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飲水凈化 > 牛乳凈化器採用什麼設備

牛乳凈化器採用什麼設備

發布時間:2022-09-14 16:15:30

❶ 牛奶是如何消毒的,需要哪些消毒設備。

牛奶是微生物活動的天堂.據試驗在常溫下把剛擠下的奶不做任何處理,過12小時,每毫升牛奶的微生物含量可達11.4萬個,到24小時每毫升猛增到130萬個.這就是牛奶為什麼容易腐敗的原因.所以,牛奶的消毒和保鮮技術十分重要.
一、牛奶的消毒 在生產過程中,一般把剛擠下的奶先放進奶罐,迅速進行冷卻,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延長牛奶的抗菌性的持續時間.冷卻過的奶,需要及時送到工廠加工處理.即經過濾、凈化、冷卻、均質、殺菌和包裝等工藝,便成為人們日常飲用的消毒牛奶.殺菌是生產消毒牛奶的一項重要工藝.一般都是採取巴氏消毒法(德國微生物學家路易·巴氏德於19世紀50年代發明的,故以此命名).這種方法分低溫和高溫兩種消毒法.低溫消毒法是將牛奶放入專門的巴氏消毒器中,將牛奶加熱至62℃~65℃,維持30分鍾;高溫消毒法是加熱至73.8℃~76.6℃,持續時間1~10分鍾,或82.2℃,時間不超過5分鍾.然後迅速冷卻到10℃.冷卻的目的是防止殘留的芽胞繁殖,並保持奶的品質.另外,使用土法也可達到消毒的目的.即用旺火煮後,在奶的表面迅速形成奶脂膜(以牛奶不溢出為准),猶如一塊布蓋在海浪上一樣.從形成脂膜時計算,再煮15分鍾,就能達到巴氏消毒法的效果.
牛奶的消毒必須嚴格掌握好溫度和時間.不然,既達不到消毒的目的,還破壞了牛奶的營養成分.這是因為:一是長時間高溫煮沸會使牛奶中蛋白質由溶膠狀態轉變成凝膠狀態,從而造成蛋白質大量凝結和沉澱;二是鮮奶中的鈣是以靜電方式與酪蛋白相結合,形成人體可以消化吸收的酪蛋白鈣,而長時間煮沸的牛奶與消毒牛奶相比,酪蛋白大約要減少20%,鈣質多變為難以被人體消化吸收的鈣鹽;三是長時間煮沸還會使乳糖焦化分解,營養價值低;四是破壞了包括維生素A等多種維生素.因此,消毒牛奶原則上就直接飲用,不必再進行煮沸.如果需要加溫的話,只要把袋裝的奶牛放在50℃~60℃的熱水中加熱片刻,就可以了.
二、消毒牛奶的保鮮 消毒牛奶不易在常溫下保存.牛奶最怕太陽光.在太陽光照射下,牛奶含的維生素A、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12均會受到破壞,所以最好是避光冷藏.據試驗,牛奶冷卻到13℃,可保存12小時,因此,把暫時不飲用的袋裝消毒牛奶,可放到電冰箱冷藏櫃中,但不要放到冷凍櫃中.因為牛奶一經冷凍,再加熱化解,就會發生脂肪與蛋白質分離,出現凝固、沉澱,此時油脂上浮,奶味變談,營養價值也有所降低.如果買回來的是個體戶的奶,煮沸消毒後最好一次飲完,不宜繼續保存.如果要保存,可用小口容器裝好,密封存放,但時間不宜太久.
牛奶的消毒

牛奶中可能含有的致病微生物有牛結核桿菌、布氏桿菌、沙
門氏菌與其他雜菌.牛結核桿菌隨牛奶進人人體,可使人患腸道
結核病和全身結核病;布氏桿菌可使人感染布氏桿菌病.牛奶中
的其他病原微生物則可引起急性胃腸炎等消化道傳染病.按理,
感染結核桿菌的牛不能作為乳牛喂養,但有時因未被發現或其他
原因,致使帶菌乳牛生產的牛奶進入市場.人感染結核病的一個
途徑即是飲用了含有結核桿菌的牛奶.結核桿菌為嗜酸桿菌,不
形成芽孢,離開牛體後,存活能力極強,可在自然環境中存活數
月.牛奶中的病原微生物除可直接來源於乳牛外,還可能是由於
在外界環境中造成的污染,比如,接觸擠奶員不潔的手、不潔的
擠奶與盛奶用具和包裝材料,均可以污染牛奶.
由於以上原因,人們不能飲用未經消毒處理的生牛奶.也就
是說,直接飲用來自乳牛的新鮮牛奶是不安全的.散裝的牛奶一
般都未經過消毒處理,而且容易受外界環境的污染,因此,從農
戶購買的散裝牛奶必須進行消毒處理,不能直接食用.
現在,市場銷售的袋裝和瓶裝牛奶都是由乳品加工企業從奶
牛場和養牛專業戶將鮮奶收購後,經過消毒加工製得.廠家採用
消毒牛奶的方法有二,一是高溫瞬間加熱法,溫度達135℃;二是
巴氏消毒法.巴氏消毒法是將牛奶於62-63℃時處理30分鍾,或加
熱至72-73℃時處理20秒鍾.如果包裝密封得好,瓶裝牛奶出廠後
,在常溫下可保存數月至一年,袋裝牛奶的保質期在夏季為2-3天
,冬季為5-7天.
然而,市場銷售的牛奶盡管經過廠家的消毒處理,仍然會出
現產品的質量問題,或者由於超過保質期,特別是夏季氣溫過高
,都可能導致奶中存在細菌,因此,在飲用前還需對購回的袋裝
或瓶裝牛奶重新加熱消毒.
在家庭,對牛奶加熱消毒的方法是:
①巴氏消毒法:此法不必將牛奶煮沸,可最大限度地保存營
養成分,方法是將牛奶於63℃時加熱30分鍾或73℃時加熱20分鍾
.
②煮沸消毒法即將牛奶放於鍋中煮沸,但須注意,煮沸即可
,不應時間過長,以避免損失營養成分,煮時還應不斷攪拌,以
使其受熱均勻.
③微波爐消毒法將奶盛在玻璃瓶內,置微波爐中央,用650瓦
照射,見牛奶煮沸即停止照射.購回的牛奶,加熱後如不馬上食
用,宜在室溫下原鍋放置,待到飲前,仍須再加熱處理.如放冰
箱中冷藏(4-O℃),亦可延長保持期,但不應冰凍保存.

