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反滲透清洗時的泡沫如何去除
首先對復泡沫的組份和產生的制原因進行了解,
一般產生泡沫的原因是清洗液中有機物的含量過高,這需要重新配置清洗葯劑;如果你覺得清洗葯劑是新配置的那也可以置之不理。
另一個可能產生泡沫的原因是清洗葯劑不適合清洗這種污染物,導致污染物在清洗葯劑中的溶解性很差,產生泡沫,這需要更滑清洗葯劑的種類。
一般清除泡沫用清水噴淋就可以了,也可以根據泡沫的組份加入適當的消泡劑。
㈡ 凈水器換了濾芯指示顯示紅色怎麼回事
凈水器抄換了濾芯指示顯示紅色襲的原因為:因為凈水器的濾芯的保護液出現故障所導致的情況。
解決方法為:如果是凈水器的濾芯保護液有問題的話,需要及時聯系專業的維修人員對濾芯的保護液進行檢查即可解決凈水器指示燈顯示紅色的問題。
一般來說濾芯都是有更換周期的,但具體濾芯更換時間,仍需要依據用戶的水源水質及使用的凈水量而變化。出水流量明顯變小。說明濾芯堵塞,應清洗濾芯以便恢復正常流量,經清洗後流量仍然很小,就需要給凈水器更換新的濾芯;
(2)反滲透清洗液發紅怎麼回事擴展閱讀:
凈水器的使用介紹如下:
更換排查方法,從初級PP棉濾芯依次向後逐級,直到出水量正常為止;出水口感下降,口感與自來水接近,不能去除自來水的余氯味道,說明活性炭濾芯已經吸附飽和,活性炭濾芯該換了。
RO膜反滲透凈水器造水太快。凈水器出現出水明顯加快的現象,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因為RO膜損壞導致的,這時必須要更換新的RO膜,否則反滲透凈水器將失去最核心的重金屬離子過濾功能。凈水器濾芯按時間推算已到使用壽命的80%。
㈢ 反滲透化學清洗
不需要兩個清洗水箱,因為你在在線清洗的時候是先過一遍酸再過一遍鹼,不是同時用的,精密過濾器要一個就行了,位置在高壓泵與反滲透系統進水中間。大小一般為反滲透系統上大小的一半
㈣ 反滲透膜清洗
反滲透膜污染的清洗方法 清洗反滲透膜時建議採用膜專用的清洗液。確定清洗液前對污染物進行化學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對分析結果的詳細分析比較,可保證選擇最佳的清洗劑及清洗方法,應記錄每次清洗時清洗方法及獲得的清洗效果,為在特定給水條件下,找出最佳的清洗方法提供依據。
對於無機污染物建議使用檸檬酸清洗液;對於硫酸鈣及有機物建議使用三聚磷酸鈉、EDTA四鈉鹽清洗液;對於嚴重有機物污染建議使用三聚磷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清洗液。所有清洗液可以在最高溫度為華氏104度(攝氏40℃)下清洗60分鍾,所需用品量以每100加侖(379升)中加入量計,配製清洗液時按比例加入葯品及清洗用水,應採用不含游離氯的反滲透產品來配製溶液並混合均勻。
反滲透膜元件的化學清洗與水沖洗 清洗時將清洗溶液以低壓大流量在膜的濃水道循環,此時膜元件仍裝在壓力容器內而且需要用專門的清洗裝置來完成該工作。
清洗反滲透膜元件的一般步驟:
1.用泵將干凈、無游離氯的反滲透產品水從清洗箱(或相應水源)打入壓力容器中並排放幾分鍾。
2.用干凈的產品水在清洗箱中配製清洗液。
