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治理效率80%,治理效率90%,綜合治理效率為多少
要看兩個地方的處理量。
要計算處理前污染物總量,處理後的總量,要綜合計算。
❷ 廢水的物理處理處理效率可達到多少
物理處理法
通過物理作用分離、回收廢水中不溶解的呈懸浮狀態的污染物(專包括油膜和油屬珠)的廢水處理法,可分為重力分離法、離心分離法和篩濾截留法等。屬於重力分離法的處理單元有:沉澱、上浮(氣浮)等,相應使用的處理設備是沉砂池、沉澱池、隔油池、氣浮池及其附屬裝置等。離心分離法本身就是一種處理單元,使用的處理裝置有離心分離機和水旋分離器等。篩濾截留法有柵篩截留和過濾兩種處理單元,前者使用的處理設備是格柵、篩網,而後者使用的是砂濾池和微孔濾機等。以熱交換原理為基礎的處理法也屬於物理處理法,其處理單元有蒸發、結晶等。
❸ 急求:"水解酸化+二級生物基礎氧化+混凝沉澱"處理果汁廢水,每個階段對廢水中污染物去除效率是多少
先說工業廢水整體的情況:
有機廢水無大量非生化物質和油脂類。水解酸化階段一般停留時間不長2-6h的話一般能做到20—30%就很好了。二級生化一般不能說效率多高,跟停留時間有關,但是BOD基本能降低到10以下,而COD說不清楚,但是大部分不是很麻煩的水肯定都能處理到COD500以下;而如果說具體能到多少,我覺得處理到200以下還是問題不大的;工業廢水200以下應該都是可以做到或者不難做到的,水質容易的基本這個階段都能達標一級B了COD<60(50);如果生化之後還要繼續處理可能是遇到比較麻煩的廢水了,混凝沉澱主要是通過降低水中SS降低COD原理偏多,而降低膠體也能處理一部分COD,溶解態離子造成的COD很難弄下來了。如果二級生化後面接絮凝,估計COD去除率也就是20~40%左右吧,說不好,情況比較復。
再談果汁廢水:
這類廢水水中應該有很多糖類及果酸等污染物質,你工藝中盡量在前面補充一個格柵沉澱的工藝再進入水解酸化更好些,畢竟物理手段去除30%的COD可能問題不大。
而用水解酸化應依據停留時間,如果水中還有其他毒性鹽類如硫酸鹽更長的停留時間都難提升去除率,一般我覺得你這個水20-40%還是問題不大的,能否做到更高需要看停留時間HRT,如果HRT更長些會將水解酸化推進到厭氧的第三階段產酸產甲烷階段,那麼去除效率或能增加到60-70%。
二級基礎微生物生化氧化這類水一般能弄到COD<200肯定沒問題,如果排放標准不是很嚴,這個標准基本上可以排放了,犯不著再接絮凝工藝。生化工藝已經非常成熟了,根據COD水質水量選擇合理的生化工藝很重要,水量不大水質波動厲害的可以考慮SBR系列的,水質穩定水量穩定可以選擇AO系列的。深度處理除氨氮為主的在南方的話可以選擇土地處理法系列的作為輔助處理工藝。
而如果接絮凝工藝能提升的就是去除水中SS為主的固態可分離的COD,你可以考慮用些濾池工藝(如連續流過濾池、活性砂過濾器)比較省事,比絮凝好用;
跑題了,我們說絮凝吧,一般經濟的投葯量(絮凝劑)都在50mg/L以下,加多了未必有效果,如果後處理絮凝跟絮凝劑有關,用鐵鹽如三氯化鐵石灰水工藝效率會很好,去除率能做到20%-40%都有可能,鋁鹽可能微差些,但是配合0.1mg/L的PAM陰離子助凝劑應該還能有20~30%COD效率。絮凝必須做實驗定配方,很講究的。試驗不難做,你可以組合多種絮凝劑和助凝劑,多種葯劑選擇不僅可以開闊工藝思路,更重要的是節省葯劑費用有的放矢的選擇絮凝劑。絮凝跟排泥效率有關的,你絮凝要勤排泥防止污泥上浮造成COD反增的現象。
助凝劑可以幫你提升效率PAM可以起到更好的橋接作用,而石灰乳可以提升礬花個頭處理膠體COD很不錯。
就這些吧,先做個試驗吧,起碼絮凝試驗很好做。
❹ 廢水預處理系統的整體處理效率怎麼體現
零排放技術到底難在哪?
1、預處理能做的更好么?
