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提高印染廢水的BOD/COD值
1. 影響印染廢水可生化性的原因
印染廠的生產工藝對其廢水的可生化性影響很大。通常廢水中化學葯劑、無機鹽的含量過高,有機物含量相對較少,原水缺乏合成微生物合成所必須的營養,可生化性差。此外,染色廢水由於染料品種復雜、季節性變化較大,其可生化性也有所變化,從而使生化處理(主要是指好氧)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2. 前置不完全厭氧生物處理
隨著對印染廢水處理達標要求提高,僅依靠好氧生化工藝(如接觸氧化法或活性污泥法)處理可生化性較差的印染廢水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如果在好氧生化工藝處理之前進行厭氧(兼氧)水解處理,使好氧處理較難去除的許多污染物質,如化纖原料、染料等利用厭氧(兼氧)菌作用強的特點,將廢水中的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小分子有機物,難降解物質轉化為易降解物質,從而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為後續好氧處理創造條件。其脫色效果(包括活性染料類)及去除有機物污染能力比單純採用好氧處理工藝均有所提高。同時,中高濃度印染廢水採用厭氧(兼氧)生化預處理可大幅度降低成本,其手段主要是增設水解酸化池和中沉池等。
推廣和應用不完全厭氧生物處理工藝有利於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是處理中高濃度印染廢水的右樹豐雖。
3. 提高生化處理的運行水平
控制(或創造)良好的生態條件是提高生化處理運行水平所追求的目標。其中涉及水質的均化與調節:溫度、營養料、污泥的沉降性能、充氧、污泥膨脹、活性污泥培養和馴化:以及微生物相等多種因素, 目前曝氣池控制條件中較為突出的問題主要是溫度、充氧和填料等。
此外,相當多的污水處理廠(站)提供的情況表明,即使控制條件好,但缺乏有效管理,處理效果也不佳。
3.1 溫度
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溫度高,微生物活力強,處理效果好;反之,則會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就江蘇省地理緯度而言,出現微生物受抑制的情況並不顯著,但會出現溫度過高造成處理效
果不佳的情況。如某廠廢水處理站在2003年7-8月的持續高溫下,水溫達到或超過45℃,曝氣池的水色由棕色轉化成黑色,微生物死亡,處理效果大幅度下降。據推測,可能是嗜溫菌與嗜熱菌之間的相互競爭,以及溶解氧(DO)的減少,造成生物膜脫落,使有機負荷率降低所致。所以採取夏季降溫是印染廢水處理不可忽視的一項措施。
3.2 充氧
氧氣是保持微生物正常活動的一個必要條件。一般來說,印染廢水生化處理系統中保持混合液的、DO在40mg/L左右。在曝氣池中充氧系統大多為鼓風曝氣結合微孔曝氣管、散流曝氣頭或膜片微孔曝氣器。其存在的普遍問題是氧的轉化效率較低,僅為8%一25%。而國外的微孔曝氣器,膜片選用EPDM材料,採用激光打孔,孔小而精緻,其氧的轉化效率為30%一60%,且降低電能消耗。研製或選用具有較高氧轉化效率的曝氣裝置,選擇性能優良的低能耗鼓風機,以及確定合理的充氧條件(氣水比),是提高生化處理運行水平的重要方面。
3.3 填料
填料作為膜法處理工藝中的生物載體,廣泛應用於印染廢水治理。根據接觸氧化工藝需要,填料應具備良好的強度和使用壽命;分布均勻、有空隙可變性,對氣泡有充分的切割能力,提高氧利用率;具有較高的比表面積;具有良好的掛膜、脫膜更新效果等。國內填料的應用推廣大致經歷了硬性填料、軟性填料、半軟性填料以及彈性填料等四個過程。填料作為生物膜法工藝的核心部分,直接影響著運行周期、處理效果和投資費用。因此,選擇優質、高效的填料,使氣、水、生物膜充分混滲接觸交換,提高傳質效果,才能確保良好的新陳代謝。彈性波紋立體填料是目前的首選材料。
② 工業污水處理中,為了除銅,亞鐵加多了會增加cod嗎
會增加因為亞鐵被氧化,會消耗氧化劑,從而增加COD
國標的測定方法都是用這個測得。
③ 污水cod超標怎麼處理
