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工業廢水如何做環評

工業廢水如何做環評

發布時間:2022-07-15 08:35:03

Ⅰ 工業廢水處理廠環評報告

對於污水處理廠項目開工前就需要取得《環評批復》,市局給出的批復需要專你們給縣局裡屬1份存檔。也就是說在你們提交試運行報告的時候,縣局應該知道你們有批復了。如果你們還沒取得環評批復,那試運行報告估計沒人敢給你們批。其他情況的不是很了解。作為污水處理廠應該與當地環保部門積極配合溝通,減少各種不必要的麻煩。

Ⅱ 公司辦理環評需要什麼資料

一般環評的辦理流程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一、 立項

1. 編制工程項目書

2. 攜帶工程項目書到所在區經發局申請項目立案(去之前先詢問下辦理立案需要提供的材料)

二、 環評

1. 備案完成後,帶著立案資料到當地環保局辦理環境評估事宜,如只需環評報告表,則企業自主填寫即可,基本不產生費用;如果需要製作環評報告書環保局會推薦幾家有資質的評估機構幫助完成報告書的編制及環評中的各項工作,選用環評機構即會產生費用。

2. 選中一家環評機構簽訂合同,費用一般視投資額而定。

3. 環評機構來人查看現場,企業提供環評中所需的一切資料及一切細節(生產工藝流程、所用各種原材料明細及年用量、存儲方法、廢棄物處理方法、原材料成分等等。另外,有沒有雜訊、如何解決;有沒有工業廢水,如何處理;有沒有廢氣有害氣體,如何處理;有沒有廢渣,如何處理;各種工業廢棄物如何處理等等;)。

4. 環評機構根據所上項目所用各種設備、原材輔料,編制開工建設前對項目所在地周邊空氣環境檢測的具體內容(如雜訊、臭氣濃度、非甲烷總烴、VOC等)、檢測頻次(檢測幾天,每天檢測幾次等)、檢測點位(廠區周邊設置幾個檢測點),企業帶著環評機構出具的檢測內容,到環境監測站或第三方檢測機構申請檢測。

5. 拿到檢測報告後交給環評機構

6. 從環評機構取回調查表,到附近居民家中、周邊企事業單位進行入戶調查,環評機構會對調查份數有一定要求,調查結果交回環評機構即可

7. 如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危險廢棄物應與相應的環保處理企業簽訂合同

8. 委託的環評機構編制環評報告;進行項目信息公示(報紙、網路);組織專家評審會;根據專家的意見修改環評報告;修改後的環評報告上報市評估中心,評估中心出具技術評估報告;所在區環保局審批,最後環保局會下發批文,項目可以開發建設。

9. 開工建設、項目投產。

10. 項目正常生產後,到所在區環境監測站申請環保驗收

11. 驗收合格後整個環評過程結束,如驗收不合格,會再次整改直至合格。

(2)工業廢水如何做環評擴展閱讀:

一種理想的環境影響評價過程,應該能夠滿足以下條件:

一、基本上適應所有可能對環境造成顯著影響的項目,並能夠對所有可能的顯著影響做出識別和評估;

二、對各種替代方案(包括項目不建設或地區不開發的情況)、管理技術、減緩措施進行比較;

三、生成清楚的環境影響報告書(EIS),以使專家和非專家都能了解可能影響的特徵及其重要性;

四、包括廣泛的公眾參與和嚴格的行政審查程序;

五、及時、清晰的結論,以便為決策提供信息。

Ⅲ 環評報告辦理的流程步驟有哪些

一、審批程序;

1、申請與受理。按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名錄》的規定,建設單位應當對可能造成重大環境影響的建設項目組織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採取法定形式向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提出申請,提交相關材料。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行政審批大廳受理建設單位提交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及相關材料,並進行核驗,作出予以受理或不予受理的處理。

2、項目審查。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司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審查。需要進行技術評估的,由評估機構組織專家對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技術評估,評估機構應在30個工作日內提交評估報告。

3、項目批准。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司根據審查和評估結論提出審批建議,經相關司會簽後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局長專題會和局務會審議,經審議通過後辦理批件。

4、聽證與信息公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在政府網站公布受理的建設項目信息;在作出予以批準的決定前,公示擬批準的建設項目信息;

