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竹筍加工設備
竹筍作為食品,有多種烹調方法,可炒、可炯、可做、可煮、可拼冷盤做湯料,雲南著名的風味食品「過橋米線」中也少不了玉蘭片的配料。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竹筍除鮮食外還被加工成各種成品,如筍干(白筍干、玉蘭片、筍絲、筍衣等)、筍罐頭及醬筍、酸筍、油燜筍、糖酸筍、鹽漬筍、酸辣筍等等,品種繁多。但竹筍的加工都必須注意以下「五要」:
(1)采筍要適時:老嫩適宜,太嫩質量雖好,但產量低;太老則粗纖維含量大,品質下降。
(2)原料要精選:選擇鮮筍、好筍;不選死筍、蟲蛀筍、變質筍。
(3)加工要及時:鮮筍不宜久貯,要盡快殺青,防止竹筍老化而降低質量。
(4)工序要合理:各道工序緊密銜接,防止霉爛變質。
(5)產品要衛生:加工過程中搞好食品衛生,嚴格消毒。加工成品後要做好包裝和貯藏工作,防止各種污染。
竹筍製品可大致分為二大類:筍干(干筍)和罐頭(濕筍)。筍干為傳統產品,其中不少是聞名國內外的名牌,如以石竹筍為原料的天目筍乾和以剛竹筍為原料的羊尾筍干,以及以毛竹的冬筍為原料的玉蘭片等都為筍干精品。為了保證產品的正宗,其加工工藝基本上保留傳統工藝,包括包裝也基本上用傳統包裝材料。罐頭筍生產雖有6O多年的歷史,但過去僅限於小規模調味筍生產,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則是通過引進日本清什筍生產工藝,經消化、吸收、改造和創新後迅速發展起來的。現在生產工藝已成熟,不僅能生產大容量的罐裝清汁筍,而且能生產各種規格的軟包裝清汁筍和調味筍,包括大包裝、軟包裝和小包裝筍、家庭食用和旅遊食用的方便筍以及保鮮筍等不同風味、不同規格的系列化筍制產品。
從加工工藝上看,竹筍產品一般分為鮮筍、筍干(含筍絲)、清水筍和調味筍4大類。由於竹筍極易老化,目前尚無法對鮮筍進行長距離運銷或貯藏,而市場上所謂保鮮筍均經過高溫殺青後進行抽真空包裝而成清水筍(軟包裝或硬罐包裝),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竹筍的天然風味。調味筍的品種很多,可製成五香、麻辣、油悶、酸筍、醬筍等。現將常見竹筍製品的加工工藝簡要介紹如下:
(一)白筍干
白筍干,是一種經過煮熟、壓榨、曬干或烘乾的毛竹筍片。
1.准備工作
(1)修建筍寮:筍黨就是製造筍乾的場所,要選擇在竹山中心有流動水源的地方。
(2)烤房:面積約10m2,四周密封,以保持室內溫度。曬筍的地方就不需建烤房。
(3)備好鍋灶:購置一次能煮筍250~275kg的大淘鍋。淘鍋分鐵鍋和木淘桶兩部分。鐵 鍋用口徑85~100cm為宜,木桶高105~150cm,桶上口徑為82cm左右,下口徑與鐵鍋邊大 小相等。木淘桶的蓋可用木板或竹篾編制。灶台高1m左右,灶門高60~70cm,寬50cm。灶台邊要砌得寬些,以便操作。
(4)備好筍榨:筍榨分榨架與榨圈兩部分。榨架由榨柱、榨梁、榨橋、榨擔、榨梯、墊木等組成。榨圈用杉木製成多層筐架,大小約為200cm見方,用杠桿原理進行壓榨。
另外,還需准備洗筍的木桶、筍叉、筍簍、火叉等等,曬筍的地方要備竹曬席。
2·製作方法
(1)挖筍:在清明前後開始挖筍。挖筍時要做到邊挖邊剝殼邊去根須,然後送到筍寮去。
(2)削筍:鮮筍送到時,應堆放在蔑席上,然後用刀背將根刮平,愈光愈好。如有污泥,須洗凈。
