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反滲透壓脫鹽
一個是離子交換法脫鹽
反滲透:RO(Reverse Osmosis)反滲透技術是利用壓力表差為動力的膜分離過濾技術。反滲透法通常又稱超過濾法,反滲透膜屬新材料范疇,是一種用高分子化學材料特殊加工製成的、具有半透性能的薄膜。它能夠在外加壓力作用下使水溶液中的某些組分選擇性透過,從而達到淡化、凈化或濃縮分離的目的。反滲透法的最大優點是整個過程中無水相變化,能耗較少,而且設備投資省、建設周期短。它的能耗僅為電滲析法的1/2,蒸餾法的1/40。反滲透海水淡化的技術關鍵在於反滲透膜、高壓泵、能量回收裝置和系統優化設計技術。
反滲透特點
1、分離介質:分子擴散膜,也稱半透膜。
2、截留因素:水溶液的滲透壓和濃度。
3、分離對象:分子態和離子態溶解物。
RO反滲透膜孔徑小至納米級(1納米=10-9米),在一定的壓力下,H2O分子可以通過RO
以離子交換劑上的可交換離子與液相中離子間發生交換為基礎的分離方法。廣泛採用人工合成的離子交換樹脂作為離子交換劑,它是具有網狀結構和可電離的活性基團的難溶性高分子電解質。根據樹脂骨架上的活性基團的不同,可分為陽離子交換樹脂、陰離子交換樹脂、兩性離子交換樹脂、螯合樹脂和氧化還原樹脂等。用於離子交換分離的樹脂要求具有不溶性、一定的交聯度和溶脹作用,而且交換容量和穩定性要高。
離子交換反應是可逆的,而且等當量地進行。由實驗得知,常溫下稀溶液中陽離子交換勢隨離子電荷的增高,半徑的增大而增大;高分子量的有機離子及金屬絡合陰離子具有很高的交換勢。高極化度的離子如Ag+、Tl+等也有高的交換勢。離子交換速度隨樹脂交聯度的增大而降低,隨顆粒的減小而增大。溫度增高,濃度增大,交換反應速率也增快。
離子交換分離廣泛用於:①水的軟化、高純水的制備、環境廢水的凈化。②溶液和物質的純化,如鈾的提取和純化。③金屬離子的分離、痕量離子的富集及干擾離子的除去。④抗菌素的提取和純化等
2. 反滲透水處理設備的基本原理
當純水與鹽水兩種不同溶液被一半透膜間時,濃度較低的純水會往鹽水方面滲透,平衡狀態所產生的液位差稱為滲透壓。如果在鹽水面施加足夠大的壓力(即大於滲透壓),此時水的流動方向相反,該現象稱之為反滲透。(Reverse Osmosis)。
3. 什麼是反滲透水處理設備
反滲透水處理設備通常由原水預處理系統、反滲透純化系統、超純化後處理系統三部分組成。預處理的目的主要是使原水達到反滲透膜分離組件的進水要求,保證反滲透純化系統的穩定運行。反滲透膜系統是一次性去除原水中98%以上離子、有機物及100%微生物(理論上)最經濟高效的純化方法。超純化後處理系統通過多種集成技術進一步去除反滲透純水中尚存的微量離子、有機物等雜質,以滿足不同用途的最終水質指標要求。
反滲透水處理設備的預處理系統通常由聚丙烯纖維(PP)過濾器和活性炭(AC)過濾器組成。對硬度較高的原水還需加裝軟化樹脂過濾器。PP濾芯可高效去除原水中5μm以上的機械顆粒雜質、鐵銹及大的膠狀物等污染物,保護後續過濾器,其特點是納污量大,
價格低廉。AC活性炭濾芯可高效吸附原水中余氯和部分有機物、膠體,保護聚醯胺反滲透復合膜免遭余氯氧化。軟化樹脂可脫除原水中大部分鈣鎂離子,防止後續
RO膜表面結垢堵塞,提高水的回收率。
反滲透(Reverse
Osmosis,簡稱RO)是以壓力差為推動力的一種高新膜分離技術,具有一次分離度高、無相變、簡單高效的特點。反滲透膜「孔徑」已小至納米(1nm=10-9m),在掃描電鏡下無法看到表面任何「過濾」小孔。在高於原水滲透壓的操作壓力下,水分子可反滲透通過RO半透膜,產出純水,而原水中的大量無機離子、有機物、膠體、微生物、熱原等被RO膜截留。
通常當原水電導率<200μS/cm時,一級RO純水電導率≤5μs/cm,符合實驗室三級用水標准。對於原水電導率高的地區,為節省後續混床離子交換樹脂更換成本,提高純水水質,客戶可考慮選擇二級反滲透純化系統,二級RO純水電導率約
1~5μS/cm,與原水水質有關。
4. 什麼是反滲透水處理技術
反滲透是一種以壓力差為推動力的膜分離技術,是目前最為先進的膜分離技術之一。它的膜孔徑很小,大都≤10×10-10(10A),它能去除濾液中的離子范圍和分子量很小的有機物,如細菌、病毒、熱源等。它廣泛用於海水或苦鹹水淡化、電子醫葯用純水、飲用蒸餾水、太空水的生產,還應用於生物、醫學工程。