❷ 牛奶凈乳的原理

凈乳是乳品加工企業、畜牧農場、食品工業等製造稀奶油不可缺少的關鍵工序。凈乳就是利用高速旋轉的離心力,根據物料的比重差別,把加熱到適宜分離溫度的全脂牛奶,分離成乳脂(輕相)和脫脂乳(重相)實現提取中脂肪的目的。

❸ 飲料生產線的飲料設備種類

不同的飲料生產工藝需要不同的飲料機械設備,下面介紹幾種在飲料生產過程中通用的和常用的機械設備。 水是飲料生產中用料最大的原料,而且水質的優劣對飲料的品質影響極大。因此,必須對水進行處理以滿足工藝要求。通常按其作用把水處理設備分為三類:水的過濾設備、水的軟化設備和水的消毒殺菌設備。
(一)水過濾設備
(1)砂石過濾設備(多介質過濾設備) 砂石過濾器(多介質過濾器)是以成層狀的無煙煤、砂、細碎的石榴石或其他材料為床層的機械過濾設備,其原理為按深度過濾水中不同顆粒度的顆粒,較大的顆粒在頂層被去除,較小的顆粒在過濾器介質的較深處被去除,從而使水質達到粗過濾後的標准,降低水的SDI(污泥密度指數)值,滿足深層凈化的水質要求。
(2)活性炭過濾器 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還有一定的除濁作用,活性炭過濾器的主要結構和布置形式與砂石過濾器相似。因此,活性炭吸附也稱為活性炭過濾。活性炭過濾主要用於水中有機雜質和水中分子狀的膠體微小顆粒雜質,也可用於脫氯等。
(3)砂芯棒過濾器 砂芯棒過濾器亦稱為砂濾棒過濾器,在水處理設備中已有定型產品。主要適用於處理水量較少、水中只含有有機物、細菌及其他雜質的水處理。
(4)微孔過濾器 微孔過濾是新型的膜分離技術。它可濾除濾液、氣體的0.01μm以上微粒和細菌。其特點是高捕捉能力、過濾面積大、使用壽命長、過濾精度高、阻力小、機械強度大、無剝離現象、抗酸鹼能力強、使用方便。此濾器能濾除絕大部分微粒,所以廣泛應用於精濾和除菌工藝。
(二)水軟化設備
(1)離子交換器 離子交換器是水處理中常用的一種裝置,它可以通過選擇一定的流程,使水軟化或除鹽。其主要是利用一些離子交換劑把原水中不需要的離子暫時固著,使水中這些離子的含量降低到所要求的程度。被交換劑固著的離子,在再生液中被釋放出來,交換劑又可重新使用。也就是說,其實質是不溶性的電解質(樹脂)與溶液中的另一種電解質進行的物理化學反應,亦即樹脂上的可交換離子與溶液中的其他同性離子的交換反應。
(2)電滲析器 電滲析在工業上作為一種分離、濃縮、提純和回收工藝的新技術,廣泛應用於化工、制葯、食品等行業,在食品工業上的應用主要集中在汽水用水、啤酒用水的純化處理上,在軟飲料廠用來對水進行軟化(脫鹽)。電滲析技術是通過具有選擇透過性和良好導電性的離子交換膜,在外加直流電場的作用下,根據異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原理,使原水中陰、陽離子分別通過陰離子交換膜和陽離子交換膜而達到凈化作用的一項技術。
(3)反滲透設備 反滲透是應用規模最大、技術相對最成熟的膜技術,其應用在整個膜分離領域中約佔一半,是膜技術發展的一個最大的突破。反滲透是通過反滲透膜把溶液中的溶劑分離出來。反滲透的應用從海水淡化、硬水軟化等發展到維生素、抗菌素、激素等的濃縮,細菌、病毒的分離以及果汁、牛乳、咖啡的濃縮等許多方面,應用極廣。反滲透設備優點是連續運行,產品水質穩定;無須用酸鹼再生;不會因再生而停機;節省了反沖和清洗用水;以高產率產生超純水(產率可以高達95%);再生污水不需水處理設施;運行及維修成本低;安裝簡單、費用低廉。
反滲透設施生產純水的關鍵有兩個:一是一個有選擇性的膜,我們稱之為半透膜,二是一定的壓力。簡單的說,反滲透半透膜上有眾多的孔,這些孔的大小與水分子的大小相當,由於細菌、病毒、大部分有機污染物和水合離子均比水分子大得多,因此不能透過反滲透半透膜而與反滲透膜的水相分離。在水中眾多雜質中,溶解性鹽類是最難清除的。因此,經常根據除鹽率的高低來確定反滲透的凈水效果,反滲透除鹽率的高低主要決定於反滲透半透膜的選擇性。較高選擇性的反滲透膜元件除鹽率可以高達99.7%。
反滲透分離的進行,必須先在膜-溶液界面形成優先吸附層,優先吸附的程度取決於溶液的化學性質和膜表面的化學性質,只要選擇合適的膜材料,並簡單地改變膜表面的微孔結構和操作條件,反滲透技術就可適用於任何分離度的溶質分離。
(4)超濾
超濾技術雖在我國起步較晚,但發展非常迅速,隨著這項技術的不斷推廣和人們對它認識的不斷提高,飲料生產行業必將從中獲得更多的益處。
超濾膜設備在工業應用上有平板狀、管狀、螺旋板狀和空心纖維狀等幾種不同的形式。國內應用的大多數為板狀和管狀,特別是空心纖維膜(中空纖維膜)也已在水處理方面得到廣泛應用。
中空纖維超濾膜是超濾技術中最為成熟與先進的一種形式。這種膜是在平板膜的基礎上開發出的具有空間立體幾何形狀的薄膜,使單位體積的膜設備不依靠極薄的半透膜而有很大的膜滲能力。中空纖維管壁上有布滿微孔,孔徑以能截留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表達,截留相對分子質量可達幾千至幾十萬。由於採用了空心圓柱構形,就大大地提高了單位體積膜滲設備的生產能力。原水在中空纖維外側或內腔加壓流動,分別構成外壓式和內壓式。超濾是動態過濾過程,被截留物質可隨濃度而排除,不致堵塞膜表面,可長期連續運行。可以證明,在超濾應用上,採用一個大小合理的小直徑空心纖維膜的圓柱束,則所發生的透過液量將相當於十幾平方米超薄平板膜上所得者。