(3)煮筍:煮鍋要用食油等煎煮、洗凈。然後加水煮沸,放入鮮筍,鍋內鮮筍必須塞實,裝好後加蓋用猛火煮2~3h即可。
(4)漂筍:將筍桶3隻,排放在灶旁,桶內清水要不斷流入鍋中,然後將淘桶鍋內的熟筍叉出,放在中間一個桶內,漂後隨即將筍一個個撈起,用鐵桿自筍尖直戮到筍頭,使筍節戮穿,內部熱氣可由此散出,將來壓筍時,水也由此孔壓出,然後將筍再投入左右兩個桶中,漂涼一夜。筍必須涼透,否則帶熱落榨,筍干容易發酵霉爛。
(5)落榨:先將榨圍排好,放在榨橋或墊木上,圈下用板墊好,板上用清潔的大葉茅草或答皮墊底,再把涼透的筍裝入。裝筍時,先把較次的筍身靠著圈板,沿板四周先放一圈,然後在圈內再放筍。第一層筍向四邊,筍尖向內;第二層筍頭向內,筍尖向外。這樣恰恰把第二層筍壓第一層筍上。第三、四層放法如上。第一個榨圈裝滿後,再裝第二個圈。榨圈中部應略放多一些,使中間高起,避免中間不實,發生空隙。如有空隙或不實之處,可用筍衣填實,務使不留空隙。
裝好後蓋上蓋板和枕木,然後壓上榨梁,進行壓榨。壓榨時要逐步加壓。開始幾天勤加壓,一般一天壓二三次,以後可幾天加壓一次,壓榨時間大約為1個月。
壓榨結束後,就封榨待用。封榨後不能隨意開榨,尤其是進行曬筍的地方,更應看準天氣才能開榨。
(6)曬干:立秋前後曬筍最為適宜。開榨前必須看準天氣,並在曬場上做好防雨准備。開榨後,取出壓扁的筍,一片片攤在蔑席或石塊上。第一天曬出後,不要動它,晚間也不收,到第二天中午將筍翻曬。以後每天中午翻曬一次,晚上仍不收。到第五天,或筍半於時,將筍腦(頭)壓在筍尖上曬,這時每晚要收進,並將頭、尖交錯疊成長方形,再蓋上板。曬到九成干時(約 7~8d),可以收進屋內,如前法堆放,用板壓放二三天,使其回潮。然後再拿出去曬四五天,這樣可使筍完全曬干。
(7)烘乾(烤乾):一般在立夏後10d開榨烘筍。具體做法是,開榨取筍洗滌干凈,將筍頭(腦)穿入50cm長的竹條上,每根筍間相距6~7cm,成串後擱在預先准備好的木架上,把水淋干,並湊足100kg左右放進烤房內。烤烘時火力要均勻,不宜過火。烘乾到手指壓筍身的較厚部分,如全部鐵硬,即表示已經乾燥。曬干或烤乾後即成為成品,但因筍頭(腦)尚未修理,故又稱「毛腦」,已修理待售的始稱「凈腦」,即為市上供應的筍干。
3.優質白筍於標准①筍身干凈扁平,梭形,即中間大,兩頭小。②筍干色澤黃亮,帶玉色。③短嫩,節密,肉厚。④腦小色白。⑤乾燥,肉內可以看到有楊梅星。③嗅之有香氣,但略帶酸味。③浸水漲性大,每公斤筍於浸水發泡後,可出濕筍干7kg以上。
(二)玉蘭片
玉蘭片也是用毛竹筍加工而成,以冬筍製成的玉蘭片,質量最好,成品堅脆鮮嫩。
1.加工季節 農歷10月至翌年1月底加工的稱為冬片;農歷2月至3月採掘春筍加工 的稱桃片;農歷3月至4月採掘春筍加工的稱春片。
2.製作方法 將鮮筍去根,入大木甑內蒸熟,冷卻後剝去筍殼,切成兩半,放在排上的 篩內烘乾。烘乾後用水泡發,再用硫磺熏約6h,使顏色更加鮮艷,並可防蛀防霉。最後再進 行曬干、烘乾或烤乾。
3.貯藏 裝箱前,再熏1~2h,以確保質量。箱內要鋪防潮紙,密封以後,放置乾燥處。
4.食用 食前要將玉蘭片放進開水內浸泡3~5d,保持一定溫度,勤換水,直至聞不出 硫磺味為止。
(三)發酵筍干
1.製作設備 筍寮、切筍場、蒸煮灶、發酵籠、竹簾等。
2.製作方法
(1)竹筍採收:通常待麻筍先端已抽出4片小葉,筍長60~100cm時為宜。
(2)剝筍殼:應邊挖邊剝殼,剝殼後筍的重量約減輕10%~15%。
