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污水處理中稱硝化液,實際是不是就是好氧池的迴流到
對,O到A池的管道出水叫:硝化液。
❷ 請問在污水處理生物脫氮的A/O(缺氧/好氧)中,迴流硝化液的存放比是什麼意思我不是很明白
我沒聽過這個說法,我估計你說的應該是硝化液的迴流比吧,應該等於硝化液的迴流量與硝化池內硝化液量的比值。
❸ 污水處理中硝化液迴流量怎麼確定
目前的污水處理中硝化液迴流量在100%-300%,主要的是看=當前用的是什麼工藝,當前的運行狀況的,一般在出水TN達到要求的情況下降低內迴流保證節約能源,其實每個工藝有他當前的特性的。
在單級A/O系統中,迴流比r與最大可能脫氮效率R之間的關系為:R=r/(1+r)
但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如缺氧段有足夠的碳源,好氧段氮的硝化作用完全等.
可以根據《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中公式6.6.18-7來計算,
迴流量Q=1000VKX/(N1-N2)
其中:
Q:——混合液迴流量,m3/d;
V——缺氧池容積,m3,如前計算;
K——T℃時脫氮速率,kgNO3-N/(kgMLSS·d);
X——缺氧池內混合液懸浮物濃度,kgMLSS/m;
N1——生物反應池出水總氮濃度,mg/L;
N2——生物反應池出水總凱氏氮濃度,mg/L;
❹ 污泥迴流比一般在多少范圍
對於aao工藝而言,污泥迴流比指的是污泥的迴流量與氣浮池後原水量的比值吧,一般為3左右,如果是相對於缺氧池後污水量,則因為加入了迴流的硝化液,故可能只有50-100%了。
❺ A/0脫氮工藝中混合液迴流比200%是什麼意思
迴流比=迴流流量/進水流量,如果進水是10立方,迴流比定為200%,則迴流流量=進水流內量*迴流比=10立方容*200%=20立方。
舉例:一共有300出水,200迴流,100進入沉澱池。
這是一個動態過程,把好氧池的出水迴流到缺氧池後,等於缺氧池的進水變成了(10+20)立方,自然好氧池的進水也變成了30立方,好氧池的出水也是30立方,其中20立方迴流,10立方到二沉池。
(5)養殖廢水硝化液迴流比一般為多少擴展閱讀
增大迴流比可減少分離所需的理論板數,但迴流比的增大,必要求塔釜產生的蒸氣量相應增加,迴流比增大的上限是全迴流即進入冷凝器的蒸氣在冷凝後全部返回塔中。
在全迴流條件下,分離所需的理論板數最少。當迴流比減小至某一數值時,理論上為達到指定分離要求所需板數趨於無窮大,這是迴流比的下限,稱為最小迴流比。
當操作迴流比下降到小於最小迴流比時,就不能達到規定的分離要求。
參考資料
網路--迴流比
❻ 有混合液內迴流,一些水質參數如何計算,
污水處理加大迴流主要作用如下:
一是用於降低處理污水的濃度;
二是進行反硝化脫氮;
三是水量不足時補充水量,維持運行;
四是系統調試或長期停運後,啟動時需要調節迴流比,逐漸提高負荷.
內迴流又稱內循環就是將處理後的硝化池中的硝化液迴流至反硝化池,以增強反硝化脫氮效果。
如果想要提高脫氮率,則可以增大內迴流量。但迴流比也不能無限制的增大,因為這樣做一方面會使運行費用增加,另一方面反硝化池為缺氧環境,迴流的硝化液中含有一定的溶解氧,迴流量過大會使反硝化池難於保持理想的缺氧狀態,影響反硝化進程。所以要將進出水的水質水量情況和運行費用綜合考慮,確定內迴流比。
也就是說循環比的取值與要求達到的處理效果以及反應器類型有關,應當說,適宜的循環比,應通過試驗或對運行數據的分析確定。
運行數據確證,循環比在50%以下,脫氮率很低,循環比在200%以下,脫氮率隨循環比增高而顯著上升。循環比高於200%以後,脫氮率提高就比較緩慢了。一般循環比取值不宜低於200%。對活性污泥系統最高取值600%,而對流化床,為了使載體硫化,要求更高的循環比。
❼ A/O反應池硝化水迴流比及污泥迴流比如何確定
缺氧池也不是說完全的厭氧環境,還是需要溶解氧的,一般混合液控制在100%—400%,污泥迴流比在30%—100%,不用刻意控制,氧化還原電位不會太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