空心纖維為細長的膜管,內壁為膜層,膜層結合於海綿式的外壁上,外壁有粗孔,內層起超濾分離作用。內膜孔的大小,決定管內被阻物質的大小。空心纖維內經約200μm,由惰性的非離子聚合物製成,具有獨特的各向異性的(表皮)結構,有明顯高的流率。其特點是:①裝置內單位體積的膜面積很大;②膜壁薄,液體透過速度快;③因空心纖維的幾何構形具有一定的耐壓性能,故強度高。
(三)水殺菌消毒設備
(1)臭氧殺菌器 所謂臭氧殺菌器是利用臭氧的強氧化性而達到殺菌的目的。臭氧是強烈的氧劑,其殺菌作用比氯高15∽30倍,在一定濃度下作用5∽10min,臭氧對各種菌類都可以達到滅菌的程度。國外已將其廣泛用於水的消毒處理以除臭、除色等,國內在礦泉水、純凈水生產中應用於滅菌也很普遍。
(2)紫外線殺菌器 當微生物受紫外光照射後,微生物的蛋白質和核酸吸收紫外光譜能量,導致蛋白質變性,引起微生物死亡。紫外線對清潔透明的水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所以能使水消毒。紫外線殺菌不能改變水的物理化學性質,殺菌速度快、效率高、無異味,因此得到廣泛應用。 殺菌,是飲料加工的一個重要環節。飲料殺菌與醫學上和生物學上的殺菌有一定區別。飲料殺菌有兩種含義:一是要求殺死飲料中所污染的致病菌、腐敗菌,破壞食品中的酶而使飲料在特定環境中,如密閉的瓶內、罐內或其他包裝容器內,有一定的保存期;二是要求在殺菌過程中盡可能地保護飲料中營養成分和風味。所以,經殺菌後的飲料屬於商業無菌。
飲料殺菌的方法有物理殺菌和化學殺菌兩大類。化學殺菌法是使用過氧化氫、環氧乙烷、次氯酸鈉等殺菌劑。由於化學殺菌存在化學殘留物等影響,當代食品殺菌法趨向於物理殺菌法。物理殺菌法分為熱殺菌法和冷殺菌法。熱殺菌法又分為是熱殺菌法、乾熱殺菌法、微波殺菌法和遠紅外線加熱殺菌法。冷殺菌法分為紫外線輻射殺菌法、電離輻射殺菌法和冷凍殺菌法。在濕熱殺菌方法中,有巴氏殺菌法、高溫短時殺菌法和超高溫瞬時滅菌法之分。所謂巴氏殺菌(pasteurization)是低溫長時間殺菌法,殺菌溫度低於100℃,保溫時間是30min。高溫短時殺菌法(HTST),殺菌溫度一般在100℃一下,如牛奶的HTST殺菌溫度為85℃,保持15s以上。超高溫瞬時滅菌法(UHT),殺菌溫度在120℃以上,僅保持幾秒鍾。HTST和UHT殺菌法,不但效率高,而且食品的結構和外觀及營養和風味的保存都較其他殺菌方法好。根據上述的殺菌方法而相應發展起來的飲料殺菌設備種類較多,以被處理物料的形態分類分別有以下三種:
(1)流體飲料的殺菌設備 流體飲料指未經包裝的乳品、果汁等物料。處理這類物料的殺菌設備又有直接式和間接式之分。直接式是以蒸汽直接噴入物料中進行殺菌。間接式是用板、管熱換器對飲料進行熱交換進行殺菌。
(2)罐裝飲料的殺菌設備 罐裝飲料及瓶裝飲料等有包裝容器的飲料,處理這類物料的殺菌設備根據殺菌溫度不同可分為常壓殺菌設備和加壓殺菌設備。常壓殺菌設備的殺菌溫度為100℃以下,用於pH值小於4.5的飲料產品殺菌。用巴氏殺菌原理設計的罐頭殺菌設備屬於此類。加壓殺菌設備一般在密閉的設備內進行,壓力大於0.1MPa,溫度常用120℃左右。常壓和加壓殺菌設備在操作上亦可分為間歇式和連續式。根據殺菌設備所用熱源不同又可分為直接蒸汽加熱殺菌設備、加水加熱殺菌設備、火焰連續殺菌機等。
(3)使用電磁波的物理殺菌設備 該類殺菌設備是使用微波、遠紅外線、紫外線等物理輻射進行加熱殺菌的,是一種有開發前途的殺菌設備。 CP-12 型沖瓶機是引進、消化、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為基礎,自行創新設計而成的一種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回轉式沖瓶機。本機適用於瓶裝飲料、礦泉水、可樂等料液的灌裝生產,對塑料瓶進行清洗,可提供給大中型生產廠使用,也可以單機使用。該機主要有如下特點:
(1)本機是清洗各種規格塑料瓶的專用設備;
(2)設備結構緊湊,控制系統完善,操作和維修簡便;
(3)清洗工藝合理,採用噴淋式原理沖洗瓶內外,並自動濾干瓶內殘留水,清洗後空瓶符合衛生要求;
(4)變換瓶形,只需更換星輪及導板就可實現,操作簡單方便。
CP-32型沖瓶機為半自動外淋式沖瓶機械,適用於各種瓶形和材質的新舊瓶沖洗。該機的主要特點是:對瓶子外壁噴淋,內壁兩次連續沖洗,以保證沖洗效果;主要另部件採用不銹鋼或耐磨銅合金製造,以防銹蝕;採用自來水常壓工作,適應性強。該機結構合理,操作簡單,維修方便,廣泛應用於酒、飲料、醬油、醋、葯液等生產廠家。 全自動洗瓶機根據不同情況分為不同的類型:從進出瓶方式可分為雙端式和單端式;從瓶套的傳送方式可分為連續式和間歇式;從機器處理瓶子的方式可分為噴射、刷洗和浸泡式。下面主要按洗瓶方式介紹一下。
(1)噴射式洗瓶機 包括對瓶子的內外沖洗。噴頭的中心必須對准瓶子的中心。這種型式特別適用於皇冠蓋的沖洗,因為該瓶頸較小,一般只有5mm左右,用其他型式的洗瓶機很難清洗瓶內臟物。洗滌劑的噴頭應採用高壓式。但這種洗瓶方式極易生成泡沫,除去商標也較困難。另外,由於洗液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用,濃度會很快降低,能量消耗也較大。