3.將清洗液在壓力容器中循環1小時或預先設定的時間,對於8英寸或8.5英寸壓力容器時,流速為35到40加侖/分鍾(133到151升/分鍾),對於6英寸壓力容器流速為15到20加侖/分鍾(57到76升/分鍾),對於4英寸壓力容器流速為9到10加侖/分鍾(34到38升/分鍾)。
4.清洗完成以後,排凈清洗箱並進行沖洗,然後向清洗箱中充滿干凈的產品水以備下一步沖洗。
5.用泵將干凈、無游離氯的產品水從清洗箱或相應水源打入壓力容器中並排放幾分鍾。
6.在沖洗反滲透系統後,在產品水排放閥打開狀態下運行反滲透系統,直到產品水清潔、無泡沫或無清洗劑(通常需15到30分鍾)。
㈤ 反滲透系統的故障排除
反滲透系統的故障現象主要有三類:透水量減少、鹽透過率增大以及壓降增大,反滲透系統出現故障會導致脫鹽率的下降和產品水量的降低,如果二者或其中之一緩慢地降低,則可能是污垢或水垢產生的常見現象,可以通過清洗反滲透系統來解決問題。
1.評估反滲透系統機械和化學問題
反滲透系統機械問題主要是O形圈的損壞、鹽水密封的損壞、泵的損壞、管道和閥門的損壞、不精確的儀表等。反滲透系統化學問題一是酸添加的不適當,高劑量的酸會損壞膜或引起基於硫酸鹽的結垢,低劑量會導致碳酸鹽或基於金屬氫氧化物的垢或污染;二是阻垢劑添加的不適當,高劑量可能導致污染,低劑量可能導致結垢。
2.鑒定反滲透系統污染物
一是分析進料液、鹽水和產品液的無機成分,總有機碳(TOC)、濁度、pH值、TDS、總懸浮固體(TSS)、SDI和溫度,其中SDI、TSS和濁度的測定能提供微粒物質污染的依據,TOC的測定可預示有機物的污染傾向;二是浸漬和分析反滲透系統進料液筒過濾器或SDI過濾器濾墊。
3.反滲透系統核實儀表操作
包括壓力表、流量計、pH計、電導率計、溫度計等,必要時重新校正。
4.分析反滲透系統進料水化學條件的變化
將現行的進料水分析和設計時的基準數據相比較,進料水化學條件的變化會產生增添預處理或更新原有預處理設備的需求。
5.重新檢查反滲透系統的操作數據
檢驗操作記錄、通量及脫鹽率的變化,考慮溫度、壓力、給水濃度、膜的年齡等對產量和脫鹽率的影響。
6.選擇反滲透系統合適的清洗方案
在清洗方案的選擇中,應考慮以下因素:膜的類型和清洗劑選擇的相容性,清洗設備的需求,系統的結構材料,污染物的鑒定等。
㈥ 用檸檬酸清洗反滲透膜,清洗後清洗液為什麼變成紅色是重金屬超標嗎能給個化學反應方程式嗎
緩蝕劑的問題,緩蝕劑中一般含有硫氰化鈉,碰到鐵離子顯紅色,這個也是鐵離子的測定葯劑
㈦ 反滲透膜怎樣清洗
步驟如下:
1、如果一周不用的話應該封膜:不用拿出來,一般超過一個禮拜不用的話,用1~2%的亞硫酸氫鈉溶液充滿裝膜的容器。膜在膜殼裡面用水浸泡,容易滋生細菌。而且每隔1~2個星期在濃水及產水取樣口取樣測PH值,如有0.5的變動,說明NaHSO3變化,有細菌產生,需放掉所有溶液,重新封膜。
2、短期停運,一般低壓沖洗就可以,保證壓力容器內水保持新鮮,一般每天沖洗半個小時就可以。長期停運,一般需要加亞硫酸氫鈉進行保護,保護之前需要做一個系統清洗。
3、進水參數一定時,透過液的電導明顯增加,增加10%,建議清洗
4、進水溫度一定時,高壓泵出口壓力增加8~10%以上才能保證膜通量不變,建議清洗。
5、進水的流量和溫度一定時,RO裝置的進出口壓差增加20~30%,建議清洗。
