鈉——用於調節水質的PH值。配葯方式:按重量濃度的20%-25%配置,即1份葯4份水或1份葯3份水。投加量:按PH值得要求控制。啟動期PH控制在7.8-8.5,正常工作期PH控制在7-8。
投加方式:可用專門配置的加葯裝置,劑量泵投加,也可在池內
直接投加。
2)混凝劑——用於氣浮裝置的加葯和二沉裝置的加葯。
葯劑名稱:聚合氯化鋁(PAC)。
配葯方式:按重量濃度的10%-15%配置,即1份葯9份水或1份葯7份水。,葯劑配好後開動攪拌器攪拌至均勻即可使用。
投加量:按水質指標試驗後確定投加量,一般情況下按上述比例配製的葯品投加量應在
20-50mg/L范圍內。
投加方式:用專門配置的加葯裝置,
計量泵投加,
也可在池內直
接投加。
3)絮凝劑——用於氣浮裝置的加葯和二沉裝置的加葯。
葯劑名稱:三號絮凝劑(聚丙醯胺PAM)。
配葯方式:按重量濃度的1%-2%配置,即1份葯99份水或1份葯98份水。葯劑配好後開攪拌器,至少攪拌1.5-2小時使其熟化後方可使用。
投加量:
按水質指標試驗後確定投加量,一般情況下按上述比例配製的葯品投加量應在5-10mg/L
范圍內。
投加方式:用專門配置的加葯裝置,計量泵投加。
4)營養物——對於缺乏氮磷的工業污水方需投加營養物。營養物按照C:N:P=100:5:1的比例控制。
葯劑名稱:氮(N)採用農用尿素,磷(P)採用農用磷肥(磷酸二氫銨).
配葯方式:按重量濃度的15%-20%配置,即1份葯7份水或1份葯4份水。葯劑配好後開攪拌器攪拌均勻即可使用。也可直接將營養物投加至池中。
投加量:按上述碳氮磷比例投加。
投加方式:用專門配置的加葯裝置,計量泵投加,或直接投加至池中。
3、注意事項
1)各種葯劑必須分別存放,防止受潮。
2)加葯設備定期檢查,並定期排出加葯罐中的雜物。
3)定期檢查攪拌器合計量泵的潤滑情況,三個月進行一次檢修
⑥ 電鍍廢水處理絮凝沉澱工藝葯劑的投加量計算
最好來做下試驗,用COD標定源的方法,將電鍍廢水取10毫升加30毫升濃硫酸,用示亞鐵靈作顯色劑,用絮凝沉澱用的硫酸亞鐵溶液滴定。將硫酸亞鐵的濃度大概0.1摩爾每升(根據葯劑實際濃度配)。
C=A*10/V,C為硫酸亞鐵濃度,A為電鍍廢水含6價鉻量,V為滴定體積。計算出廢水濃度和滴定體積。
根據電鍍廢水的量決定投葯體積。要不能投多,投多了處理廢水COD值就高了。
⑦ 混凝葯劑的調制與投加方式你知道多少
混凝劑的投配系統包括葯劑的儲運、調制、提升、儲液、計量和投加、混合等單元。
(一)葯劑的調制
1. 葯劑的調制方式
混凝劑的溶解和稀釋應按投加量的大小、混凝劑性質,選用機械、水力或壓縮空氣等稀釋攪拌方式。
(1)機械調制適用於各種葯劑和規模,使用較普遍。攪拌葉輪可用電機帶動,並根據需要考慮有轉速調整裝置;攪拌設備須採取防腐措施,尤其在使用鐵鹽葯劑時;
(2)採用水力調制的溶解池,使用的壓力水水壓為0. 2MPa ;
(3)壓縮空氣洞制適用於較大水量的污水廠中各種葯劑的調制;具體要求如下:①空氣供給強度:溶解池為8~10L/(㎡?s), 溶液池為 3~5L/(㎡?s);
②空氣管孔眼流速20~30m/s, 孔眼直徑3~4mm;
③壓縮空氣調制方法不宜用作較長時間的石灰乳液連續攪拌。
2. 溶液池與溶解池
溶液池的作用為把濃溶液配成一定濃度的溶液;溶解池把塊狀或粒狀的葯劑溶解成溶液。分別按式(2) 、式(3) 計算。
W1=aQ/417cn (2)
W2 =(0.2~0.3)W1 (3)
式中
W1—溶液池容積,m?