(2)浸泡式洗瓶機 先進行一次或數次熱水噴射沖洗,然後在不同溫度的洗滌槽中連續將瓶子淹沒(充填後倒空)進行洗滌或消毒。在最後一次淹沒後,再用熱水和冷水噴射沖洗幾次以沖去洗液。合乎要求的浸泡式洗瓶機還用得很少。
(3)浸泡與刷洗式洗瓶機 它是通過浸泡於刷洗結合進行清洗瓶子的。這是一種刷洗瓶壁有效地清洗方法。過去多年來用的是毛刷,由於易掉毛,壽命較短,同時因刷子里易藏污垢而影響刷洗質量。有些國家採用合成材料作刷子,使用效果較好。這種洗瓶機洗刷部分的結構比較復雜,因為刷子和瓶口必須對准才能進入瓶子,所以使用這種型式也並不多。
(4)浸泡與噴射式洗瓶機 它綜合了浸泡與噴射的優點,有一個或多個浸泡槽和較多的噴射部分,噴頭多為高壓式。有的認為,當噴射部分多到一定程度時可代替兩個噴射槽,高壓噴射的清洗效果則可以相當於用刷子刷洗。 從對物料的包裝角度可分為液體灌裝機、膏體灌裝機、粉劑灌裝機、顆粒灌裝機等;從生產的自動化程度來講分為半自動灌裝機和全自動灌裝生產線;從灌裝物料含氣與否可分為等壓灌裝機、常壓灌裝機和負壓灌裝機。
(一)等壓灌裝機
等壓灌裝機一般是在貯料箱中保持一定的灌裝壓力,當待灌容器進入灌裝機後,先對容器充氣,氣體可以是壓縮空氣,也可以用二氧化碳氣,以二氧化碳氣為好。當容器內壓力和貯料箱壓力一致時,即隨料液的自重通過開啟的灌裝閥灌裝。在灌裝過程中,容器內的氣體要順利地導出,回到貯料箱內或氣室內。在汽水、小香檳及啤酒的灌裝中,大多是採用等壓灌裝,其過程如下:
(1)初始位置 瓶子還未接觸灌裝閥,所有的氣體和液體通道都處於關閉狀態。
(2)充氣壓力 瓶子和灌裝閥罩一起上升到預定位置,這時回轉撥叉將充氣閥打開,壓力氣體從環形貯料缸通過充氣通道進入瓶子。
(3)注液回氣 當瓶內壓力達到貯料缸的壓力時,液閥自動打開,料液須由分流傘沿瓶壁流下,同時,在瓶內被置換的壓力氣體通過回氣管返回注液缸,當瓶內液面達到回氣管的下埠時,注液結束。
(4)閥門關閉 回轉撥叉將壓力氣體閥和液閥關閉。
(5)充氣 頂部充二氧化碳閥打開,二氧化碳或其它惰性氣體從環形槽充入瓶中,將瓶頸處空氣趕走。
(6)壓力釋放 壓力釋放閥打開,瓶中的壓力經過在壓力釋放通道中的針閥,逸出至環形槽。
(二)常壓灌裝機
很多飲料,如果汁、乳性飲料,以及汽水二次灌裝中的糖漿,它們本身不含二氧化碳,一般採用常壓灌裝機。
常壓灌裝機主要由灌裝系統、進出瓶機構、升降瓶罐機構、工作台、傳動系統等組成,用於灌裝不含氣的液體,這類灌裝機一般為回轉式。
在傳動系統作用下,轉軸帶動轉盤和定量杯一同回轉,液料從貯料筒經管道靠自重流入定量杯內。在凸輪作用下瓶托帶動瓶子上升。當瓶口頂著壓蓋盤上升時彈簧壓縮,此時滑閥就在活動量杯的內孔向上滑動。隨著轉軸回轉,已定良好的量杯已轉離進料管下方,進入灌裝位置。當滑閥上升使進液孔打開時液料便流入瓶內,瓶內氣體從壓蓋盤下表面的四條小槽排出,完成一個瓶子的灌裝任務。隨著轉盤轉動,定量杯逐次進入正下方完成定量工作,當轉離定量位置,進入灌裝位置時又開始灌瓶,如此反復連續不斷地工作。
(三)負壓灌裝機
它常稱為真空式灌裝機。這種灌裝方法是使貯料箱內處於常壓,在灌裝時,只對瓶內抽氣使之形成真空,到一定真空度時,液體靠注液箱與容器間的壓差作用流入瓶中,完成灌裝。它主要用於不含氣的液體灌裝,如果汁類。由於在真空下灌裝,所以當瓶罐破漏時就停止灌裝,可減少損失。但在真空下,對某些帶有芳香的液體,要損失一些香味
負壓灌裝法對於瓶子規格要求較嚴,因為它的定量由灌裝嘴深入瓶子的深度來確定,瓶的容積直接影響定量准確度。但因調整容易,仍被廣泛應用。 CIP為 clean in place(洗滌定位)或in-place cleaning(定位洗滌)的簡稱。其定義為:不用拆開或移動裝置,即可用高溫、高濃度的洗凈液,對裝置加以強力的作用,把與食品的接觸面洗凈的方法。
因此,CIP即為完全不用拆開機械裝置和管道,即可進行刷洗、清洗和殺菌。在清潔過程中並能合理地處理洗滌、清洗、殺菌與經濟性,能源的節約等關系,是一種優化清洗管理技術。CIP裝置適用於流體物料直接接觸的多管道殺菌機械裝置,如果汁飲料、乳品、濃縮果汁、豆漿採用就地清洗(即CIP清洗)是飲料生產廠普遍使用的方法,是產品質量的保證。清洗的目的是清除設備及管壁上的殘留物,保證達到衛生指標。在一般情況下,連續使用6∽8h必須進行一次清洗。在特殊情況下,當發現生產能力顯著降低時,應立即進行清洗。
清洗的目的是去除粘附於機械上的污垢,以防止微生物在其間滋長。要把污垢去掉,就必須使清洗系統能夠供給克服污染物質所需的洗凈能力。洗凈能力的來源有三個方面,即從清洗液流動中產生的運動能,從洗滌劑產生的化學能,清洗液中的熱能。這三種能力具有互補作用。同時,能力的因素與時間的因素有關。在同一狀態下,洗滌時間越長則洗滌效果越好。
CIP有如下優點:
(1)能維持一定的清洗效果,以提高產品的安全性;
(2)節約操作時間和提高效率,節省勞動力和保證操作安全,節約清洗用水和蒸汽;
(3)衛生水平穩定,節約清洗劑的用量;
(4)生產設備可大型化,自動化水平高;
(5)增加生產設備的耐用年限。

