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反滲透膜氯離子超標有什麼辦法解決主要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我們正在上反滲透膜過濾,氯離子是小分子可以透過,所以不行,我們因為我們要用氯離子,所以我可以准確的告訴你能透過,!
Ⅱ 鍋爐水處理氯根高怎麼辦
1、可以在軟化復水中加鹼可以提高鹼制度,軟水器前加活性碳過濾器可以有效降低氯根高的問題。如果是新鍋,建議多清洗,多排污。
2、上一套反滲透脫鹽設備,主要去除各種鹽分,和氯離子,鍋爐能夠可靠而穩定運行以及產出合格的蒸汽或熱水,熟悉鍋爐用水,了解水質不良對鍋爐的危害。
掌握水、汽質量標准,作好鍋爐用水處理以及必要的爐內化學處理,並在運行中嚴格按標准要求監督水、汽質量,以確保鍋爐的水質和蒸汽品質以及鍋爐安全經濟運行是極其重要的。
(2)反滲透的氯根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鍋爐水處理設備運行注意事項:
1、軟水器必須安裝在牢固的水平地面上,附近應設計有排水管道。
2、裝填樹脂:將處理好的樹脂按照核定的裝填量放入樹脂罐。
3、啟動軟水器時,應關閉旁通閥,然後開啟出口控制閥,最後緩慢開啟進口控制閥(注意如進口控制閥開啟過快,管道內的水和殘留的空氣會進入軟水器造成樹脂隨水流跑出樹脂罐現象)。
4、在最初使用階段需加強水質檢測,並根據水質變化調整再生過程(合理的再生時間),使之處於最佳工作狀態。
5、鹽罐內注意要有足夠飽和的再生劑,以保證下一還原周期再生所用的鹽量。
Ⅲ 如何去除廢水中的氯離子
可以用絮凝沉澱、溶劑萃取法,氧化還原方式,銀量法,氧化鉍法以及超高石灰鋁法這五種方法來去除廢水中的氯離子。
1、絮凝沉澱、溶劑萃取法
絮凝沉澱主要利用絮凝劑作用氯離子,將其絮凝以至沉澱去除,如復合絮凝劑;溶劑萃取是利用萃取劑將含氯離子的化合物萃取去除。
Ⅳ 我想問問蒸汽鍋爐用反滲透水,爐水鹼度低,氯根高怎樣解決
⒈ 給水硬度的測定:( 絡合反應)
酒紅色 蘭色
⑴ 取給水水樣100mL,然後加5mL氨-氯化銨緩沖液.
⑵ 在溶液中滴加2-3滴鉻黑T指示劑,此時溶液呈酒紅色
⑶ 用EDTA標准溶液滴定至終點,此時溶液呈蘭色,並記錄下來消耗EDTA的體積.
計算公式:
YD=C1V1/V×1000 = mmol/L
C1: EDTA標准溶液的濃度 mol/L
V1: 消耗EDTA的體積 ml
V: 取樣的體積 ml
試劑:
EDTA—0.01 1/2 EDTA
PH=10 氨-氯化銨--緩沖液(用來調試PH值)
0.5﹪ 鉻黑T指示劑
⒉ 鍋水的全鹼度的測定(中和反應)
⑴ 取50ml鍋水水樣,滴加2-3滴的酚酞指示劑,此時溶液呈紅色.
⑵ 用H2SO4標准溶液滴定至終點,此時溶液呈無色,記錄下消耗H2SO4的體積V1
⑶ 再在溶液中滴加2-3滴甲基橙指示劑,此時溶液呈黃色
⑷ 再用H2SO4標准溶液滴定至終點,此時溶液呈橙紅色,記錄下來消耗H2SO4的體積V2
計算公式:
JD全=C(V1+V2)/V×1000 = mmol/L
C : H2SO4的濃度
V1V2 :分別是滴加酚酞指示劑和甲基橙指示劑時消耗H2SO4的體積
V : 水樣的體積
試劑:
1﹪酚酞指示劑
1﹪甲基橙指示劑
0.1mol/L 1/2 H2SO4
⒊ 鍋水氯離子含量的測定
⑴ 取10ml鍋水水樣,加40ml蒸餾水
⑵ 加2-3滴酚酞指示劑,此時溶液呈紅色,用H2SO4滴定至無色
⑶ 滴加0.5ml鉻酸甲指示劑,此時溶液呈黃色
⑷ 用AgNO3標准溶液滴定到終點,此時溶液呈橙紅色
⑸ 記錄下來消耗的體積V1
⑹ 作空白實驗,記錄下消耗AgNO3的體積V2
計算公式:
CL~=(V1-V2) ×T/V ×1000 = mg/L
V1: 消耗AgNO3的體積
V2: 作空白實驗時消耗AgNO3的體積
V : 水樣體積
試劑:
1﹪酚酞指示劑
0.1mol/L硫酸
T=1.0mg/ml的AgNO3
Ⅳ 廢水處理:怎樣去除廢水中的氯離子
向含污水中投加用硫代硫酸鈉,即可脫氯
Ⅵ 什麼原因造成反滲透出水硬度、氯根含量高,如何處理
應該是膜元件損壞--漏水了,建議逐支膜管檢測加以確定--更換新的膜元件
Ⅶ 反滲透出水氯離子超標怎麼辦
你好!
你的反滲透脫鹽率下降了嗎?
