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在野外自己製作潔凈的水
點火煮來水這恐怕是最簡單也源是最常見的方法了。水沸騰後接著再燒五分鍾左右,基本上水裡就沒有細菌了。
木炭過濾法這種方法是利用了木炭具有吸附性的原理,上面的小孔可以吸附很多小顆粒。這種方法適合那種混合了泥沙的渾濁水,但無法除去水中的細菌和病毒。從竹子里取出水來喝用隨身攜帶的一些工具敲敲每節竹子,覺得哪根竹子敲起來的聲音有些沉悶,就說明那裡面有水。可以用刀子割開竹子,用容器接著水,當然直接喝也是可以的。
從野芭蕉里取水野芭蕉的芯里含水量很大,用鋒利的刀砍斷其底部,就會有干凈的液體從莖中滴出。快點喝吧,趁它還清洌甘甜時。
過濾凈水法用一個飲料瓶,去掉瓶底,再用鋒利的小刀在瓶蓋上挖出幾個小孔,倒置。然後依次向瓶子里填入兩三層紗布、干凈的細砂、干凈的粗砂、很小的石塊。將不幹凈的水倒入,流出來的水就很清澈了。天然的「凈水葯片」你可以在水中放入少量明礬,當然更可以用一些天然的植物來當凈水葯。取木棉枝葉、仙人掌、核桃仁,將它們搗爛,攪拌勻後放入水中半小時左右,此時水就變潔凈了。
Ⅱ 當你需要用水卻沒有干凈的水時,該如何過濾水
當我們需要使用干凈的水卻沒有干凈的水的時候,有很多可以過濾水的辦法。主要有這么幾個辦法,使用加熱壺燒水,使用過濾器過濾水,使用化學物質沉澱水以及自然沉澱水。
最後的辦法就是沉澱,這個比較適合在野外的場景。如果在野外需要用水的時候,身邊沒有干凈的水的話,最方便快速的辦法就是進行沉澱。沉澱包含兩種,一種是自然沉澱,一種是加入化學物質沉澱(例如明礬)。這兩種辦法都是比較適合在野外生存的,個人更加推薦自然沉澱。
Ⅲ 野外飲用水的凈化處理
野外飲用水的凈化處理
野外飲用水處理是每一個戶外愛好者的必備技能,說難不難,說簡單卻也有一些細節值得注意。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野外飲用水的凈化處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俗話說:"人可一日無餐,不可一日無水"。可見人們非常清楚水對人的生存有多麼重要。然而,不潔凈的水中經常會帶有一些致病的物質,如變蟲痢疾、傷寒、血吸蟲、肝蛭、霍亂等有毒的病菌,以及腐爛的值物莖葉,昆蟲、飛禽、動物的屍體及糞便,有的還可能會帶有重金屬鹽或有毒礦物質等。所以當你在極度乾渴之際找到水源後,最好不要急於狂飲,應就當時的環境條件,對水源進行必要的凈化消毒處理,以避免因飲水而中毒或傳染上疾病。
對尋找到的水源進行凈化和消毒處理有幾種簡便可行的方法。
一、滲透法
當你找到的水源里有漂浮的異物或水質混濁不清時,可以在離水源3~5米處向下挖一個大約50~80厘米深,直徑約1米的坑,讓水從砂、石、土的縫隙中自然滲出,然後,輕輕地將已滲出的水取出,放入盒或壺等存水容器中,注意:不要攪起坑底的泥沙,要保持水的清潔干凈。
二、過濾法
當你找到的水源泥沙混濁,有異物漂浮且有微生物或蠕蟲及水蛭幼蟲等,水源周圍的環境又不適宜挖坑時,可找一個塑料袋(質量好,不容易破的)將底部刺些小眼兒,或者用棉製單手套、手帕、襪子、衣袖、褲腿等,也可用一個可樂瓶,去掉瓶底後倒置,再用小刀把瓶蓋扎出幾個小孔,然後自下向上依次填入2~4厘米厚的無土質干凈的細砂、木炭粉、細砂、木炭粉、細砂5至7層,壓緊按實,將不清潔的水慢慢倒入自製的簡易過濾器中,等過濾器下面有水溢出時,即可用盆或水壺將過濾後的干凈水收集起來。如果對過濾後的水質不滿意,應再制一個簡易過濾器將過濾後的水再次進行過濾,即可滿意。