W2—溶解池容積,m?
a —混凝劑最大投加鹽,按無水產品計石灰最大用量按CaO計,mg/L;
Q一處理的水量, m?/h ;
c—溶液濃度,一般採用5%~20% (按混凝劑固體質量計算),或採用5% ~7.5% (扣除結晶水計),石灰乳採用2% ~5% (按純CaO計);
n一每日調制次數,應根據混凝劑投加量和配製條件等因素確定,一般不宜超過3次。
(二)調制設備
(1)溶解池及溶液池底坡度不小於0.02, 池底應有排渣管,池壁須設超高,防止攪拌溶液溢出;
(2)溶解池及溶液池內壁需進行防腐處理。一般內壁塗襯環氧玻璃鋼、輝綠岩、耐酸膠泥、瓷磚或聚氯乙烯板等,當所用葯劑腐蝕性不太強時,亦可採用耐酸水泥砂漿。當採用三氯化鐵時,不宜採用聚氯乙烯等遇熱會引起軟化變形的材料;
(3)投葯量較小時,亦可在溶液池上部設置淋溶斗以代替溶葯池,使用時將葯劑置於淋溶斗中,經水力沖溶後的葯劑溶液流入溶液池;
(4)溶液池可高架式設置,以便能重力投加葯劑。池周圍應有工作台,在池內最高工作水位處宜設溢流裝置;
(5)投葯量較小的溶液池,可與溶解池合並為一個池子;
(6)聚丙烯醯胺溶液池必須設攪拌裝置,攪拌轉速一般為10 -15r/min。
(三)葯液的提升及投加
1.計量設備的設計要求
為實現自動控制,可採用計量泵、轉子流量計或電磁流量儀等,其設計要求如下:
(1)泵及管道應採用耐腐蝕的金屬材料。
(2)投加設備宜採用計量泵,並應設自動控制裝置,自動調整加葯量。在應用計量泵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①計量泵一般採用隔膜泵或柱塞泵。目前大多給水處理廠採用柱塞計量泵或隔膜計量泵投加,其優點是運行可靠,並可通過改變計最泵行程或變頻調節混凝劑投量,既可人工控制也可自動控制。柱塞泵適用於投加壓力特別高的場合,設計中可根據具體條件選;
②設計中計量泵應有備用,並盡量採用相同型號和規格的計量泵,並配備足夠的易損件和備件;
③投加特殊葯劑(加鹼、酸的加註系統)應注意計量泵及系統配件材質的耐腐蝕要求;
④某些計量泵具有沖程頻率反饋信號,可計算出實際加註流量。為此計量泵應與水質控制指標關聯,自動調整加葯量;
⑤混凝劑或助凝劑宜採用自動控制投加;
⑥溶液投配管須配備必要的溶液過濾器,防止計量泵堵塞。
2. 葯劑的投加方式
葯液投加採用的方式有重力投加和壓力投加,無論哪種投加方式,由溶解池到溶液池,到葯液投加點,均應設置葯液提升設備,常用的葯液提升設備是離心泵和水射器。
1) 重力投加
利用重力將葯劑投加在水泵吸水管內或吸水井中的吸水喇叭口處,利用水泵葉輪混合。取水泵房離水廠加葯間較近的中小型水廠採用這種辦法較好。如果取水泵房離水廠較遠,可建造高位溶液池,利用重力將葯劑投入水泵壓水管上。
下圖為高位溶液池重力投加示意圖
1、溶液池;2、投葯箱;3、;漏斗;4、水射器;5、壓水管;6、高壓水管
⑧ 污水處理中的絮凝劑該如何選擇,如何投加
