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在什麼朝代茶直接用廢水沖泡

在什麼朝代茶直接用廢水沖泡

發布時間:2022-08-13 08:32:08

A. 什麼朝代開始大量生產茶葉

明朝之前茶葉都是貢品,只有貴族可以喝。明朝之後,茶葉開始形成用水直接沖泡,也開始了扦插移栽的形式,茶開始流入百姓家,開始出現工藝分類,綠、白、黃、青、紅、黑。六大茶類,便開始大量產茶了。
望採納。

B. 飲茶方式中的瀹飲法出現於中國的朝代是

明朝
最早提倡飲茶方式從簡,並且在實際操作上改革傳統的茶具和茶藝的是明朝的寧王朱權。朱權的"崇新改易"主要體現在渝飲法,即以沸水直接沖泡茶葉的方法。瀹飲已無須經過以往的炙茶、碾茶、羅茶三道工序,只要有乾燥的茶葉即可。其法要點如下:
一是要用上品泉水洗滌茶具,務鮮務潔。然後以熱水洗滌茶葉,水不可滾,滾則一洗無餘味矣。以竹筋夾茶於滌器中,反復滌盪,去塵土、黃葉、老梗,以手溺干置滌器內,少傾開視,色清香例,急取沸水潑之。
二是候湯,這仍是重點。首先,湯要純熟,即水開到沒有響聲或氣直沖貫方是純熟。三是投茶,投茶要有序,有下投、中投和上投。春秋季宜中投,夏季宜上投,冬季宜下投。投茶多寡宜酌,茶多則味苦香沉,水多則色清氣寡。
四是強調茶湯應香、色、味俱全並保持真味。味以甘潤為上,苦澀為下。茶自有真香,有真色,有真味,一經點染,便失其真,如在水中加鹽,加作料或果子之類,都會使茶湯失其真味'、
五是茶壺以宜興紫砂陶壺並以小為貴。每一客,壺一把,任其自斟自飲,方為得趣。壺小則不渙散,味不耽擱。同時由於渝飲對茶湯色、
香、味的追求,刺激了白瓷以及青花瓷的發展。瀹飲法只要懂得茶中趣理,具體程序不必如煎茶、點茶那樣嚴格,以給人留下自我發揮的空間。明清以來,這種品飲方式廣泛深入到社會各個階層,植根於廣大平民百姓之中,成為整個社會的生活藝術。這種沸水沖泡散茶的飲用方法還促進了我國茶葉生產技術的進步,散茶的品種迅速增多,除綠茶外,紅茶、烏龍茶、花茶、黑茶等茶類也出現並發展起來。

C. 泡茶法主要流行於哪個朝代

泡茶法是明朝開始的,有人說是洪武二十四年,只能確定是明朝,唐宋肯定不是喝茶,唐宋是吃茶(現在南方還有很多地方叫吃茶),是真的吃茶,茶研磨成粉加各種東西(比如花、豆等等),調成黏糊狀,像黑芝麻糊一樣直接吃。

泡飲法:

(1)撮泡法。備茶、備器、擇水、取火、候湯、潔盞(杯)、投茶、沖注、品啜。直接置茶入杯盞,然後注沸水即可。

(2)壺泡法。備茶、備器、擇水、取火、候湯、溫壺、洗茶、投茶、沖注、分釃、品啜。在壺中沖泡,然後分斟入茶盞(杯)中飲用。

泡茶法的演變

壺泡法萌芽於中唐,形成於明朝後期,盛行於清及民國時期。入清以後,源於福建武夷山的青茶(烏龍茶)逐漸發展,於是在壺泡法的基礎上又產生了一種用小壺小杯沖泡品飲青茶的工夫茶法。民國以來,安溪、潮汕等地以蓋碗代茶壺,形成變式工夫茶。

傳統的壺泡法基本上是清飲,不加佐料,但明人喜歡在壺中加花蕾與茶同泡。

撮泡法在明朝使用無蓋的盞、甌來泡茶,清代在宮廷和一起地方採用有蓋和托的蓋碗沖泡,便於保溫、端接和品飲。

現代又採用有柄有蓋的茶杯沖泡,便於端接。當代多用敞口的玻璃杯來泡茶,透過杯子可觀賞湯色、芽葉舒展的情形。撮泡法一人一杯,直接在杯中續水,頗適應現代人的生活特點,故在當代更流行。