三、沉澱法
將所找到的水收集到盆或壺等存水容器中,放入少量的明礬或木棉枝葉(搗爛)、仙人掌(搗爛)、榆樹皮(搗爛),在水中攪勻後沉澱30分鍾,輕輕舀起上層的清水,不要攪起已沉澱的濁物,這樣,你便能得到較為干凈的水了。
一般說來,除泉水和井水(地下深水井)可直接飲用外,不管是河水、湖水、溪水、雪水、雨水、露水等,還是通過滲透、過濾、沉澱而得到的水,最好都應進行消毒處理後再飲用。那麼,怎樣進行消毒呢?方法如下:
1、將凈水葯片放入存水容器中,攪拌搖晃,靜置幾分鍾,即可飲用,可灌入壺中存儲備用。一般情況下,一片妝水葯片可對1升的水進行消毒,如果遇到水質較混濁可用2片。目前,在野外軍隊里都採用此法對水進行消毒。
2、如果沒有凈水葯片,可以用隨身攜帶的醫用碘酒代替凈水葯片對水進行消毒。在已凈化過的水中,每一升水滴入3-4滴碘酒,如果水質混濁,碘酒要加倍。攪攔搖晃後,靜置的時間也應長一些,20~30分鍾後,即可飲用或備用。
3、利用亞氯酸鹽,即漂白劑,也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在已凈化的水中,每升水滴入漂白劑三四滴,水質混濁則加倍,搖晃勻後,靜置30分鍾,即可飲用或備用。只是水中有些漂白劑的味兒,注意不要把沉澱的濁物一同喝下去。
4、如果以上的消毒葯物均沒有,正巧隨身攜帶有野炊時用的食醋(白醋也行),也可以對水進行消毒。在凈化過的水中倒入一些醋汁,攪勻後,靜置30分鍾後便可飲用。只是水中有些醋的酸味。
5、在海拔高度不太高(海拔2500米以下)且有火種的情況下,把水煮沸5分鍾,也是對水進行消毒的很好的方法,且簡便實用。在平原郊遊或野炊時,多採用這種方法對河水、湖水、溪水、雨水、露水、雪水進行消毒以保證飲水和做飯的需求。
6、如果尋找到的是鹹水時,用地椒草與水同煮,這雖不能去掉原來的苦咸,即能防止發生腹痛、腹脹、腹瀉。如果水中有重金屬鹽或有毒礦物質,應用濃茶與水同煮,最後出現的沉澱物不要喝。
目前,有一種飲水凈化吸管,在野外非常實用,形如一隻粗鋼筆,經它凈化的水無菌、無毒、無味、無任何雜質,不需經過沸煮即可飲用,很輕便。
還有一些從國外進口的凈水器,體積小效果好,能在較渾濁的液體中過濾出可飲用的純凈水。
另外要提醒朋友們注意的是,在飲水緊缺的情況下,一定要合理安排飲用水,不要為一時口渴而狂飲。另外,在野外工作或探險中,喝水也要講究科學性。如果一次喝個夠,身體會將吸收後多餘的水份排泄掉,這樣就會白白浪費很多的水。如果在喝水時,一次只喝一兩口,然後含大口中慢慢咽下,過一會兒感覺到口渴時再喝一口,慢慢地咽下,這樣重復飲水,既可使身體將喝下去的水充分吸收,又可解決口舌咽喉的乾燥。一標准水壺(0-9)水量,運用正確的飲水方法,可使一個單兵在運動中堅持6~8小時,甚至更長些。
最後,我希望能有更多的熱愛大自然的朋友們在危急時刻能夠化險為夷,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們在有驚無險中找到樂趣,過把癮。
拓展:農村飲用水凈化方法