進口絮凝劑的絮凝原理可分為化學絮凝和物理絮凝兩種.前者假設粒子以明確的化學結構凝集版,並由於彼此的化學反應造權成膠質粒子的不穩定狀態.後者則是由於存在雙電層及某些物理因素,當加入與膠體粒子具有不同電性的離子溶液時,會發生凝結作用.當發生凝結作用時,膠體粒子必失去穩定作用或發生電性中和,不穩定的膠體粒子再互相碰撞而形成較大的顆粒.當加入絮凝劑時,它會離子化,並與離子表面形成價鍵.為克服離子彼此間的排斥力,絮凝劑會由於攪拌及布朗運動而使得粒子間產生碰撞,當粒子逐漸接近時,氫鍵及范德華力促使粒子結成更大的顆粒.碰撞一旦開始,粒子便經由不同的物理化學作用而開始凝集,較大顆粒粒子從水中分離而沉降. 絮凝劑的選擇主要取決於水中膠體和懸浮物的性質及濃度。如果水中污染物主要呈膠體狀態,則應首選無機絮凝劑使其脫穩凝聚,如果絮體細小,則需要投加高分子絮凝劑或配合使用活化硅膠等助凝劑。很多情況下,將無機絮凝劑與高分子絮凝劑聯合使用,可明顯提高混凝效果,擴大應用范圍。對於高分子而言,鏈狀分子上所帶電荷量越大,電荷密度越高,鏈越能充分伸展,吸附架橋的作用范圍也就越大,混凝效果會越好。
⑨ 簡述混凝沉澱及過濾實驗中,如何人工配製實驗用原水
取少量黃色粘土於復裝有水的水桶中制,然後攪拌,使粘土盡量溶於水中,然後靜置30min,將粘土中大的顆粒沉於水底,一些細小的顆粒則懸浮於水中不下沉,取上部的水,測其濁度,使其在50~100之間,因為江河湖泊地表水的濁度在這之間。濁度要多次測定,若濁度不夠,則再加適量粘土並攪拌,若濁度偏高,則加入自來水以降低其濁度,直至濁度在范圍之內,即可用於實驗
⑩ 污水處理絮凝沉澱時,PAM,PAC的用量怎麼衡算
污水處理絮凝沉澱時,通過以下幾個公式進行運算:
1、加葯量mg/L=加葯質量/處理水量/配葯濃度
2、處理水量投加葯量=處理水量m3/h*加葯量g/m3
3、干泥量=處理水量*【(1-污泥含水率)/(1-泥餅含水率)】
4、每噸干泥的葯劑消耗g/m3=加葯量/干泥量
(10)廢水混凝沉澱葯劑如何配置擴展閱讀
用途
一、PAM用途
1、用於污泥脫水根據污泥性質可選用本產品的相應型號,可有效在污泥進入壓濾之前進行污泥脫水,脫水時,產生絮團大,不粘濾布,壓濾時不散,流泥餅較厚,脫水效率高,泥餅含水率在80%以下。
2、用於生活污水和有機廢水的處理,本產品在配性或鹼性介質中均呈現陽電性,這樣對污水中懸浮顆粒帶陰電荷的污水進行絮凝沉澱,澄清很有效。
3、用於以江河水作水源的自來水的處理絮凝劑,用量少,效果好,成本低,特別是和無機絮凝劑復合使用效果更好,它將成為治長江、黃河及其它流域的自來水廠的高效絮凝劑。
4、造紙用增強劑及其它助劑。提高填料、顏料等存留率、紙張的強度。
5、用於油田助劑,如粘土防膨劑,油田酸化用稠化劑。
6、用於紡織上漿劑、漿液性能穩定、落漿少、織物斷頭率低、布面光潔。
二、PAC用途:
1、城市給排水凈化:河流水、水庫水、地下水。
2、工業給水凈化。
3、城市污水處理。
4、工業廢水和廢渣中有用物質的回收、促進洗煤廢水中煤粉的沉降、澱粉製造業中澱粉的回收。
5、各種工業廢水處理:印染廢水、皮革廢水、含氟廢水、重金屬廢水、含油廢水、造紙廢水、洗煤廢水、礦山廢水、釀造廢水、冶金廢水、肉類加工廢水、污水處理。
6、造紙施膠。
7、糖液精製。
8、鑄造成型。
9、布匹防皺。
10、催化劑載體。
11、醫葯精製
12、水泥速凝。
13、化妝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