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污水處理方法有哪幾種
第一種可直接利用的污水,家庭就可以直接處理了,如:淘米水,洗菜的水、洗衣服的水等生活用水,淘米水、洗菜水等可以直接用了澆花、澆菜。洗衣服的水可以用來沖廁所。
第二種不能直接利用的,就有一下幾自方法:
1) 物理法:利用物理作用處理、分離和回收廢水中的污染物。例如沉澱法(重力分離法)除去水中相對密度大於1的懸浮物; 過濾法(濾網 沙層 活性碳)可除去水中的懸浮物;蒸發法用於濃縮廢水中不揮發性和可溶性物質,另外還有離心分離法、汽浮(浮選)法、 高梯度磁分離法等。
2)化學法:利用化學反應或物理化學作用處理回收可溶性廢物或膠狀物質。例如中和法用於中和酸性或鹼性廢水;萃取法利用可溶性廢物在兩相作用中溶解度不同的「分配」,回收酚類和重金屬等;氧化還原法用來除去廢水中還原性或氧化性污染物,殺滅天然水體中的病原菌。此外還有混凝法和化學沉澱法等。
3) 物理化學法:吸附法、離子交換法、萃取法、膜析法、蒸發法。
4)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處理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例如,生物過濾法和活性污泥法來處理生活污水或有機生產廢水,使有機物轉化降解成無機鹽而得到凈化。還有生物膜法、生物塘法。
5) 污泥土地處理法:用於有機質處理。污水灌溉,慢速下滲,快速下滲就要通過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然後在循環使用,用來沖廁所等用。
2. 如何凈化河裡的污水同時不傷魚類
放點草魚,放點鰱鱅,草魚可以吃水草,浮萍,鰱鱅可以吃水生物,能凈化水質!
3. 污水塘養魚,怎樣凈化水
加充氣泵,或者將水噴起來。簡單的講就是給水加氧,這樣魚才不會死,並且長得快。能有效利用污水中的營養物質進行生長微生物,而微生物是魚的食材,同時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但一定注意,並不是對所有污水有效,主要對生活污水,常見低濃度可溶有機物污水。
4. 怎樣處理高密度養魚廢水
一、水產養殖需要過環保關
在過去,養魚幾乎跟環保沒有什麼關系。但現在不一樣了,不僅魚塘的水不能夠外排,即使是存留在自己魚塘中的水質如果不做防滲防溢處理,環保也是一樣要管的。
特別是現在隨著高密度魚蝦、蛙、龜鱉等的養殖,大量飼料的投喂帶來了更嚴重的水質污染,不僅養殖水質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磷等濃度高,腥臭味和藻類也非常嚴重,導致水產動物疾病頻發,不斷用葯,但還是控制不住大量的死亡等情況。最關鍵是,這種惡劣的水質由於需要大量的不斷換水,導致帶來的環保問題非常嚴重,環保部門目前已經嚴格進行管理。對現有的魚塘要求整改、對新建的魚塘必須通過評審(建設時需要提供廢水的處理工藝等)才能進行養殖。
二、低成本解決工藝達到的效果
小編下面就給大家提供完整的低成本水產養殖廢水處理工藝,這個工藝不僅僅是給環保看的,關鍵是非常實用,廣泛用於高密度養殖各種魚類、蛙類、龜鱉類等,運用後能夠達到如下效果:
1.養殖環境腥臭味下降80%以上。
2.養殖水質改善明顯,減少換水頻率。
3.水產動物腸道和皮膚疾病顯著減少,死亡率明顯減少。
4.廢水通過幾個簡單的水池處理即可達到農灌水標准(COD、氨氮、總磷、懸浮物達標)。
三、基本的設施
除正常的水產動物養殖的基本設施外,還需要3個廢水沉澱微生物處理池,以及水稻田和普通魚塘作為輔助(因為當前的大部分地方環保政策,即使處理達標也不可以對外排放,但排放到自己的水田或一般以低密度且水草為主的魚塘中,再排出到外面或者循環使用就沒有問題)。
四、實施說明
1.新水入口處長期滴入激活的「養殖場污水生物處理劑」(每1500立方水體每3天使用1kg)或者每5-10天使用1次「富養魚塘強力凈水劑」(每1500方水體每天使用500g的量)。確保高密度水產養殖池水不富營養化,這樣可以減少換水頻次和用水量。這些微生物菌劑不會對水產動物產生副作用,還有保護皮膚等的功效,且水體活爽度明顯改善,腥臭味顯著降低。
2.飼料中長期添加專業復合益生菌「高密度水產養殖專用復合益生菌」,500g拌料100公斤,提高飼料消化吸收率節約飼料成本,能夠從源頭減少排放,且對水產動物腸道保健效果顯著。
3.集污池根據實際情況是否做固液分離,無很多渣和大的固態物可以不用固液分離。在這個地方需要長期加入激活的「養殖場污水生物處理劑」激活菌液,在這里根據廢水的濃度調節加入量,一般1kg「養殖場污水生物處理劑」可以處理500立方左右甚至更多。3級沉澱微生物處理池大小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一般日換水1000立方為例,每個處理池大約在300-500立方即可。每個池用一半面積(出水口方向)種植水生植物(如水葫蘆)用於提高凈化能力。
4.凈化池其實就是種植水稻等水田或者種植水草低密度養魚的水池,通過前面的處理只需要稍微有一定的面積(原則上越大越好,分成多級更好)進行簡單的凈化即可達標農灌水標准,可以用於循環用水或者對外排放(如果允許的話)。
