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反滲透膜的原理,裝置結構,效果,誰能給個具體的解釋
反滲透是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項新的薄膜分離技術,是依靠反滲
透膜在壓力下使溶液中的溶劑與溶質進行分離的過程。
要了解反滲透法除鹽原理,先要了解「滲透」的概念。滲透是一
種物理現象,當兩種含有不同濃度鹽類的水,如用一張半滲透性的薄
膜分開就會發現,含鹽量少的一邊的水分會透過膜滲到含鹽量高的水
中,而所含的鹽分並不滲透,這樣,逐漸把兩邊的含鹽濃度融和到均
等為止。然而要完成這一過程需要很長時間,這個過程也稱為自然滲
透。但如果在含鹽量高的水側,試加一個壓力,其結果也可以使上述
滲透停止,這時的壓力稱為滲透壓力。如果壓力再加大,可以使水
向相反方向滲透,而鹽分剩下。由此,反滲透除鹽原理,就是在有鹽
分的水中(如原水),施以比自然滲透壓力更大的壓力,使滲透向相反
方向進行,把原水中的水分子壓到膜的另一邊,變成潔凈的水,從而
達到除去水中鹽分的目的,這就是反滲透除鹽原理。
目前,反滲透膜如以其膜材料化學組成來分,主要有纖維素膜和
非纖維素膜兩大類。如按膜材料的物理結構來分,大致可分為非對稱
膜和復合膜等。
在纖維素類膜中最廣泛使用的是醋酸纖維素膜(簡稱CA膜)。該
膜總厚度約為100μm,全表皮層的厚度約為0.25μm,表皮層中布滿
微孔,孔徑約5一10埃,故可以濾除極細的粒子,而多孔支撐層中的孔
徑很大,約有幾千埃,故該種不對稱結構的膜又稱為非對稱膜。在反
滲透操作中,醋酸纖維素膜只有表皮層與高壓原水接觸才能達到預期
的脫鹽效果,決不能倒置。
非纖維素類膜以芳香聚酷胺為主要品種,其他還有聚呢喀醯胺膜,
疆苯駢味哩膜,聚碸醯胺膜,聚四氟乙烯接枝膜,聚乙烯亞胺膜等等。
近年來發展起來的聚醯胺復合膜,是由一層聚酯無紡織物作支持層,由
於聚酯無紡織物非常不規則並且太疏鬆,不適合作為鹽屏障層的底層,
因而將微孔工程塑料聚碸澆鑄在無紡織物表面上。聚楓層表面的孔控
制在大約150埃。屏障層採用高交聯度的芳香聚醯胺,厚度大約在2000
埃。高交聯度芳香聚酷胺由苯三醯氯和苯二胺聚合而成。由於這種膜
是由三層不同材料復合而成故稱為復合膜。
❷ 陶氏反滲透膜有什麼操作注意事項嗎
1、仔細檢查上游進水管路並從中除去所有的灰塵、油脂、金屬碎屑等,如有必要,應對進水管路和反滲透壓力容器進行化學清洗,以保證所有的異物均被有效除去。
2、仔細檢查進水質量。元件安裝前,應該讓經預處理系統的合格水流過膜壓力外殼30分鍾,同時檢查進入反滲透的水質是否符合膜元件進水規范要求,檢查管路是否有泄漏。
3、拆下壓力容器的端板和止推環。不同壓力容器製造商的端板結構可能不相同,拆卸時應參考其產品示意圖。
4、用干凈水沖洗已打開的壓力容器,除去灰塵和沉積物。如果需要進一步清洗的話,可做一個大到能填滿壓力容器內徑的拖把,讓拖把吸滿50%甘油水溶液,在壓力容器內來回拖拉幾下,直到壓力容器內壁干凈和潤滑為止。
5、安裝元件前,要保證安裝和投運系統的所有零部件和化學葯劑均齊全,預處理系統運轉正常。
6、僅當計劃馬上投運系統,才可打開包裝,安裝膜元件,否則應在原包裝內密封存放膜元件。
1.使用工具從包裝袋中取出膜元件時注意不要劃傷膜元件表面。