D. 飲茶方法上的煮飲改為沖泡,通常被視為中國茶文化歷史上的一個轉折期,它始於哪個朝代

明代餅茶已不時興,散茶流行,人們普遍飲用的是與現代炒青綠茶相似的芽茶。與散茶的普及相聯系,茶之飲法也由煮飲改為沖泡,直至今日,飲茶之法仍沿襲明人所開的格局。

E. 哪個朝代,茶葉和蔬菜一樣白水煮著喝

明代以前,茶葉就是煮著喝的,經過幾次演變,明代開始了沖泡式的飲茶。

F. 明清時期茶葉的主要品飲形式為

明清時期茶葉的主要品飲形式為泡茶法。

泡茶是中國人的發明,是中國茶文化發展的拐點,帶動了茶具、茶道、茶藝、茶文化的發展。泡茶講究茶具、用水、水溫、環境、心境,甚至著裝等等。在泡茶之前,人們只會把茶葉放在嘴裡咀嚼。在泡茶之後,茶飲才真正實現了普及,成為中國人和世界各地茶人的至愛。
茶,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分布於中國長江以南各省的山區,茶按製作工序分為綠茶、白茶、紅茶等六大類。茶葉可作飲品,含有多種有益成分,並有保健功效。茶葉呈長圓形或橢圓形,先端鈍或尖銳,基部楔形,上面發亮,下面無毛或初時有柔毛,邊緣有鋸齒,葉柄無毛。

G. 37、據《茶經》記載,茶作為飲料相傳始於

A

1D 21 A 41 C 61 A 81 B
2 D 22 A 42 D 62 A 82 B
3 C 23 B 43 D 63 C 83 A
4 D 24 B 44 A 64 B 84 B
5 B 25 C 45 B 65 D 85 B
6 A 26 A 46 D 66 C 86 B
7 B 27 A 47 C 67 A 87 A
8 C 28 A 48 B 68 C 88 B
9 D 29 B 49 A 69 D 89 A
10 D 30 C 50 D 70 D 90 A
11 A 31 A 51 B 71 B 91 B
12 C 32 A 52 D 72 C 92 A
13 C 33 C 53 A 73 C 93 A
14 A 34 D 54 B 74 C 94 B
15 D 35 A 55 C 75 D 95 A
16 B 36 C 56 D 76 D 96 B
17 A 37 D 57 A 77 C 97 C
18 C 38 B 58 D 78 B 98 B
19 D 39 A 59 D 79 A 99 C
20 A 40 C 60 D 80 B 100 D

