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牛蛙養殖廢水處理機一台多少錢

牛蛙養殖廢水處理機一台多少錢

發布時間:2022-06-30 13:17:06

⑴ 鴨糞污水處理機價格多少,哪個品牌好

養殖污水--格柵--糞便分離器--調節池--UASB--SBR--沉澱池--消毒池--出水
養殖污水由養豬場出來後流經格內柵、格網容,經格柵、格網除去大部分體積較大的雜物後,進入沼氣池。在沼氣池內,有機物在厭氧條件下進行水解,由生物難降解的高分子有機物轉變成生物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以便後續工藝處理。
養殖污水經過調節池後,由提升泵送入水解酸化池,酸化水解池採用升流式厭氧污泥反應床形式(UASB反應池),同時,由接觸氧化池迴流至此的混合液在此反硝化菌作用下進行反硝化,達到生物脫氮的目的!養殖污水進入接觸氧化池,進一步降解有機物且大量除磷!

⑵ 養牛蛙污水排放如何處理

用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可以達標排放的。

⑶ 牛蛙怎麼養殖

養殖牛蛙等水產出來要管理好以外,還要注意平時的維護,盡量減少葯物給牛蛙帶來的負面影響,可以使用一些無副作用的水產生物菌種進行調節使用,益加益水產em菌種具有凈化水質,改善環境,延長換水間隔;增強水產動物免疫功能,預防病害,增進健康,降低發病率及死亡率的作用。以下是養殖牛蛙的細節。
牛蛙的飼養要從以下幾個階段分段進行:
一、蝌蚪的管理
1.定期巡池、及時記錄
每天早晨與傍晚必須巡視養殖池,及時記錄氣溫、水溫、水質、蝌蚪生活狀況(如有無浮頭現象,上次餌料吃剩情況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對於剛孵出的蝌蚪以及變態高峰期的蝌蚪,尤要注意觀察及管理。
2.控制水溫與水位
最適宜的水溫為23~30℃,若水溫高於35℃,則要及時換水。將原池水排出1/4~1/2,引進水溫較低的清潔水。如水質污染,也需採取類似的換水措施。
水位一般宜保持水深40~60厘米左右。養小蝌蚪或水溫較低時,水位宜低些,相反則應高些。
3.控制水質
蝌蚪池的水質應清潔,水中溶氧量應大於3毫克/升,鹽度小於2‰,pH值6.6~8.2之間。水質的好壞一般可用肉眼看水色來估測:
瘦水:水較透明,水中浮游生物較少。
較肥水:草綠帶黃--較混濁。水中綠球藻、隱藻類很多,還有部分黃綠藻。
肥水:淡黃褐帶綠--混濁度較小。水中蛙藻、金藻、黃藻較多,還有部分綠藻。黃褐色--混濁度較小。水中主要含蛙藻。油綠色--混濁度較小。水中主要為隱藻和綠球灌。一般用發酵後的糞肥施於池水中多呈此水色。
病水:紅色帶棕--混濁。水中含有大量繁殖的紅色甲藻。蝌蚪吃後不消化,且污染水質,使蝌蚪中毒。搶救辦法是及時移走蝌蚪,然後清理池塘。
水質的惡化(病水),除因某些浮游生物過度繁殖引起外,還可能由於腐殖質發酵、食物殘渣腐爛、水中缺氧,水源被工業及生活用水污染,蝌蚪因病蟲為害致死而屍體腐爛、病菌蔓延等原因引起。
水質污染變質現象一經發現,則要採取換水的辦法解決,換水時不要猛然使水溫等生態因子差異太大,一般換水量為1/4~1/2,並注意掌握換水時間。養殖蝌蚪最好處在肥水及較肥水中,在人工投餌的情況下,處在瘦水中也可以。
4.經常保持池水清潔衛生
(1)發現水面有懸浮雜物、浮膜、死去的蝌蚪等動物,要及時撈出處理。
(2)餌料台要經常取出洗刷、用漂白粉液消毒或日光曝曬殺菌。蝌蚪吃殘後留在餌料台上的食物,要及時清除,以免在池水中腐爛。
(3)經幾個月飼養後,池底如積有污泥及灑施後沉水的食物殘渣,要及時清除。
5.及時處理蝌蚪嚴重浮頭現象
水溫較高時,黎明前後蝌蚪一般在水面上浮頭,此外天氣異常悶熱也會浮頭,此時必須立即換水或開增氧機。
6.做好擴池工作,保持適宜的放養密度