使用剪子或刀子等工具切開包裝袋時,如用力過猛,可能會傷及膜表面。
2.包裝袋中填裝了1%濃度的亞硫酸氫鈉作為保護液,請務必佩帶保護眼睛及手套。
由於使用了1%濃度的亞硫酸氫鈉作為保護液,故請在通風良好的地方打開包裝。同時開包裝時務必佩帶眼鏡和保護手套。如葯品不慎濺入眼中、身體及衣服上,請立即用清水清洗,並及時到醫院診治。
3.連接部位密封圈用清潔水沾濕潤滑。不允許使用任何潤滑劑(石油類,潤滑脂,凡士林及洗滌劑),汽油類及稀釋劑等。
集水管的材質是塑料,若在其上塗用了石油、潤滑脂、凡士林、洗滌劑(如白貓牌)、汽油類及稀釋劑。會導致集水管在短時間內裂化。否則可能會導致膜性能的嚴重下降。在向膜殼中安裝膜元件時,使用清潔水或水溶性甘油潤滑連接部位及密封圈以便安裝。
4.小心拿放膜元件。禁止亂扔、摔落膜元件。
亂扔、摔落膜元件而對其造成的損傷會對膜元件性能造成影響。
5.禁止使用錘子敲打等野蠻安裝行為。
這樣會導致膜元件外殼破裂,故嚴禁用錘子直接敲打膜元件,野蠻安裝。此種情況下,難以保證膜元件性能,請務必留意。
1.徹底清潔膜元件後,將其密閉浸泡在含有1升1%濃度亞硫酸氫鈉溶液的塑料袋中。
2.若將膜元件在污染狀態下保存,或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停用時使其乾燥,都會影響膜元件再次使用時的性能。
3.保存在5-35℃室內陰暗處。
4.保存溫度超出5-35℃范圍外會導致膜元件再次使用時的性能下降。
5.盡量避開5℃以下保存,嚴禁膜元件結冰。
6.結冰會導致膜元件內的保護液體積膨脹,膜元件再次使用時的性能可能會下降。
(1)起動及停止
起動及停止時,流量和壓力會有一定幅度的變動。劇烈的流量及壓力沖擊可能會導致膜元件破裂。故在起動和停止操作時需要RO裝置進水閥緩慢啟閉。
(2)進水中的殘留余氯
進水中殘留余氯會氧化膜元件聚醯胺層,因此需要使用SBS來中和進水中的殘留余氯,並將其控制其≤0.05mg/L時設備才能運行。當進水中存在過渡金屬時(如Fe,Mn等),余氯對膜的氧化作用將會加劇。因此進水中存在過渡族金屬時,應確保進水中不含余氯。
(3)產水側壓力(背壓)產水側壓力高於進水側壓力0.5bar以上時,膜片粘接處會受到物理性損傷。背壓發生在反滲透設備閥門開閉瞬間。例如系統停止運行時,在關閉進水泵前關閉產水閥通常會發生背壓現象。保證在運行過程確認閥門開閉及壓力變動,嚴禁產水側背壓現象發生。
詳情可見官網:網頁鏈接
❸ 避免反滲透膜受到污染有哪些好辦法
1.1 反滲透膜膜性能的損壞,而造成膜污染
聚酯材料增強無紡布,約120μm厚;
聚碸材料多孔中間支撐層,約40μm厚;
聚醯胺材料超薄分離層,約0.2μm厚。
根據其性能結構,如滲透膜膜性能損壞有可能有以下幾點原因:
新反滲透膜的保養不規范;
停運狀態下,反滲透膜保養不規范;
環境溫度在5℃以下;
系統在高壓狀態下運行;
關機時的操作不當。
水質變化頻繁而造成膜污染
原水水質同設計時的水質有變化,使預處理負荷加大,由於進水中含無機物、有機物、微生物、粒狀物和膠體等雜質增多,因此膜污染機率增大。
清洗不及時與清洗方法不正確而造成膜污染
在使用過程中,膜除了性能的正常衰減外,清洗不及時與清洗方法不正確也是導致膜污染嚴重的一個重要因素。
沒有正確投加葯劑
復合聚醯胺膜在使用中,因為聚醯胺膜耐余氯性差,在使用中沒有正確投加氯等消毒劑,加上用戶對微生物的預防重視不夠,容易導致微生物的污染。