作出批准決定後,公開審批結果。對可能影響項目所在地居民生活環境質量以及存在重大意見分歧的建設項目,可以舉行聽證會、論證會、座談會,徵求有關單位、專家和公眾的意見。國家規定需要保密的建設項目除外。

二、提交材料;

1、申請書一份;

2、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文字版一式八份,電子版一式兩份 ;

3、項目建議書批准文件(審批制項目)或備案准予文件(備案制項目)一份 ;

4、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應提交的其他文件 。

三、承諾時限:

60個工作日(需要進行聽證、專家評審和技術評估的,一般不超過90個工作日,個別重大環境敏感項目一般不超過120個工作日)

四、法律、法規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十三條

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十三條

4、《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十一條

5、《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十三條

6、《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十三條

7、《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三條

8、《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十八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九條、第三十四條

9、《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六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

(3)工業廢水如何做環評擴展閱讀

根據《環評法》第17條和《建設項目環保管理條例》第8條規定: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應當包括下列必備內容:

(一)建設項目概況;

(二)建設項目周圍環境現狀;

(三)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分析、預測和評估;

(四)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措施及其技術、經濟論證;

(五)建設項目對環境影響的經濟損益分析;

(六)對建設項目實施環境監測的建議;

(七)環境影響評價的結論。

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設項目,還必須有經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環境影響報告表和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內容和格式,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法》第8條、第10條之規定,國務院有關部門、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其組織編制的工業、農業、畜牧業、林業、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設、旅遊、自然資源開發的有關專項規劃(以下簡稱專項規劃),

應當在該專項規劃草案上報審批前,組織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並向審批該專項規劃的機關提出環境影響報告書。專項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應當包含以下內容:

(一)實施該規劃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分析、預測和評估;

(二)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三)環境影響評價的結論。

Ⅳ 污水處理廠需要環評報告書還是環評報告表

Ⅳ 環評手續如何辦理

產品、原料、設備、工藝,都提供一下,我幫你分析一下

Ⅵ 環評手續如何辦理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Ⅶ 環評驗收流程是什麼

最早建設單位竣工後環保驗收是由環保部門牽頭的,但環保的主體責任是企業。在2017年,改為由建設單位自主驗收,制度已經實行一段時間了,建設單位自主驗收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下面我們梳理一下:

一、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建設項目竣工後,建設單位或者其委託的技術機構應當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和審批決定等要求,如實查驗、監測、記載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的建設和調試情況,同時還應如實記載其他環境保護對策措施「三同時」落實情況,編制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報告。

二、環境保護驗收報告編制完成後,建設單位應組織成立驗收工作組。驗收工作組由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機構、驗收報告編制機構等單位代表和專業技術專家組成。(建設單位負責牽頭)。

三、建設單位應當對驗收工作組提出的問題進行整改,合格後方可出具驗收合格的意見。建設項目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經驗收合格後,其主體工程才可以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四、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應當在建設項目竣工後6個月內完成。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需要調試的,驗收可適當延期,但總期限最長不得超過9個月。

五、除按照國家規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建設單位應當在出具驗收合格的意見後5個工作日內,通過網站或者其他便於公眾知悉的方式,依法向社會公開驗收報告和驗收意見,公開的期限不得少於1個月。公開結束後5個工作日內,建設單位應當登陸全國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信息平台,填報相關信息並對信息的真實性、准確性和完整性負責。

六、各級環境保護部門應當強化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事中事後監督管理,建立「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制度。採取隨機抽取檢查對象和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的方式,同時結合違規項目定點檢查,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三同時」落實情況、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等情況進行監督性檢查,結果向社會公開,將建設項目有關環境違法信息及時記入誠信檔案。

環保竣工驗收的程序

1、仔細認真核實驗收材料

閱 查《可行性研究報告》、《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登記表)、專家評估意見、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竣工驗收監測報告,注意核實《可行性研究報告》、《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及竣工驗收監測報告的提供的主要生產設圖示、生產工藝及污染防治設施是否對應,是否發生明顯變化,發生變化的需仔細核實。

2、進廠核實實際生產工藝

《可行性研究報告》、《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及竣工驗收監測報告上提供的主要生產設備、生產工藝、污染防治設施基本符合要求後,應進廠核實以上情況,確保資料與實際生產一致。