我廠生產的反滲透裝置,以進口的復合膜組件為主,輔以多級離心泵、不銹鋼高壓管路、閥門、儀表、電器控制系統等組成。
二、工作原理;
反滲透亦稱逆滲透(RO)。是用足夠的壓力使溶液中的溶劑(通常指水)通過反滲透(或稱半透膜)分離出來。因為它和自然滲透的方向相反,故稱反滲透。根據各種物料的不同滲透壓,就可以使大於滲透壓的反滲透法達到分離、提取、純化和濃縮的目的。
5. 反滲透水處理與普通凈水器有什麼不同
反滲透水處理
反滲透是最精密的膜法液體分離技術,在進水(濃溶液)測施加操版作權壓力以克服自然滲透壓,當高於自然滲透壓的操作壓力離加於濃溶液側時水分子自然滲透的流動方向就會逆轉,進水(濃溶液)中的水分子部份通過反滲透膜成為稀溶液側的凈化產水;反滲透設備能阻擋所有溶解性鹽及分子量大於100的有機物,但允許水分子透過,反滲透復合膜脫鹽率一般大於98%,它們廣泛用於工業純水及電子超純水制備,飲用純凈水生產,鍋爐給水等過程,在離子交換前使用反滲透設備可大幅度降底操作用水和廢水的排放量。
反滲透水處理對比普通凈水器的優勢
1.反滲透純水設備採用全自動控制方式,實現全自動的操作,減少人為誤操作對設備帶的影響;
2.預處理系統中採用還原系統的設計解決余氯過高對反滲透膜產生的不可修復的影響;
3.出水水質好,出水電導率低於10US/CM;
4.反滲透過濾精度比普通凈水器高,能截留大於0.0001微米的物質;
5.回收率高,回收率可達到65%以上;
6.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單、水質穩定、運營成本低等特點;
7.用途廣泛,廣泛用於各行業的生產用水。
6. 電廠水處理反滲透系統與陰陽床的原理分別是什麼
電廠反滲透系統(YB-CJS-001)工作原理及優缺點:
反滲透是最精密的膜法液體分離技術,在進水側施加操作壓力以克服自然滲透壓,當高於自然滲透壓的操作壓力,水分子自然滲透的流動方向就會逆轉,反滲透設備能阻擋所有溶解性鹽及分子量大於100的有機物,但允許水分子透過,反滲透膜脫鹽率一般大於98%,它們廣泛用於工業純水及電子超純水制備,飲用純凈水生產,鍋爐給水等過程,在離子交換前使用反滲透設備可大幅度降低操作用水和廢水的排放量。
1.反滲透是在室溫條件下,採用無相變的物理方法將含鹽水進行脫鹽、除鹽。2.採用反滲透膜,脫鹽率好,使用壽命長,運行成本低廉; 3.採用全自動預處理系統,實現無人化操作; 4.採用格蘭富增壓泵,效率好噪音低,穩定可靠; 5.在線水質監測控制,實時監測水質變化,保障水質安全; 6.全自動電控程序,還可選配觸摸屏操作,使用方便;7.切合當地水質的個性化設計,全方位滿足需求。8.反滲透裝置自動化,運行維護和設備維護工作量很少。9.水的處理僅依靠水的壓力作為推動力,其能耗在許多處理工藝中低。10.不用大量的化學葯劑和酸、鹼再生處理,無化學費液排放,無環境污染。11.反滲透可以連續運行制水,系統簡單,操作方便,產品水質穩定。12.設備佔地面積小,需要的空間也小。
電廠陰陽床系統(YB-CJS-001)工作原理及優缺點:
是利用陽離子交換樹脂中可交換的陽離子(如Na+、H+),把水中所含的鈣、鎂離子交換出來,以降低水的硬度。離子反應式為:Ca2++2RNa=R2Ca+2Na+,Mg2++2RNa=R2Mg+2Na+。在離子交換軟化過程中,當出水水質超過某一定值後,交換器中的離子交換樹脂將視為「失效」,這時,為恢復樹脂的交換能力,通常採用工業鹽水溶液對樹脂進行再生,其反應為:R2Ca+2NaCL=2RNa+CaCL2,R2Mg+2NaCL=2RNa+MgCL2
1、選用離子交換樹脂,工作交換容量大,能耗低,使用壽命長。2、控制部分全部採用富萊科或阿圖祖控制閥,保障設備持續安全運行。功位控制點:流量控制、制水控制、失效控制、再生控制(進鹽及補水控制)、加鹽液控制、鹽液稀釋自動補水控制。3、全自動控制系統,出水穩定,使用操作方便快捷。 (在7天或12天范圍內根據需要設定還原周期,二十四小時內任意選擇還原時間,並可以對還原過程進行調整)4、結構合理,安裝操作方便。5、可根據實際使用需求,個性化設計相應設備
7. 電廠反滲透水處理是去處水中的什麼物質
通過預處理+反滲透技術+後級處理等方法,去除水中的導電介質、不離解的膠體物質、氣體及有機物。
8. 反滲透是什麼