一、判斷題
1、齊宣王在一次祭祀時要求把殺牛改為殺羊,百姓認為是宣王吝嗇,孟子認為是宣王見牛發抖的樣子,動了惻隱之心。
A.√
B.×
2、在《孟子》里,「再作馮婦」,意思是重新做馮家的媳婦。
A.√
B.×
3、陸羽認為芽葉成卷狀的茶葉品質要比芽葉舒展平直的好。
A.√
B.×
4、《爾雅》中的「釋訓」專門解釋描寫事物情貌的疊音詞或聯綿詞。
A.√
B.×
5、《茶經》最後一卷名曰「茶之圖」,匯集了歷代飲茶圖。
A.√
B.×
6、《爾雅》中的「釋詁」是用來解釋古代的詞,它把若干當時通用的詞類聚在一起,再用一個古代的詞解釋它們。
A.√
B.×
7、《爾雅》被認為是中國訓詁學的開山之作。
A.√
B.×
8、《茶經》中提出採茶最好的時間是在二月、三月、四月。
A.√
B.×
9、《孝經》中引用詩經「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來表達對父母的思念。
A.√
B.×
10、孟子說,賢明的君主能與民同樂,所以人民擁護;殘暴的君主老百姓想與之同歸於盡,那樣君主也獨樂不成。
A.√
B.×
11、周文王養草木動物的園子有七十里,百姓認為太大了;齊宣王的才四十里,百姓認為差不多。
A.√
B.×
12、《孝經》中提到:孝順長輩,就是對長輩的話一味服從。
A.√
B.×
13、《孝經》中「所敬者寡,而悅者眾」的意思是禮敬作為要道:。
A.√
B.×
14、按照《孝經》所闡述的觀點,百姓應以孝為先,照顧好自己的父母,少管國家大事。
A.√
B.×
15、陸羽認為飲茶可以「盪昏寐」,即可以令人神智清醒。
A.√
B.×
16、《爾雅》是我國第一部按照部首編排的綜合性辭書。
A.√
B.×
17、《爾雅》是中國最早的一本解釋詞義的書,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詞典。
A.√
B.×
18、《孝經》以孝為中心,集中闡發儒家思想。它認為「孝」是皇帝所定的規范。
A.√
B.×
19、《茶經•茶之源》說到人參的產地,「上者生上黨,中者生百濟、新羅,下者生高麗」,其中「高麗」是唐朝時周邊的一個小國,即今天的韓國。
A.√
B.×
20、《爾雅》「釋親」篇提到:「父為先考,母為先妣」。
A.√
B.×
21、《茶經》中對當時人們習慣的飲茶方法——「或用蔥、姜、棗、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揚令滑,或煮去沫」提出了批評。陸羽認為這樣的茶如同倒在溝渠中的廢水
A.√
B.×
22、作為學生,冉牛、閔子、顏淵與老師孔子比較,是「具體而微」,就是說道德、學問具有了孔子的大體,而達到的境界比不上。
A.√
B.×
23、孟子和孔子的三個學生宰我、子貢、有若觀點一樣,認為孔子是有史以來第一聖人,超過堯舜。
A.√
B.×
24、孟子認為,國人都說某人可殺,這是不夠的,需要認真調查,發現確實罪狀夠殺頭條件,才可以殺之。
A.√
B.×
25、「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是從國家法律權威的角度來維護以「孝」為基礎的宗法等級制度和道德秩序。
A.√
B.×
26、孟子認為,實行仁政必須從劃清土地界限以確保公平開始。所以,貪官污吏必定不會認真對待這項工作。
A.√
B.×
27、《爾雅》中的「釋親」、「釋宮」、「釋器」、「釋樂」等4個篇目解釋的是親屬稱謂和宮室器物的名稱。
A.√
B.×
28、據《茶經》可知,煮茶以江水為上,山水為中,井水為下。
A.√
B.×
29、《孝經》是中國古代儒家的倫理著作。
A.√
B.×
30、「愛敬盡於事親,然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一句,「刑」是重視刑法的意思。
A.√
B.×
二、單選題
1、孟子說:「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為了說明這個觀點,孟子引了《尚書》的話:「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這里的「違」字意思是(D )
A.違反
B.逃避
C.離開
D.改變
2、《爾雅》「釋宮」篇提到「宮中巷謂之壺,廟中路謂之(D )」:
A.道
B.唐
C.衢
D.康
3、《爾雅》中提到:「水注川曰( C)」
A.河
B.灘
C.流
D.溪
4、下列不屬於《茶經》中所列的煮茶用具的是(D )
A.風爐
B.滓方
C.忤臼
D.都籃
5、《孝經》中孔子認為讓百姓懂得道義,明智的領導者應該做到:(B )
A.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
B.先之以敬讓,導之以禮樂,示之以好惡。
C.家至而日見之也。
D.生事愛敬,死事哀戚。
6、根據《孟子》,品德高尚,可以使「鄙夫寬、薄夫敦」的人是(A)
A.伯夷 A
B.柳下惠
C.孔子
D.顏淵
7、「所敬者寡,而悅者眾」的意思是:( B)
A.所尊敬的對象雖然只是少數,為之喜悅的人卻有很多很多。
B.被尊敬的人很少,但是看熱鬧的人很多。
C.能夠被尊敬的人很少,但是能取樂的人很多。
D.能被尊敬的人不多,所以普通百姓很多。
8、《茶經•茶之造》中說到制茶的七道流程,下列正確的是( C)
A.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