(3)切片:去殼後按規格切成筍片或筍絲。切時先自竹筍基部起約30cm處橫切為2段, 再將下段縱切為2塊,縱切後將筍展開,再細切成長4~5cm,寬約1cm的規格,或按需方要 求而定。橫切後所留下的上段帶有筍尖的部分,再縱切2塊,不再細切,此即為筍片。若麻 筍長達1m以上,可切除筍根不要。筍尖細嫩部分另切制筍片或筍絲,中部部分再按要求切成 各種規格。一般筍片長為40~50cm,寬為12~15cm。小的筍則不必橫切,僅削去粗老部分即可作為筍片的原料。
(4)蒸煮:將切好的筍片裝入蒸籠或鍋內蒸煮。鍋內盛水約八成滿,筍片以裝滿鍋口或 籠口為度。蒸煮時若每次加入花生油0.1L,則可增加筍乾的色澤。蒸煮時間每次lh。
(5)發酵:筍片蒸煮後便放入發酵籠內任其發酵。筍片放入時,籠內周圍和籠底應墊滿 芭蕉葉等葉片,然後將筍片層層放入,裝滿後用芭蕉葉或棉布密蓋,上面再蓋草席或塑料布, 然後再壓上石塊或在塑料布上覆細砂一層,這樣壓榨效果很好。發酵最適溫度為25~30℃。經 壓榨發酵10d後,筍片重量約為鮮筍量的55%~60%時間愈長,重量減少愈多。此法可貯 存半年以上。
(6)乾燥:發酵的筍干遇到晴天即應取出平鋪在竹簾上曝曬,經4~5d,至色澤變為黃褐 而略顯透明時,即可收藏或出售。乾燥後筍乾的重量約為鮮筍重的4%~5%。
(7)分級:各地分級標准不一,但上等品的顏色應是金黃色或黃褐色,並有光澤。次等 品色澤較暗且常有斑點。
(8)包裝:成品分級後,每30kg裝入麻袋,封存待售。
(四)清水筍
清水筍罐頭是我國南方各省許多罐頭廠的一個傳統產品,暢銷國內外。但在貯藏過程中, 由於筍中的酪氨酸溶出、凝集,使罐頭底部、筍塊表面和筍節間以及湯汁中產生了白色凝集 物,使顧客誤認為罐頭變質,削弱了這一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現選擇介紹一種工藝。
1.技術要求
(1)感觀指標
①色澤:筍肉呈黃色,芽眼帶黃色、湯汁清晰;
②滋味及氣味:有竹筍應有的清香味,無異味;
③形態:筍肉較嫩,切口平整,分整隻,片狀,絲狀,丁狀等。
(2)理化指標
①凈重:分500g、2950g裝2種,公差土3%(但每批平均不低於凈重);
② 固形物:800g的筍肉不低於凈重的55%,2950g裝的不低於61%;
③重金屬含量:每公斤制 品中,錫不超過200mg、鉛2mg、鈉10mg。
(3)微生物指標:無致病菌及腐敗現象。
(4)罐型:800g裝的罐形為9116;2950g裝的罐形為15173。
(5)其它:按輕工業部頒布的規定辦理。
2.原材料規格
(1)原料竹筍:一級筍:筍只完整新鮮,肉質細嫩,呈白色,個體粗,筍尖未露土,筍 呈塔形,底部馬蹄形,幼嫩不帶粗老頭,無病蟲害、畸形、傷、霉、變質、拔節等;二級筍: 筍尖露土,但青綠色部分不超過筍只長度的1/5,粗老筍頭不超過1cm,允許稍彎曲,其它方 面同一級筍。
(2)檸檬酸:乾燥、潔凈、呈顆粒狀或粉末狀,純度在99%以上。
3.工藝流程 原料驗收→沖洗分級→預煮→冷卻→修整、分級→檢驗→復煮→裝罐→打字→配湯→密封
→殺菌、冷卻→擦罐進庫。
4. 操作要點
(1)原料驗收:排除蟲蛀、霉爛竹筍;
(2)沖洗分級:用水沖洗泥沙等,按大、中、小分三級;
(3)預煮:水先沸,然後倒入筍只,加熱再沸騰。一級筍(大筍)預煮55~60min,二級 筍(中等筍)預煮50~55min,三級筍(小筍)預煮40~45min。鍋中水和筍的比例大約為1:1.5,以浸沒筍為度;
(4)冷卻:預煮後把筍撈起,放入漂洗池中,用流動水冷卻;
