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RO反滲透的進水指標的問題——請工業給水、RO專業人士點撥一二。拜謝
水溫對RO膜的性能有著顯著影響。溫度過高會導致產水電導率上升,而溫度過低則會使得產水量顯著下降,每下降一度溫度,產水量大約減少3%。為了確保膜的穩定運行,進水的pH值需要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過高或過低的pH值不僅會損害膜的使用壽命,還會在清洗過程中對膜造成損傷。
總溶解固形物(TDS)過高同樣會對膜產生不利影響,縮短其使用壽命。在進行RO處理前,建議使用絮凝劑和阻垢劑等廉價耗材對進水進行預處理,以減少對RO膜的負擔。余氯是RO膜的大敵,其損傷是不可逆的,而臭氧雖然可以作為消毒手段,但並不適合用於RO前處理,活性炭是去除余氯的最佳選擇。
RO膜對溶解性鹽具有去除作用,包括金屬陽離子。這是膜廠商為保證產品品質而設定的標准,一般無需過多考慮。當膜通量下降,即產水量不足時,可通過使用酸性葯劑進行清洗來解決問題。
在RO系統中,化學需氧量(COD)是一個次要指標,SDI值則更為重要。一般要求SDI值小於5,低於4則顯得過於苛刻。RO的進水要求主要包括溫度、pH值、SDI值和余氯。實際操作中,pH值可以稍微放寬一些。
如果進水水質較差,建議在RO前增加前處理步驟,如使用抗污染膜,這樣不僅能延長RO膜的使用壽命,還能降低清洗頻率,節約水和電能。許多情況下,不能完全按照RO膜廠家的要求來處理進水,否則將無法進行有效的處理,尤其是中水回用工藝。
最後,我們要明白,RO膜的作用是處理水,而非使水變得完全純凈。如果水已經很乾凈,就沒有必要使用RO膜了。
2. 反滲透中o r p過高或過低怎麼處理
反滲透中ORP過高或過低的處理方法如下:
當反滲透系統中的ORP過高時,主要可能是由於水中存在過多的氧化性物質,如余氯等。這些物質可能對反滲透膜造成不可逆的氧化損傷。針對這一問題,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 增加還原劑投加量:通過在水處理流程中增加活性炭或其他還原劑的投加量,可以有效還原水中的氧化性物質,從而降低ORP值。活性炭因其強大的吸附能力,常被用於去除水中的余氯。
* 檢查並調整前處理工藝:確保反滲透系統前的預處理工藝正常運行,特別是超濾等過濾設備,以避免氧化性物質直接進入反滲透系統。同時,定期檢查並更換預處理設備中的耗材,如活性炭濾芯等。
* 監測與調整:實時監測反滲透進水中的ORP值,並根據監測結果及時調整還原劑的投加量或前處理工藝參數,以維持ORP在適宜范圍內。
而當反滲透系統中的ORP過低時,則可能是由於還原劑投加過量或水中還原性物質過多所致。這雖然對反滲透膜的直接損害較小,但也可能影響出水水質。針對這一問題,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 減少還原劑投加量:根據實時監測的ORP值,逐步減少還原劑的投加量,直至ORP值回升至適宜范圍。注意調整過程中應緩慢進行,避免ORP值波動過大。
* 檢查還原劑投加系統:定期檢查還原劑投加系統的運行狀態和投加量准確性,確保還原劑能夠按照設定值准確投加。同時,注意防止還原劑泄漏等意外情況的發生。
* 綜合評估與調整:除了調整還原劑投加量外,還應綜合評估反滲透系統的整體運行狀況和水質情況,必要時對前處理工藝、反滲透膜清洗周期等進行相應調整,以維持系統的穩定運行和出水水質。
總之,在處理反滲透系統中ORP過高或過低的問題時,應根據實際情況採取針對性的措施,並加強實時監測和調整工作,以確保系統的穩定運行和出水水質達標。
3. 反滲水及透析液檢測結果超過標準的多少需要及時干預
1. 當反滲透水和透析液的檢測結果顯示ORP值超過500mv時,應立即採取干預措施。
2. ORP(氧化還原電位)是衡量水中余氯含量的指標。對於反滲透進水而言,ORP值通常應小於300mv,以保持在正常范圍內。