B.采之——搗之——蒸之——焙之——拍之——穿之——封之
C.采之——拍之——蒸之——搗之——焙之——穿之——封之
D.采之——蒸之——穿之——拍之——蒸之——焙之——封之
9、根據《茶經》記載,白茶山位於(D )
A.杭州
B.紹興
C.永嘉
D.揚州
10、《爾雅》「釋樂」篇,「大琴」叫做:(D )
A.弦
B.瑟
C.離
D.箏
11、《爾雅》「釋詁」篇中解釋「遷、運」就是:(A )
A.移
B.易
C.徙
D.挪
12、《孝經》開宗明義,子曰:「夫孝,()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C)
A.仁
B.德
C.禮
D.義
13、《茶經•茶之源》論茶生長的土地,「上者生(),其次生(),下者生()。」括弧中依次應填入的選項是(C)
A.陰林 坡谷 爛石
B.櫟壤 黃土 爛石
C.黃土 坡谷 櫟壤
D.爛石 櫟壤 黃土
14、下列名言,不是出於《孟子》的一句是(A )
A.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B.盡信書,不如無書
C.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D.其進者銳,其退速
15、「非孝者,無親」的意思是:( D)
A.不孝順的人,不會有親近的人。
B.不孝順的人,父母也不喜歡他。
C.對行孝的人有非議、不恭敬,就是無視自己父母的存在。
D.對行孝的人有非議、不恭敬,自己父母也不要他。
16、「非聖人者,無法」解釋正確的是:( B)
A.沒有聖人,就沒有法則。
B.不是聖人就不用遵守法律。
C.否定先哲聖人的人,就不用守法。
D.否定、誹謗先哲聖人,就是目無法紀。
17、孟子見梁惠王,梁惠王說孟子「不遠千里而來」。孟子是從故鄉鄒出發,到哪裡去見梁惠王?( A)
A.山西夏縣
B.山東淄博
C.河南開封
D.安徽亳州
18、孟子說:「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這里的「放心」,意思是(C )
A.放縱之心
B.沒有憂慮
C.迷失的善心
D.人性離散
19、《爾雅》「釋水」篇解釋水波的不同叫法。「大波為瀾,小波為(D)」:
A.淪
B.漪
C.紋
D.濤
20、「要君者,無上」中。「要」的解釋正確的是:( A)
A.要挾、脅迫
B.想奪皇位
C.索要
D.邀請
21、陸羽認為,杭州出產的茶葉是幾等品?( A)
A.上
B.次
C.下
D.又下
22、「篣筤」為《茶經》中所列舉的幾種茶具,下面注音正確的是( A)
A.báng liáng
B.páng láng
C.páng liáng
D.báng láng
23、以下哪種不屬於《茶經》中記載的茶具( B)
A.灶
B.穿
C.承
D.壺
24、《爾雅》「釋詁」篇中解釋「畫」的意思是:(B)
A.作畫
B.形
C.描
D.塗
25、根據《孟子》,品行高潔,可以使「頑(貪)夫廉、懦夫立志」的人(C )
A.舜
B.伯夷
C.孔子
D.柳下惠
26、「夫孝,始於事親」,「事」的解釋正確的是:(A)
A.做事
B.侍奉
C.跟隨
D.聽從
27、下列名言,不是出於《孟子》的一句是(A )
A.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
B.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C.人皆可以為堯舜
D.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28、茶的形狀千姿百態,根據《茶經》推斷,下列不屬於上品的是(A )
A.如霜荷者
B.如胡人靴者
C.如浮雲出山者
D.如犎牛臆者
29、孟子認為,罷免官員的必要條件是(B )
A.左右都說不行
B.大臣們都說不行
C.國人都說不行
D.考察發現真不行
30、下列哪句話能體現小心謹慎、居安思危的意思:( C)
A.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
B.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
C.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D.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
31、《孝經》中提到的「諸侯之孝」是「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 A)」。
A.滿而不溢
B.居安思危
C.戰戰兢兢
D.忠順不失
32、按照《爾雅》「釋親」篇的解釋:父之黨為宗族,母與妻之黨為( C)
A、外戚
B、外族
C、兄弟
D、內戚
33、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是「天時、地利、人和」。在孟子看來,就重要性而言,三者的排序是:(C )
A.天時 地利 人和
B.地利 天時 人和
C.人和 地利 天時
D.一樣重要
34、《爾雅》「釋天」篇中 「四時」是指「春為蒼天,夏為昊天,秋為昱天,冬為( A)」:
A.上天
B.寒天
C.安天
D.歲天
35、以下四位唐代人中,《茶經》卷七「茶之事」涉及到的是( D)