般情況下,剛孵出至10日齡的蝌蚪養殖密度以每平方米1000~2000尾為宜;11~30日齡以500~1000尾為宜;30日齡至變態為幼蛙之前以
100~130尾為宜。密度的確定與蝌蚪生育期、體型大小、供餌狀況、管理水平等因素有關,可因時、因地及具體條件不同而改變。
7.做好蝌蚪越冬管理工作
在溫帶地區自然條件下,一般從11月至來年3月份即進入越冬期,具體管理工作如下:
(1)使池水保持1米深。使底層水溫可保持在5℃左右,即使表層水凍結、積雪,蝌蚪也能安全越冬。
(2)准備好補水、補氧設備及措施。如發生水位下降或水溫低;底層污泥發酵而缺氧情況時,可及時灌水、充氣。最好在越冬前做好池底污泥清理工作,以減少耗氧量。
有條件的池塘,可以控制水溫在15℃以上,如能達到20~30℃,則蝌蚪仍能正常生長變態。
二、幼蛙的管理
幼蛙指剛變態完成未達性成熟的小蛙。

變態的幼蛙,只吃活動物,故必須投入活餌料,並逐漸訓練吃死餌。1月齡的幼蛙投喂的活餌與死餌之比為2∶1;1.5月齡幼蛙為1∶1;3月齡可全部投喂死
餌。死餌的大小以幼蛙一口能吞下為宜,如太大,幼蛙一口難以吞咽,則可能相互爭奪,耗費吃餌時間和能量,對幼蛙生長發育不利。
投餌量以上次投入的餌量吃完為宜,要酌情掌握。一般來說,隨著幼蛙的生長,水溫的提高,投餌量要逐漸增加,通常日投餌量為幼蛙體重的5%~10%。

喂活餌與死餌的種類,要根據各地養殖餌料的狀況、餌料資源情況及季節而定,應做到既能滿足幼蛙生長發育所需,力求餌料多樣化、營養豐富而又價格低廉。從目
前來看,要供應大批量的幼蛙餌料,其比較可靠的途徑是大力開展蚯蚓與蝸牛、蠅蛆的人工養殖;就近購買屠宰場、食品廠的下腳料;生產或購買人工配合餌料;使
用黑光燈誘集昆蟲等。
幼蛙的日常管理工作有很多與蝌蚪的管理類似。
1.控制水溫
最適宜的水溫為23~30℃,如水溫高於35℃,則必須採取降溫措施。如部分換水,加蓋涼棚等。
2.控制水質
最適宜的pH值為6~8。要經常清除剩餘餌料,撈出死蛙及腐爛的植物、浮膜等異物。如水質污染則要換水或消毒,以保持清潔。幼蛙因主要以肺呼吸,故對水質,尤其是水中氧氣含量的要求不如蝌蚪嚴格,但仍不可忽視。
3.要經常保持陸地潮濕,種植作物或建棚以避強光強射
4.及時分類、分池管理:幼蛙生長發育快,而個體差異大
為更科學地飼養管理,避免大幼蛙吃小幼蛙,每養殖一段時間後要依個體大小用分蛙器分類,分池管理。養殖密度要適宜,一般40日齡以內的幼蛙(指變態完成後開始計算的日齡),每平方米約100隻,40日齡以後的幼蛙,約70隻左右。
5.經常做好病蟲害和天敵的防治工作
例如,老鼠是幼蛙的一大天敵。有的幼蛙養殖池(30平方米),1周內平均每天被老鼠咬死吃掉40多隻,最多的1夜咬死110多隻。
6.做好幼蛙的越冬管理工作
在水溫降至6℃、氣溫10℃左右時,幼蛙進入冬眠狀態。在冬眠前後要做好幼蛙的冬季管理工作。
(1)地下冬眠的准備與管理:幼蛙常潛伏於離凍層30~40厘米處潮濕的池邊洞穴、樹根空隙處越冬。根據這一習性,入冬前人為地給幼蛙提供越冬條件,創造一些越冬方法:
①洞穴越冬:在幼蛙四周挖掘鬆土,並在向陽避風、離水面20厘米的地方挖幾個直徑13厘米、深1米的洞穴,洞穴要保持濕潤,但能不讓池水淹沒洞穴。幼蛙在入冬前會自動鑽入洞穴越冬。