飲用水消毒方法很多,農村最適用的'是煮沸消毒和氯化消毒兩類。 煮沸消毒是最安全有效的消毒方法。生水經過煮沸後,幾乎所有的細菌和病毒都能被殺死,所以,喝開水最衛生,最安全。力爭做到喝開水,不喝生水,把好病從口入關。這種消毒方法無持續殺菌作用,煮沸後的水在存放過程中有重新被病源菌污染的可能。因此盛放開水的容器要清潔。 氯化消毒是在水中加入氯制劑,通過制劑中有效氯的作用殺滅水中的致病微生物。常用的氯制劑有液態氯、漂白-粉、漂白-粉精片、氯胺丁、凈水龍等。在農村家庭飲水消毒中以漂白-粉、漂白-粉精片使用最多。不僅殺菌力強,使用方便,價格便宜,而且在水中保持一定量的剩餘濃度,即使再度污染,余氯仍有消毒作用,所以得到廣泛的應用。常用的方法有兩種:直接消毒法和持續消毒法 。
1、直接投加漂白-粉消毒法:先按井水的水量計算出漂白-粉的用量:(有條件時可取井水水樣進行需氯量測定。) 漂白-粉(精)的投加量應根據水體的水質狀況、水量、規定加氯量及漂白-粉(精)有效氯含量等因素決定。 計算水量及加葯量公式:
圓井水量(米3)=[水面直徑(米)]2×0.8×水深(米);
方井水量(米3)=邊長(米)×邊寬(米)×水深(米)
應加漂白-粉量(g)=井水量(米3)×井水加氯量/漂白-粉有效氯含量。
日常工作中可以根據井水水質具體情況,按每噸水 5—8 克來估算。然後配製漂白-粉溶液,將上清液投入井水中:將所需量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研細)放入碗或盆中,加少許冷水調成糊狀,再加適量的水,靜置 10 分鍾左右。將上清液倒入井水中,用取水桶上下振盪數次或用干凈木棍攪拌數分鍾,使之混勻,半小時後即可飲用。每天消毒 2~3 次,消毒應在取水前 l~2小時進行。當水井被污染時,消毒用葯量可增加 2~3 倍。
2、持續加漂白-粉消毒法:將一定量的漂白-粉裝入無毒塑料袋、竹筒、小口瓶、木盒或陶罐等容器中,在容器上面或旁邊鑽若干小孔(一般 4 個~6 個,孔的直徑為 0.2cm~0.5cm)。根據水量和水質情況加入漂白-粉。一般竹筒裝漂白-粉 250g~300g,塑料袋裝 250g~500g。將加漂白-粉容器口塞住或扎緊,放入井內,用浮筒懸在水中(可用沉石使其沉入水中2/3深處),利用取水時的振盪,使容器中氯慢慢從小孔放出。以保持水中一定的余氯量。一次加葯後可持續消毒 1 周左右。
3、池缸水消毒法:缸水消毒是家庭用水消毒法之一。先測出缸內水量,再根據水量計算漂白-粉用量,然後將漂白-粉配成消毒液,滴入水缸攪拌混合半小時後,即可飲用。若用漂精片消毒(按每片含有效氯 0.2 克計算)則每片漂精片可消毒水 50 千克,即每桶水(約 25 千克)加半片。使用漂精片時也可直接加入。 如果水質低下,應加大用量。
4、農村常用的壓把井消毒法,因無法估量水量,建議目前使用的萬消靈片(一粒可以消毒約1噸水),去開壓井活塞皮塞,投入2-3粒,一周後再投2粒,災害期間可連續投放到災害結束。
5、集中式供水必須進行消毒處置後方可供水,即混凝--沉澱--過濾--消毒--供水,嚴格飲用水消毒處置程序,方可供水。
注意事項,這消毒常用於洪澇災害,劑量不可多用,定期投放,不得濫用,建議災害村屯所有壓水井均進行消毒處理。
相關內容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是國家投入的一項惠民工程,原本是一件好事。然而,在湖北荊州市公安縣少數農村地區,安全飲水工程要麼長期不能供水,要麼水質很差。惠民利民好事為何沒有辦好?