(5)修整分級:用手剝去筍殼,並用紙弓輕刮嫩筍衣和節間絨毛,筍根用小竹片輕刮,刮面要平整光滑。然後按大小兩級分放在清水中。斷掉的筍、筍頭嫩部可生產筍片、筍絲、筍丁、筍塊等;
(6)檢驗:按半成品標准檢驗;
(7)復煮:修整好的筍,按大小分別用紗布袋包好,置於沸水中煮10~12min(以微沸力度);
(8)裝罐:採用全塗料鐵制的9116和15173罐型。空罐要經試漏清洗消毒後倒置備用。 裝罐要趁熱進行。每一罐中的筍的大小要一致。
(9)配計:100kg清水加40g檸檬酸,煮沸過濾備用。
(10)罐蓋列印:按部頒明碼6位數打;
(11)排氣密封:排氣要求罐中心溫度68~72℃時間8~10min,用真空封口機封口;
(12)殺菌冷卻:殺菌公式為:9116#:10』~35』~5』/116℃;15173#:15』~40』~10』/116℃。 殺菌後速冷至38℃。
(13)擦罐、塗油進庫。
(五)筍罐頭
1. 日本竹筍罐頭製作法 日本幾乎全是用毛竹筍製造筍罐頭。所有的竹筍多在先端尚 未露土時就行挖取,並盡量在挖筍的當天進行加工,故筍色多系淡白色,筍肉鮮嫩柔軟。其製造工藝流程如下:
原料→蒸煮→裝罐→脫氣、密封、殺菌→冷卻→成品。
(1)修整和蒸煮:在不傷竹筍條件下,自筍尖5~6cm處切斷,再縱切切傷外皮,後將切 過的筍裝入筐中,移到沸水中蒸煮40~7Omin,然後取出在冷水中速冷。冷後將竹筍的外表自 切割處剝下,並修整筍肉的表面。剝皮後的竹筍,要在水中漂洗12~14h,要不斷換水以除去 汁液,將酪氨酸盡量溶出。
(2)裝罐:漂洗完畢,尖端和根部交互 錯列裝入罐中,注入熱水。
② 竹子加工的機械設備有哪些
竹子加工的機械有鋸竹機、破竹機、拉絲機、拋光機等。
拉絲機也被叫做拔絲機、拉線機英文名稱為drawing machine, 是在工業應用中使用很廣泛的機械設備,廣泛應用於機械製造,五金加工,石油化工,塑料,竹木製品,電線電纜等行業。
拋光機也稱為研磨機,常常用作機械式研磨、拋光及打蠟。其工作原理是:電動機帶動安裝在拋光機上的海綿或羊毛拋光碟高速旋轉,由於拋光碟和拋光劑共同作用並與待拋表面進行摩擦,進而可達到去除漆面污染、氧化層、淺痕的目的。拋光碟的轉速一般在1500-3000 r/min,多為無級變速,施工時可根據需要隨時調整。
③ 竹製品加工機械有那些
竹加工機械工藝有很多.
從原竹,竹條.都需要機械設備.
可在網上輸入(富康竹木機械)查詢.是一家專業生產竹機械設備的工廠.
竹椅,竹席.竹床等加工設備.
④ 竹筍加工設備,你知道的有什麼
竹筍加工設備由諸城市安邦機械公司生產。是我公司專門設計的一條生產線,用於加工干凈的竹筍、罐裝竹筍和干竹筍。本公司設計用於蔬菜乾燥前的處理和加工。它由清洗機、選擇器、切割器、漂白機、冷卻機、乾燥機、攪拌機等設備組成。
適用於新型、實用農林機械的研發,開發了竹類加工設備,如竹類破碎機、竹類破碎機、竹類切割機、竹類切割機等,所有食品行業:太昊豆製品、肉製品、調味品、海鮮、涼竹射擊設備均採用不銹鋼製造,發動機、軸承等標准件除外,完全滿足出口食品的衛生要求。設備配有氣泡產生裝置,使物料滾動並去除產品。
⑤ 我是90後的,我想在家裡開個竹製品加工廠,老家有好多楠竹需要些什麼設備,該怎麼銷售
首先可以肯定你有能耐辦好這件事,但是,你需要了解市場需求,了解加工工藝,可以向你們附近的手藝人咨詢加工情況,然後,再作市場調查,看看市場需求,以及市場需求的價格,再回去核算原材料成本,加工成本,運輸成本,管理費和其他場地費,水電費開支,稅收等等開支,如果有利存,那就接業務單子,進原材料,招兵買馬,開工生產,做老闆了。祝你成功!
