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為什麼Pb2+形成的鹽大多難微溶於水,PbF2,PbCl2,PbI2溶解度差不多,都微溶(都很小)
這個問題很難說,也許Pb原子量太大了,重金屬鹽溶於水的本就不多
HgCl2也不過是弱電解質,溶解度僅6.5g
與酸的硬軟也有關系,但這個不好解釋
② 請教高手~幫忙化學解題~
KSP=7.1*10^(-9)
PbI2===Pb2+ + 2I-
(1)設純水溶解度為X
X*(2X)^2=7.1*10^(-9)
X=1.21*10^(-3)M(1.2乘以10的負3方)
(2)設PbI2 在0.010mol/dm-3 KI溶液中的溶解度X
X*(2X+0.01)^2=7.1*10^(-9) 因為X遠小於0.01
2X+0.01=0.01
X=7.1*10^(-5)M
(3)設PbI2 在0.010mol/dm-3 Pb(NO3)溶液中的溶解度X
(0.01+X)*(2X)^2=7.1*10^(-9)
0.01+X=0.01(近似)
X=4.2*10(-4)M
③ 高中化學溶度積常數:PbI2在水裡的溶解度高還是在0.10M KI溶液里的高
應該是在水裡高,因為Ksp=[pb2+]·[I-]2,在KI溶液里的話,I-濃度比較大,因而其溶解度較小
④ 濃度積ksp,Hg2s<ksp,AgI<ksp,Ag2CrO4<ksp,PbI2怎麼判斷溶解度最大的物質呢
首先ksp叫做溶度積,不是濃度積。
對於難溶電解質,它並非無法溶解,仍有一部分陰陽離子進入溶液(部分電離),同時進入溶液的陰陽離子又會在固體表面沉積下來。當這兩個過程的速率相等時,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就達到平衡狀態,固體的量不再減少。
這樣的平衡狀態叫沉澱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數叫溶度積。
溶度積——K sp
事實證明,任何難溶的電解質在水中總是或多或少地溶解,絕對不溶解的物質是不存在的。通常把在100g水中的溶解度小於0.01g的物質稱為難溶物。難溶電解質在水中溶解的部分是完全離解的,即溶解多少,就離解多少。
例如,AgCl的離解平衡如下:
溶解達到平衡時的溶液叫飽和溶液。AgCl的溶度積 :
(AgCl)=c(Ag+)/c ·c(Cl-)/c
式中各物質濃度均為溶解平衡時的濃度,固體濃度在 表達式中不出現。
對於PbCl2,Ca3(PO4)2以及Mg(OH)2等能離解出兩個或多個相同離子的難溶電解質,在書寫其 表達式時,應如同寫平衡常數的方法一樣,各離子濃度取離解方程式中該離子的系數為指數:
(PbCl2)=c(Pb2+)/c ·[c(Cl-)/c ]2
(Mg(OH)2)=c(Mg2+)/c ·[c(OH-)/c ]2
溶度積( )和溶解度(S)都可用來衡量某難溶物質的溶解能力,它們之間可以互相換算。
例5-5 已知Ca3(PO4)2的K sp為2.0×10-29,求:
(1) Ca3(PO4)2 在純水中的溶解度;
(2)Ca3(PO4)2在0.10 mol·L-1Na3PO4溶液中的溶解度。
S=6.2×10-7
即Ca3(PO4)2在純水中的溶解度為 6.2×10-7 mol·L-1。
因為S很小,所以
2S+0.10≈0.10
=[c(Ca2+)/c ]3 [c(PO )/c ]2
=(3S)3(2S+0.10)2
≈(3S)3(0.10)2=2.0×10-29
S=4.2×10-10
即Ca3(PO4)2在0.10 mol·L-1Na3PO4溶液中溶解度為4.2×10-10mol·L-1。
所以已知ksp,可以求出S,即可以用ksp來表示S,即可進行判斷。
樓主懂了嗎?