現在零排放技術上爭議問題集中在一頭一尾。頭,就是對廢水的預處理。預處理並不是一個標准化的詞語,沒有規定哪些流程屬於預處理。
但是一些煤化工水處理的原則是確定了的,比如說分質處理、分級處理。煤化工廢水,存在清水和污水的區別。清水的COD少,TDS高;污水的COD高,TDS少。現在的零排放基本都將所有水混合在一起之後再處理。如果能夠將清水和污水分開,不僅可以提高效率,還可以讓循環水最大可能的提高使用率。也減輕了水處理系統的壓力。
2、廢水處理零排放技術到底難在哪?
成本是今年化工另外一個受傷的話題。盡管煤炭價格處於多年來的低點。但是由於油價暴跌,使得化工產品的競爭力不夠。降低成本勢在必行。
但恰恰在這個時候,零排放需要大量實行,這無疑讓化工企業雪上加霜。那麼,廢水處理到底會給化工企業增加多少成本呢?
3、零排放技術到底難在哪?
固廢大概是目前為止唯一可以稱得上是無解的難題。因為物質不滅,無論怎麼濃縮、結晶、蒸發,水可以氣化,但是鹽分終究要以固態的形式保存下來。這些鹽怎麼處理?
埋掉當然是最簡單的方法。首先需要有填埋場。這還不能是一般的填埋場,必須做防滲透處理的危廢填埋場。
❺ 各種污水處理設施的去除效率是多少
一般的情況:
沉砂池;SS去除率在1-5%,COD與BOD均有所下降,但去除率很低,可忽略不計。
初沉池:SS去除率在5-30%,COD去除率在5-20%,BOD去除率在10%以下,氨氮和磷也可能下降,但去除率一般不明顯。
生化池:BOD一般在80-95%,COD去除率90%以上,氮的氧化率在100%以上.磷的去除率不明顯。
二沉池:SS的降低率在80%以上,達到<20mg/L,BOD與COD也有部分下降,與沉澱性能有關。
不同的進水採用不同的處理工藝,各個池子的功能也不一樣,因此去除率也不一樣。
(5)怎麼算廢水治理效率擴展閱讀: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開展行政法規規章清理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7〕12號),我局決定對《水污染物排放許可證管理暫行辦法》等7件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予以廢止或者修改:一、決定予以廢止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
1、《水污染物排放許可證管理暫行辦法》(1988年3月20日,國家環境保護局〔88〕環水字第111號)
2、《污水處理設施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辦法》(1988年5月9日,國家環境保護局〔88〕環水字第187號)
3、《放射環境管理辦法》(1990年5月28日,國家環境保護局令第3號)
4、《核電廠放射性廢物管理安全規定》(1991年8月29日,國家核安全局令第2號)
❻ 廢水處理 處理率的計算公式是什麼,求解
1、在一定范圍內,停留時間越長,處理效率越高,停留時間不夠,肯定處版理效率就不高了,但也不是權越長越好。這是一個定性之間的關系。
2、處理效率與停留時間沒有什麼公式上的關系。
3、你說的停留時間是全稱是水力停留時間,在一個容器中(如氣浮池或者是生化池)水力停留時間等於容器體積除以流量。
4、廢水處理效率的計算公式是效率n=(原水COD濃度—出水COD濃度)/原水COD濃度,這里以COD指標微粒,其它指標亦如此。
❼ 廢水處理 處理率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處理率與停留時間的關系 有什麼計算公式么
1、在一定范圍內抄,停留時間越長,處理效率越高,停留時間不夠,肯定處理效率就不高了,但也不是越長越好.這是一個定性之間的關系.
2、處理效率與停留時間沒有什麼公式上的關系.
3、你說的停留時間是全稱是水力停留時間,在一個容器中(如氣浮池或者是生化池)水力停留時間等於容器體積除以流量.
4、廢水處理效率的計算公式是效率n=(原水COD濃度—出水COD濃度)/原水COD濃度,這里以COD指標微粒,其它指標亦如此.
❽ 污水生化處理中,BOD/COD比值與處理效率的關系
BOD 是生化需氧量;COD是化學需氧量;兩者的比值要求大於0.3.如果低於0.3,污水回不可生化。
只得答向污水中投加碳源(包括大糞、工業葡萄糖、尿素等)以提高BOD,微生物才能生存和繁衍。
如採用生物接觸氧化法,去除率只有83%到頂。如採用活性污泥法,去除率可達95%機以上。(此實驗的數據我在實驗室的結果)
❾ uasb反應器對於不同廢水處理的處理效率是多少
可生化的廢水大約去除80%,還要看污染物是否容易降解如果不容易降解會更低的
❿ 環評中大氣治理措施捕集效率怎麼算
對於環評來說,捕集效率是根據一些行業標准,技術規范,政府文件給出的數據來確定的。所以對於某種特定的工藝而言,捕集效率應多查相關的資料。實在沒有資料的話,只能根據以前的環評來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