COD超標就是基於這些有機物質的含量超標,可通過三種常規的處理方法物理、物理化學、生化處理,想了解更多,請網路一下「碧水藍天環保平台」即可。
④ 污水處理廠生活污水出水COD高的什麼原因造成的
原因抄:
1、進水水質、水量是襲否發生變化(進水指標等)
2、水溫是否發生變化;
3、污泥狀態,可以做鏡檢做下觀察(各菌種比例、活性等)
4、是否排泥過多、或者少(污泥膨脹或底泥不足)
5、曝氣量是否發生變化(DO指標)
措施:
1、延長排泥動作,一天24小時連續排泥,先穩定污泥指標。
2、二沉池部分加絮凝劑,加速污泥沉降速度。
3、在系統恢復期間使用cod降解劑,穩定cod指標達標排放。
(4)污水處理怎麼增加cod擴展閱讀: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計原則:
1、嚴格按照國家規范和行業規范,確保出水滿足排放要求;
2、結合項目實際情況,盡可能減少用電設備及儀表監測,盡量減少日常維護工作;
3、採用成熟穩定的工藝、設備及優質、穩定的產品、材料,盡量降低工程造價和運行成本;
4、設計美觀、布局合理、降低雜訊及合理處置固體廢棄物,改善污水站及周邊環境,避免二次污染。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計依據有:
1、建設單位提供的水質、水量等基礎資料。
2、《室外排水設計規范》。
3、《上海市污水綜合排放標准》。
4、《污水綜合排放標准》。
⑤ 染色廢水處理COD的最佳方法謝謝哦!
(1)物理法:是利用物理作用來分離污水中的懸浮物或乳濁物,可去專除廢水中的COD。
常見的有:屬格柵、篩濾、離心、澄清、過濾、隔油等方法。
(2)化學法:是利用化學反應的作用來去除污水中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可去除廢水中的COD。
常見的有:中和、沉澱、氧化還原、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微電解、電解絮凝、焚燒等方法。
⑥ 江蘇高COD污水處理技術有哪些
一、cod污水處理方法之一
「物理法」:一般是在廢水中加入絮凝劑,然回後利用格柵或其它物理隔柵工具答把一部分污染物處理下來,帶走一部分有機物。但是這個方法基本上只對濃度上萬上千的COD起作用,一般到幾百的時候就很難光靠此方法處理了。
二、cod污水處理方法之二
「生物法」:在污水處理廠的運用是最多的,一般都是靠各種的菌種,活性污泥等生物處理,對其進行好氧厭氧等處理後,形成完整的處理工藝,能有效去除溶解性的和膠體狀態的可生化有機物等。但是此方法前期的調整會耗費比較大的工程投入資金,並且後續的處理上也要經常需要技術人員的維護,對日常維護的要求很高,需謹慎擇。
三、cod污水處理方法之三
「化學法(推薦):運動化學葯劑的氧化作用分解有機物,這種方法下的有機物分解效率快,處理時間快,一般都直接在出水口投加葯劑使用,沒有過多繁瑣的操作。
⑦ 污水處理前和處理後cod的濃度是怎麼得到的
通過取污水處理前和處理後的水樣,做測試獲得數值。
附:COD的測定方法
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學需氧量)是水中有機物消耗氧的含量,是反應廢水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是水質監測的重中之重,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化學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條件下,採用一定的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的氧化劑量。它是表示水中還原性物質多少的一個指標。水中的還原性物質有各種有機物、亞硝酸鹽、硫化物、亞鐵鹽等。但主要的是有機物。因此,化學需氧量(COD)又往往作為衡量水中有機物質含量多少的指標。化學需氧量越大,說明水體受有機物的污染越嚴重。 化學需氧量(COD)的測定,隨著測定水樣中還原性物質以及測定方法的不同,其測定值也有不同。目前應用最普遍的是酸性高錳酸鉀氧化法與重鉻酸鉀氧化法。高錳酸鉀(KMnO4)法,氧化率較低,但比較簡便,在測定水樣中有機物含量的相對比較值及清潔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樣時,可以採用。