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給排水管道施工中發生交叉時,兩管道之間安全距離是多少施工中要採取哪些措施
查建築給排水及採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2002
❷ 主變壓器室內消防管與10KV高壓線路的安全距離是多少
這個根據規定的是變壓器,配電室不能穿越水管道的,線纜與消防管道安裝的間距不得小於1.5米。
❸ 水噴霧滅火系統的噴頭布置有哪些要求
1 保護對象的水霧噴頭數量應根據設計噴霧強度、保護面積和水霧噴頭特性計算確定,其布置 應使水霧直接噴射和覆蓋保護對象,當不能滿足要求時應增加水霧噴頭的數量。
2 水霧噴頭、管道與電氣設備帶電(裸露)部分的安全凈距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3 水霧噴頭與保護對象之間的距離不得大於水霧噴頭的有效射程。
4 水霧噴頭的平面布置方式可為矩形或菱形。當按矩形布置時,水霧噴頭之間的距離不應大於1.4倍水霧噴頭的水霧錐底圓 半徑;當按菱形布置時,水霧噴頭之間的距離不應大於1.7倍水霧 噴頭的水霧錐底圓半徑。
5當保護對象為油浸式電力變壓器時,水霧噴頭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水霧噴頭應布置在變壓器的周圍,不宜布置在變壓器頂部;
(2) 保護變壓器頂部的水霧不應直接噴向高壓套管;
(3) 水霧噴頭之間的水平距離與垂直距離應滿足水霧錐相交的要求;
(4) 油枕、冷卻器、集油坑應設水霧噴頭保護。
6 當保護對象為可燃氣體和甲、乙、丙類液體儲罐時,水霧噴頭與儲罐外壁之間的距離不應大於0.7m。
7 當保護對象為球罐時,水霧噴頭布置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水霧噴頭的噴口應面向球心;
(2) 水霧錐沿緯線方向應相交,沿經線方向應相接;
(3) 當球罐的容積等於或大於1000m3時,水霧錐沿緯線方向應相交,沿經線方向宜相接,但赤道以上環管之間的距離不應 大於3.6m;
(4) 無防護層的球罐鋼支柱和罐體液位計、閥門等處應設水霧噴頭保護。
8 當保護對象為電纜時,噴霧應完全包圍電纜。
9 當保護對象為輸送機皮帶時,噴霧應完全包圍輸送機的機頭、機尾和上、下行皮帶。
❹ 熱力管道、給水管道、強電、弱電同時穿路的安全距離
電氣間是配電間及弱電間的總稱。配電間的位置宜靠近配電分區負荷中心,應盡量減少干線電纜長度,並應避免臨近熱力管道、煙道、煤氣管道以及潮濕(如衛生間、淋浴間)場所。電梯井及管道井不得穿越電氣間,當條件允許時宜避免與電梯井及樓梯間相鄰。弱電間的設置應滿足《全國民用建築工程設計技術 措施》第21章機房工程21.2條弱電間設計條文提出的要求。
配電間及弱電間宜分別設置。如不具備此條件需合設時,應分別敷設在電氣間兩側或採取隔離措施,以防止強電對弱電的干擾。配電間內的設備布置,如電纜橋架、照明箱、封閉式母線槽之間凈距應不小於100mm。配電間內高壓、低壓或應急電源的電氣線路相互之間應保持≥300mm的間距,或採取隔離措施,並且高壓線應設有明顯標志。同時,進人電氣間應設有照明、火災探測器等設施,不進人電氣間應設有火災探測器等設施。
配電間的數量按樓層面積大小和建築體形及防火分區等綜合考慮。一般每建築面積800m2左右設置一個配電間較為合理。弱電間的數量按建築面積、系統出線的數量、路徑等因素綜合考慮。
電氣間的設置分兩種類型:
1 進人電氣間
在通常情況下,一面牆敷設豎向管線(槽)或安裝設備時,配電間進深的凈距D1=1200~1500mm;弱電間進深的凈距D2=1100~1400mm較為合理。配電間及弱電間的長度L1及L2可根據電氣間內設置電氣設備及管線(槽)的多少來確定。
《民用建築電氣設計規范》提出「豎井大小除滿足布線間隔及端子箱、配電箱布置所必須尺寸外,還宜在箱體前留有不小於0.8m操作、維護距離」的要求。設置在弱電間中的弱電設備,操作及維護距離雖然在《民用建築電氣設計規范》條文中未做規定,但也不宜小於0.8m。
2 不進人的電氣間
在通常情況下,配電間進深的凈距D3=600~800mm;弱電間進深的凈距D4=500~700mm。配電間及弱電間的長度L3及L4可根據電氣間內設置電氣設備及管線(槽)的多少來確定。
進人電氣間的門為單扇檢修門,不進人電氣間的檢修門的數量可根據電氣間內設置電氣設備及管線(槽)的多少來確定,可設置單扇檢修門、雙扇檢修門或多扇檢修門。上述門的高度宜與同層其它門的高度一致,寬度不宜小於0.8m。電氣間的檢修門宜採用乙級防火門,並外開向公共通道。為防止水流進電氣間內,電氣間的檢修門應設置300mm高的門坎或高出本層300mm。