膜表面磨損
膜元件被異物堵塞或膜表面受到磨損(如沙粒等),此種情況要用探測法探測系統內元件,找到已經損壞元件,改造預處理,更換膜元件
反滲透膜污染的現象
在反滲透操作過程中,由於膜的選擇透過性,使得某些溶質在膜面附近發生積聚,從而發生膜污堵現象。
常見的污堵徵兆有以下幾種:一種是生物污堵(症狀逐漸出現)有機沉積物主要是活的或死的微生物、碳氫化合物衍生物、天然有機聚合體以及所有含碳物質。最初表現為脫鹽率上升、壓降升高和產水降低。再有就是膠體污堵(症狀逐漸出現)膜分離過程中,金屬離子的濃縮及溶液PH值的變化,都有可能是金屬氫氧化物(主要以Fe(OH)3為代表)沉積,造成污堵。最初表現為脫鹽率的輕微降低,並逐步增大,最後壓降升高和產水降低。還有是顆粒物污堵反滲透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如果保安過濾器出現問題,會導致顆粒物進入系統,造成膜的顆粒物污堵。
最初表現為濃水流速增加,脫鹽率在初期變化不大,產水量逐漸降低,系統壓降升高很快。最後常見的還有化學結垢(症狀很快出現)當給水含有較高的Ca2+、Mg2+、HCO3-、CO32-、SO42-等離子時,會產生CaCO3、CaSO4、MgCO3等垢沉積在膜表面上。其表現為脫鹽率下降,特別在最後一段十分明顯,以及產水量下降。
膜污染是導致膜滲透流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包括膜的孔道和大分子溶質堵塞引起膜過濾阻力增加;溶質在孔內壁吸附;膜面形成凝膠層增加傳質阻力。組分在膜孔中沉積,將造成膜孔減小甚至堵塞,實際上減小了膜的有效面積。組分在膜表面沉積形成的污染層所產生的額外阻力可能遠大於膜本身的阻力,而使滲透流量與膜本身的滲透性無關[25]。這種影響是不可逆的,污染程度同膜材料、保留液中溶劑以及大分子溶質的濃度、性質、溶液的pH值、離子強度、電荷組成、溫度和操作壓力等有關,污染嚴重時能使膜通量下降80%以上。
解決辦法
完善預處理
反滲透預處理是為了做到:
(1)防止膜表面上污染,即防止懸浮雜質、微生物、膠體物質等附著在膜表面上或污堵膜元件水流通道。
(2)防止膜表面上結垢。反滲透裝置運行中,由於水的濃縮,有一些難溶鹽沉積在膜表面上,因此要防止這些難溶鹽的生成。
(3)確保膜免受機械和化學損傷,以使膜有良好的性能和足夠長的使用時間。
對膜進行清洗
盡管料液經過各種預處理措施,長期使用後膜表面還可能產生沉積和結垢,使膜孔堵塞,產水量下降,因此對污染膜進行定期的清洗是必要的。但反滲透膜系統不能等到污染很嚴重後才來清洗,這樣將會增加清洗難度,也使清洗步驟增多和清洗時間延長。要正確地把握清洗時機,及時清除污垢。
清洗條件:
a. 產品水量比正常時下降5%-10%。
b. 為保正產品水量,修正溫度後的供水壓力增加10%-15%。
c. 透過水質電導率(含鹽量增加)增加5%-10%。
d. 多段RO系統,通過不同段的壓降明顯增加。
清洗方法:先進行系統反沖;再進行負壓清洗;有必要的情況下進行機械清洗;再進行化學清洗;有條件的可以超聲清洗;在線電場清洗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便價格昂貴;由於化學清洗效果比較好,其餘方法有些不容易實現,而各供應商提供的葯劑雖名稱及使用方法不盡相同,但其原理大致相同。