通過上述基礎設施與全程微生物技術的加入,就可以達到非常滿意的效果。且運用微生物產品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計,因為使用後節約的飼料和葯物、減少死亡帶來的效益要遠遠大於投入的微生物使用產品的開支。
5. 魚被污水污染死了,應該怎麼辦
建議用法律手段解決,
第一,向當地派出所報案。
第二,個人查證一下污染水的源頭在什麼地方。
第三,個人建議用照相機把死魚照下來,必要時 可以當法庭證據。
第四,看看其他朋友怎麼有什麼建議。
6. 污水釣魚用什麼方法
污水魚塘釣魚的技巧
在城鎮近郊以及不少農村自養的魚塘一般都習慣用生活污水養魚,這種魚塘即便免費供人釣,也很少有人能夠釣起魚來,那麼如何才能在污水塘里釣魚呢?下面小編從釣友那裡學了兩招分享給大家,希望能給釣魚人們帶來一些幫助。
污水塘釣魚技巧
(1)污水養魚的魚塘,水域的透明度比較低,使用「萬能釣餌」(蚯蚓)的效果往往比較差,因為魚的視覺受到影響。這樣,應當以「亮食」為主,如面團、飯粒米線糊、蛆等,其中,蝦肉的效果較理想。
(2)污水的氣味較濃,魚長期生活在這種水域內,嗅覺漸漸減退,所以誘餌應以氣味濃烈為好,如各種曲酒發酵誘餌、加入酒米或葯米的誘餌等(葯米中阿魏適宜釣小魚,山奈適用面較廣),將麝香風濕膏撕去其塑料層,剪成小塊摻在誘餌中,也能加強誘魚的能力。
小貼士:
另外,有人認為污水養魚本身是不好的辦法,魚受到污染,不宜垂釣。其實這種顧慮是不必要的。污水分工業污水和民用污水;一般承包魚塘者是不使用工業污水的,因為這可能使他受到大量死魚的威脅。
民用污水是可以養魚的,其成本比飼料養魚要低。一般來說,一噸污水可長一斤魚(不是指每條魚都長一斤,而是指整個魚塘內的魚長一斤)。
當然,民用污水養魚容易使魚生病,垂釣者若釣起病魚,應就地掩埋,不應重新拋入水中。養魚也應注意水域的消毒和魚病的防治。
7. 污水溝里的魚帶回家要做怎樣處理能吃
污水溝里的魚最好不要去吃。
污水成分復雜,不僅含有多種污染物,而且還含有多種對人體有潛在危害的具有生物細胞遺傳損傷作用的化學物質,如石油烴類、多環芳烴、硝基苯、苯胺類、酚類、苯系物等。污水中的某些有機污染物是否會通過養殖水和食物鏈進入魚的體內,並最終被人體攝入而導致人體健康損害。
雖然這些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內臟,表皮等器官。清理干凈只食用魚肉會少一些。但建議還是不吃它更安全。
8. 治理污水的辦法有什麼
物理處理法
通過物理作用分離、回收廢水中不溶解的呈懸浮狀態的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廢水處理法,可分為重力分離法、離心分離法和篩濾截留法等。以熱交換原理為基礎的處理法也屬於物理處理法。
化學處理法
通過化學反應和傳質作用來分離、去除廢水中呈溶解、膠體狀態的污染物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的廢水處理法。在化學處理法中,以投加葯劑產生化學反應為基礎的處理單元是:混凝、中和、氧化還原等;而以傳質作用為基礎的處理單元則有:萃取、汽提、吹脫、吸附、離子交換以及電滲析和反滲透等。後兩種處理單元又合稱為膜分離技術。其中運用傳質作用的處理單元既具有化學作用,又有與之相關的物理作用,所以也可從化學處理法中分出來 ,成為另一類處理方法,稱為物理化學法。
生物處理法
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廢水中呈溶液、膠體以及微細懸浮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穩定、無害的物質的廢水處理法。根據作用微生物的不同,生物處理法又可分為需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兩種類型。廢水生物處理廣泛使用的是需氧生物處理法,按傳統,需氧生物處理法又分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兩類。
特殊方法:生物接觸氧化法
用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廢水,即用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在生物反應池內充填填料,已經充氧的污水浸沒全部填料,並以一定的流速流經填料。在填料上布滿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廣泛接觸,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陳代謝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凈化。最後,處理過的廢水排入生物接觸氧化處理系統與生活污水混合後進行處理,氯消毒後達標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