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純水加入NAHSO4,水電離怎麼移動
向著抑制水電離方向移動,也就是說水電離更加少啊!!
因為NAHSO4可以電離出大量的H離子!這個使水中的H的濃度變大!!!於是向逆方向移動~也就是抑制水的電離
㈡ 怎麼調節蒸餾水PH至10
ph=10並不一定水呈鹼性啊?純水在常溫常壓下ph=7,水的電離平衡在溫度降低的時候會向水合的方向移動,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的濃度都變成10的-10,還是呈中性的,但是ph值變大了。
㈢ 純水ph調節計算公式
水是一種極弱的電解質,可以發生微弱的電離,其電離方程式為:其過程是一個吸熱過程,水的電離是水分子與水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因此極難發生。實驗測得25℃時,1L純水中只有的水分子發生電離,由於水分子在任何情況下電離出的和的數目總相等,所以25℃時,純水中所以根據PH值的計算公式可得25℃下純水的PH值為:水的離子積常數,其中稱為水的離子積常數,簡稱水的離子積,c(H+)和c(OH-)分別是指整個溶液中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的總物質量濃度,K(w)只隨溫度而變化,是溫度常數。如25℃,c(H+)=c(OH-)=1X10^(-7)mol/L,K(w)=10^(-14);100℃,c(H+)=c(OH-)=1X10^(-6)mol/L,K(w)=10^(-12);注意:純水很容易受到污染,在常溫下25℃,純水的PH值也可能小於7,因為空氣中的部分CO2,會溶解於水中。
㈣ 在純水中,改變下列條件,使水的電離平衡向電離的正方向移動,且使溶液呈酸性的是()A.向水中加入N
A.向水中加入硫來酸氫鈉固體,自硫酸氫鈉能電離出氫離子而使溶液呈酸性,但抑制水電離,故A錯誤;
B.向水中通入氯化氫體積,氯化氫電離出氫離子而使溶液呈酸性,但抑制水電離,故B錯誤;
C.氯化銨是強酸弱鹼鹽易水解而促進水電離,且其水解後使溶液呈酸性,故C正確;
D.將水加熱,能促進水電離,但水仍然是中性,故D錯誤;
故選C.
㈤ 怎樣才能促進水的電離
方法有:一、加大電壓 二、加大電極與水接觸面 三、升高溫度 四、鹽類(除酸式鹽之外、活潑金屬和弱酸弱鹼(弱電解質)也促電離.
㈥ 有關純水加活潑金屬的水的電離平衡問題
活潑金屬會來常溫下會與水產生化學反應源,通常生成對應金屬強鹼,其溶液氫氧根離子的濃度自然增大,常溫下純水中的氫氧根的電離程度是10的負七次方,因此對應的PH值為7 有強鹼的情況下肯定會大於10負七次方
㈦ 常溫下,純水中存在電離平衡,如果要使水的電離程度增大,並使c(H)+增大,應該加入:
鋁離子水解,消耗OH-,促使水電離,溶液顯酸性。
㈧ 「加水」可不可以使純水中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
不可以,因為純水的濃度是一個定值,約為55.5mol/L,加水不會改變它的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