清洗步驟如下:
清洗單段系統:⑴配置清洗液;⑵低流量輸入清洗液;⑶循環;⑷浸泡;⑸高流量水泵循環;⑹沖洗;⑺重啟系統。
針對特殊污染物清洗有:清洗硫酸鹽垢、清洗碳酸鹽垢、清洗鐵錳污染、清洗有機物污染等。
對膜進行適宜保養
新反滲透膜的保養新的反滲透膜元件通常浸潤1%NaHSO3和18%的甘油水溶液後貯存在密封的塑料袋中。在塑料袋不破的情況下,貯存1年左右,也不會影響其壽命和性能。當塑料袋開口後,應盡快使用,以免因NaHSO3在空氣中氧化,對元件產生不良影響。因此膜應盡量在使用前開封。在非生產期內,反滲透系統的保養就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可按以下方法進行。
1、系統短期內停運(1-3天):停運前,先對系統進行低壓(0.2-0.4MPa),大流量(約等於系統的產水量)沖洗,時間為14~16分鍾;保持平常的自然水流,讓水流入濃水道。
2、系統停運一周以上(環境溫度在5℃以上):停運前,先對系統進行低壓(0.2-0.4MPa),大流量(約等於系統的產水量)沖洗,時間為14~16分鍾;按照反滲透系統操作說明書中有關系統化學清洗的方法進行化學清洗;化學清洗完畢後,沖洗干凈反滲透膜;配製0.5%的福爾馬林溶液,低壓輸入系統內,循環10分鍾;關閉所有系統的閥門,進行封存;
如系統停運10天以上,則每10天須更換一次福爾馬林溶液。
3、環境溫度在5℃以下:停運前,先對系統進行低壓(0.2-0.4MPa),大流量(約等於系統的產水量)沖洗,時間為14~16分鍾;在有條件的地方,可將環境溫度升高到5℃以上,然後按照1的方法,進行系統保養;若無條件對環境溫度進行升高,則:低壓(0.1MPa),流量為系統產水量的1/3的水進行長流,以防止反滲透膜被凍壞,並且保證每天使系統運行2小時;按照1中2)、3)的方法,對反滲透膜進行清洗後,將反滲透膜取出,移至環境溫度大於5℃的地方,浸泡在配製好的0.5%的福爾馬林溶液中,每兩天翻轉一次,系統管道中的水應排放干凈,以防止因結冰而造成系統的損壞。
❹ 膜材的結構特點
1.醋酸纖維素: 醋酸纖維素(CA)膜是由二醋酸纖維素和三醋酸纖維素的鑄膜液及二者混合物澆鑄而成。隨著乙醯基含量的增加,鹽截留率與化學穩定性增加而水通量下降。Loeb-Sourirajan 不對稱結構是使用一「醫用刮刀」(「doctor blade」)把CA、乙醇或乙醚溶液澆鑄在一多孔基片(如帆布)上,表面經空氣乾燥產生一薄皮層而形成。在較大孔層之上的緻密表皮是由約0.2μm厚的薄層組成,膜的總厚度約100μm.該技術也可用於管狀的和中空纖維狀膜的澆鑄。[1]
CA膜的化學穩定性差,在運轉期間會發生水解, 其水解速度與溫度及pH條件有關。醋酸纖維素膜可在溫度0~30℃及pH值4.0~6.5下連續操作。這些東麗膜產品也會被生物侵蝕, 但由於它們具有可連續暴露在低含氯量環境下的能力,故可以消除生物侵蝕。膜穩定性差的結果導致膜截留率隨操作時間增長而下降。然而, 這些材料的普及是由於它們具備廣泛的來源和低廉的價格。
