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在攝氏多少度時密度最大,
水在4攝氏度時密度最大,當大於4攝氏度時是熱脹冷縮,當小於4攝氏度時是熱縮冷脹,根據公式P=m/V可以得出水在4攝氏度時密度是最大的!
㈡ 水在什麼溫度時密度最大
水在攝氏4度時密度最大.
水的反常膨脹現象,原因是水分子具有特殊的結構,但對水分子結構的研究,現代科學上還沒有統—的認識,因此對水的密度的反常變化的原因還沒有統一的解釋方法,
㈢ 純水的密度是多少呢
水在常溫下為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在標准大氣壓下(101.325kPa),純水的沸點為100℃,凝固點為:0℃。純水在4℃時的密度為1.0000g/cm3。常溫下水的離子積常數Kw=1.00×10-14;純水的理論電導率為0.055μS/cm。
在液態水中,水的分子並不是以單個分子形式存在,而是有若干個分子以氫鍵締合形成水分子簇(H2O),因此水分子的取向和運動都將受到周圍其他水分子的明顯影響。對於水的結構還沒有肯定的結構模型,目前被大多數接受的主要有3種:混合型、填隙式和連續結構(或均勻結構)模型。
水的生成焓很高,ΔfHmθ=-285.8kJ/mol,所以熱穩定性好,在2000K的高溫下其離解不足百分之一;比熱容大:75.3J/(mol·℃)能很好地起到調節溫度的作用。
很多常見氣體可以溶解在水中,如氫氣、氧氣、氮氣、二氧化碳、惰性氣體等,這些氣體的溶解度與溫度、壓力、氣相分壓等因素有關。
㈣ 純水在什麼時密度最大
4攝氏度
㈤ 純水的溫度系數大約為多少左右
每度百分之二十。
純水的溫度系數指水分子運動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速率,在正常情況下,溫度每增高一度,水分子運動速率就增加百分之二十,溫度每降低一度,損耗就減少百分之二十。
溫度系數是材料的物理屬性隨著溫度變化而變化的速率。溫度系數是指在溫度變化1K時,特定物理量的相對變化。材料的部分屬性會隨著溫度變化而發生變化,如電阻溫度系數、電壓溫度系數、熱導率溫度系數、密度溫度系數等。
㈥ 純水的密度在( )℃時最大
純水的密度在(4 )℃時最大,其值為(1000kg/m^3 ),它的含義是一立方米的水的質量是1000KG
㈦ 純水在()攝氏度時密度最大,其值為(),它的含義是( )。
純水在(4)攝氏度時密度最大其值為(1克每立方厘米),它的含義是(水的反常膨脹 )。
㈧ 水在多少度的時候密度最大
水在攝氏4度時密度最大.
絕大多數物質有熱脹冷縮的現象,溫度越低體積越小,密度越大而水在4℃時體積最小,密度最大,為1kg·m?3(即1g·cm?3。這一現象也可以用水的締合作用加以解釋。接近沸點的水,主要是以簡單分子的狀態存在的。冷卻時一方面由於溫度降低,分子熱運動減小,使水分子間的距離縮小,另一方面,由於溫度降低,水的締合度增大,(H2O)2締合分子增多,分子間排列較緊密,這兩個因素都使水的密度增大,溫度降低到4.0℃時(嚴格講是3.98℃),水有最大的密度,最小的體積。溫度繼續降低時,出現較多的(H2O)3及具有冰的結構的較大的締合分子,它們的結構較疏鬆,所以4℃以下,水的密度隨溫度降低反而減小,體積則增大。到冰點時,全部分子締合成一個巨大的、具有較大空隙的締合分子。水的這一性質對水生動植物的生存有著重要的意義。嚴冬季節,冰封江、湖、河面的時候,由於冰比水輕(0℃時冰的密度為0.9168g·cm?3而水的密度為0.9999g·cm?3,它浮在水面上,使下面水層不易冷卻,有利於水生動植物的生存。
300多年前,人類就已知道水在攝氏4度時密度最大這一現象。雖然這一現象僅僅是由於水的分子結構造成的,但對於水的這種特性,人們至今仍不能作出科學的解釋。
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物質研究所研究員三島修和鈴木芳治通過實驗證實,在低溫條件下兩種非晶態冰之間存在不連續性轉移。在低溫情況下,低密度水和高密度水呈完全不同的形態。這項研究不僅首次解釋了水在攝氏4度時密度最大的現象,而且在生態系統、水溶液系統等與水有關的領域有廣泛的研究與應用價值。該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雜志上。
多年來,科學家通過理論計算與實驗,一直在進行水的非晶態多樣性研究。水通常在攝氏零度時結冰。但水在攝氏零度以下時也可保持液體狀態,稱作過冷卻水。當過冷卻水到達臨界點以下時就會分離出兩種狀態,既低密度水和高密度水。與此相對應,也存在低密度和高密度兩種非晶態冰。由於水在低溫時易於結冰,也由於沒有非晶態冰之間互相轉移的現存理論,水的非晶態多樣性學說存在很多爭論。其中之一就是兩種密度的非晶態水是否會發生連續轉移。
日本科學家的這項研究,觀察了高密度非晶態冰(HDA)向低密度非晶態冰(
LDA)變化的過程。發現
H
DA在零下158攝氏度以下時整體均一膨脹,在零下158攝氏度時隨著不均一的體積變化迅速向
L
DA轉移。在轉移過程中,出現兩種成分共存狀態,隨著時間推移,
H
DA和LDA逐漸分離。研究證實,低溫下兩種水之間的轉移是不連續的。
科學家認為,這項研究成果是揭開水領域各種問題的重大突破,將對今後過冷卻水等研究產生重大影響,同時將帶動對同溫層中的雲的研究及在冰點下活動的動植物細胞內存在的過冷卻水的研究。如果今後能夠控制這兩種水的臨界點,就可以自由控制水的結晶,對人類控制地球環境和開發生物冷卻保存技術極有價值。
㈨ 水的密度一般是多少什麼溫度時密度最大
水在4℃時密度最大,是1.0X10^3kg/m^3,高於或低於這個溫度時密度要小一點,但不會小太多,通常的計算可以將其忽略。
水在4℃時密度最大,是由於水分子間有氫鍵締合這樣的特殊結構所決定的。根據近代X射線的研究,證明了冰具有四面體的晶體結構。這個四面體是通過氫鍵形成的,是一個敞開式的鬆弛結構,因為五個水分子不能把全部四面體的體積占完,在冰中氫鍵把這些四面體聯系起來,成為一個整體。這種通過氫鍵形成的定向有序排列,空間利用率較小,約佔34%、因此冰的密度較小。
水溶解時拆散了大量的氫鍵,使整體化為四面體集團和零星的較小的「水分子集團」(即由氫鍵締合形成的一些締合分子),故液態水已經不象冰那樣完全是有序排列了,而是有一定程度的無序排列,即水分子間的距離不象冰中那樣固定,H2O分子可以由一個四面體的微晶進入另一微晶中去。這樣分子間的空隙減少,密度就增大了。
溫度升高時,水分子的四面體集團不斷被破壞,分子無序排列增多,使密度增大。但同時,分子間的熱運動也增加了分子間的距離,使密度又減小。這兩個矛盾的因素在4℃時達到平衡,因此,在4℃時水的密度最大。過了4℃後,分子的熱運動使分子間的距離增大的因素,就占優勢了,水的密度又開始減小。
㈩ 水在多少攝氏度密度最大
水在0-4攝氏度時是反常膨脹,也就是溫度越高,密度越大,所以4度時密度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