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水的粘度是多少秒
水的粘度約為2.98×10-3Pa·s。 一般情況下,氣體的粘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液體的粘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超臨界水的粘度約為2.98×10-3Pa·s,這使得超臨界水成為高流動性物質。
⑵ 19.5攝氏度水的粘度
水的粘度約為2.98×10-3Pa·s。
一般情況下,氣體的粘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液體的粘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超臨界水的粘度約為2.98×10-3Pa·s,這使得超臨界水成為高流動性物質。液體熱導率隨溫度的升高略有減小,常溫、常壓下水的熱導率為0.598W/(m·K),臨界點時熱導率約為0.418W/(m·K),變化不是很大。
簡介
各種流體的粘度數據,主要由實驗測得。常用的粘度計有毛細管式、落球式、錐板式、轉筒式等。在工業上有時用特定形式的粘度計來測定特定的條件粘度。
如煉油工業中常用恩氏粘度(或恩格拉粘度)作為石油產品的一個指標,它表示某一溫度下200cm3油品與同體積20℃純水,從恩氏粘度計中流出所需時間之比。恩氏粘度與動力粘度的關系可按經驗公式換算。又如橡膠工業中常用門尼粘度為衡量橡膠平均分子量及可塑性的一個指標。
⑶ 水的粘度是多少
水的粘度約為2.98×10-3Pa·s。
一般情況下,氣體的粘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液體的粘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超臨界水的粘度約為2.98×10-3Pa·s,這使得超臨界水成為高流動性物質。液體熱導率隨溫度的升高略有減小,常溫、常壓下水的熱導率為0.598W/(m·K),臨界點時熱導率約為0.418W/(m·K),變化不是很大。
(3)純水粘度是多少秒擴展閱讀:
水的密度異乎尋常。通常,在冷卻過程中,液體密度會越來越大。然而,水在4攝氏度時達到最大密度。在這個溫度以下,水的密度反而會下降。所以,冰的密度比水小。因此,冰會漂浮在水面,而水的冷凍是自上而下的。
水的表面張力非常高。除水銀外,它在所有液體中具有最高的表面張力。因此,水蜘蛛能夠站立在水上。此外,水的沸點也高得異乎尋常。還有,相較於其它液體,水能夠溶解許多化學物質這點也很奇特。
⑷ 水的運動粘度是多少
水的運動粘度約為1 cst(厘沲)
水的動力粘度約為1 cp(厘泊)
這樣比較好記。
缺點是,沒有使用國際單位制。
國際單位制這個東東,為了「大一統」,不得不泯滅了單位制中的一些鮮明、生動的內含。
⑸ 清水表觀粘度多少
水的粘度為1.002mPa·s。
1、21℃下水的密度為0.997×10_kg/m_,水的粘度為1.002mPa·s。
2、計算公式:τ=ηdv/dx=ηD(牛頓公式),其中η與材料性質有關,我們稱為「粘度」。
⑹ 25℃水的黏度是多少
0.8949X10^-3 Pas
黏度也可以稱為粘度,是指流體對流動所表現的阻力。當流體 (氣體或液內體) 流動時, 一部分在另一部分上容面流動時, 就受到阻力, 這是流體的內摩擦力。要使流體流動就需在流體流動方向上加一切線力以對抗阻力作用。
黏度系數(簡稱黏度)η的物理意義是: 在相距單位距離的兩液層中, 使單位面積液層維持單位速度差所需的切線力。其單位在厘米·克·秒(c·g·s)制中為泊(g·cm-1·s-1),在SI制中為帕斯卡·秒(Pa·s或kg·m-1·s-1),1泊=0.1帕·秒。
(6)純水粘度是多少秒擴展閱讀:
在溫度t℃時,運動黏度用符號γ表示,在國際單位制中,運動黏度單位為斯,即每秒平方米(m²/s),實際測定中常用厘斯,(cst)表示厘斯的單位為每秒平方毫米(即 1cst=1mm²/s)。運動黏度廣泛用於測定噴氣燃料油、柴油、潤滑油等液體石油產品深色石油產品、使用後的潤滑油、原油等的黏度,運動黏度的測定採用逆流法
⑺ 水的粘度是多少
水的粘度約為2.98×10-3Pa·s
由於液體的粘性將此力層層傳遞,各層液體也相應運動,形成一速度梯度/dr,稱剪切速率,以r′表示。F/A稱為剪切應力,以τ表示。剪切速率與剪切應力間具有如下關系:
(F/A)=η(/dr),
此比例系數η即被定義為液體的剪切粘度(另有拉伸粘度,剪切粘度平時使用較多,一般不加區別簡稱粘度時多指剪切粘度),故η=(F/A)/(/dr)=τ/r′。
液體的絕對粘度
ASTM D445標准中規定用運動粘度來計算動力粘度,即η=υ*ρ,式中η-動力粘度,Pa.s;ρ-密度,kg/m3;υ-運動粘度,m2/s。我國國家標准GB/T506-82為潤滑油低溫動力粘度測定法。該法使用於測定潤滑油和深色石油產品的低溫(0~-60℃)動力粘度。
在嚴格控制溫度和不同壓力條件下,測定一定體積的試樣在已標定常數的毛細管粘度計內流過所需的時間,秒。由試樣在毛細管流過的時間與毛細管標定常數和平均壓力的乘積,計算動力粘度,單位為Pa.s。該方法重復測定兩個結果的差數不應超過其算術平均值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