A.唐太宗
B.李績
C.李白
D.杜甫
36、陸羽認為茶葉的製作,從採摘到封存,一共要經過幾道工序?( B)
A.五
B.六
C.七
D.八
37、據《茶經》記載,茶作為飲料相傳始於( A)
A.神農氏
B.周公
C.晏子
D.孔子
38、《爾雅》「釋天」篇 「講武」 中講到,「春獵為搜,冬獵為(C )」:( )
A.苗
B.捕
C.狩
D.擊
39、孟子說,平庸之人的特點是(D )
A.行之而不著
B.習焉而不察
C.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
D.前三者都是
40、孟子說,如果當權者不違農時,鼓勵農牧業的發展,那麼老年人就可以吃肉了。可以吃肉的老年人的年齡是(A )
A.五十歲
B.六十歲
C.七十歲
D.八十歲
41、「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的意思是:( C)
A.從前,明王孝順父親,給他講故事到天亮。
B.從前,聰明的帝王孝順父親,因而知道很多做人的道理。
C.從前,賢明的帝王孝順父親,所以能夠明白上天庇護萬物的道理。
D.從前,賢明的帝王孝順父親,所以常常侍奉他到天亮。
42、按照《爾雅》「釋親」篇的解釋:婦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謂為( D)
A、親家( )
B、聯姻
C、婚姻
D、高堂
43、《孝經》中經常提到「孝悌」二字。其中「悌」是指( )之間的關系。(D )
A.上下級
B.兄弟間
C.父子間
D.鄰里間
44、孟子認為,判決死刑的必要條件是(A )
A.左右都說可殺
B.大臣們都說可殺
C.國人都說可殺
D.調查發現真可殺
45、《茶經》中提到的「交床」的功用是(B)
A.夾烤茶餅
B.支放茶鍋
C.貯放茶末
D.稱量茶葉
46、《爾雅》「釋山」篇講到「河南,華。河西,岳。」「河東」是:(D)
A.恆
B.衡
C.魯
D.岱
47、《爾雅》「釋水」篇講到「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 C)」:
A.沚
B.陼
C.灘
D.島
48、「至若救渴,飲之以漿;蠲憂忿,飲之以();盪昏寐,飲之以()。」括弧中應填入的字是(B)
A.茶 ; 酒
B.湯 ; 酒
C.酒 ; 茶
D.湯 ; 茶
49、《茶經》中卷七「茶之事」章輯錄了許多前代茶事,下列茶事典故沒有收入茶經的是(A)
A.孫皓賜韋曜茶以代酒
B.劉琨飲真茶以治病
C.官吏禁止蜀中老婦賣茶粥
D.王褒《僮約》約定僮僕應烹茶
50、孟子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尚之風,必偃。」這里「尚」字的意思是(D)
A.高尚
B.在上
C.加上
D.尚且
51、下列出自《茶經》的是(B)
A.若杭湖心水,吳山第一泉,郭璞井,虎跑泉,龍井,葛仙翁井,俱佳。
B.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
C.凡芽如雀舌穀粒者,為斗品。
D.茶味主於甘滑,惟北苑、鳳凰山連屬諸焙,所造者味佳。(D)
52、《孝經》中表達對國家社稷的感情引用了:
A.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B.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C.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D.愷悌君子,民之父母。
53、《孝經》中子曰:「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尤為不孝也」。「三者」是指:(A)
A.驕、奢、役
B.戰、役、稅
C.驕、亂、爭
D.稅、亂、奢
54、《孝經》中很推崇以下哪種施行教化的方式:(B)
A.法律
B.百姓相互監督
C.官府管理
D.禮儀和音樂
55、南朝女詩人鮑令暉為茶所寫的詩為(C)
A.《香茗賦》
B.《雪煎茶》
C.《詠茶》
D.《對茶》
56、《孝經》中孔子認為子女對於父母去世的理性態度是:(D)
A.進思盡忠,退思補過
B.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C.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
D.宗廟致敬,鬼神著矣。
57、公元2011年,是孟子逝世約(A)
A.1720年
B.2300年
C.2380年
D.1640年
58、《爾雅》「釋天」篇「風雨」中講到「東風謂之( )」,:(D)
A.涼風
B.谷風
C.泰風
D.暖風
59、《爾雅》「釋地」篇講到 「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牧,牧外謂之( )」:(D)
A.林
B.野
C.原
D.陸
60、《孝經》中希望普通百姓做到的「孝」是:(D)
A.謹身節用,以養父母
B.忠順不失,以事其上
C.口無擇言、身無擇行
D.制節謹度,滿而不溢
61、《爾雅》「釋宮」篇,「東西牆」叫做:(A)
A.序
B.梁
C.堊
D.桓
62、下列名言,不是出於《孟子》的一句是(A)