塑料棚越冬:在原幼蛙池離水面30厘米高處,懸蓋塑料薄膜保護牛蛙越冬。也可在池上用竹木或鋼筋搭成拱形或人形的棚,棚頂距地面約2米,上蓋二層塑料薄
膜,與池邊連接成一密封的溫罩,周圍用泥將薄膜密封,薄膜上最好再蓋一層疏網,以防大風把薄膜吹壞。如外界氣溫降至0℃以下時,薄膜上可再蓋一層稻草簾。
晴天則掀開草簾以使陽光射入增溫,使越冬池保持在10℃以上,開春氣溫上升,則逐漸揭開塑膜,使空氣流通,不致過熱。
③草棚越冬:在幼蛙池的東北面堆一土丘擋北風,離水面30厘米處架一大草棚,草棚四周與池邊緊相貼,在池的東北深處放置幾個瓦筒,供牛蛙群集於其中越冬。在整個越冬期間,水溫可保持10℃左右,經4個月的越冬,牛蛙生長良好。
④草堆越冬:在養殖池向陽背風方向,堆一草堆,或先鋪鬆土50厘米厚,上蓋草堆,保持濕潤,再覆蓋一層塑料薄膜。當氣溫下降時,牛蛙均能自行鑽入草堆中越冬。如遇特殊寒冷天氣,則可加蓋更厚的草堆,再加蓋一層塑料薄膜保溫。

缸桶越冬:當少量養殖牛蛙時,也可將牛蛙置於缸、桶內越冬。具體做法是:先在缸內或桶內裝些泥土,中間高、四周低,形似饅頭形。在低凹的四周適當放水,使
高處土濕潤,四周存有少量積水。牛蛙放入缸、桶中後,上蓋水草或草皮,缸口蓋以草簾或麻袋、棉絮,以防蛙外逃。缸、桶四周堆草保溫。如缸、桶內氣溫過低,
則可在缸、桶內安1燈加溫,或用塑料桶灌熱水置於其內適當加溫。
(2)加深水層越冬:入冬前,將幼蛙池的水位加深至1米,由於蛙池底下原有30~50厘米厚的污泥,牛蛙會自行鑽入污泥。污泥一則具保溫性能,二則因發酵放熱,可使水溫升高2℃。這樣,牛蛙也能在深水污泥內安全越冬。
(3)其他越冬法:只要在冬季提供6~12℃(水溫或氣溫)、潮濕、有一定氧氣(包含於空氣或水中)無敵害的環境,幼蛙就能安全越冬。其他方法很多,如在室內磚池內、溫泉水中、循環溫流水中越冬等。

越冬過程中,幼蛙不吃不動、閉目緩慢進行肺呼吸,甚至在低溫的水中僅以皮膚進行低水平的氣體交換。如環境溫度升高至10℃以上,幼蛙又能蘇醒,呼吸加強,
開始活動,甚至攝食,此時宜供應一些餌料或設法降溫,使之再度進入休眠狀態。休眠狀態的幼蛙,其環境宜保持安靜,尤其要防止敵害,如老鼠的為害,因此時的
幼蛙完全無抵禦敵害的自衛能力。越冬期間要常檢查越冬情況;如有死蛙要及時清除;如發現紅腿病等疾病,要及時治療,以防止傳染蔓延。
三、成蛙的飼養管理
幼蛙經1年養殖後達性成熟即為成蛙。成蛙最小體長11厘米左右,體重為200克左右。
成蛙的管理與幼蛙基本相同,但成蛙的活動能力強,善跳躍,故應注意圍牆的維修、防止外逃。成蛙攝食多,排遺、排匯的廢物多,要經常保持水質清潔不被污染。夏天最好每天換水,換水量為1/2,溫差不得超過2℃。成蛙飼養密度一般為每平方米40隻。
四、親蛙的飼養管理
親蛙是選留作為繁殖、育種、已生長2~3年的成蛙。一般體重在500克左右。
親蛙攝食最大,營養更充分滿足生長繁殖所需,一般每隻每日投餌量為其體重的10%,餌料種類宜多,營養全面,其中動物性餌料不應少於60%。親蛙在發情時攝食量減少,抱對、產卵、排精時基本停食,之後攝食量大增,要根據以上情況酌情增減投餌量。
一般每天傍晚投餌1次,也要定點、定時,要經常清理投餌台,以保持清潔衛生。
親蛙池不僅是親蛙攝食、生活的場所,更重要的還是產卵、排清的場所,在不搞人工孵化的情況下,還是卵孵化的場所。因此,管理工作要求水平高,周圍環境條件既要適合於親蛙,還要適合於卵的受精及卵的孵化。
1.最適水溫宜控制在25~27℃,適宜水溫為23~30℃。否則,將不利於親蛙生長發育與繁殖。
2.環境當保持安靜,切忌人聲嘈雜。
3.池水水位保持在15~40厘米,其深度與保持適宜的水溫有關。要經常換水以確保水質優良,其溶氧量、鹽度、pH值、生物組成等要適於卵受精及卵的孵化(具體內容見第二章生態部分)。因池水淺,水溫易變,要特別提防酷暑水溫過高對卵的危害。
4.親蛙的養殖密度必須大大減小,一般每平方米為1~2隻。否則,對生殖極為不利。
5.親蛙產卵後,一般都應及時(幾小時內)將卵細心用盆托出(不要顛倒卵的上下位置,不應攪動卵塊)。輕輕放入孵化池(箱)內單獨孵化,以加強管理和保護,提高孵化率。
6.要謹防各種天敵捕食抱對的親蛙及產下的卵。因抱對中的親蛙處於生殖興奮狀態,對天敵入侵反應不靈敏,行動也不方便,御敵能力大為降低;而蛙卵更易為魚類、其他蛙類等動物吞食。
7.特別要重視做好親蛙的越冬工作(方法類似成蛙),如疏忽大意,造成的損失遠大於同等數量的幼蛙和成蛙。