❹ 鮮奶機是做什麼用的

鮮奶機 就是加工鮮奶的 也就是巴士奶

在牛奶的殺菌方式主要有:巴氏殺菌低溫長時間,高溫短時間巴氏殺菌,超高溫瞬時滅菌,二次滅菌。我們選擇的殺菌方法是巴氏消毒法。巴氏殺菌奶的優點是:既可以殺死所有的致病菌,又較好地保存了牛奶的營養與天然風味。缺點是:殺菌後仍存在部分耐熱的細菌,因此要求在4℃左右的溫度下保存,且只能保存2天~7天。
巴氏消毒乳製品工藝流程: 原料乳的驗收→過濾、凈化→標准化→均質→殺菌→冷卻→灌裝→檢驗→冷藏
試用巴氏消毒法給乳製品消毒所需要的主要設備有:凈乳機、巴氏殺菌器、緩沖罐和包裝機。

❺ 牛奶生產線主要需要哪些設備

牛奶生產線主要生產各種風味的滅菌鮮奶、巴氏奶、還原奶、花生奶、學生奶等,全套鮮奶生產線主要有:收奶系統、調配系統、凈乳和標准化系統、均質脫氣系統、殺菌系統、灌裝系統等。
鮮奶全套設備:
貯存缸-飲料泵-受奶槽-冷熱缸-奶油分離機-脫氣機-調配缸-均質機-超高溫滅菌機-板式換熱器-種子罐-發酵罐-殺菌機-自動灌裝機。

奶牛-吃草-生理因素-擠壓-產奶-過濾-瞬時滅菌-加入添加劑-灌裝-外包裝箱-打廣告-上市。

牛奶是微生物活動的天堂。據試驗在常溫下把剛擠下的奶不做任何處理,過12小時,每毫升牛奶的微生物含量可達11.4萬個,到24小時每毫升猛增到130萬個。這就是牛奶為什麼容易腐敗的原因。所以,牛奶的消毒和保鮮技術十分重要。