如果脫鹽率正常,可能膜間密封圈壞了
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嗎~~
Ⅷ 氯離子含量比較高反滲透能不能處理
可以抄除去的,反滲透膜的孔襲徑為0.1納米-1納米,即一百億分之一米(相當於大腸桿菌大小的千分之一,病毒的百分之一),可以去除濾液中的離子范圍和分子量很小的重金屬、農葯、細菌、病毒、雜質等,如果在反滲透系統後面再加一個混床或者EDI的話,那去除的效果更好。
Ⅸ [求助][原創]二級反滲透純化水氯離子含量較高如何處理
各位弄混了氯離子和余氯的區別,二級反滲透出水氯離子高,是反滲透膜的問題,活性炭的作用是去除水中的余氯。一般來說經過反滲透的水不會出現氯化物超標,除非電導高到一定程度了
Ⅹ 怎麼除去溶液中的氯離子要過程必採納
怎麼除去溶液中的氯離子要過程
工業大規模生產過程,消除溶液中氯離子的方法如下: 1,可以採用陰床,若是氯離子含量高的時,採用反滲透等膜法處理的話,會破壞反滲透膜的。 2,用三辛胺作萃取劑,用液-液萃取處理,三辛胺與水中Cl-離子形成萃合物而使Cl-轉移到有機相。再經高效絮凝處理。
3,在測定COD的時候,先稀釋至標準的氯離子范圍,然後再用硫酸汞隱蔽。 4,還可以可以用離子膜除去,使用這種方法時,只除氯離子是比較困難的,另外的離子如硫酸根也要去除的,還要看離子濃度,再定方案。 5,還可以經過陰離子樹脂我,用這個辦法還可以同時除去溶液中的硫酸根離子。 6,電滲析,反滲透……其他的方法多了,但是真正經濟的不多。 尤其不能選用離子交換樹脂,成本太高了。
如果含氯量比較高,可以考慮副產一些其他產品。 7,酸性重鉻酸鉀氧化性很強,可氧化大部分有機物,加入硫酸銀作催化劑時,直鏈脂肪族化合物可完全被氧化,而芳香族有機物卻不易被氧化,吡啶不被氧化,揮發性直鏈脂肪族化合物、苯等有機物存在於蒸氣相,不能與氧化劑液體接觸,氧化不明顯。氯離子能被重鉻酸鹽氧化,並且能與硫酸銀作用產生沉澱,影響測定結果,故在迴流前向水樣中加入硫酸汞,使成為絡合物以消除干擾。氯離子含量高於1000mg/L的樣品應先作定量稀釋,使含量降低到1000mg/L以下,再行測定。
如將COD看作還原性物質的污染指標,則除氯離子之外的無機還原物質的耗氧全包括在內。如將COD看作有機物的污染指標的話,則需將無機還原物質的耗氧除去。對於Fe2+、S2-等無機還原物的干擾,可根據其測定的濃度,由理論需氧量計算出其需氧量,從而對已測的COD值加以校正。Fe2+和S2-的理論需氧量值分別為O.11g/g和O.47g/g。
對其它的干擾一般採用氨基磺酸去除,其加入量為10rag氨基磺酸/mg 對Cl-的干擾一般採用HgSO4去除,其加入量為0.4g HgS04/20ml水樣(這兒[Cl-]<2000mg/L)。
氯離子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在CODcr的實驗條件下(不加HgS04時),氯離子可以完全被氧化,經實驗證明,氯離子的含量和測得的CODcr值存在良好的線性關系,其斜率為0.226mgCOD/L/mg[Cl-]/L。這兒理論上的計算是一致的:
Cl-被完全氧化時,1mg Cl-相當於消耗0.226mg的氧(16/(2 x 35.5)=0.266)。從完全氧化昕需的時間來看,加熱10min就可以氧化99%,如不採用迴流加熱,單靠濃流酸放熱反應,其體系的溫度為106℃,20min後降為50℃,在這段時間內,氯離子的氧化率為53%。由此可見,在CODcr,的測定條件下,氯離子是很容易被氧化的。
從兩個半反應的標准電極電位看,氯離子應不被酸性重鉻酸鉀氧化;
但在CODcr的測定中,體系為強酸性介質,酸度大小直接影響重鉻酸鉀氧化的條件電極電位,而酸度大小卻與氯離子的條件電極電位無關。由前面所述可知,在測定CODcr時,體系中氧化劑的條件電極電位達1.55V,完全可使反應按以下方向進行。
氯離子在反應體系中可能與Ag2SO4或HgSO4發生反應:
由此可見,後者要較前者優先進行。為避免前一個反應的進行,往往在取來水樣分析時,第一步先加入HgS04,讓其絡合氯離子。
在氧化過程中,會出現如下反應:
盡管[HgCl4]2-的穩定常數很大,但難免仍有少量氯離子存在,馬上被酸性重鉻酸鉀所氧化。因此,我們即使採用HgSO4掩蔽氯離子的影響,仍會有少量的氯離子被氧化。另外,在實驗中也發現,按標准方法加HgS04掩蔽氯離子時所測的CODcr值與不加HgS04時測得的COD1值和O.226[C1-]的差值並不相等,即:
要使該式相等,要添加一個校正值。
式中COD1表示不加HgSO4時測得的COD值(為防止Ag2S04對氯離子的沉澱作用,在反應開始時不加Ag2SO4,待反應30min後,再加入Ag2SO4)。[Cl-]表示氯離子濃度,CODcr表示標准方法測得的COD值。
校正值 就是一小部分未絡合的氯離子所產生的COD值。可先採用已知濃度的NaCl溶液測出此校正值 。 在實際計算中,可從COD1、[Cl-]及 值計算出CODcr值。此法可省去使用劇毒葯品HgSO4的手續,其計算值與測定結果誤差在8%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