2.芳香聚醯胺:不對稱芳香聚醯胺(Aramid)膜(Richter和Hoehn 1971)以中空纖維形式為所首創。這些纖維是由溶液紡絲而成。由控制紡絲液溶劑的蒸發在纖維外表面形成約0.1~1.0μm的緻密表皮層。餘下的纖維結構是約26μm厚的一層多孔支撐結構。鹽的截流作用發生在緻密層。為了進一步提高截留性能,當中空纖維膜用於苦鹹水脫鹽時,對膜採用聚乙烯基甲基醚(PT-A)進行後處理,用於海水脫鹽則用PT-A與鞣酸(PT-A)作後處理。
與纖維素膜相比,芳香聚醯胺膜的特點是具有優良的化學穩定性。它們能在溫度0~30℃ pH4~11件連續操作,且不會被生物侵蝕。然而芳香聚醯胺膜若連續暴露在含氯環境中,則易受氯侵蝕,因此,對他們處理的進料液進行脫氯是重要的。
3. 薄膜復合膜:美國內政部鹽水局於年代中期基金資助的North Star Research 和Development Institute(位於 Minneapolis)的工作( Francis 1966; Rozelle等 1967)導致了薄膜復合膜的發展。Universal Oil Procts的 Fluid Systems Division( Riley等1967)在70年代中期推出了它的商品(薄膜復合物)膜,而FilmTec公司在80年代初期推出了它的FT30復合膜(Cadotte等1980) 。在這些膜結構中,超薄柵層在一多孔織物支撐體上的微孔聚碸表面上形成(即0.2μm厚)。該聚碸上的柵層是由聚醯胺或聚脲的"就地"界面聚合技術產生的。
薄膜復合膜的優點與它們的化學性質有關,其最主要的特點是有較大的化學穩定性,在中等壓力下操作就具有高水通量和鹽截留率及抗生物侵蝕。它們能在溫度0~40℃及pH2~12間連續操作。像芳香聚醯胺一樣,這些材料的抗氯及其他氧化物的性能差。
主要構型
反滲透膜 (什麼是反滲透膜?) 需要製成一定構型才可用於水處理。如今膜的構型主要有平板式,管式,卷式和中空纖維式,但常用於水處理的是卷式和中空纖維式兩種。
對於卷式構型,常用膜有醋酸纖維素膜和復合膜,利用這些膜製成膜元件,把膜元件放在壓力容器中構成膜組件。用於製作卷式構型的膜一般先製成平整的膜,醋酸纖維素膜的結構見圖1,上部有一層緻密的薄層(0.1-1.0μmm),即脫鹽層,脫鹽層下面有一層稍厚(100~200μm)的多孔支撐層,水很容易通過緻密層流向多孔層。緻密層是半透膜層,能有效阻止鹽分的通過,起脫鹽作用。
復合膜由三層組成,它們是:最上面的超薄脫鹽層、中間的多孔的聚碸內夾層,最下面的聚酯支撐網層。由於聚酯支撐層不很平坦和多孔,不能用來直接支撐脫鹽層,因而在該支撐層上面澆注一層聚碸微孔層,用於直接支撐脫鹽層。聚碸層表面孔徑可控制在0.015μm。脫鹽層厚度為0.2μm,在聚碸層的支撐下,能承受較高的壓力,抗機械壓力和化學侵蝕能力強。
對於中空纖維構型,利用芳香族聚醯胺膜製成的眾多中空纖維直接裝配在壓力容器內,構成用於水脫鹽的基本單元--膜組件。
無論是卷式還是中空纖維式,對其構型的共同要求如下:
1) 對膜能提供適當的機械支撐,以便承受一定的給水壓力;
2) 能使給水,濃水和產品水各行其道,不混合;
3) 使有一定壓力的給水在通過膜面上時,能均勻分布,並有良好的流動狀態,是濃差計劃降至最低;
4) 膜本身具有的脫鹽率和透水量能在構型中得到充分的利用;
5) 膜面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6) 便於貯存,運輸,裝卸和更換;
7) 易於製造,維護方便,牢固且安全可靠;
8) 價格有競爭力。
1. 螺旋卷式
