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水處理廠,簡單來說就是生產凈水的工廠。凈水被我們廣泛用於:生活飲用、化工、醫療、養殖、種植、食品、飲料等。
凈水處理廠是指以市政自來水或其他集中式供水為水源,經過進一步處理,旨在改善飲用水水質,去除水中某種有害物質為目的的飲用水水質;經過進一步處理,旨在改善飲水水質,增加某種對人體有益成分;採用反滲透技術凈水,旨在去除水中有害物質,獲得純水。
污水處理廠,是強化處理從污染源排出、含污染物總量或濃度較高,達不到排放標准要求或不符合環境容量要求的污(廢)水,從而改善水環境質量和功能的場所。
一般分為城市集中污水處理廠和各污染源分散污水處理廠,處理後排入水體或城市管道。有時為了回收循環利用廢水資源,需要提高處理後出水水質時則需建設污水回用或循環利用污水處理廠。
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工藝流程是由各種常用的或特殊的水處理方法優化組合而成的,包括各種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要求技術先進,經濟合理,費用最省。從處理深度上,污水處理廠分別採取一級、二級、三級或深度處理。
污水處理廠由各種污水處理的構築物、附屬建築物、管道、道路、綠化、管道綜合、廠區給排水、污泥處置及處理系統管理自動化等構成。
② 污水處理廠和污水處理站怎麼區分
污水處理抄廠和污水處理站差不多。一般從污染源排出的污水,因含污染物總量或濃度較高,達不到排放標准要求或不適應環境容量要求,從而降低水環境質量和功能目標時,必需經過人工強化處理的場所,這個場所就是污水處理廠,也叫污水處理站。
③ 什麼叫危險源及辨別
危險源是指一個系統中具有潛在能量和物質釋放危險的、可造成人員傷害、在一定的觸發因素作用下可轉化為事故的部位、區域、場所、空間、崗位、設備及其位置。它的實質是具有潛在危險的源點或部位,是爆發事故的源頭,是能量、危險物質集中的核心,是能量從那裡傳出來或爆發的地方。危險源存在於確定的系統中,不同的系統范圍,危險源的區域也不同。例如,從全國范圍來說,對於危險行業(如石油、化工等)具體的一個企業(如煉油廠)就是一個危險源。而從一個企業系統來說,可能是某個車間、倉庫就是危險源,一個車間系統可能是某台設備是危險源;因此,分析危險源應按系統的不同層次來進行。一般來說,危險源可能存在事故隱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隱患,對於存在事故隱患的危險源一定要及時加以整改,否則隨時都可能導致事故。 實際中,對事故隱患的控制管理總是與一定的危險源聯系在一起,因為沒有危險的隱患也就談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對危險源的控制,實際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隱患或防止其出現事故隱患。所以,在實際中有時不加區別也使用這兩個概念。危險源辨識:識別危險源的存在並確定其特性的過程。 1、基坑支護與降水工程 基坑支護工程是指開挖深度超過3m(含3m)的基坑(槽)並採用支護結構施工的工程;或基坑雖未超過5m,但地質條件和周圍環境復雜、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等工程。 2、土方開挖工程 土方開挖工程是指開挖深度超過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開挖。 3、模板工程 各類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大模板及特殊結構模板工程等。 4、起重吊裝工程 5、腳手架工程 高度超過24m?50 m的落地式鋼管腳手架;懸挑式腳手架;吊籃腳手架;卸料平台等。 6、拆除、爆破工程 採用人工、機械拆除或爆破拆除的工程。 7、臨時用電工程 8、其他危險性較大的工程 建築幕牆的安裝施工;預應力結構張拉施工;特種設備施工;網架和索膜結構施工; 6m以上的邊坡施工; 30m及以上高空作業;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可能影響建設工程質量安全,已經行政許可,尚無技術標準的施工;對工地周邊設施和居民安全可能造成影響的分部分項工程;其他專業性強、工藝復雜、危險性大、交叉等易發生重大事故的施工部位及作業活動。
④ 污水處理站和污水處理廠有什麼區別
污水處理廠呢多指以處理污水為主業,也就是說這家公司的主營業務就是處理污水。而污水處理站呢,可能是食品廠、印染廠、電鍍廠里頭自己建的一個用於污水處理的水站
⑤ 什麼是危險源,危險源辨識,風險及風險評價
1、危險源是指可能導致人身傷害和(或)健康損害的根源、狀態或行為,或其組合。
2、危險源辨識就是識別危險源並確定其特性的過程。危險源辨識主要是對危險源的識別,對其性質加以判斷,對可能造成的危害、影響進行提前進行預防,以確保生產的安全、穩定。
3、危險源風險及風險評價是指通過分析,我們區分了危險源和危險、有害因素的概念,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