一、牛奶的消毒
在生產過程中,一般把剛擠下的奶先放進奶罐,迅速進行冷卻,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延長牛奶的抗菌性的持續時間。冷卻過的奶,需要及時送到工廠加工處理。即經過濾、凈化、冷卻、均質、殺菌和包裝等工藝,便成為人們日常飲用的消毒牛奶。殺菌是生產消毒牛奶的一項重要工藝。一般都是採取巴氏消毒法(德國微生物學家路易·巴氏德於19世紀50年代發明的,故以此命名)。這種方法分低溫和高溫兩種消毒法。低溫消毒法是將牛奶放入專門的巴氏消毒器中,將牛奶加熱至62℃~65℃,維持30分鍾;高溫消毒法是加熱至73.8℃~76.6℃,持續時間1~10分鍾,或82.2℃,時間不超過5分鍾。然後迅速冷卻到10℃。冷卻的目的是防止殘留的芽胞繁殖,並保持奶的品質。另外,使用土法也可達到消毒的目的。即用旺火煮後,在奶的表面迅速形成奶脂膜(以牛奶不溢出為准),猶如一塊布蓋在海浪上一樣。從形成脂膜時計算,再煮15分鍾,就能達到巴氏消毒法的效果。

牛奶的消毒必須嚴格掌握好溫度和時間。不然,既達不到消毒的目的,還破壞了牛奶的營養成分。這是因為:一是長時間高溫煮沸會使牛奶中蛋白質由溶膠狀態轉變成凝膠狀態,從而造成蛋白質大量凝結和沉澱;二是鮮奶中的鈣是以靜電方式與酪蛋白相結合,形成人體可以消化吸收的酪蛋白鈣,而長時間煮沸的牛奶與消毒牛奶相比,酪蛋白大約要減少20%,鈣質多變為難以被人體消化吸收的鈣鹽;三是長時間煮沸還會使乳糖焦化分解,營養價值低;四是破壞了包括維生素A等多種維生素。因此,消毒牛奶原則上就直接飲用,不必再進行煮沸。如果需要加溫的話,只要把袋裝的奶牛放在50℃~60℃的熱水中加熱片刻,就可以了。

二、消毒牛奶的保鮮
消毒牛奶不易在常溫下保存。牛奶最怕太陽光。在太陽光照射下,牛奶含的維生素A、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12均會受到破壞,所以最好是避光冷藏。據試驗,牛奶冷卻到13℃,可保存12小時,因此,把暫時不飲用的袋裝消毒牛奶,可放到電冰箱冷藏櫃中,但不要放到冷凍櫃中。因為牛奶一經冷凍,再加熱化解,就會發生脂肪與蛋白質分離,出現凝固、沉澱,此時油脂上浮,奶味變談,營養價值也有所降低。如果買回來的是個體戶的奶,煮沸消毒後最好一次飲完,不宜繼續保存。如果要保存,可用小口容器裝好,密封存放,但時間不宜太久。

現在,市場銷售的袋裝和瓶裝牛奶都是由乳品加工企業從奶 牛場和養牛專業戶將鮮奶收購後,經過消毒加工製得。廠家採用 消毒牛奶的方法有二,一是高溫瞬間加熱法,溫度達135℃;二是
巴氏消毒法。巴氏消毒法是將牛奶於62-63℃時處理30分鍾,或加 熱至72-73℃時處理20秒鍾。如果包裝密封得好,瓶裝牛奶出廠後 ,在常溫下可保存數月至一年,袋裝牛奶的保質期在夏季為2-3天 ,冬季為5-7天。

某乳品廠家一位姓張的高級工程師說,液體奶按生產過程可分為滅菌奶、酸牛奶、巴氏消毒奶三種。單就消毒方法而言,有「巴氏消毒奶」與「超高溫滅菌奶」兩種。就包裝形式而言,大致可分為塑料袋、利樂裝、紙盒與塑料瓶四種;其中利樂瓶又分為枕式(袋裝)與磚型(盒裝)兩種,均為瑞典利樂公司出產的由5-7層紙與鋁箔復合構成的包裝。據專家介紹,牛奶的保質期、飲用方法與包裝有很大關系,不同的包裝和消毒方式決定牛奶的保質期。

巴氏(袋裝/屋形)消毒牛奶:也叫巴氏殺菌奶。在80°C左右經數秒鍾殺菌,是「短效奶」,需低溫冷藏保存,保質期一般為1-7天;當保存溫度超過4°C時,奶中的細菌還能繁殖,因此在常溫下不能長期保存。巴氏消毒奶包括全脂、部分脫脂三種產品,適合消毒快、購買頻率高的家庭。

袋裝奶價格便宜,因此適宜的投遞到千家萬戶,成為許多家庭的早餐食品。外觀如房子造型的屋形鮮牛奶,以避光且符合環保觀念的紙質材料作為包裝,採用國際通用的「冷鏈控製法」,即從鮮牛奶擠出到生產、貯存、運輸、銷售全過程均在低溫條件下進行,保存期最長可達到7天。其特點之一是「鮮」:從牛奶擠出到產品灌裝在8小時內完成;二是生產工藝先進、科學,營養成分保存良好,各項營養指標均高於普通袋裝牛奶。風味濃郁、口感醇厚的屋形奶是鮮牛奶中的精品,其價格經大幅調整後開始走近尋常百姓。不過,由於在價格上仍處於劣勢,屋形奶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仍不能夠取代物美價廉的袋裝消毒牛奶。

超高溫(枕式袋裝/磚型盒裝)滅菌奶:也叫起高溫奶。採用瞬間超高溫滅菌法,在一條生產線上,將被包裝物料的的殺菌、包裝盒成型及包裝一次完成,即從包裝成形至產品充填過程,均在密封無菌區域內進行。含有5-7層保護膜的利樂保鮮紙盒能保護牛奶中的維生素不受陽光照射。利樂保鮮包裝的超高溫瞬間滅菌保鮮奶為「長效奶」,貯存期長,可以使消費者降低購買的頻率。產品本身無需冷藏,常溫下保質期一般為8個月,但其前提是在未開封狀態下,包裝一旦開啟,則應放入冰箱冷藏,並盡量在3-4天內飲完。利樂枕式包裝經濟實惠,也更適於外出攜帶。

❻ 凈乳機不排渣是什麼原因,謝謝。

凈乳機不排渣及凈乳慢的原因:分離盤被雜質堵死不能排出;沒有排渣水或水壓 低不能將托盤水卸掉;排渣充氣汽缸漏氣或氣壓低;出口備壓低等;供料泵轉...