首先敘述卷式膜元件的概念。葉片有兩張平展開的膜和一張聚酯織物組成,聚酯織物在兩張膜的中間,葉片一端膠接起來形成一個袋,另一端(伸出來的聚酯織物)與帶孔的PVC管粘接。葉片之間有塑料網,它們一起沿PVC中心管卷繞形成卷式構型。塑料端部裝置粘接到卷式的葉片兩端,一端起反伸縮裝置(ATD)的作用,另一端起濃水密封的載體作用。玻璃鋼(FRP)材料的外表面保護卷式構型。這樣,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膜元件。
卷式膜元件裝入壓力容器內試驗,性能符合要求即可出售。前面提到的聚酯織物是起產品水收集通道的作用。塑料網一是作為濃水(給水)通道;二是起加強給水通道水流紊動的作用,以便把濃差極化減少到最低程度。因為卷式反滲透裝置的給水從膜元件的給水端流向濃水端,並平行於膜表面,這種水流方向就有濃差極化的傾向,因而葉片之間的塑料網是極為重要的。
卷式膜元件廣泛用於苦鹹水的脫鹽,用於要求產水量較大的脫鹽時,通常使用直徑為101.6mm(4in) 或203.2mm(8in ),長度為1016mm (40in)或1524mm(60in)的膜元件。
把一個或幾個膜元件連接起來,裝在圓筒形的壓力容器內,即構成卷式膜組件。
壓力給水進入第一個膜元件,並在該膜元件的螺旋卷繞之間的通道內流動。一部分給水滲透過膜,並通過卷式通道流到膜元件中心的產品水收集管,另一部分給水沿著膜元件長度方向繼續流動至第二個膜元件,這一過程依次進行。每個膜元件的產品水通過公共產品水管流成。當給水每通過下一個膜元件時,給水濃度增大,流過最後一個膜元件時,給水成為濃水,並排出壓力容器。
2. 中空纖維式:
眾多中空纖維膜裝配在壓力容器內構成中空纖維式膜組件。如今常用的是杜邦公司生產的用於苦鹹水脫鹽的B-9型中空纖維膜組件,現以此為例說明。中空纖維外徑為85μm,內徑為42μm,壁厚為21.5μm。該纖維在其表面有一層很薄得緻密層(即芳香族聚酯胺膜的脫鹽層),該層用以阻止鹽的透過,而能使水流穩定通過。在此薄層下面有一較厚的同樣材料的多孔層,用來支撐脫鹽層。該層能讓水通過它流至中空纖維的內孔。
中空纖維比人的頭發還細,盡管其壁薄,外徑與內徑比率差少為2:1,猶如厚壁圓柱,但其有自支撐作用,且強度足夠承受較高的壓力而不變形,不損壞。
對處理水量較大的系統,可使用102×1194或203×1219的膜組件。壓力容器內幾乎全部充滿纖維束,在纖維之間有約25μm的水通路。纖維束間是用無紡布隔開的,然後纏繞,整個纖維束分24層,纖維束最外層包有導流網,以利濃水導流。,空心纖維在壓力容器內呈U型平行排列,在纖維中間的進水管道的一端用於進加壓後的給水,另一端封堵密封,在其長度方向上有很多孔。纖維束的U型底部一端用環氧樹脂固定密封,另一端通過環氧樹脂板固定,並敞開中空纖維孔。進水管道內的水徑向流往纖維束里的許多纖維。有一部分水滲透進中空纖維孔內,成為產品水,經環氧樹脂圓環引出,另一部分在纖維束外邊緣(即壓力容器內邊緣)軸向流往壓力容器的端部,成為濃水,不斷排走,並依靠O型密封環防止給水,濃水和產品水的混合。
❺ RO膜是什麼材料做的
反滲透膜。
一般水的流動方式是由低濃度流向高濃度,水一旦加壓之後,將由高濃度流向低濃度,亦即所謂逆滲透原理:由於RO膜的孔徑是頭發絲的一百萬分之一(0.0001微米),一般肉眼無法看到,細菌、病毒是它的5000倍。