公安縣楊家廠鎮新洲村距離長江只有幾公里,早在20xx年就進行了農村安全飲水改造,通上了自來水。然而這些年,緊挨著長江卻吃不到自來水,自來水總是斷斷續續、時有時無。村民向記者反映,一個水龍頭一兩個月以來一點水都沒有。
新洲村一組、二組一百多戶村民,家家戶戶水龍頭都沒有水,大大小小的水缸、水塔也都是空空如也。村民說,這些都是擺設。需要洗衣服去井裡打水,做飯用井水或者買桶裝水。
據新洲村一組的小組長介紹,供水出現問題的原因是進村的水管修細了。村裡原來的書記把工程承包到個人,個人偷工減料,管子安細了,不達標。
而在相鄰的麻豪口鎮新溝村,自來水雖然有,但是水質非常差。記者從自來水中看到,裡面的沉澱物確實非常多。村民說,這不叫沉澱物,應該叫污垢。一天或者一星期需要清洗一次,否則就像米湯一樣。
為了凈化水質,每家每戶都有不同的方法,有些人家則花了幾千塊錢買來一個自動凈水器。然而三天就要清洗一次,否則就被堵塞。
麻豪口鎮新溝村自來水水質檢測報告顯示,新溝村自來水中,渾濁度、肉眼可見物、臭和味、耗氧量等基本測定項目都超標了。記者隨後將問題反映給荊州市水利局,局長郝永耀表示:將會同公安縣水利局積極整改,爭取在近期保證公安縣楊家廠鎮新洲村村民恢復正常供水,麻豪口鎮的水質問題也要在春節之前解決。昨天,記者再次來到公安縣楊家廠鎮新洲村,施工隊正在對該村的自來水管網進行改造。之前,新洲村327戶村民使用的入戶管道只有16毫米粗,而正常的入戶管道應該是25毫米,所以導致供水困難。對此,公安縣水利局等部門籌措資金13萬多元,對這一帶的供水管道進行了改造。
公安縣水利局黨委委員塗國強介紹,更換的管網一共涉及到50以上的管子是1000米,入戶管網600米,增加水表318塊,增加閘閥10個。
塗國強承諾,新洲村的管網改造工程將在近期完工,保證村民全部恢復正常供水。當地村民對於公安縣水利部門的整改措施表示滿意,他們也積極參與到工程施工中來。
村民唐方力說:「肯定是希望早一點能通上自來水。老百姓為了生活用水,以前是比較煩惱,現在通過整改之後,通過各級領導的重視還是可以了,讓老百姓滿足了。」
在麻豪口鎮新溝村,記者隨機走訪了幾戶村民,他們紛紛打開自家的水龍頭,表示水質已經有明顯改善。塗國強介紹,針對麻豪口鎮新溝村水質較差的問題,公安縣水利局加強了水源地的保護,並且嚴格規范了消毒程序。縣疾控中心到現場指導如何按程序消毒;在消毒的量上面,按照供水量嚴格消毒劑量;及時、按時進行消毒。
根據公安縣疾控中心出具的麻豪口鎮自來水水質檢驗報告,目前,水質的各項指標均已達標。荊州市水利局介紹,為了加強水質自我監測能力,20xx年水利部門在全市建成了七個水質監測中心,監測的范圍能夠覆蓋到全市這10年新增的500萬農村安全飲水用戶。
;Ⅳ 求野外過濾水的方法 越多越好
以下五種方法可以過濾水:
1、選擇一款物理凈水器。
泵式凈水器是最便宜的物理凈水器,但是它工作效率低,比較費時。長途旅行的話,最好選擇重力凈水袋。重力凈水袋一般有兩個由軟管連接的濾袋。其中一個濾袋裡裝有過濾器。在給這個濾袋灌滿水後,將它掛起來,過濾後的水就會流入另一個干凈的濾袋裡。
這種方法既快速又方便,也省去了攜帶大量一次性過濾器的麻煩。這些凈水器雖然不能預防病毒,但卻可以阻隔細菌。
2、了解化學消毒。
化學消毒一般會用到消毒葯片。消毒葯片雖然耗時長,但是價格便宜,且能有效殺滅大部分的細菌和病毒。消毒葯片分為碘片和二氧化氯片這兩種類型。
碘片需要在水中放置30分鍾以上。而這些葯片可以掩蓋碘的味道。孕婦和有甲狀腺疾病的人不宜使用碘片。而且任何人都不能連續幾周依賴這種方法來供水。
使用二氧化氯片消毒的話,至少得等上30分鍾。二氧化氯可以殺死碘片無法消滅的隱孢子蟲。但是在飲水前,等上4個小時。
3、試試用紫外線消毒。
紫外線燈可以殺死細菌和病毒。但要用紫外線燈給水消毒的話,水要足夠清澈,且照射時間要足夠長。不同的紫外線燈和紫外線筆的光照強度都不同,應按照產品的說明使用。
4、燒水。
