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污水處理廠工作人員的安全防護問題
污水處理分工業污水處理,生活污水處。一般情況下,工業污水處理的操作工,主要安全防護是,酸、鹼及次氯酸鈉液體燒傷,或氣體中毒。所以出現酸和次氯酸鈉漏泄時,操作人員必須使用,正壓式空氣消防呼吸器。生活污水處理的安全防護,主要還是氣體中毒,因為生活污水成分比較復雜,細菌嚴重超標,在使用殺菌劑前,污水池和初沉池內的細菌,很容易感染到工作人員,所以污水處理廠,必須做到工業廢水處理廠的安全防護措施標准,同時,污水處理廠的工作人員,必須全程帶防護口罩。
⑵ 污水處理廠機修工該注意什麼
機修工崗位職責 一、嚴格遵守運營公司和污水處理廠的各種管理制度,工作時間專不準做與工作無關之事屬。 二、按照「應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則,對所有機械設備和設施根據維修保養計劃,進行檢修。保證各類設備運轉正常,並做好維修記錄。 三、搞好整個污水處理系統所有設備的保養,對污水站的運轉設備及各種閥門等及時加油潤滑,不得缺油,水泵和風機按規定定時換油。 四、設備出現故障,不等、不靠、不拖,使之盡快恢復正常(下班後接到通知也要立即趕到現場搶修)。 五、每天要先查看各崗位運行記錄,對運轉設備及安全方面的設施,每班至少巡迴檢查四次,發現問題及時搶修,並做好檢修記錄,設備完好率要達到95%以上。 六、發現設備事故隱患且無法消除時,應及時匯報上級領導,並協助維修采購部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維修。 七、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到水池欄桿以內進行維修時,一是要採取安全措施,二是要有監護人,確保安全生產和人身安全。 八、搞好檢修後的現場衛生及責任區環境衛生,及時清除水池內漂浮異物,定時清除格柵阻水雜物,按時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⑶ 怎麼樣才能做好污水處理工作,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作為一名污水處理工的主要任務是確保整個污水處理系統的正常運轉並且保回證污水達標排答放。作為一名污水處理工,要熟悉自己管轄區域內的全部工藝流程,要懂各工段設備的主要作用,要熟知污水工段指標。
具體做到以下:
1,對污水處理現場勤巡查,勤觀察,認真做好相關記錄,確保記錄數據的准確性和真實
性;
2,定期對污水處理設備進行簡單的維護保養工作,確保設備達到污水處理的基本需求;
3,能夠基本解決一些突發事件,避免造成嚴重後果;
4,按時測量排口水質以及重點工段水質,及時掌握污水處理站的基本運行情況。
⑷ 污水處理池安全工作八不準指哪些
「八不準」即現場條件不具備,不準安排停電計劃;未經培訓合格、不熟悉標准化作業的員工不準參加現場工作;設備五防模擬未通過不準倒閘操作;現場安全措施與工作票不一致不準許可開工;工作負責人、監護人未到位,工作班成員不準進入工作現場;現場作業時不準攜帶使用手機;未配備專職監護人,外包及輔助施工人員不準進場工作;未履行竣工驗收程序不準送電。
⑸ 最近工作的污水處理廠,初沉池老是出現污泥上浮,初次沉澱池的運行管理應注意哪些方面
(1)根據初沉池的形式及刮泥機的形式,確定刮泥方式、刮泥周期的長短。避免沉積污泥停留時間過長造成浮泥,或刮泥過於頻繁或刮泥太快擾動已沉下的污泥。
(2)初沉池一般採用間歇排泥,因此最好實現自動控制;無法實現自控時,要注意總結經驗並根據經驗人工掌握好排泥次數和排泥時間。當初沉池採用連續排泥時,應注意觀察排泥的流量和排放污泥的顏色,使排泥濃度符合工藝要求。
(3)巡檢時注意觀察各池的出水量是否均勻、還要觀察出水堰出流是否均勻、堰口是否被浮渣封堵,並及時調整或修復。
(4)巡檢時注意觀察浮渣斗中的浮渣是否能勝利排出,浮渣刮板與浮渣斗擋板配合是否適當,並及時調整或修復。