電氣間的設置完成後,還需向結構專業提供電氣間內樓板開洞的洞口尺寸。在通常情況下,配電間內樓板開洞的洞口寬度為300mm。弱電間內樓板開洞的洞口寬度為250mm。為統一起見,配電間及弱電間內樓板開洞的洞口寬度均為300mm亦可。配電間及弱電間內開洞的洞口長度與配電間及弱電間內凈距的長度相同。為便於固定模板,電氣間內樓板開洞的洞口應離牆50mm。
電氣間內垂直敷設在洞口中的電纜橋架,封閉式母線槽及金屬線槽待施工完後,預留的洞口均應逐層用無機防火材料封堵。下面推薦一種封堵電氣間內洞口的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將洞口四周打毛;
(2)在洞口下部採用金屬膨脹螺栓固定木模板;
(3)在洞口內澆灌50mm混凝土;
(4)在洞口內填充防火棉,防火棉填充厚度視樓板厚度而定,假如樓板厚度為140mm,防火棉的填充厚度為60mm;
❺ 變壓器水噴霧消防中如何考慮電氣安全距離
首先水噴霧滅火系統是利用水霧噴頭在一定的水壓下將水流分解成細小水滴進行滅火或防護冷卻的一種固定滅火系統。水霧噴頭噴射的霧狀水滴直徑約為0.3~0.5mm,且是不連續的間斷水滴,具有良好的電氣絕緣性能,能較好的解決電氣設備、閃點較高(規范要求閃點大於60攝氏度)的可燃液體火災的撲滅問題,變壓器油的閃點不應低於136℃。因此變壓器火災通常採用水噴霧滅火系統。
水噴霧滅火系統的組成與雨淋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相似,主要由水源、高壓供水設備、供水管道、雨淋閥組、過濾器和水霧噴頭組成。
變壓器的火災主要出現在以下三方面:
1、油枕(破裂出現流淌火) 2、油箱(破裂出現流淌火) 3、集油坑(油池火)。
雖然水噴霧霧滴較小,但是如果是近距離水的集中噴射附著作用還是會導致高壓變壓器因水的導電作用損壞,在GB50219-95中為了防止此項問題作了如下規定:
3.2.5 當保護對象為油浸式電力變壓器時,水霧噴頭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3.2.5.1 水霧噴頭應布置在變壓器的周圍,不宜布置在變壓器頂部;
3.2.5.2 保護變壓器頂部的水霧不應直接噴向高壓套管;
3.2.5.3 水霧噴頭之間的水平距離與垂直距離應滿足水霧錐相交的要求;
3.2.5.4 油枕、冷卻器、集油坑應設水霧噴頭保護。
以上就是相關資料,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這個給追加點分吧 呵呵
❻ 普通的水管道與電纜安全距離或者應做一些什麼措施
【1】支架和橋架要可靠接地的。還要用搖表搖一下接下具體標准參照一下2006年版國標。
【2】電線電纜:電線電纜是傳輸電能、電信號和實現電磁能轉換的線材產品。電纜通常由傳輸電力或電信號的纜芯和起到保護、絕緣作用的護套組成。只含有一條纜芯而且直徑較細的電纜通常被稱為電線。也有些電線沒有絕緣護套,被稱為裸線。電纜中的纜芯由導電性能良好的金屬材料製成,通常使用銅(導電性能良好)或鋁(成本較低)。
❼ 天然氣管道與供水管安全距離是多少
摘要 《山東省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辦法》第十二條設計和建設管道,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❽ 城市供水管道與其他管線及建築物的間距規定
按GB50013-2006 室外給水設計規范
附錄 給水管與其他管線及建(構)築物之間的最小水平凈距
表A.0.1 給水管與其他管線及建(構)築物之間的最小水平凈距(m)
序號 建(構)築物或管線名稱 與給水管線的最小水平凈距(m)
D≤200mm D>200mm
1 建築物 1.0 3.0
2 污水、雨水排水管 1.0 1.5
3 燃氣管 中低壓 P≤0.4MPa 0.5
高壓 0.4MPa<P≤0.8MPa 1.0
0.8MPa<P≤1.6MPa 1.5
4 熱力管 1.5
5 電力電纜 0.5
6 電信電纜 1.0
7 喬木(中心) 1.5
8 灌木
9 地上桿柱 通信照明及<10kV 0.5
高壓鐵塔基礎邊 3.0
10 道路側石邊緣 1.5
11 鐵路鋼軌(或坡腳) 5.0
附錄B 給水管與其他管線最小垂直凈距
表B.0.1 給水管與其他管線最小垂直凈距(m)
序號 管線名稱 與給水管線的最小垂直凈距(m)
1 給水管線 0.15
2 污、雨水排水管線 0.40
3 熱力管線 0.15
4 燃氣管線 0.15
5 電信管線 直埋 0.50
管塊 0.15
6 電力管線 0.15
7 溝渠(基礎底) 0.50
8 涵洞(基礎底) 0.15
9 電車(軌底) 1.00
10 鐵路(軌底)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