因此,只有水分子及部分礦物離子能夠通過(通過的離子無益損取向),其它雜質及重金屬均由廢水管排出。
所有海水淡化的過程,以及太空人廢水回收處理均採用此方法,因此RO膜又稱體外的高科技「人工腎臟」。國內外,醫學軍用民用領域,都採取頂級RO膜進行高分子過濾。
(5)反滲透膜聚碸棒為什麼會開裂擴展閱讀:
反滲透機理模型的經典模型:
1、先吸附毛細孔模型:弱點干態電鏡下,沒發現孔。濕態膜標本不是電鏡的樣品。由Sourirajan提出。
2、溶解擴散模型:不認為有孔。
3、干閉濕開模型:上個世紀80,90年代,鄧宇等提出的,能夠解釋1和2模型的統一的現代最貼切的逆滲透機理模型。既「干閉濕開」反滲透模型,統一了兩個最經典的反滲透機制模型,細孔模型,溶解擴散模型。
即膜干時,膜收縮緻密,孔隙閉合,電鏡下看不到;膜濕時,膜材料溶脹,膜的孔隙被溶劑溶脹,孔打開。合並就是「干閉濕開」脫鹽模型。
❻ 時代沃頓反滲透膜的結構與原理
反滲透膜片結構主要由無紡布基層、聚碸支撐層、聚醯胺超薄分離層和功能改性層組成。
螺旋卷式反滲透膜元件由多葉膜袋組成,原水透過膜片最後匯集於有孔的產水收集管上。
❼ 反滲透膜用的材質是什麼材質,對人體會不會有害
反滲透膜現在一般是聚醯胺復合膜,對人體沒有影響!
❽ 陶氏反滲透膜的工作原理
反滲透膜利用的是反抄滲透技術是利用壓力差為動力的膜分離過濾技術。
當把相同體積的稀溶液和濃液分別置於一容器的兩側,中間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劑將自然的穿過半透膜,向濃溶液側流動,濃溶液側的液面會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個壓力差,達到滲透平衡狀態,此種壓力差即為滲透壓。若在濃溶液側施加一個大於滲透壓的壓力時,濃溶液中的溶劑會向稀溶液流動,此種溶劑的流動方向與原來滲透的方向相反,這一過程稱為反滲透。
❾ 反滲透膜是耗材,膜組件受污染後有哪些特徵
格瑞水務為您解答:
(一)、反滲透膜膜性能的損壞,而造成膜污染。 1、聚酯材料增強無紡布,約120μm厚; 2、聚碸材料多孔中間支撐層,約40μm厚;
3、聚醯胺材料超薄分離層,約0.2μm厚。
根據其性能結構,如滲透膜膜性能損壞有可能有以下幾點原因:1、新反滲透膜的保養不規范;2、保養符合要求下,貯存時間超出1年;3、停運狀態下,反滲透膜保養不規范;4、環境溫度在5℃以下;5、系統在高壓狀態下運行;6、關機時的操作不當。
(二)、水質變化頻繁而造成膜污染。
原水水質同設計時的水質有變化,使預處理負荷加大,由於進水中含無機物、有機物、微生物、粒狀物和膠體等雜質增多,因此膜污染機率增大。
(三)、清洗不及時與清洗方法不正確而造成膜污染。 在使用過程中,膜除了性能的正常衰減外,清洗不及時與清洗方法不正確也是導致膜污染嚴重的一個重要因素。
(四)1、沒有正確投加葯劑。
復合聚醯胺膜在使用中,因為聚醯胺膜耐余氯性差,在使用中沒有正確投加氯等消毒劑,加上用戶對微生物的預防重視不夠,容易導致微生物的污染。
(五)、膜表面磨損。
膜元件被異物堵塞或膜表面受到磨損(如沙粒等) ,此種情況要用探測法探測系統內元件,找到已經損壞元件,改造預處理,更換膜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