(5)巡檢時注意辨聽刮泥、刮渣、排泥設備是否有異常聲音,同時檢查其是否有部件松動等,並及時調整或修復。
(6)排泥管道至少每月沖洗一次,防止泥沙、油脂等在管道內尤其是閥們處造成淤塞,冬季還應當增加沖洗次數。定期(一般每年一次)將初沉池排空,進行徹底清理檢查。
(7)按規定對初沉池的常規監測項目進行及時分析化檢,尤其是SS等重要項目要及時比較,確定SS去除率是否正常,如果下降就應採取必要的整改措施。
(8)初沉池的常規監測項目:進出水的水溫、pH值、CODcr、BOD5、TS、SS及排泥的含固率和揮發性固體含量等。
⑹ 進入污水沉澱池內清污作業應該遵守什麼管理規定
進入污水沉澱池內清污作業,對進入狹小密閉空間可能發生窒息的危險性要有認識,必須重視,加強對作業現場的安 全監護。
程序如下:
1、現場前期准備
請示業主提供或協助辦好開工前期相關手續,便於本次清污項目的順利施工。必要時請業主協調,為本次工程順利實施做好外圍溝通協調工作。開工前所有需用的施工設備設施進場整理有序安放入位,在地面施工周邊應設置好安全警示標志,工作人員穿好防護服、安全帽等,做好安全施工防護措施,保證施工的安全有序進行。
2、污水池抽水:
為能更好地實現抽污清淤效果,必須對污水池進行抽水,將污水池污水先抽到其他污水處理池,再進行下一步清淤施工。
3、污水池清污:
經過與甲方負責人的溝通並徵得同意,我方在污水抽出後,進行通風換氣作業;換好後用多功能氣體檢測儀檢測污水池內的毒氣濃度,可以施工後再由專業清污人員穿好防護服,戴好攜帶型防毒面具下到污水池底部,將泥漿泵放到污水池底部,用高壓水槍沖洗污泥,到下面的人員二人一組,一小時輪換一次,依次施工,按照預定計劃,先清理洞口再往裡面延伸。直到全部清污工作完成。
4、污水池污泥輸送
污泥清到洞口泥漿泵處,由泥漿泵抽送到污水處理池裡。
5、編制並執行好清污施工操作計劃:
向甲方申請污水池清污施工場地佔用→制定現場疏導方案→確定清污施工路段→清污施工現場用警示標志圍蔽→設立交通疏導標志或安全警示反游標志→清污設備入場→打開適當距離的污水池蓋板→鼓風抽排污水池內氣體→檢測管內氣體安全性→確定管內氣體是否適合清污工作或是否適合作業人員進污水池作業→必要時使用高壓水槍沖洗→將污水池內污泥、污物清出→污泥污物用泥漿泵輸送到污水處理池→施工完畢進行現場恢復→蓋好污水池蓋板→機械設備設施退場→清潔現場衛生→撤離安全指示標。
清污施工中必須嚴格遵守《污水池排污施工作業安全操作規程》。污水池中污泥通常能析出硫化氫、甲烷、二氧化碳等有毒氣體,這些氣體與空氣中氮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氣體。必需工作人員下污水池時,除應有必要的勞保用具外,下雨排管前必須先將安全燈放入污水池內,如有毒氣體,燈將熄滅,如有爆炸性氣體,燈將會在熄滅前發出閃光。我們採用的是用毒氣檢測儀檢測污水池內環境是否符合安全業要求。在發現污水池中存在有害氣體時,必須採取有效措施排除,例如將污水池蓋打開一段時間,用鼓風機向污水池內鼓風一段時間,鼓風後要進行復查,在確認安全後,作業人員下污水池時要做好各種安全措施才能下污水池進行作業,污水池上的人員要隨時給予污水池內人員必要的援助。
安全施工保證措施
項目經理全面負責整個現場地安全生產秩序,並制訂出適合本項目部實際情況的安全管理制度。督促現場安全主管對各關鍵部位落實安全措施的情況進行考核,並要求措施到位,責任到人。根據清污施工作業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制定各項安全措施。
⑴技術措施
①在施工規劃、安全設施、物料、機具的布置都要符合安全防護規定,並落實安全急救設施,設置不同類型的安全防護。
②清淤施工前分別詳細地在分項施工方案中專門編制安全技術交底並知會到各組織層次。
③污水池內作業的要進行專業技術評比,讓最專業的清污人員進入管內施工。
④機械清污員嚴格按照公司規定的設施規范進行操作,要編制專門的安全使用管理規定。
⑵施工機械安全保證措施