將水煮沸,再持續加熱一分鍾以上,這樣能消滅掉水裡的致病菌。一天燒幾次水雖然不方便,但不管你是用它來做晚飯還是泡咖啡,已經燒過的水就沒有必要再過濾了。
海拔高的地方,空氣比較稀薄,水的沸點也會降低,所以水至少要煮3分鍾左右。殺滅細菌和病毒依靠的是高溫,和水沸騰本身沒有關系。
5、滲透法。
當你找到的水源里有漂浮的異物或水質混濁不清時,可以在離水源3~5米處向下挖一個大約50~80厘米深,直徑約1米的坑,讓水從砂、石、土的縫隙中自然滲出,然後,輕輕地將已滲出的水取出,放入盒或壺等存水容器中,注意:不要攪起坑底的泥沙,要保持水的清潔干凈。
Ⅳ 怎樣把臟水變成干凈的水
可以製作過濾器把臟水過濾掉。
准備材料:帶有蓋子的塑料瓶、美工刀、錘子、釘子、咖啡濾紙、大杯子、活性炭、沙子、小石子、接水的容器(廣口瓶、杯子等)。
具體操作有如下幾個步驟:
一、用美工刀將塑料瓶底部切掉大約2.5厘米,將刀插入塑料瓶,然後開始慢慢切割。
Ⅵ 野外生存飲用水如何凈化處理
一般說來在野外生存,除泉水和井水(地下深水井)可直接飲用外,不管是河水、湖水、溪水、雪水、雨水、露水,還是通過滲透、過濾、沉澱而得到的水,最好都應進行消毒處理後再飲用。那麼,怎樣進行消毒呢?方法如下: 1.將凈水葯片放入水容器中,攪拌搖晃,靜置幾分鍾,即可飲用,可灌人壺中存儲備用。一般情況下,一片凈水葯片可對1升的水進行消毒,如果遇到水質較混濁可用多片凈水葯片進行消毒。目前,軍隊里都採用此法在野外對水進行消毒。 2.如果沒有凈水葯片,可以用隨身攜帶的醫用碘酒代替凈水葯片對水進行消毒。在己凈化過的水中,每一升水滴人3--4滴碘酒,如果水質混濁,則在每升水中滴入的碘酒要加倍。攪拌搖晃後,靜置的時間也應長一些, 20--30分鍾後,即可飲用或備用。 3.利用亞氯酸鹽,即漂白劑,也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在已凈化的水中,每升水滴人漂白劑3、4滴,水質混濁則加倍,搖晃勻後,靜置30分鍾,即可飲用或備用。只是水中有些漂白劑的味兒,注意不要把沉澱的濁物一同喝下去。 4.如果以上的消毒葯物均沒有,正巧隨身攜帶有野炊時用的食醋(白醋也行),也可以對水進行消毒。在凈化過的水中倒人一些醋汁,攪勻後,靜置30分鍾後便可飲用。只是水中有些醋的酸味。 5.在海拔高度不太高(海拔3000米以下)且有火種的情況丁,把水沸5分鍾,也是對水進行消毒的很好的方法。 6.如果尋找到的水是鹹水時,用地椒草與水間煮,這雖不能去掉原來的咸,卻能防止發生腹痛、腹脹、腹瀉。如果水中有重金屬鹽或有毒礦物質,應用濃茶與水間煮,最後出現的沉澱物不要喝。 萬水千山戶外用品商城推薦,目前有一種飲水凈化吸管,在野外非常實用,形如一支粗鋼筆,經它凈化的水無菌、無毒、無味,無任何雜質,不需經過沸煮即可飲用,很輕便。以上內容可參考: www.wsqsgo.com
Ⅶ 野外生存在凈化水的方法上有那些辦法
可以抄吧塑料袋套在樹葉上襲,會有水,要是凈化的話可以這樣。。。先找個容器,什麼椰子啊 什麼的,有盆那是最好了,找個紗布,過濾下水,然後把水倒在容器里(椰子啊。。什麼的,有盆的話就用盆),然後再容器中放小容器(杯子,水壺什麼的)最後將塑料袋套在大容器上面,扎緊。。。最後對准曉容器的上方的塑料袋上放個石頭上面的。。就行了,倒時候水蒸餾倒塑料袋上會順著石頭的方向流到杯子里。。。不知道你看懂沒。。。。
Ⅷ 在野外可以採用幾種方法凈化水並具體敘述其方法
一般說來,除泉水和井水(地下深水井)可直接飲用外,不管是河水、湖水、溪水、雪水、雨水、露水,還是通過滲透、過濾、沉澱而得到的水,最好都應進行消毒處理後再飲用.那麼,怎樣進行消毒呢?方法如下:
1.將凈水葯片放入水容器中,攪拌搖晃,靜置幾分鍾,即可飲用,可灌入壺中存儲備用.一般情況下,一片凈水葯片可對1升的水進行消毒,如果遇到水質較混濁可用幾片凈水葯片進行消毒.目前,軍隊大都採用此法在野外對水進行消毒.