3、對實際工況的核實

驗收規定,在驗收期間,生產工況應達到設計能力的75%,對於在驗收期間,不符合上述規定的,驗收監測報告提供的監測結果無效,不予以進行驗收。

4、對污染治理設施的核實

相應的資料和核實工況後,重點進行污染防治設施建設情況及運行情況的核實,在核實過程中,應該注意污染防治設施的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的資質,對於無設計資質、施工資質單位建設的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嚴格上不是符合要求的或是無資質設計單位或是施工單位設計的或是建設的污染防治設施是無效的。包括廢水、廢氣、雜訊、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設施,核實是否按可行性研報告、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環評批復的要求進行。是否能夠達到相應的要求。

5、適當的結論

現場核實後,比較規范的企業,符合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登記表)和環評批復要求的,可以進行適當的肯定,對於現場平面管理混亂,污染防治設施未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登記表)和環評批復要求應該現場提出整改意見,並做出現場監察記錄,責令企業進行現場改正。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是以專家意見為參考,環境監察、污染控制等具體業務科室為主的綜合決策過程

環保竣工驗收的注意事項

1、現場勘察時存在的問題

1.1 現場勘察前,首先應獲取「環評報告書(表)、初步設計(環保篇)、環評批復」等資料,認真翻閱後,以此為依據,有針對性地實地查看,這里需注意的一點是:不能是企業讓看什麼監測人員就看什麼。

1.2 檢查被驗收工程廠址是否有變動?設施是否有出入?工程中設備、設施是否有變更?具備不具備驗收條件和驗收監測條件?以及環評批復落實情況等。 應對照環評建議、批復、初設,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去查看是否落實了。避免「看現場就是監測布點」,「簽了合同就是現場監測」,「有了問題回頭再說」。應把問題放在現場監測之前,具備條件就驗收,不具備就不驗收,同時,應如實說明存在問題。 對驗收監測方案一般分三種情況: (1)如現場勘察被驗收項目無問題,即編制驗收監測方案; (2)如環評建議、批復、初設等基本落實,在編寫了監測方案後應將被驗收項目存在哪些問題往往第二種情況佔多數。 (3)如果被驗收項目主要問題都沒落實,應向環保行政主管部門提交一份關於×××項目現場勘查存在問題的情況說明,並經三級審核、蓋章、存檔。 為了慎重並加強對監測方案的審查,在報省局審批前,省站將分行業,特別是對造紙、化工、石化或其他行業含第一類污染物廢水和存在有毒有害物質的建設項目,如有色金屬選礦、冶煉、皮革、印染、化學合成醫葯等存在問題較大的行業,成立專家小組,審查監測方案是否通過。同時,採取項目負責人責任制,執行責任追究制度,採取行政或經濟處罰措施,否則的話容易出問題,省站早有關於此類問題的管理規定。

2、現場勘察的主要內容 要針對建設項目具體情況並按國家的有關規定要求進行,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項目歸屬、工程所在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

2.2項目立項、環評報告和工程初步設計等有關技術文件和批復; 2.3項目設計的各項生產設施及其應建設和實際完成情況;

2.4項目的主要污染源、相應環保措施或設施的應建設和實際完成情況。

2.5工程變更、試生產及其他有關情況。

3、現場勘察的主要工作內容

3.1充分了解環評報告書(表)及其批復的要求;

3.2充分了解初步設計落實環評報告書(表)及其批復要求的情況;

3.3通過資料和現場勘察,充分了解工程的生產工藝和生產設施及其建設完成情況;

3.4通過資料和現場勘察,充分了解工程的污染源、環境保護敏感目標、環保設施和措施及其落實情況;

3.5對「以新帶老」和「改擴建」項目,充分了解原有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總量排放及變化情況;

3.6對存在委託處理廢水和固體廢物等情況的建設項目,檢查接收或處理單位的資質,檢查建設項目與接收單位的合同和協議等,必要時應對接收或處理單位進行現場勘察;

3.7對涉及管理部門有污染物區域削減要求的建設項目,對涉及區域削減的單位應進行實地勘察,檢查落實情況;

3.8了解污水受納水體、所在區域空氣和雜訊的執行標准及級別;