①每天設備部操作人員對設備裝置進行檢查,若出現設備裝置工作不正常,有專人負責進行維修和更換,一定在各個設備裝置均正常工作時才進行運轉。嚴格按操作規程使用、維修和保養。安裝完畢後,經公司安全部門驗收後方可使用。
②處在運行和運轉過程中的機械設備,嚴禁對其進行維修,保養,調整等作業 。
③清淤機械要按公司規定的說明安裝組合,組裝後應進行驗收,並進行空載、動載和超載試驗。嚴禁載人和超載運行,嚴禁隨意拆除,操作員離開時,應降下吊籃並切斷電源。
④專用清污設備應提前進行維護保養,施工前進行安全檢查(包括壓力及吸力的檢查),保證施工運作的完好,並加滿燃油保證動力。其它機械:按操作規程使用,加強對機械設備的管理,做到常檢、常修、常保養,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
⑤夜間作業現場必須有足夠的照明,還必須同時安放安全警示標志。
⑥機械設備應採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操作人員必須配備適用的防護用品。
⑦大型機械的防護,安全閥等應安全可靠,並按規定進行操
⑺ 請問一下,污水處理操作工在巡檢時的安全注意事項有哪些具體一點,謝謝
1.1 運行管理要求
1.運行管理人員必須熟悉本廠處理工藝和設施、設備的運行要求與技術指標。
2.操作人員必須了解本廠處理工藝,熟悉本崗位設施、設備的運行要求和技術指標。
3.各崗位應有工藝系統網路圖、安全操作規程等,並應示於明顯部位。
4.運行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應按要求巡視檢查構築物、設備、電器和儀表的運行情況。
5.各崗位的操作人員應按時做好運行記錄。數據應准確無誤。
6.操作人員發現運行不正常時,應及時處理或上報主管部門。
7.各種機械設備應保持清潔,無漏水、漏氣等。
8.水處理構築物堰口、池壁應保持清潔、完好。
9.根據不同機電設備要求,應定時檢查,添加或更換潤滑油或潤滑脂。
1.2 安全操作要求
1.各崗位操作人員和維修人員必須經過技術培訓和生產實踐,並考試合格後方可上崗。
2.啟動設備應在做好啟動准備工作後進行。
3.電源電壓大於或小於額定電壓5%時,不宜啟動電機。
4.操作人員在啟閉電器開關時,應按電工操作規程進行。
5.各種設備維修時必須斷電,並應在開關處懸掛維修標牌後,方可操作。
6.雨天或冰雪天氣,操作人員在構築物上巡視或操作時,應注意防滑。
7.清理機電設備及周圍環境衛生進,嚴禁擦拭設備運轉部位,沖洗水不得濺到電纜頭和電機帶電部位及潤滑部位。
8.各崗位操作人員應穿戴齊全勞保用品,做好安全防範工作。
9.應在構築物的明顯位置配備防護救生設施及用品。
10.嚴禁非崗位人員啟閉本崗位的機電設備。
1.3 維護保養要求
1.運行管理人員和維修人員應熟悉機電設備的維修規定。
2.應對構築物的結構及各種閘閥、護欄、爬梯、管道等定期進行檢查、維修及防腐處理,並及時更換被損壞的照明設備。
3.應經常檢查和緊固各種設備連接件,定期更換聯軸器的易損件。
4.各種管道閘閥應定期做啟閉試驗。
5.應定期檢查、清掃電器控制櫃,並測試其各種技術性能。
6.應定期檢查電動閘閥的限位開關、手動與電動的聯鎖裝置。
7.在每次停泵後,應檢查填料或油封的密封情況,進行必要的處理。並根據需要填加或更換填料、潤滑油、潤滑脂。
8.凡設有鋼絲繩的裝置,繩的磨損量大於原直徑10%,或其中的一股已經斷裂時,必須更換。
9.各種機械設備除應做好日常維護保養外,還應按設計要求或製造廠的要求進行大、中、小修。
10.檢修各類機械設備時,應根據設備的要求,必須保證其同軸度、靜平衡等技術要求。
11.不得將維修設備更換出的潤滑油、潤滑脂、實驗室廢水及其它雜物丟入污水處理設施內。
12.維修機械設備時,不得隨意搭接臨時動力線。
13.建築物、構築物等的避雷、防爆裝置的測試、維修及其周期應符合電業和消防部門的規定。
14.應定期檢查和更換消防設施等防護用品。
⑻ 污水處理人員如何防護
一、工作前如何防護?