3. 若ORP值超過500mv,則應停止反滲透設備運行。這是因為較高的ORP值可能表明水中存在過多的余氯,這對設備和水質都可能產生不利影響。
4. 為了降低ORP值,可以向水中添加亞硫酸氫鈉。這種化學物質能夠有效地減少ORP值,從而提高水質。
5. 值得注意的是,ORP值越低,表明水中的余氯含量越少,水質越佳。因此,採取適當的措施以降低ORP值是確保水質的關鍵。
4. ORP過高是什麼原因
1. ORP(氧化還原電位)是衡量水溶液氧化還原能力的指標,單位為mV。
2. 在反滲透處理過程中,為防止生物污染,預處理階段會加入過量殺菌劑,如次氯酸鈉、液氯等。然而,反滲透系統對余氯敏感,余氯過高可能導致膜元件氧化損壞,影響水質並縮短膜元件壽命。因此,反滲透進水需添加還原劑(如亞硫酸氫鈉),以減少氧化性物質的濃度。
3. 簡而言之,ORP用於監測反滲透進水中的氧化性物質,以保護膜元件不受氧化性物質的損害。若ORP超過設定指標,應立即採取措施,防止膜元件遭受不可逆損傷。
4. ORP過高的可能原因包括:預處理階段殺菌劑添加過多,可適當減少添加量;反滲透進水端還原劑添加不足,應檢查加葯計量泵並適當增加添加量;ORP探頭可能存在問題,如探頭未及時清洗或測定區為死水區。
5. 為什麼反滲透設備要除去余氯,余氯的作用是什麼,怎麼除
1. 氯是市政供水系統中常用的殺菌劑,因為它效果顯著且操作簡便。
2. 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通常控制水中的余氯濃度在0.5-1.0ppm范圍內。
3. 然而,這個濃度對於反滲透設備來說過高,因此在進入反滲透主機之前需要進行脫氯處理。
4. 余氯會對反滲透膜造成氧化破壞,導致脫鹽率下降,這是去除余氯的主要原因。
5. 反滲透膜對氯具有一定的抗性,但長期接觸1ppm余氯可能導致膜降解,這一過程可能需要200-1000小時。
6. 氯對膜的攻擊速度受進水水質影響,鹼性水質下攻擊速度快於中性和酸性水質。
7. 在重金屬(如鐵)和高水溫條件下,氯的攻擊速度會加快,這些因素類似催化劑,加速膜的降解。
8. 去除水中余氯的有效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
9. 化學方法涉及使用還原劑,常用的還原劑是焦亞硫酸鈉,它通過氧化反應去除余氯。
10. 物理方法則使用活性炭,活性炭能有效吸附余氯,這也是反滲透設備預處理部分加入活性炭裝置的原因。
6. 次氯酸鈉對ro膜的影響
1. 通常,反滲透(RO)系統中的高余氯含量會導致膜元件受損,尤其是對尼龍(Nylon)膜的傷害。當進水中的余氯濃度超過1PPM,並且持續時間超過200小時時,RO膜可能會發生不可逆的降解。
2. 余氯是衡量進水氧化性物質的一個重要指標。由於在進水處理過程中通常會加入次氯酸鈉作為消毒劑,這會在RO系統的進水端產生余氯。氧化性物質可能會對RO膜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3. 因此,在RO系統的進水管道上應安裝氧化還原電位(ORP)表,以便監測進水中的氧化性物質水平。根據ORP表的讀數,可以投加適當的還原劑,如亞硫酸鈉,以中和余氯的氧化作用,保護RO膜免受損害。
7. 反滲透系統進水余氯過高是何原因造成的
1. ORP,即氧化還原電位,是衡量水溶液氧化還原能力的指標,單位為毫伏(mV)。
2. 在反滲透處理過程中,為了預防生物污染,預處理階段通常會添加過量的殺菌劑,如次氯酸鈉或液氯。
3. 然而,反滲透系統對余氯極為敏感。若余氯濃度過高,會氧化反滲透膜,導致產水質量下降,甚至膜元件損壞。
4. 因此,反滲透系統的進水需要添加還原劑,如亞硫酸氫鈉,以還原氧化性物質,從而消除進水中的氧化性,保護膜免受損害。
8. 為什麼反滲透設備要除去余氯,余氯的作用是什麼,怎麼除
余氯主要是自來水用CL2消毒後在水中殘留的HCLO
和CLO-,這些具有氧化性,會把你反滲透膜的膜氧化老化,使得膜的壽命縮短,去除可以加還原性的物質,就如樓上說的的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