4、危險源就是危險有害因素的載體。標准要求進行危險源辨識,關鍵是其含有危險因素和有害因素,其危險有害因素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我們審核時總是要求被審核單位提供一個詳細的危險源清單,但我們必須認識到,在具體的管理實際中,有時危險有害因素存在,但有時我們卻很難找到那個載體。
⑥ 危險源和重大危險源的區別
法律分析:1、概念不同:重大危險源是國際概念,是指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加工、搬運、使用或儲存危險物質,且危險物質的數量等於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單元分為生產單元與儲存單元,生產單元按照切斷閥來判斷、儲存單元是根據防火堤來判斷分類。重要危險源是是進行危險源識別評價後達到一定的數值後構成的,不是一個正規概念。2、分級不同:重大危險源是採用單元內各種危險化學品實際存在(在線)量與其在《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中規定的臨界量比值,經校正系數校正後的比值之和R作為分級指標的。3、分類不同:重大危險源分為七類。 易燃、易爆、有毒物質的貯罐區;易燃、易爆、有毒物質的庫區,如火葯、彈葯庫,毒性物質庫,易燃、易爆物品庫; 具有火災、爆炸、中毒危險的生產場所;企業危險(構)築物;壓力管道,包括工業管道、公用管道、長輸管道;鍋爐,包括蒸汽鍋爐和熱水鍋爐;壓力容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第十九條 危險化學品的生產裝置和儲存數量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儲存設施(運輸工具加油站、加氣站除外),與下列場所、設施、區域的距離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1)居民區、商業中心、公園等人口密集場所(2)學校、醫院、影劇院、體育場(館)等公共設施(3)飲用水源、水廠及水源保護區(4)車站、碼頭、機場以及通信干線、通信樞紐、鐵路線路、道路和水路交通干線、地鐵風亭及地鐵站出入口(5)基本農田保護區、畜牧區、漁業水域和種子、種畜禽、水產苗種生產基地(6)河流、湖泊、風景名勝區和自然保護區(7)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8)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場所、設施、區域
第二十五條 對劇毒化學品以及儲存數量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其他危險化學品,儲存單位應當將其儲存的數量、地點以及管理人員的情況,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在港區內儲存的,報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和公安機關備案存。
第六十七條 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進口企業,應當向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危險化學品登記的機構辦理危險化學品登記。危險化學品登記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制定。
⑦ 污水處理廠是污染源嗎
按正常來說不是的,污水處理廠是處理污水的,產生污泥。
但是有以下幾種情況需要注意
1,如果超量處理污水,就很容易讓污水沒有達到排放標准便排放了。那麼這時就可以說是污染源。
2,有部分污水處理廠,為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可能會在晚間偷偷排放未經處理的污水。這時候也是污染源。
3,還有部分污水處理後產生的污泥或其他廢料,沒有經過相應的處理,反而對環境造成了一部分污染。
總的來說,污水處理廠本身不是污染源,但是在運營過程中,不善加處理相應問題的話,便很容易成為一個比較大的污染源。
⑧ 污水處理站與污水處理廠的區別
兩者之間沒有區別。
污水處理站指的就是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廠是從污染源排出的污(廢)水,因含污染物總量或濃度較高,達不到排放標准要求或不符合環境容量要求,從而降低水環境質量和功能目標時,必需經過人工強化處理的場所。
一般分為城市集中污水處理廠和各污染源分散污水處理廠,處理後排入水體或城市管道。有時為了回收循環利用廢水資源,需要提高處理後出水水質時則需建設污水回用或循環利用污水處理廠。
(8)污水處理廠和危險源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廠的職責:
1、通過試運行檢驗土建、設備和安裝工程的質量,建立相關設備的檔案材料,對相關機械、設備及儀表的設計合理性、運行操作注意事項等提出建議。