⑷ 用防滲膜養殖牛蛙池裡的便怎樣處理

摘要 牛蛙養殖廢水處理工程廢水排放量一般不是太大,排放的廢水通常是牛蛙產生的糞便沖洗水、飼料殘渣和一些抗生素葯物殘留等。由於葯物和抗生素的廣泛使用,牛蛙養殖場廢水的可生化性降低,增加了處理的難度。廢水的主要污染物是COD,並含有一定量的氨氮和磷。

⑸ 一畝牛蛙養殖利潤多少,需要投資多少錢

一畝也就一萬元左右,如果單養殖的話,一畝是很話不算.可以做實驗.經營的好,半年可以收回成本.

⑹ 污水處理設備多少錢

一體化污水處復理設備大概下制來得好幾萬,甚至更貴了,最主要是看現場的要求,不能盲目定價。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應用在:
其主要處理手段是採用生化處理技術接觸氧化法,組合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設計主要是生活污水和與之類似的工業有機污水處理水質參數按一般生活污水水質計算,進水BOD5按200mg/L計。
主要的組成部分:1.水解酸化池;2. 接觸氧化池;3. 雜質沉澱池;4.消毒處理;5.污泥好氧消化池。

⑺ 牛蛙養殖廢水排放標准

針對畜禽養殖污染,我國先後發布了《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596—2001 )、《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HJ/T81—2001 )、《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設計規范》(NY/T1222 - 2006 )、《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第 9 號)等文件。

牛蛙養殖廠廢水處理工程項目中排水量一般不會太大,排放廢水一般是牛蛙產生的糞便沖洗水、投喂的餌料殘渣以及一些抗生素葯物殘渣等,由於葯物及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導致牛蛙養殖場產生的廢水可生化性下降,處理起來難度增加,廢水主要污染物為COD,還帶有一定的氨氮和磷。採取「預處理+生物脫氮除磷」的方式來對牛蛙養殖場產生的廢水進行處理。預處理可選用格柵、隔渣、混凝沉澱等工藝,攔截水中的顆粒懸浮物或膠體有機物,一是減輕後續生化有機負荷,二能大幅降低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質;生物脫氮除磷是一種經典的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方式,對COD、氨氮、總磷均有去除效果,處理出水穩定,投資資金低、運行成本省。

⑻ 牛蛙養殖廢水處理方案25畝水面積養殖如何處理廢水

摘要 1、牛蛙養殖的廢水處理方案可採用「預處理+厭氧+好氧」聯合工藝進行。首先將牛蛙的廢水倒進格柵池,然後通過格柵攔截大分子污染物以及浮渣等,這樣可以有效的降低後續工藝運行負荷,減少牛蛙養殖的廢水設備,管道堵塞問題。在格柵經過簡單處理後,就可以進入調節池進行水質、水量、PH等的調節。

⑼ 養牛蛙的用多少成本啊

養殖牛蛙成本2—3萬左右。

養殖技術
一、牛蛙喜歡在安靜、、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生活,牛蛙場最好選擇在平坦開闊、東西走向,這樣能使秋天、冬天、春天的光照時間延長,夏天會有東南風,從而構造冬暖夏涼的環境。牛蛙場的選擇最好應該遠離公路、工廠及嘈雜的地方,因為靠近公路和工廠的地方容易受到灰塵及有害微粒的影響,比如牛蛙的爛皮病、蝌蚪的腹水等跟這個都有關系,另外過大的噪音會影響牛蛙的生長速度,拉長了養殖周期,增加養殖成本。