A.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B.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D.心之官則思
63、「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的意思是:(C)
A.天地有自己的法則,人也一樣。所以要趁著天亮,占據地形優勢,平定天下。
B.天地之間的道路,是百姓走出來的,所以根據自然規律,利用地形優勢,可以平定天下。
C.天地有自己的法則,人類應該遵循其內在規律實行孝道。效法自然規律,利用自然的優勢,才能對天下百姓施以教化,做到天時地利人和。
D.天地有自己的法則,然而百姓有自己的規律。因此,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規律讓天下歸順。
64、根據《茶經》記載,茶最為盛行的朝代是(B)
A.周
B.漢
C.晉
D.唐
65、對於施展自己的抱負輔佐君主成就王業這件事,孟子自己說從幾歲以後就不動心了?(D)
A.四十
B.五十
C.六十
D.七十
66、陸羽認為煮茶最好的水是(C)
A.山水
B.井水
C.江水
D.湖水
67、陸羽認為,上等的茶碗產自(A)
A.滁州
B.湖州
C.越州
D.杭州
68、孟子說:「君之視臣如土芥,臣則視君如( ) 。」(C)
A.腹心
B.犬馬
C.寇讎
D.手足
69、「敬親者,不敢慢於人」的意思是:(D)
A.尊敬自己的父母,不敢比別人動作慢。
B.尊敬自己的父母,不敢比父母傲慢。
C.對自己的長輩恭敬,也就不敢對別人的父母有絲毫怠慢。
D.拜祭親人,不敢比別人動作慢。
70、《爾雅》中對於不同材質的加工,有不同的說法。「金謂之鏤」,「石謂之」什麼?(D)
A.刻
B.磋
C.切
D.磨
71、《爾雅》「釋宮」篇,「楣謂之( )」:(B)
A.梁
B.門
C.窗
D.戶
72、孟子認為,道德修養所能達到的境界,有六個層級。下列幾項,由低到高排序正確的一項是(C)
A.善人-信人-美人-大人-聖人-神人
B.聖人-神人-美人-大人-善人-信人
C.聖人-神人-美人-大人-信人-善人
D.美人-大人-善人-信人-聖人-神人
73、《爾雅》「釋天」篇中「果不熟」為:(C)
A.飢
B.饉
C.薦
D.荒
74、孟子說:「百畝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無飢矣。」孟子時代的百畝,約相當於現在的(C)
A.五十二畝
B.八十三畝
C.三十六畝
D.二十九畝
75、《爾雅》「釋器」篇,「盎謂之( )」:(D)
A.缶
B.豆
C.簞
D.爵
76、《爾雅》「釋天」篇 「風雨」 中講到,「日出而風為暴,風而雨土為( )」:(D)
A.霧
B.塵
C.沙
D.霾
77、《茶經》認為,好茶水是什麼顏色?(C)
A.無色
B.淡黃
C.綠色
D.暗紅
78、「用天之道,分地之利」的正確解釋是:(B)
A.用上天之道,分享地上的利益。
B.利用自然規律,分辨土地的高下優劣。
C.利用天子的權利,分配有利的土地資源。
D.利用天子的權利,占據有利的地形。
79、「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的解釋正確的是:(A)
A.從前,天子身邊有七個直言相諫的大臣。
B.從前,有七個大臣在爭王位。
C.從前,天子有七個王子爭王位。
D.從前,天子身邊有很多大臣在爭七個重要的官職。
80、「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孟子》中,認為自己就是「先知先覺」者的人是(B)
A.商湯
B.伊尹
C.孟子
D.萬章
三、多選題
1、孟子認為,人如果沒有下列幾「心」,就不能算人了(B)
A.惻隱之心
B.羞惡之心
C.辭讓之心
D.是非之心
E.等夷之心
2、下列語句能夠概括出孔子在《孝經》中的主旨的是:(B)
A.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B.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C.故自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D.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
3、按照《爾雅》「釋地」篇,以下屬於 「五方」的是:(A)
A.獨角犀
B.比目魚
C.枳首蛇
D.麒麟
4、根據陸羽的說法,下列屬於茶的異名的是(B)
A.檟
B.蔎
C.茗
D.蕙
E.荼
5、以下哪些地方屬於《爾雅》「釋地」篇講到的「九州」? (B)
A.冀州
B.豫州
C.荊州
D.鄭州
6、下列表述,哪些體現了孟子的「民本」思想(B)
A. 樂民之樂
B. 憂民之憂
C. 與眾樂樂
D. 樂以天下
E. 憂以天下
F. 先天下之憂而憂
G. 後天下之樂而樂
7、《孝經》中,孔子引用到的作品有下列哪幾項?(A)
A.《詩經》
B.《論語》
C.《尚書》
D.《春秋》
8、據《茶經》可知,茶的四大品種為(B)
A.粗茶
B.散茶
C.末茶
D.餅茶
E.細茶
9、以下哪些地方屬於《爾雅》「釋地」篇講到的「四海」? (A)
A.九夷
B.八狄
C.七戎
D.六蠻
10、陸羽認為,採茶較好的時期是(A)
A.一月
B.二月
C.三月
D.四月
E.五月