1、工作人員開始工作前要准備好醫用外科口罩、丁腈等材質的防水手套、工作服、護目鏡、安全帽等防護用品,做好體溫測量和記錄。
2、作業區及各處理單元的廠房、設備機房配備有消毒用品。
3、有需要記錄登記內容的工作人員自備個人辦公文具。
二、工作中如何防護?
1、工作人員進入污水處理構築物附近工作或巡視,特別是格柵、初沉池、調節池附近的初級處理單元工作時,要盡量減少在水池上方的停留時間。
2、使用工具檢修、操作時要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手套、護目鏡,有必要時戴防護面罩,使用前後對工具進行清潔消毒;口罩臟污、變形、損壞、有異味時需及時更換。
3、當攜帶工具到污水處理的構築物或設備間檢修時,要妥善規劃工具的放置,最好用防水布包裹工具包,避免被污水直接污染。
4、當需要檢修的部位要求與污水直接接觸時,建議工作人員可以內層佩戴丁腈手套,外層佩戴厚橡膠手套,檢修結束後要立即洗手,對檢修工具及其他防護用具進行消毒。
5、進入泵房、風機室等機房內時,要注意保持足夠的通風。
6、作業結束之後盡量要進行全面的清潔,及時更換被污染的外衣等。
三、工作後如何防護?
1、工作完成後要測量體溫,並做好記錄,脫下防護用具後放到單獨的收集位置。口罩等一次性防護用具收集後集中處理,重復使用的防護用品必須做消毒處理並風干後才可再次使用。
2、工作人員離廠前要做全面的清潔,更換干凈衣服才可離開,清潔時最好能做到單獨清潔。
3、離開廠區的路上要佩戴好口罩、手套離開。
四、特殊區域人員如何防護?
1、處理特殊區域或有來自隔離點的污水的污水處理廠工作人員要提升自身的防護措施,佩戴符合N95/KN95及以上標準的顆粒物防護口罩、防水手套、防護靴、護目鏡、面罩,必要時配備防護服、防水服等。
2、工作人員要避免與污水直接接觸,到污水池、曝氣池、機房附近作業時要佩戴防水手套、護目鏡、面罩、安全帽,返回後立刻洗手,從特殊區域返回的人員應當全面洗澡。
3、充分利用和發揮在線監測設備,減少到污水池附近作業的時間。
⑼ 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在操作時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一、略二、略三、格柵、沉澱格、調節池安全操作1.格柵截留的較大的浮渣和長纖維,每間隔2小時,應清理一次格柵,防止污染物堵塞格柵,產生污水處理事故。2.沉澱格每行兩個月清理一次,有污泥泵把池內沉積物抽到污泥濃縮池,盡量避免大量泥渣進入調節池。3.清理沉澱格時把進水閘板關好,打開調節池進水閘板,廢水直接進入調節池。4.調節池在運行時保持水位低於沉澱格的出水堰,水位差0~0.5m即可;5.定期對調節池內沉積泥渣清出,防止大量泥渣沉積,造成有效容積減少,大量泥渣進入後級處理系統。6.進入調節池廢水酸鹼度:一般PH為6-9。特殊時,進水最高可為PH
9-10.5,超過上述規定值時,應加酸鹼調節。四、水解酸化池、厭氧池、好氧池安全操作1.保證水解酸化池有效水位穩定,5.50~5.55m之間。2.溫度:一般為10-45?C,適宜溫度為15-35?C,此范圍內溫度變化對運行影響不大。3.PH:厭氧水解酸化工藝,對PH要求范圍較松,即產酸菌的PH應控制4-7范圍內;完全厭氧反應則應嚴格控制PH,即產甲烷反應控制范圍6.5-8.0,最佳范圍為6.8-7.2,PH低於6.3或高於7.8,甲烷化速降低。當高於10.5時應檢驗進水PH值並加酸鹼調節;好氧PH一般為6-9,特殊時,進水最高可為PH
⑽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運行維護中應注意哪些事項
1.嚴禁在設備處於帶電運行的情況下進行維修工作。
2.運行時不得關閉潛污泵專,正常維修除外。
3.在沒有足夠的保護設施下,不得進行維修處理設備。不得向池中和管廊中丟棄垃圾和廢棄物。
4.非特殊工作,不得開啟維修口,以免發生危險。在屬需下池檢修時,必須有保護人員在旁,不得單獨進行工作。
5.注意保護各類處理設備,不得在設備上擺放物品及攀爬。
6.注意保護各類測量儀表,防止磕碰。需使用梯子進行操作時,需將梯子固定好,且必須由其他工作人員陪同,不得單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