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施工現場環保工作管理措施內容是什麼
內容如下:
《建築法》規定,建築施工企業應當遵守有關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的規定,採取控制和處理施工現場的各種粉塵、廢氣、廢水、固體廢棄物以及雜訊、振動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的錯事。
施工現場雜訊污染防治的規定:
環境雜訊,是指在工業生產、建築施工、交通運輸和社會生活中所產生的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生活。
環境雜訊污染,則是指產生的環境雜訊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並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現象。
施工現場環境雜訊污染的防治:
施工雜訊,是指在建設工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規定,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項目,必須遵守國家有關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規定。
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建設單位必須提出環境影響報告書,規定環境雜訊污染的防治措施,並按照國家規定的程序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環境影響報告書中,應當有該建設項目所在地單位和居民的意見。
建設項目的環境雜訊污染防治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建設項目在投入生產或者使用之前,其環境雜訊污染防治設施必須經原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達不到國家規定要求的,該建設項目不得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Ⅱ 關於施工現場廢氣,廢水污染防治有哪些規定
(1)大氣污染的防治。對於施工現場的大氣污染防治,重點是防治揚塵污染。企事業單位版和其他經營者,應採取防治權污染的措施,防止、減少大氣污染,對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對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單位實施監管。
(2)水污染的防治。《水污染防治法》規定,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標准和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城鎮排水和污水處理條例》和《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管理辦法》進一步規定了施工現場水污染控制要求。
Ⅲ 施工現場的廢水廢氣要怎麼處理
施工現場粉塵、雜訊、廢水和廢氣管理
1、目的
明確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粉塵、雜訊、廢水和廢氣的管理要求,以減少環境污染。
2、適用范圍
適用於公司組織施工的所有工程施工現場。
3、職責
3.1項目部及施工班組負責控制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粉塵、雜訊、廢水和廢氣,並對其實施管理。
3.2安全管理科負責現場粉塵、雜訊廢水和廢氣管理的檢查。
4、工作程序
4.1粉塵
4.1.1產生粉塵的作業
切割金屬、木材、石材及瓷片等;
打磨木面、牆面及地面等;
攪拌、搬運、傾倒粉質材料(如水泥、石灰等);
拆除舊建築、道路的揚塵;
露天場地風沙、揚塵等;
電焊產生的煙塵。
4.1.2個人防護
在有粉塵的環境中作業,應穿戴好防護用品,如口罩、工作服、眼鏡、工作帽、安全帽等,直接與水泥、石灰等粉質材料接觸時還應戴手套。無關人員撤離現場。
4.1.3環境保護
切割及打磨時,只要可能,應加水(或油)冷卻,同時可減少粉塵的產生和擴散。
切割及打磨設備應有防護裝置,特別是木料開鋸及金屬砂輪切割時,應有擋板,以減少顆粒的飛濺及粉塵護散;
批量的切割活動,只要可能應集中安排在一個固定的房間進行,以減少粉塵的擴散源;搬運罐裝粉質材料,如水泥、石灰時,應輕拿輕放,嚴禁拋撒。室內關閉風扇及迎風邊窗戶。水泥罐要有防塵裝置,包裝水泥、包裝應完整。以減少粉塵的產生和擴散。