2.如果沒有凈水葯片,可以用隨身攜帶的醫用碘酒代替凈水葯片對水進行消毒.在已經凈化過的水中,每一升水滴入3一4滴碘酒,如果水質混濁,則在每升水中放入的碘酒要加倍.攪拌搖晃後,靜置的時間也應長一些, 20一30分鍾後,即可飲用或備用.
3.利用亞氯酸鹽,即漂白劑,也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在已凈化的水中,每升水滴入漂白劑3、4滴,水質混濁則加倍,搖晃勻後,靜置30分鍾,即可飲用或備用.只是水中有些漂白劑的味兒,注意不要把沉澱的濁物一同喝下去.
4.如果以上的消毒葯物均沒有,正巧隨身攜帶有野炊時用的食醋(白醋也行),也可以對水進行消毒.在凈化過的水中倒人一些醋汁,攪勻後,靜置30分鍾後便可飲用.只是水中有些醋的酸味.
5.在海拔高度不太高(海拔3000米以下)且有火種的情況下,把水煮沸5分鍾,也是對水進行消毒的很好的方法.
6.如果尋找到的水是鹹水時,用地椒草與水間煮,這雖不能去掉原來的咸,卻能防止發生腹痛、腹脹、腹瀉.如果水中有重金屬鹽或有毒礦物質,應用濃茶與水間煮,最後出現的沉澱物不要喝.
目前,有一種飲水凈化吸管,在野外非常實用,形如一支粗鋼筆,經它凈化的水無茵、無毒、無味,無任何雜質,不需經過沸煮即可飲用,很輕便.
另外要提醒朋友們注意的是,在水源緊缺的情況下,要合理安排飲用水,不要為一時口渴而狂飲.另外,在野外工作或探險中,喝水也要講究科學性.如果一次喝個夠,身體會將吸收後多餘的水分排泄掉,這樣就會白白的浪費很多的水.如果在喝水時,一次只喝一兩口,然後含在口中慢慢咽下,過一會兒感覺到口渴時再喝一口,慢慢地咽下,這樣重復飲水,既可使身體將喝下的水充分吸收,又可解決口舌咽喉的乾燥.一標准水壺(9一11升)的水量,運用正確的飲水方法,可使一個單兵在運動中堅持6一8小時,甚至更長些.
Ⅸ 在野外怎麼可以把水過濾到可以飲用
不潔凈的水中經常會帶有一些致病的物質,所以當你在極度乾渴之際找到了水源後,最好不要急於狂飲,應就當時的環境條件,對水源進行必要的凈化消毒處理,以避免因飲水而中毒或染上疾病,人的體能就會急劇下降,在很短的時間內消耗盡體力,因而喪失行動的能力,嚴重者,甚至會因之送掉性命.
那麼,怎樣對尋找水源進行凈化和消毒處理呢?下面就介紹幾種簡便可行的方法:
滲透法
當你尋找到的水源里有飄浮的異物或水質混濁不清時,可以在離水源3~5米之處向下挖一個大約50~80厘米深,直徑約1米的坑,讓水從砂、石、土的縫隙中自然滲出,然後,輕輕地將已滲出的水取出,放入盒或壺等存水容器中.注意:不要攪起坑底的泥沙,要保持水的清潔干凈.