❼ 牛奶灌裝機是怎麼建立無菌環境的

1、對於包材的消毒:灌裝前配置多道沖瓶消毒系統,使瓶子處於高度潔凈狀態,
2、對瓶蓋的消毒:瓶蓋採用無菌水浸泡和噴沖消毒,無菌通道進入旋蓋。
3、對物料的殺菌:灌裝物料經超高溫瞬時殺菌後進入無菌罐後輸送到灌裝機進行灌裝。
4、輸送管道採用鏡面拋光,管接頭採用無菌管接頭,同時避免管道衛生死角,。
5、對灌裝環境的密封隔離、空氣凈化和消毒殺菌:整機採用隔離罩密封、高效風機及無菌過濾系統來保證無菌狀態。
6、灌注時可採用非接觸式灌裝避免交叉污染。
7、封口傳動採用蒸汽阻隔技術
8、無菌輔機的使用

❽ 如何對生鮮牛乳進行初步處理

剛擠出的生鮮牛乳應過濾和凈化,除去雜質,並及時冷卻、貯存。

為了防止糞屑、牧草、毛、蚊蠅等昆蟲混入生鮮乳,剛擠出來的牛乳必須用清潔的紗布進行過濾。在乳品廠也可用不銹鋼制金屬絲網加多層紗布進行粗濾,進一步可採用管道過濾器。過濾後的乳仍有很多極微小的機械雜質和細菌、細胞等,為了除去這些雜質,達到較高的純凈度,必須用離心式凈乳機凈化。

將乳迅速冷卻是獲得優質生鮮乳的必要條件,剛擠出來牛乳的溫度在36℃左右,是微生物生長最適宜的溫度,如果不及時冷卻,則侵入乳汁中的微生物大量繁殖,酸度迅速升高,不僅降低乳汁的質量,甚至使乳汁凝固變質。所以擠出後的生鮮牛乳應迅速進行冷卻,以抑制乳中微生物的繁殖,保持生鮮牛乳的新鮮度。剛擠出的生鮮乳馬上降低至10℃以下,就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若降至2~3℃時,微生物幾乎不繁殖,不馬上加工的生鮮乳應降低至5℃以下貯藏。大型乳產品加工企業規定生鮮乳2小時之內冷卻到4℃以下保存;貯奶罐內生鮮牛乳溫度應低於6℃,貯存時間原則上不超過48小時。在此期間需要進行收購、運輸和加工。我國國家標准規定,驗收合格乳應迅速冷卻至4~6℃,貯存期間不得超過10℃。

冷卻的方式有水池冷卻、表面冷卻器冷卻、蛇管式冷熱兩用器冷卻。前一種方式冷卻效果較慢,為了加速冷卻,還需經常進行攪拌並按照水溫進行排水和換水,因此這種冷卻方式耗水量大、效益低。而後兩種方式可連續處理,效率高並可將乳迅速地冷卻到5℃以下。

冷卻後的乳應盡可能保存在低溫處,以防止溫度升高。如果乳溫降到13℃保存12小時,仍可保持乳的新鮮度。一般來說,溫度越低,保存時間越長。生產中冷卻後的乳貯存在具有良好絕熱性能的貯乳槽(缸)內。貯乳槽有立式、卧式兩種,其容量規格有1噸、2~10噸不等。一般貯乳槽的總容量應為日收納總量的2/3~1。而且每隻貯乳槽的容量應與生產品種的班生產能力相適應,每班的處理量一般相當於2隻貯乳槽的牛乳容量。貯乳槽在使用前應徹底清洗、殺菌,待冷卻後貯入牛乳。每槽須放滿,並加蓋密封。貯存期間要定時開動攪拌機,但要注意攪拌時不要混入空氣。

❾ 如何進行原料乳的預處理、冷藏

(1)原料乳的凈化 原料乳驗收後必須經過凈化,其目的是除去機械雜質並減少微生物數量。一般採用過濾凈化和離心凈化的方法。

①原料乳的過濾 在奶牛場中擠乳時,乳容易被大量糞屑、飼料、墊草、牛毛和蚊蠅污染,因此擠下的乳必須及時進行過濾。另外,凡是將乳從一個地方送到另一個地方,從一個工序送到另一個工序,或者由一個容器送到另一個容器時,都應進行過濾。

奶牛場常用的過濾方法是紗布過濾。簡單的過濾是在受乳槽上裝不銹鋼制金屬網加多層紗布進行粗濾,進一步的可採用管道過濾器。使用過濾器時,為加快過濾速度,含脂率在4%以上時,須把牛乳溫度提高到40℃左右,但不能超過70℃;含脂率在4%以下時,應採用4~15℃的低溫過濾,但要降低流速,不宜加壓過大。在正常操作情況下,過濾器進口與出口之間壓力差應保持在0.7千克/厘米2以內。

②乳的凈化 原料乳經過數次過濾後,雖然除去了大部分雜質,但乳中污染的很多極微小的細菌細胞和機械雜質、白細胞及紅細胞等,不能用一般的過濾方法除去,需要用離心式凈乳機進一步凈化。大型乳品廠採用三用分離機(奶油分離、凈乳、標准化)來凈乳。三用機應設在粗濾之後,冷卻之前。採用4~10℃低溫凈化時,應在原料乳冷卻以後,送入貯乳槽之前進行;採用40℃中溫或60℃高溫凈化後的乳,最好直接加工。如不能直接加工時,必須迅速冷卻到4~6℃貯藏,以保持乳的新鮮度。