室內應經常撒些水,以保持一定濕度,同時,應經常清掃,保護地面干凈,減少地面揚塵;
4.2雜訊
4.2.1產生雜訊的作業
風鎬、電鑽震碎砼路面,構築物;
切割、打磨石材和地面;
鋸、刨木材,特別是開料;
空氣壓力機、空氣錘的啟動;
搬運鋼模板及敲打
4.2.2個人防護
在重雜訊區(如切割、風鎬、打磨石材、鋸、刨木材)的作業人員應塞耳塞,無關人員應盡量撤離現場。
4.2.3環境保護
見《施工現場雜訊控制環境管理方案》
重雜訊的作業應盡可能設置雜訊隔離牆和安排在隔離效果好的房間進行;
應根據周邊環境安排合適的作業時間,學校區應避開上課時間;居民區應避開休息時間;
盡可能選用新設備,如攪拌機、低雜訊風鎬、新型氣釘槍、用瓷片切割替代機割等;
有可能鋼模板用膠合板替代,搬運安裝時注意防止雜訊擴散;
4.3廢水
4.3.1產生廢水的作業
混凝土、砂漿攪拌的清洗污水;
樁基施工(鑽孔樁的泥漿水);
切割、路面、打磨石材和瓷片的污水等;
清洗場地、工具等;
生活用水
4.3.2環境保護
見施工現場污水、雜訊、粉塵環境控制三管理方案節約用水,切割和打磨時盡量採用灑水,保護濕潤不過量;洗地時,應灑水清掃,避免用水龍頭沖水。以減少廢水的產生。
施工產生的廢水應保持一定距離的流水區,切割和打磨的廢水先用盆或凹板接往後冒出,讓水自然沉澱之後,注入下水道,避免注入雨水管;
生活廢水應注入城市污水管網,以統一處理。生活廢水不能注入雨水管。
4.4廢氣
4.4.1產生廢氣的作業
瀝青作業;油漆作業;防水塗料作業;打膠作業;清洗作業等;
4.4.2個人的防護
瀝青砼攪拌、油漆的調配、噴刷及乳膠漆的打磨人員應戴防毒面具、眼罩、穿工作服;
其它作業人員應戴口罩;
無關人員應撤離現場。
4.4.3環境保護
瀝青、塗料、油漆化學溶劑類材料的使用,應控制氣味的傳播源;
作業應盡可能是獨立作業,在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進行,必要時應配置通風設備,以減少廢氣對人身體的危害;
4.5監督檢查及跟蹤
項目部每周例行檢查時,以及安全管理科在工地巡查和安全檢查時,都應將粉塵、雜訊、廢水和廢氣的處理情況作為一個檢查項目,並記錄在質安大檢查綜合評定表中。發現中不符合應通知項目部及施工班組立即進行整改,必要時發出糾正/預防措施要求。
5相關文記錄
《施工現場固體、廢棄物管理規程》
《施工現場化學危險品管理規程》
Ⅳ 施工企業在工程施工中如何防治環境污染
Ⅳ 施工過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施工過程水來污染的防治措施有自:
(l)禁止將有毒有害廢棄物作土方回填。
(2)施工現場攪拌站廢水,現制水磨石的污水,電石(碳化鈣)的污水必須經沉澱池沉澱合格後再排放,最好將沉澱水用於工地灑水降塵或採取措施回收利用。
(3)現場存放油料,必須對庫房地面進行防滲處理,如採用防滲混凝土地面、鋪油氈等措施。使用時,要採取防止油料跑、冒、滴、漏的措施,以免污染水體。
(4)施工現場100人以上的臨時食堂,污水排放時可設置簡易有效的隔油池,定期清理,防止污染。
(5)工地臨時廁所、化糞池應採取防滲漏措施。中心城市施工現場的臨時廁所可採用水沖式廁所,並有防蠅滅蛆措施,防止污染水體和環境。
(6)化學用品、外加劑等要妥善保管,庫內存放,防止污染環境。
Ⅵ 施工現場的排水措施一般有哪些
施工現場應按標准實現現場硬化處理。
根據施工總平面圖、規劃和設計排水方案及設施,利用自然地形確定排水方向,按規定坡度挖好排水溝。
設置連續、通暢的排水設施和其他應急設施,防止泥漿、污水、廢水外流或堵塞下水道和排水河溝。
若施工現場臨近高地,應在高地的邊緣(現場上側)挖好截水溝,防止洪水沖入現場。
汛期前做好傍山施工現場邊緣的危石處理,防止滑坡、塌方威脅工地。
雨期指定專人負責,及時疏浚排水系統,確保施工現場排水暢通。
Ⅶ 建築工地如何防止施工廢棄物污染
一、提高建築施工隊伍的環保意識
在建築工程施工中,提高施工隊伍的環保意識是實現文明施工,防範各種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在對國內建築施工隊伍定期進行環保教育和培訓的同時,還應將環境保護列為建築企業的主要管理項目,與進度、質量、成本、安全等管理項目有機結合。在建築施工中,對於各崗位操作人員的監管要符合相關工藝和技術標准,尤其是要注重對環境污染防範措施的研究,在企業內部樹立良好的環境保護氛圍,從而推進全員環保意識的提高。
二、強化環境污染的動態管理
在建築施工的環境污染問題防範中,應注重動態管理模式的強化,即針對各種常見的環境污染問題,分別採取有效的防範措施。
三、建築施工過程中環境污染問題的防治措施