6、在惡劣進水條件下運行2~3個月,在正常進水條件下運行5~6個月,需進行清洗(視用水量和客戶水質而從實際中找出合理的時間)。
(7)反滲透清洗液發紅怎麼回事擴展閱讀
反滲透膜影響因素
1、進水壓力對反滲透膜的影響
進水壓力本身並不會影響鹽透過量,但是進水壓力升高使得驅動反滲透的凈壓力升高,使得產水量加大,同時鹽透過量幾乎不變,增加的產水量稀釋了透過膜的鹽分,降低了透鹽率,提高脫鹽率。當進水壓力超過一定值時,由於過高的回收率,加大了濃差極化,又會導致鹽透過量增加,抵消了增加的產水量,使得脫鹽率不再增加。
2、進水溫度對反滲透膜的影響
反滲透膜產水電導對進水水溫的變化十分敏感,隨著水溫的增加水對通量也線性的增加,進水水溫每升高1℃,產水量就增加2.5%-3.0%;(以25℃為標准)
3、進水PH值對反滲透膜的影響
進水PH值對產水量幾乎沒有影響,而對脫鹽率有較大影響。PH值在7.5-8.5之間,脫鹽率達到最高。
4、進水鹽濃度對反滲透膜的影響
滲透壓是水中所含鹽分或有機物濃度的函數,進水含鹽量越高,濃度差也越大,透鹽率上升,從而導致脫鹽率下降。
㈧ 使用反滲透設備處理的水,進入鍋爐以後鍋爐水渾濁顏色發紅是怎麼回事
採用反滲透設備處理鍋爐給水後,使得鍋水渾濁鍋水顏色呈銹紅色的這一情況比較復專雜…一是鍋爐在運行期間屬是否加了不應該加的葯品進入除鹽水箱中。二是採用除垢劑或阻垢劑清洗反滲透膜組件後,是否將清洗廢液洗干凈(反滲透設備操作上的失誤),三是對系統水處理設備的出水和鍋水各指標的水質分析化驗工作是否全面准確。以上這些工作有一項不到位,都可造成鍋爐鍋水品質惡化,尤其鍋爐水處理的水質測試技術至關重要,因它能正確判斷水處理系統設備那個環節出了問題…依據你講的如鍋水是呈銹紅色,那應是鍋爐給水(除鹽水)是酸性狀態,這種水是不能作為鍋爐用水,因酸性水對鍋爐鋼板(管)有腐蝕性作用,才使得鍋水呈銹紅色…。一傑水質
㈨ 如何判斷反滲透膜該清洗了,如何清洗
1. 反滲透膜在使用中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當污染達到一定的程度就需要對反滲透膜進行清洗,一般情況下都是3-12個月清洗一次,這個沒有具體詳細的時間,因為這個主要是看運行的環境,進水水質是怎樣的,每一個人的使用條件都不一樣,所以具體的還是要看實際情況。
反滲透膜清洗判斷:
①在標准壓力下,產水量下降。
②進水與濃水間的壓降增加。
③膜反滲透膜的重量增加
2. 進口的反滲透膜的更換時間在2-3年左右。如果是國內的一般都是1-2年,但是實際上會因為不同地區水污染情況和用水量大小的不同,更換時間可能會有一定的變化。還有就是因為水處理系統的組合不同,這個也會對反滲透膜的更換時間造成一定的影響。用戶可以通過出水量大小進行判斷。如果出水量大幅度下降、廢水量增大、就可以更換反滲透膜了。
㈩ ro反滲透膜清洗劑怎麼清洗,能洗到和新的一樣嗎
估計你問的是家用機器的反滲透膜清洗:
一般家用的反滲透膜的污染物多為有機版物污染和結權構性污染,有兩種配方酸性的用檸檬酸3-5%和鹼性的多聚磷酸鈉或者EDTA四鈉鹽都可濃度3-5%,盡量做一個清洗的裝置由酸鹼液容器和泵組成,由反滲透膜組件進口進,濃水口排出的清洗設備。做閉路循環30分鍾並用清水沖洗干凈,PH值近中性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