H. 元朝人是如何喝茶的他們的茶文化與其他朝代有何區別

I. 古代使用泡茶法是哪一個朝代

泡茶法是明朝開始的,有人說是洪武二十四年,只能確定是明朝,唐宋肯定不是喝茶,唐宋是吃茶(現在南方還有很多地方叫吃茶),是真的吃茶,茶研磨成粉加各種東西(比如花啊豆啊等等),調成黏糊狀,像黑芝麻糊一樣直接吃。

閱讀全文

與在什麼朝代茶直接用廢水沖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鹽酸水壺除垢 瀏覽:254
陰離子交換柱多糖上樣量 瀏覽:6
脫硫廢水旋流子堵塞原因 瀏覽:402
石灰乳去鉻離子 瀏覽:407
atem車載空氣凈化器怎麼用 瀏覽:439
ro反滲透膜濾芯直銷 瀏覽:105
4021反滲透膜尺寸 瀏覽:352
凈化器怎麼投放 瀏覽:849
純水機雙出水怎麼安裝 瀏覽:320
衛生間除垢劑有哪一款 瀏覽:350
元神純水精靈怎麼破 瀏覽:234
高效空氣過濾器製作 瀏覽:743
機油濾芯一般多少油 瀏覽:691
臭氣凈化器怎麼製作 瀏覽:521
油煙凈化器芯體是什麼意思 瀏覽:372
德龍咖啡機除垢後水 瀏覽:512
醫療廢水戊二醛的處置 瀏覽:178
魚缸海沙過濾 瀏覽:680
污水d和a是什麼意思 瀏覽:143
蒸餾時需要調ph嗎 瀏覽: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