⑤ PbI2飽和溶液中加水 溶解度為什麼增大一定溫度下
溶解度不變
加水,溶解量增大
⑥ 根據PbI2的溶度積,計算(298K時):PbI2在三種 溶液中的溶解度,並對以上計算結果進行分析,解釋.
需要告知PbI2的溶度積常數
⑦ PbI2沉澱溶於水嗎溶於水的話,化學反應方程式怎麼寫呢
不溶於水,黃色沉澱
PbI2的溶度積Ksp = 1.39 × 10^-8
⑧ PbI2飽和溶液中加水 溶解度為什麼增大
溶解度不會變大的,只要溫度,(壓力)一定的話,物質的溶解度是一定的。
⑨ 普通化學
已知:Ksp(PbI2)=7.1*10^-9求:
1、求PbI2在水中的溶解度
-------PbI2 = Pb 2+ + 2I-
s 2s
s(2s)^2 = Ksp
s = (Ksp/4)^1/3
s = 1.21*10^-3 (mol/L)
2、求在0.01mol/lKI飽和溶液中Pb離子濃度
-------------PbI2 = Pb 2+ + 2I-
初始: 0 0.01
平衡: s 0.01+2s≈0.01
0.01^2 s = Ksp
s = 7.1*10^-5 (mol/L)
3、求在0.01mol/lPb(NO3)2溶液中溶解度
-------------PbI2 = Pb 2+ + 2I-
初始: 0.01 0
平衡: 0.01+ s ≈0.01 2s
0.01 (2s)^2 = Ksp
s = 4.21*10^-4 (mol/L)
⑩ 電解質溶液-同離子效應 化學實驗報告
你的問題,參考以下的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實驗目的
(1)加深對弱電解質的解離平衡、同離子效應、鹽類水解等基本概念的理解。了解緩沖溶液的緩沖作用及配製。
(2)掌握難溶電解質的多相離子平衡及沉澱的生成和溶解的條件。
二、實驗原理
在弱電解質的解離平衡或難溶電解質的沉澱一溶解平衡體系中,加入與弱電解質或難溶電解質具有相同離子的易溶強電解質,則平衡向左移動,產生使弱電解質的解離度或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度明顯降低的現象,叫做同離子效應。
三、實驗用品(儀器、葯品)
試管、葯匙、氨水、醋酸銨固體、酚酞。甲基橙、碘化鉛。碘化鉀。
四、實驗內容及操作步驟
(l)在小試管中加入1 cm3 0.l mol·dm-3 NH3水溶液和1滴酚酞指示劑,觀察溶液顏色。再加入少許NH4Ac晶體,振盪使其溶解,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並進行解釋。 (2)自己設計一實驗,驗證同離子效應使HAc溶液中的H+濃度降低。
(3)在試管中加入3滴PbI2飽和溶液,加入2滴0.l mol·dm-3 KI溶液。觀察現象,解釋之。
五、實驗現象及結論
(l)在小試管中加入1 cm3 0.l mol·dm-3 NH3水溶液和1滴酚酞指示劑,觀察溶液顏色。再加入少許NH4Ac晶體,振盪使其溶解,因同離子效應OH-濃度降低,鹼性降低,紅色溶液顏色變淺或褪去,
(2)自己設計一實驗,驗證同離子效應使HAc溶液中的H+濃度降低。在小試管中用滴管加入1毫升0.1摩爾/升醋酸水溶液和1滴甲基橙指示劑,因醋酸溶液呈酸性,使甲基橙溶液有無色變為紅色。再用葯匙向小試管中加入少許醋酸銨晶體,振盪使其溶解,因同離子效應,氫離子濃度降低,酸性降低,橙紅色溶液顏色變為橙黃色或黃色。
(3)在試管中加入3滴PbI2飽和溶液,加入2滴0.l mol·dm-3 KI溶液。有黃色沉澱碘化鉛生成。
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