重鉻酸鉀(K2Cr2O7)法,氧化率高,再現性好,適用於廢水監測中測定水樣中有機物的總量。 有機物對工業水系統的危害很大。含有大量的有機物的水在通過除鹽系統時會污染離子交換樹脂,特別容易污染陰離子交換樹脂,使樹脂交換能力降低。有機物在經過預處理時(混凝、澄清和過濾),約可減少50%,但在除鹽系統中無法除去,故常通過補給水帶入鍋爐,使爐水pH值降低。有時有機物還可能帶入蒸汽系統和凝結水中,使pH降低,造成系統腐蝕。在循環水系統中有機物含量高會促進微生物繁殖。因此,不管對除鹽、爐水或循環水系統,COD都是越低越好,但並沒有統一的限制指標。在循環冷卻水系統中COD(KMnO4法)>5mg/L時,水質已開始變差。
COD的測定方法
一、重鉻酸鉀標准法(也稱為迴流法)
(一)、原理:
在水樣中加入一定量的重鉻酸鉀和催化劑硫酸銀,在強酸性介質中加熱迴流一定時間,部分重鉻酸鉀被水樣中可氧化物質還原,用硫酸亞鐵銨滴定剩餘的重鉻酸鉀,根據消耗重鉻酸鉀的量計算COD的值。 缺點:
1、 耗時太多,每測定一個樣需迴流2個小時;
2、 迴流設備佔用的空間大,使批量測定出現困難;
3、 分析費用較高,特別是硫酸銀(500.00元/百克);
4、 測定過程中,迴流水的浪費驚人;
5、 毒性的汞鹽易造成二次污染;
6、 試劑用量大,耗材成本高;
7、 測試過程復雜,不宜於推廣
(二)、設備
1. 250mL全玻璃迴流裝置.
2. 加熱裝置(電爐).
3. 25mL或50mL酸式滴定管,錐形瓶,移液管,容量瓶等.
(三),試劑
1.重鉻酸鉀標准溶液(c1/6K2Cr2O7=0.2500mol/L)
2.試亞鐵靈指示液
3.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c(NH4)2Fe(SO4)2·6H2O≈0.1mol/L](使用前標定)
4.硫酸-硫酸銀溶液 重鉻酸鉀標准法
(四).測定步驟
硫酸亞鐵銨標定 :准確吸取10.00mL重鉻酸鉀標准溶液於500mL錐形瓶中,加水稀釋至110mL左右,緩慢加入30mL濃硫酸,搖勻.冷卻後,加入3滴試亞鐵靈指示液(約0.15mL),用硫酸亞鐵銨溶液滴定,溶液的顏色由黃色經藍綠色至紅褐色即為終點.
(五).測定:
取20mL水樣(必要時酌情少取加水至20或稀釋後再取),加入10mL的重鉻酸鉀,插上迴流裝置,再加入30mL硫酸硫酸銀,加熱迴流 2h 冷卻後,用90.00mL水沖洗冷凝管壁,取下錐形瓶. 溶液再度冷卻後,加3滴試亞鐵靈指示液,用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顏色由黃色經藍綠色至紅褐色即為終點,記錄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的用量. 測定水樣的同時,取20.00mL重蒸餾水,按同樣操作步驟作空白實驗.記錄滴定空白時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的用量. 重鉻酸鉀標准法
(六),計算
CODCr(O2,mg/L)=[8×1000(V0-V1)·C]/V
(七)、注意事項
1、使用0.4g硫酸汞絡合氯離子的最高量可達40mg,如取用20.00mL水樣,即最高可絡合2000mg/L氯離子濃度的水樣。若氯離子的濃度較低,也可少加硫酸汞,使保持硫酸汞:氯離子=10:1(W/W)。若出現少量氯化汞沉澱,並不影響測定。
2、本方法測定COD的范圍為50—500mg/L。對於化學需氧量小於50mg/L的水樣,應改用0.0250mol/L重鉻酸鉀標准溶液。回滴時用0.01mol/L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對於COD大於500mg/L的水樣應稀釋後再來測定。
3、水樣加熱迴流後,溶液中重鉻酸鉀剩餘量應為加入量的1/5—4/5為宜。
4、用鄰苯二甲酸氫鉀標准溶液檢查試劑的質量和操作技術時,由於每克鄰苯二甲酸氫鉀的理論CODCr為1.176g,所以溶解0.4251g鄰苯二甲酸氫鉀(HOOCC6H4COOK)於重蒸餾水中,轉入1000mL容量瓶,用重蒸餾水稀釋至標線,使之成為500mg/L的CODcr標准溶液。用時新配。
5、CODCr的測定結果應保留四位有效數字。
6、每次實驗時,應對硫酸亞鐵銨標准滴定溶液進行標定,室溫較高時尤其注意其濃度的變化。(也可在滴定後的空白中再加入10.0ml重鉻酸鉀標准溶液,用硫酸亞鐵銨滴定至終點.)