2、對某些通用或專用設備進行帶負荷運轉,並測試其能力。如水泵的提升流量與揚程、鼓風機的出風風量、壓力、溫度、噪音與振動等,曝氣設備充氧能力或氧利用率,刮(排)泥機械的運行穩定性、保護裝置的效果、刮(排)泥效果等。
3、單項處理構築物的試運行,要求達到設計的處理效果,尤其是採用生物處理法的工程,要培養(馴化)出微生物污泥,並在達到處理效果的基礎上,找出最佳運行工藝參數。
4、在單項設施試運行的基礎上,進行整個工程的聯合運行和驗收。確保污水處理能夠達標排放。
⑨ 危險源與危險因素有什麼區別
危險、危害因素:
可對人造成傷亡、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甚至導致疾病的因素。是指危害人體的具體物質,比如有毒有害氣體。
人的因素:在生產活動中,來自人員或人為性質的危險和有害因素。
物的因素:機械、設備、設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險和有害元素。
環境因素:生產作業環境中的危險和有害元素。
管理因素:管理和管理責任缺失所導致的危險和有害元素。
危險源:
可能導致死亡、傷害、職業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組合的根源或狀態。是產生或可能產生危險危害因素的設備或場所,比如可能泄露有毒氣體的儲罐。工業生產作業過程的危險源一般分為五類。危險源是指一個系統中具有潛在能量和物質釋放危險的、可造成人員傷害、在一定的觸發因素作用下可轉化為事故的部位、區域、場所、空間、崗位、設備及其位置。它的實質是具有潛在危險的源點或部位,是爆發事故的源頭,是能量、危險物質集中的核心,是能量從那裡傳出來或爆發的地方。危險源存在於確定的系統中,不同的系統范圍,危險源的區域也不同。例如,從全國范圍來說,對於危險行業(如石油、化工等)具體的一個企業(如煉油廠)就是一個危險源。而從一個企業系統來說,可能是某個車間、倉庫就是危險源,一個車間系統可能是某台設備是危險源;因此,分析危險源應按系統的不同層次來進行。一般來說,危險源可能存在事故隱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隱患,對於存在事故隱患的危險源一定要及時加以整改,否則隨時都可能導致事故。實際中,對事故隱患的控制管理總是與一定的危險源聯系在一起,因為沒有危險的隱患也就談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對危險源的控制,實際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隱患或防止其出現事故隱患。所以,在實際中有時不加區別也使用這兩個概念。危險源應由三個要素構成:潛在危險性、存在條件和觸發因素。危險源的潛在危險性是指一旦觸發事故,可能帶來的危害程度或損失大小,或者說危險源可能釋放的能量強度或危險物質量的大小。危險源的存在條件是指危險源所處的物理、化學狀態和約束條件狀態。例如,物質的壓力、溫度、化學穩定性,盛裝壓力容器的堅固性,周圍環境障礙物等情況。觸發因素雖然不屬於危險源的固有屬性,但它是危險源轉化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類型的危險源都有相應的敏感觸發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質,熱能是其敏感的觸發因素,又如壓力容器,壓力升高是其敏感觸發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險源總是與相應的觸發因素相關聯。在觸發因素的作用下,危險源轉化為危險狀態,繼而轉化為事故。
⑩ 危險源與隱患的區別
危險源與隱患的區別是:定義不同、分類不同、特性不同
一、定義不同
1、危險源是指可能導致人員傷害或疾病、物質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組合的根源或狀態因素。
2、隱患是指在日常的生產過程或社會活動中,由於人的因素,物的變化以及環境的影響等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缺陷、故障、苗頭、隱患等不安全因素。
二、分類不同
1、危險源一般分為七類:化學品類、輻射類、生物類、特種設備類、電氣類、土木工程類、交通運輸類、
2、事故隱患分為一般事故隱患和重大事故隱患。一般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小,發現後能夠立即整改排除的隱患。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或者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生產經營單位自身難以排除的隱患。
三、特性不同
1、危險源不會直接導致事故且不能徹底消除危險性,可從技術、人行為、管理三方面進行控制。
2、隱患是客觀存在的,具有隱蔽性、突發性、連續性、危險性、意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