過濾法
當你所找到的水源泥沙混濁,有異物飄浮且有微生物或蠕蟲及水蛭幼蟲等,水源周圍的環境又不適宜挖坑時,可找一個塑料袋(質量好,不容易破的)將底部刺些小眼兒,或者用棉製單手套、手帕、襪子、衣袖、褲腿等.也可用一個可樂瓶,去掉瓶底後倒置,再用小刀把瓶蓋扎出幾個小孔,然後自下向上依次填入2~4厘米厚的無土質干凈的細砂5至7層,壓緊按實、將不清潔的水慢慢的倒入自製的簡易過濾器中,等到過濾器下面有水溢出時,即可用盆或水壺將過濾後的干凈水收集起來.如果對過濾後的水質不滿意,可將過濾後的水再次進行過濾,直到滿意為止.
沉澱法
將所找到的水收集到盆或壺等存水容器中放入少量的明礬或木棉枝葉(搗爛)、仙人掌(搗爛)、核桃仁(搗爛)攪拌勻後沉澱30分鍾,輕輕舀起上層的清水,不要攪起已沉澱的濁物,這樣,你便能得到較為干凈的水了.一般說來,除泉水的井水(地下深井水)可直接飲用外,不管河水、湖水、溪水、雪水、雨水、露水,還是通過滲透、過濾、沉澱而得到的水,最好都應進行消毒處理後再飲用.那麼,怎樣進行消毒呢?方法如下:將凈水葯片放入存水容器中,攪拌搖晃,靜置幾分鍾,即可飲用,或灌入壺中存儲備用.一般情況下,一片凈水葯片可對1升的水進行消毒,如果遇到水質較混濁可用2片凈水葯片進行消毒.
目前,軍隊里都採用此方法在野外對水進行消毒.如果沒有凈水葯片,可以用隨身攜帶的醫用碘酒代替凈水葯片對水進行消毒.在已凈化過的水中,每一升水滴入3、4滴碘酒,如果水質混濁,則在每一升水中滴入的碘酒要加倍.攪拌搖晃後,靜置的時間也應長一些,20~30分鍾後,便可飲用或存儲備用.利用亞氯酸鹽,即漂白劑,也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在已凈化的水中,每升水滴入漂白劑3、4滴,水質混濁則加倍.搖晃勻後,靜置30分鍾.即可飲用或備用.只是水中有些漂白劑的味,注意不要反沉澱的混濁物一同喝下去.如果以上的消毒葯物均沒有,正巧隨身攜帶有野炊時用的食醋(白醋也可以用),也可以對水進行消毒.在凈化過的水中倒入一些醋汁,攪拌後,靜置30分鍾,便可飲用.只是水中有些醋的酸味.
在海拔高度不太高(海拔3000米以下)且有火種的情況下,反水煮沸5分鍾,也是對水進行消毒的很好的方法,且簡單實用.在平原郊遊或野炊時,多採用這種法對河水、湖水、溪水、雨水、露水、雪水進行消毒以保證飲水和做飯的需要.如果尋找到的水是咸或水時,用地椒草與水同煮,這樣雖不能去掉原來的苦咸,卻能防止發生腹脹、腹痛、腹瀉.如果水中有重金屬鹽或有毒礦物質,可用濃茶與水同煮,最後出現的沉澱物不要喝.
目前,有一種飲水凈化吸管,在野外非常實用,形如一隻粗鋼筆,經它凈化的水無菌、無毒、無味、無任何雜質,不需經過沸煮即可飲用,很輕便.另外要提醒朋友們注意的是,在水源緊缺的情況下,要合理安排飲用水.不要為一時口渴而狂飲至飽.其實,在野外工作或探險,喝水也要講究科學性.如果一次喝個夠,身體會將吸收後多餘的水份排瀉掉,這樣就會白白的浪費很多的水.
如果在喝水時,一次只喝一兩口,然後含在口中慢慢的咽下,過一會兒感覺到口渴時再喝一口,慢慢的咽下,這樣重復飲水.既可使身體將喝下的水充分吸收,又可解決口舌咽喉的乾燥.一標准水壺(0.1.3升)運用正確的飲水方法,可使一個單兵在運動中堅持6~8小時,甚至更長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