7、水樣應保證新鮮,盡快測定。
二、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一)、原理
試樣加入已知量的重鉻酸鉀溶液,在強硫酸介質中,以硫酸銀作為催化劑,經高溫消解後,用光度法設備測定COD值。 由於此方法測定時間短、二次污染小、試劑量小費用低,所以目前大部分實驗室都採用此種方法,但此方法儀器成本較高,使用成本較低,適合於長期需要檢測COD單位使用。
(二)、設備
組成部分
1: 在線COD儀器 組成部分 加熱模塊,測定模塊
A: 加熱模塊:兩種方法,有150攝氏度,加熱2個小時,有165攝氏度加熱10分鍾 不同的加熱模塊可以稱呼:傳統國標法微循環加熱法,快速消解法
B: 測定模塊:利用不同的波長測定相關的吸光度,所以需要一個可見光分光光度計 C: 試劑,主要成分重鉻酸鉀(飲用水高錳酸鉀),硫酸,.硫酸汞,硫酸銀,.水
2:在線COD分析儀品牌
HACH ,WTW,默克,HANNA,國產
(三)、測定步驟
取2.5ml試樣-----加入試劑-----消解10分鍾-----冷卻2分鍾-----倒入比色皿-----設備顯示屏直接顯示試樣COD濃度。
(四)、注意事項
1、高氯水樣應採用高氯試劑。
2、廢液10ml左右,但酸性較大,應集中回收處理。
3、保證比色皿的透光面清潔。
⑧ 污水處理中COD和氨氮超標怎麼辦
復合權菌種好氧池使用方法:
1、將好氧池的進水口和出水口關閉。
2、拆開菌種包裝,以 500g 菌:1 噸水的比例將菌種投加至好氧池內即可。 3、投加菌種後,當天連續曝氣 24 小時,激活菌種。
4、第二天開始進水 1/3,出水 1/3。第三天進水 2/3,出水 2/3。檢測出水數值 來控制進出水的流量大小,直至系統恢復出水達標。
特別說明:好氧池溶氧量控制在 2-4mg/L。
復合菌種厭氧池(水解酸化池)使用方法:
1、 將厭氧池的進水口和出水口關閉。
2、 拆開菌種包裝,以 500g 菌:1 噸水的比例將菌種投加至厭氧池或水解酸化 池內。
3、 投加菌種後,保持靜止不動,並連續攪拌底泥即可。 特別說明:厭氧池溶氧量控制在 0.5mg/L 以內 。
⑨ 廢水處理COD處理方法
廢水處理COD處理方法:其中引進了所謂「先進一級處理(APT)」的概念,作為二級生物處版理(BST)的替代工藝,以期在不權需要增加多少資金(費用)的情況下即可提高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APT法對懸浮固體和膠體物質的去除具有明顯效果。一般可去除懸浮固體80%~90%,BOD為 70%~80%,COD 40%~60%,細菌80%-90%,磷75%-95%。而使用常規一沉池時,其去除率為:懸浮固體50%~60%,BOD 25%~40%,因此,在處理工藝的評價和選用中,對ATP法的關注及其與BST法的比較很有必要。
⑩ 提高cod的方法
方法多種多樣,看你具體的要求和目的。
加入葡糖糖(過多容易造成污泥膨脹)、甲醇等;也可以摻入比原來COD高的廢水,一般糞便污水、垃圾滲濾液COD特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