反滲透是一種物理膜孔徑截留污染物的水處理膜,反滲透工藝是精密的物理膜法分離技術,過濾孔徑為0.1nm,通過加壓去除除水分子外的其他物質。反滲透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包括原水—石英砂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增壓泵—保安過濾器—反滲透主機—水箱—用水點。
9. 電廠水處理反滲透系統與陰陽床的原理分別是什麼各自有什麼優缺點謝謝
反滲透膜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運用特製的高壓水泵,將原水加至6—20公斤壓力,使原水在壓力的作用下滲透過孔徑只有0.0001微米的反滲透膜。化學離子和細菌、真菌、病毒體不能通過,隨廢水排出,只允許體積小於0.0001微米的水分子和通過。反滲透膜具有設備構造緊湊,佔地面積小,單位產水量高,能量消耗少,去除雜質徹底,使用范圍廣,自動化程度高,使用操作方便,無污染等多種優點。
陰、陽樹脂的工作原理:
離子交換樹脂原理即是離子交換樹把溶液中的鹽分脫離出來的過程:
離子交換樹脂作用環境中的水溶液中,含有的金屬陽離子(Na+、Ca2+、 K+、 Mg2+、Fe3+等)與陽離子交換樹脂(含有的磺酸基(—SO3H)、羧基(—COOH)或苯酚基(—C6H4OH)等酸性基團,在水中易生成H+離子)上的H+ 進行離子交換,使得溶液中的陽離子被轉移到樹脂上,而樹脂上的H+交換到水中,(即為陽離子交換樹脂原理)。
水溶液中的陰離子(Cl-、HCO3-等)與陰離子交換樹脂(含有季胺基[-N(CH3)3OH]、胺基(—NH2)或亞胺基(—NH2)等鹼性基團,在水中易生成OH-離子)上的OH-進行交換,水中陰離子被轉移到樹脂上,而樹脂上的OH-交換到水中,(即為陰離子交換樹脂原理)。而H+與OH-相結合生成水,從而達到脫鹽的目的。
10. 水處理系統中的反滲透是什麼
反滲透水處理系統常見故障及診斷
反滲透水處理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由於使用條件的復雜性,不夠完善的系統設計、預處理設備不恰當的配置、水處理葯劑選擇的不合適、系統水源的非正常波動以及操作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等等因素都有可能導致系統出現故障:脫鹽率、產水量下降、進水壓力提高、單位制水能耗增加等。開元恆業利用多年積累反滲透系統設計、安裝經驗和豐富的運行工作經驗,採用專業的技術分析手段,對反滲透水處理系統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各類故障進行詳細地分析診斷,同時通過靜態及動態模擬試驗提交解決方案。
在歷史數據分析的結果不能夠與實際故障現象吻合的情況下,進行現場調查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調查項目包括:
1、反滲透裝置本體設計的合理性;
2、反滲透預處理系統設計的合理性;
3、運行操作程序是否完善;
4、反滲透系統加葯是否正常、所加葯劑是否與系統兼容、預處理絮凝劑與反滲透添加劑(阻垢分散劑、殺菌劑、還原劑)是否兼容。
5、反滲透前置過濾器(保安過濾器)濾芯的配置情況等等
反滲透裝置運行的過程就是歷史數據產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反滲透各項性能的變化,各種可能導致反滲透系統出現故障的因素往往都表現在這些數據信息上。
特別是對以下歷史數據的分析:
1、反滲透裝置進水濁度、sdi、cod常規分析數據的變化;
2、反滲透裝置進水壓力、中段壓力(是一級二段系統)、濃水壓力、產品水壓力;
3、反滲透裝置進水電導率、產水
電導率
、進水流量、產品水流量等;
4、反滲透預處理系統運行參數(包括
濁度
、壓力等)的變化;
5、通常設備檢修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處理這些問題的手段等等。
參考資料:
http://www.yq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