二、水源水質牛蛙養殖場的水源最好是江、河、湖泊或者是水庫,因為水體比較大,變化幅度會相對小,其次地下水也是牛蛙養殖的常用水,但是有些地方的地下水的硬度太大,對牛蛙的生長影響也很大。牛蛙養殖的水質標准可參照漁業用水標准,一般溶解氧應在3.5mL以上,pH值在6.8-8.0之閫,鹽度最好不要高於2‰。水質不好容易導致牛蛙疾病經常發生,最常見的一些牛蛙疾病如蝌蚪爛尾病、紅腿病、歪頭病、白內障等等,目前很多養殖戶認為只要養殖過程中有定期的使用消毒劑就能杜絕病菌的滋生,但是我們要考慮到整體的養殖成本,如果水源好,用葯量就會相對減少。

三、養殖管理牛蛙的養殖周期從蝌蚪到出售在五個月以上,因此如何做好日常的養殖管理直接影響到養殖的成敗。飼料投喂量、換水的次數、換水量以及平常的生產管理都是關鍵。蛙價好的時候,養殖戶都喜歡超量投飼料,因為他們認為飼料投越多牛蛙的生長越快,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個問題,牛蛙對飼料的需求是盲目的,過多的飼料勢必會影響腸胃及肝臟的負擔,比如:腸胃炎、腸套結以及肝膽病都跟過多的投餌量有關。另外池水的更換也是一大要素,因為換水的多少以及換水的時間都會影響蛙的健康,正常換水的方法是:每天換水一次,每次換水量為原來池水的2/3。這樣換水能減少刺激,減低對其生長造成的影響。而平常生產管理的細節也需重視,比如說撈網的消毒、防罩網的布置、以及現場情況的觀察判斷。

四、葯物及添加劑的使用葯物使用不當也是導致牛蛙養殖失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牛蛙養殖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平常的預防工作,可以周期性的對養殖水體及周邊場地(包括道路、水溝等)進行消毒,這樣能較好的預防病菌的交叉感染另外在飼料中定期添加部分添加劑如保肝類、健胃類、多維類等等,適當的添加劑能增強蛙的免疫能力,從而降低牛蛙的發病率。許多養殖戶對葯物和添加劑的了解不多,在使用上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輕症下重葯、多種葯物混合、未按劑量使用、病急亂投葯。這些問題會影響牛蛙生長,損害牛蛙的內臟機能,嚴重的會加劇牛蛙的死亡。因次,在牛蛙養殖過程中選擇正規產品,投喂正常用量,正確的用葯方法,不僅能有效的節約養殖成本,還會減少葯物造成的傷害,並提高養成率。總之,在牛蛙養殖過程中,如果我們都遵循科學的養殖方法和合理的養殖方式,就能有效的降低養殖成本、增加養殖的成活率,從而提高養殖的經濟效益。

⑽ 牛蛙養殖場的廢水處理

這個廢水比較簡單,工藝思路可以考慮初沉+過濾+厭氧(或缺氧)+好氧至於後續是否需要除氮看情況。

閱讀全文

與牛蛙養殖廢水處理機一台多少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醫療廢水國家排放標准 瀏覽:723
石英砂多介質過濾器廠家電話 瀏覽:61
lsc500樹脂 瀏覽:182
污水處理電費占運行費用比 瀏覽:164
曝氣生物濾池污水廠 瀏覽:53
天津工業廢水治理企業 瀏覽:44
用什麼洗空調濾芯 瀏覽:257
老式泰山25拖拉機提升器總成 瀏覽:965
污水泵空氣開關跳閘為什麼 瀏覽:235
sbs樹脂可剝漆 瀏覽:961
溫江凈水過濾 瀏覽:13
小區飲水機廢水能用嗎 瀏覽:889
過濾網廠家58同城 瀏覽:112
廣州醫用超純水器供水設備多少錢 瀏覽:952
大金空調室內機提升泵 瀏覽:172
正規濾芯怎麼用 瀏覽:2
樹脂包清洗 瀏覽:506
超濾膜凈水器需要清洗一次 瀏覽:750
汽油濾芯螺絲滑絲了怎麼辦 瀏覽:274
臨湘污水處理哪裡有賣的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