1、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第一,凡需進行混凝土、砂漿等攪拌作業的現場,必須設置沉澱池。排放的廢水要排入沉澱池內經兩次沉澱後,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線或回收用於灑水降塵,未經處理的泥漿水,嚴禁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設施和河流;第二,施工現場臨時食堂的污水排放控制,要設置簡易有效的隔油池,產生的污水經下水管道排放要經過隔油池,平時加強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第三,施工現場要設置專用的油漆和油料庫,油庫地面和牆面要做防滲漏的特殊處理,使用和保管要專人負責,防止油料的跑、冒、滴、漏、污染水體;第四,施工現場建造集水池、沉砂池、排水溝等水處理構築物,對施工期廢污水應分類收集,按其不同的性質,作相應的處理後排放。
2、空氣污染的具體防治措施
首先,施工現場垃圾要及時清運,適量灑水,減少揚塵。高層或多層施工垃圾,必須搭設封閉臨時專用垃圾道或採用容器吊運,嚴禁隨意凌空拋灑造成揚塵。同時,對場地容易起塵的原材料進行遮蓋。經過採取措施後,可以有效地減少70%的起塵量,從而大大降低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其次,施工現場的攪拌設備,必須搭設封閉式圍檔及安裝噴霧除塵裝置;最後,運輸車輛不應裝載過滿,並盡量採取遮蓋、密閉措施,減少沿途拋灑,並及時清掃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和建築材料,沖洗輪胎,定時灑水壓塵,以減少運輸過程中的揚塵;另外,還應首選商品混凝土,進行現場攪拌砂漿、混凝土時,應盡量做到不灑、不漏、不剩、不倒;混凝土攪拌應設置在棚內,攪拌時要有噴霧降塵措施;施工現場要設圍欄或部分圍欄,縮小施工揚塵擴散范圍。施工期間產生的粉塵污染主要決定於施工作業方式、材料的堆放及風力等因素,其中受風力因素的影響最大。
3、雜訊污染的具體防治措施
第一,從聲源處降低雜訊,選用低雜訊的施工機械設備和施工工藝,如選用低雜訊的振搗器、風胡、電鋸;改變垂直振打式為螺旋、油壓、噴注式打樁機,以液壓工具代替氣壓工具等;第二,對於施工現場強雜訊機械,如攪拌、電鋸、電刨、砂輪胡等要設置封閉的機械棚,以減少強雜訊的擴散;第三,加強施工現場的管理,特別要杜絕人為敲打、尖叫、野蠻裝卸現象,最大限度地減少雜訊擾民;第四,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間,禁止夜間進行高雜訊施工作業。
4、固體廢棄物污染的防治措施
首先,盡量採取措施從源頭上減少建築垃圾的產生,例如盡量採用預制構件,減少施工階段建築垃圾的產生。盡可能准確地計算材料用量,以減少施工廢料產生;其次,優化施工組織設計,減少施工階段建築材料的浪費,減少建築垃圾的產生;最後,建築企業應該派遣專門的人員對建築施工和生活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進行管理,對施工現場進行及時的清理,各種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應該及時的運出施工和生活區域,對有用物品進行回收再利用,減少不必要的浪費,節省了建築的材料成本。對於生活垃圾還應該進行分類收集,並運往垃圾處理站進行處理,防治造成白色污染等。
Ⅷ 生產車間作業現場環保常識有哪些
環保管理
遵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採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現場的各種粉塵、廢水、雜訊、廢棄物等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
施工現場預防大氣污染措施
1.制定施工揚塵污染方案,依法提請排污申報,設置圍擋、圍欄和防溢座等,採取防塵、抑塵、壓塵和降塵措施,硬化進出道路,設置洗車平台,採用密閉運輸,完善排水設施,防止泥土粘帶,確保施工運輸車輛清理干凈,施工現場周邊道路整潔,嚴格控制揚塵產生。
2.建設工地配套的食堂大灶等生活設施必須使用清潔燃料,不得燃用和焚燒木材、塑料、橡膠等《大氣污染防治法》禁止焚燒的物質和廢棄物。
3.在裝修、防水等施工中涉及化學品使用的,必須採取措施做好由此而產生的揮發性廢氣的控制工作。
施工現場預防廢水污染措施
1.建設工地生活污水、施工廢水等必須單獨鋪設污水收集管道和收集池,做到雨污分流。
2.建設工地產生的生活污水,具備接管條件的,經預處理後統一納入城鎮污水管網集中處理。
3.施工機械產生的施工廢水、車輛沖洗水、工地地面沖洗水要採取指定清洗地點,鋪設臨時管網等措施,保證統一收集,經處理後回用、接管或清運。
4.項目開工前應提供有關污水預處理監測報告,污水接管證明和臨時清運協議等,經區環保局審查同意後,方可開工建設。
5.加強污水處理和清運管理,規范污水處理的排放和清運。
Ⅸ 項目部營地生活垃圾、工程垃圾處理,污水排放的處理措施及管理辦法
利用普查以及按規定排放的方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