(2)原料乳處理

①冷卻 剛擠下的乳的溫度約為36℃左右,是微生物繁殖最適宜溫度,如不及時冷卻,混入乳中的微生物就迅速繁殖,使乳的酸度增高,凝固變質,風味變差。故剛擠出的乳,經凈化後須迅速冷卻到4℃左右以抑制乳中的微生物的繁殖。乳中有自身抗菌物質——乳烴素,可使細菌的繁育受到抑制,這種物質抗菌特性持續時間的長短,與原料乳的溫度的高低和細菌污染程度有關,新擠出的乳迅速冷卻到低溫可以使抗菌特性保持較長的時間。另外,原料乳污染越嚴重,抗菌作用時間越短。因此,擠乳時嚴格遵守衛生制度,剛擠出的乳迅速冷卻,是保證鮮乳較長時間保持新鮮度的必要條件。通常可以根據貯存時間的長短選擇適宜的溫度,如乳的要求貯存時間為6~12、12~18、18~24、24~36小時,要求冷卻的溫度分別是10~8℃、8~6℃、6~5℃、5~4℃。

②冷卻的方法 水池冷卻,可使乳溫冷卻到比冷卻水溫高3~4℃左右,但缺點是冷卻緩慢、消耗水量較多,不易管理。板式熱交換器冷卻,克服了表面冷卻器因乳液暴露於空氣而容易污染的缺點,熱交換率高,用冷鹽水作冷媒時,可使乳溫迅速降到4℃左右。

(3)原料乳的貯存 一般工廠總的貯乳量應不少於1天的處理量。貯存原料乳的設備,要有良好的絕熱保溫措施,要求貯乳經24小時溫度升高不超過2~3℃,並配有適當的攪拌機構,定時攪拌乳液,防止乳脂肪上浮而造成分布不均。

❿ 如何保證奶牛所產牛奶質量

剛從乳腺泡中分泌出來的正常牛奶是無菌的,牛奶從乳頭管孔流出時就可能開始沾染細菌,在整個擠奶過程中,無論是手工擠奶或機器擠奶,牛奶不免要接觸空氣、擠奶器具、輸奶管道及貯奶容器等,都存在沾染細菌的可能。盡管採取了許多有效防止細菌污染的措施,仍難避免有細菌的污染,甚至還會受牛糞尿等污穢物的污染,以及以後牛奶處理時過濾、輸送、冷卻、貯存等環節上控制不嚴,細菌迅速繁殖,造成牛奶的敗壞。

(1)減少牛奶中細菌的數量

①在無擠奶機及擠奶間的條件下

牛舍必須保持清潔衛生;牛體要經常刷洗,冬季干刷,尤其是體軀後部;擠奶用具要保持清潔衛生,擠奶桶、大奶桶使用後先用涼水沖洗,然後用熱水洗,還可用清水洗凈,倒置待內部乾燥後方可使用。有條件的地方,還可用蒸汽消毒,凡患有乳房炎或其他疾病牛產的奶,都不準倒入大桶內,避免與正常健康牛的奶混合,擠出後的牛奶盡量減少與空氣接觸的機會。

②在使用擠奶機的條件下

保證擠奶機及輸奶管道的清潔衛生,每次擠奶後均須按擠奶機說明書的規定步驟,用洗滌劑及清水沖洗;保持牛體衛生,尤其是乳房及後軀部位;擠出的奶均由管道直接流入貯存罐中,不與空氣接觸,可減少細菌量。關鍵是要保證管道的清潔。

(2)過濾和凈化

凡是將牛奶從一個地方送到另一個地方,從一個工序到另一個工序,或者由一個容器到另一個容器時,都必須進行過濾。

在乳品加工中,原料奶經過幾次過濾後,雖然除去大部分雜質,但是由於牛奶中污染了很多的極微小的雜質與細菌,這是用一般的過濾方法不能濾出的,為了使牛奶達到最高的純凈度必須採用離心凈乳機凈化。

(3)冷卻與貯存

剛擠的奶溫度約36℃,是牛奶中微生物發育最適宜的溫度。如果不及時冷卻,經過2~3小時後,由於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會使鮮奶的酸度迅速增高,降低奶的品質,甚至使奶凝固變質。

閱讀全文

與牛乳凈化器採用什麼設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離子交換色譜哪些學校有 瀏覽:578
淘寶網首頁鍋爐除垢液 瀏覽:559
寶山廚下式不用桶的飲水機怎麼賣 瀏覽:522
多樂士環氧樹脂面漆 瀏覽:184
流體光固化樹脂 瀏覽:619
紙張過濾速度測定儀 瀏覽:759
307加水箱除垢劑 瀏覽:720
農村污水處理站帶來的環境效益 瀏覽:772
卧室空調濾芯有什麼用 瀏覽:753
佛山廢水零排放如何論證 瀏覽:121
書經提煉猶如水經蒸餾說明 瀏覽:393
燒開水除垢 瀏覽:870
廚房凈水器什麼時候安裝最合適 瀏覽:65
經常吃過濾的水好嗎 瀏覽:877
超濾膜污堵嚴重原因 瀏覽:74
凈水機怎麼區分多少加侖 瀏覽:642
生活污水一般指什麼廢水 瀏覽:393
樹脂工廠是化工廠嗎 瀏覽:64
水垢會不會影響加熱 瀏覽:268
吸奶器一直用會回奶嗎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