3.9通過以上工作和國家有關規定及標准,確定建設項目驗收監測的范圍、執行標准和具體監測內容。

4、現場勘察前應准備資料收集清單

4.1環評報告書(表)及審批項目的環保局批復意見;

4.2下一級環保局對環評報告書(表)的預審意見;

4.3主管工業部門對環評報告書(表)的函;

4.4工程初步設計(環保篇);

4.5建設單位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委託書;

4.6建設單位關於被驗收項目的建設及環保情況文字介紹;

4.7設計和施工中的變更情況及其相應的報批手續和批文;

4.8被驗收工程的環保設施清單(包括環保設施設計指標)及運行 情況自檢報告;

4.9 被驗收工程的廠區平面圖(電子版,框圖,廠界周圍應標 明周圍居民區、單位、農田、道路等距廠界的距離)。

4.10主要污染源情況(包括a 廢氣:煙囪數量、高度、出口直 徑等;b 工業廢水:來源、排放量、循環水利用率等;c 生活廢水:排放量;d 聲源;e 固廢:來源、數量、處理及綜合利用情況)

4. 11 其他有關需要說明的情況及有關資料。

5、現場勘察中應注意的問題

5.1勘察前要認真審閱環評報告及初步設計,對該建設項目及環保設施、主要污染物有所了解,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現場勘察。

5.2現場勘察時不要被企業 「領」著走,避免漏看、漏項問題發生,尤其是污染物排放口的漏項。

5.3現場勘察時要認真細心,每個環保設施、每個點位都要勘察,了解所有污染源、排放污染物,廢氣排氣筒的直徑要丈量。

5.4 注意環評報告書(表)批復、工程初步設計及工程建設情況的核對。對初步設計未能全面落實環評報告批復的要求,或環評報告未能預測到、環評批復中也未要求、初步設計中沒有設計但工程建設完成後又出現了環境問題,或初步設計落實了批復要求但在建設中未能實施等情況,應向負責驗收的環保局報告,向建設單位提出整改要求。

5.5注意工程建設的生產設施與配套環保設施的對應關系。 現場勘察時應按工藝步驟、工藝管線和排放管線逐步核查,了解環保設施與生產設施之間的關系,以便正確了解污染物產生、處理、排放和進行監測點位布設,以避免監測的盲目性。

5. 6 注意了解環保設施的運行情況。對環保設施的運行情況進行了解,首先可通過現場的直接了解,其次是通過對運行單位的運行紀錄及日常監測數據與執行標准進行比較。對環保設施實際運行情況不能達到要求的,應向建設單位提出整改要求,並向負責驗收的環保局報告。

5.7注意含一類污染物廢水處理設施的設置。 按照國家標准要求,含一類污染物廢水排放標準的考核地點在車間排口或車間處理設施排口,且在處理達標前不能與其他廢水混合。但一些建設項目考慮廢水的集中處理問題,將一類污染物的處理設施與其他廢水處理設施集中建設在一個地方。因此,發現一類污染物處理達標前與其他廢水混合或根本未處理的情況,應向建設單位提出,要求其進行整改。

5.8注意雨水管網和清凈下水管網的調查,為防止污水稀釋排放和進行污染物總量控制,一般情況下雨水管網和清凈下水管網不應接納各種污水,特別是未經處理達標的污水。因此在檢查污水排放時,應注意收集管網圖並實際調查是否有污水在未經處理達標前就進入雨水管網和清凈下水管網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應及時向企業提出實施清污分流的整改意見

Ⅷ 環評工作的詳細程序步驟及所需環評資料

1、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管理程序:編制大綱→編制報告書(表)→評估報告書(表)→審批報告書(表)。

2、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序:准備→正式工作→編制報告。

准備階段:研究有關文件,進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區的環境現狀調查,識別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因素,篩選主要的環境影響評價因子,明確評價重點,確定各單項環境影響評價的范圍和評價工作等級。

正式工作階段:進一步的工程分析,充分的環境現狀調查和監測,開展環境質量現狀評價,進行環境影響預測,評價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開展公眾意見調查,提出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影響的環境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

環境影響報告編制階段:分析匯總正式階段所得的各種資料和數據,從環境保護角度確定項目建設的可行性,給出評價結論,提出進一步減緩環境影響的建議並完成報告。

所需環評資料:建設項目的基本情況;建設項目周圍地區的環境現狀;建設項目對周圍地區的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分析和預測;環境保護措施及其經濟、技術論證;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對建設項目實施環境監測的建議。



(8)工業廢水如何做環評擴展閱讀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推行,收到了明顯效果。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是我國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控制新污染的兩項主要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特別在保證建設項目選址的合理性上起了突出作用。

因為,評價結果證明雖然投資效果好,但由於布局不合理,嚴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平衡,而影響長遠發展的項目,就不能同意建設,必須另選地址。環境影響評價制度還可以對開發建設項目提出防治污染的措施,控制新污染。

Ⅸ 環評手續是什麼

法律分析:一般環評的辦理流程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一、 立項

1. 編制工程項目書

2. 攜帶工程項目書到所在區經發局申請項目立案(去之前先詢問下辦理立案需要提供的材料)

二、 環評

1. 備案完成後,帶著立案資料到當地環保局辦理環境評估事宜,如只需環評報告表,則企業自主填寫即可,基本不產生費用;如果需要製作環評報告書環保局會推薦幾家有資質的評估機構幫助完成報告書的編制及環評中的各項工作,選用環評機構即會產生費用。

2. 選中一家環評機構簽訂合同,費用一般視投資額而定。

3. 環評機構來人查看現場,企業提供環評中所需的一切資料及一切細節(生產工藝流程、所用各種原材料明細及年用量、存儲方法、廢棄物處理方法、原材料成分等等。另外,有沒有雜訊、如何解決;有沒有工業廢水,如何處理;有沒有廢氣有害氣體,如何處理;有沒有廢渣,如何處理;各種工業廢棄物如何處理等等;)。

4. 環評機構根據所上項目所用各種設備、原材輔料,編制開工建設前對項目所在地周邊空氣環境檢測的具體內容(如雜訊、臭氣濃度、非甲烷總烴、VOC等)、檢測頻次(檢測幾天,每天檢測幾次等)、檢測點位(廠區周邊設置幾個檢測點),企業帶著環評機構出具的檢測內容,到環境監測站或第三方檢測機構申請檢測。

5. 拿到檢測報告後交給環評機構

6. 從環評機構取回調查表,到附近居民家中、周邊企事業單位進行入戶調查,環評機構會對調查份數有一定要求,調查結果交回環評機構即可

7. 如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危險廢棄物應與相應的環保處理企業簽訂合同

8. 委託的環評機構編制環評報告;進行項目信息公示(報紙、網路);組織專家評審會;根據專家的意見修改環評報告;修改後的環評報告上報市評估中心,評估中心出具技術評估報告;所在區環保局審批,最後環保局會下發批文,項目可以開發建設。

9. 開工建設、項目投產。

10. 項目正常生產後,到所在區環境監測站申請環保驗收

11. 驗收合格後整個環評過程結束,如驗收不合格,會再次整改直至合格。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第四條 環境影響評價必須客觀、公開、公正,綜合考慮規劃或者建設項目實施後對各種環境因素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系統可能造成的影響,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閱讀全文

與工業廢水如何做環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米凈水器一直亮出水怎麼回事 瀏覽:680
垃圾站怎麼處理污水 瀏覽:600
檸檬酸除垢劑只能除水垢嗎 瀏覽:470
呼和浩特污水廠在哪 瀏覽:628
鹽酸水壺除垢 瀏覽:254
陰離子交換柱多糖上樣量 瀏覽:6
脫硫廢水旋流子堵塞原因 瀏覽:402
石灰乳去鉻離子 瀏覽:407
atem車載空氣凈化器怎麼用 瀏覽:439
ro反滲透膜濾芯直銷 瀏覽:105
4021反滲透膜尺寸 瀏覽:352
凈化器怎麼投放 瀏覽:849
純水機雙出水怎麼安裝 瀏覽:320
衛生間除垢劑有哪一款 瀏覽:350
元神純水精靈怎麼破 瀏覽:234
高效空氣過濾器製作 瀏覽:743
機油濾芯一般多少油 瀏覽:691
臭氣凈化器怎麼製作 瀏覽:521
油煙凈化器芯體是什麼意思 瀏覽:372
德龍咖啡機除垢後水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