⑥ 我這里有很多的廢竹子,想辦個小型竹筷,竹簽加工廠,請問哪裡有這樣的機器賣,多少錢
可以,我准備干這個竹簽生意了,只有銷路跟少量本錢沒有技術
⑦ 開辦竹筷子加工廠生產竹筷子需要什麼設備機械以及機械價格多少生產工藝流程有哪些
需要設備:
1,需要一台竹子鋸斷機,價格2千左右。
2,需要一台分片機(就是把圓竹分成片狀) 價格在8千左右。
3,拉絲一台,(把片狀竹子做成你想要的粗細狀態)。價格8千。
4,精鍛鋸一台,(把拉出的長條鋸成你想要的長度》。3千一台。
5,削尖機一台價格6.5千。
一次性竹園筷生產工藝流程:
1、原竹截斷(鋸原竹機)——剖竹條(破竹機)——打結定寬開片(分片機)——竹絲成型(拉絲機)——定尺寸切斷(定尺機)——筷子削尖
2、刻花(自動削尖機)——包裝出廠(自動包裝機)
3、先將准備好的坯料分片(分片機)——木絲成型(拉絲機)——定尺寸切斷(定尺機)——筷子削尖刻花(自動削尖機)——包裝出廠(自動包裝機)
⑧ 竹製品傢具加工需要那些設備
小型的竹製品需要以下的就基本可以了,如果是大型的竹製品則需要專業的機械設備。
1、竹托盤
2、竹板材包裝箱
3、竹木復合墊板(應用於集裝箱和車船運輸)
4、建築及裝璜用竹板材(應用於竹柱、竹梁、竹板、竹牆的竹房)
5、室外庭院用竹板材(應用於市民廣場、公共綠地、小區建設、社區出新、庭院綠化)
⑨ 做一次性筷子要什麼機器,需要幾台機器,分別叫什麼名字,
鋸原竹機、剖竹機、打節定寬開片機、竹絲成型機、定尺機、推動式磨光機、竹圓筷削尖刻花機、多用磨刀機、筷子包裝機。
生產配套設備情況,分雙模氣動成型機和雙模機械自控成型機、磨光。一次性筷子並不是一味的簡單粗糙。有乾燥機分Ⅲ型和Ⅳ型,筷子在製作時含水率高、無毛刺、不變形的一個重要指標、蒸煮、整理。
有淋塗機分Ⅲ型和Ⅳ型,含水率是一次性衛生筷能否保證在儲存過程中不霉變,常會遇到筷子發霉或變形、打包,有攪拌機分卧式和立式、包裝、烘乾,造成大腸菌群、打坯。如果在生產過程中減少環節:表面潔凈、成形。
(9)竹碗竹杯水加工設備擴展閱讀:
一般的筷子機器都是有幾台不同功能的設備來組成,以竹子加工的為例:鋸原竹機(把原竹鋸斷成標準的竹節)--破竹機(把竹節分成竹片)--分片機(把竹片的內外竹節打平)--拉絲機(根據需要做的
產品類型拉出不同規格和形狀的竹條)--定尺截斷機(按需要的尺寸鋸斷)--自動削尖機(用於筷子一頭的削尖)--自動包裝機。
利用木材邊角料,雜木,毛竹等,投資小,見效快,非常適合小型投資者。該設備所需廠房30平米,配電10千瓦,1-2名操作工人,在農村直接利用一個小的院落即可。
每天可生產竹木筷6-10萬雙,生產竹木簽食品簽根據大小規格不同,每天產量在30萬支左右。還可生產製作燒香拜佛用的香簽。每天凈利潤可到800元左右。在農村利用農閑時間生產,是很好的發家致富之道。
⑩ 竹子可以加工成哪些產品須要什麼樣的設備及價格
給你一份進料加工的文件資料:(一)加工貿易核銷的基本概念大陸投資若進口原物料並成品完全內銷,則在進口報關單上,即填「一般貿易」,並在口岸海關繳關稅及增值稅。若成品有部分出口,則可申請保稅。有保稅,就有核銷,以確定稅額的「多退」或「少補」。要保稅,就要向海關申請「登記手冊」(即履行產品出口合同所需進口料件加工復出口登記手冊),登記手冊就須要核銷以結案登記手冊里內外銷比率主要是看企業合同、章程,但是可不一樣,每本也可不同比率。海關的核銷一般是依合同有效期間結束而核銷(當然也可提前核銷),一般若系「進料加工」里的「備料加工」,則一年後再核銷。若系「來料加工」及「進料加工」里的「對口合同」,則看數量須多久才會成品完全出口核銷(若太久也不行會限在多久內核銷,如半年)。至於所謂「進料加工」是指原料是「買斷」的,而「來料加工」則所有權仍屬外商,合同本質上外商只付加工費。「對口合同」是進口原物料時已確定所生產的成品,若無法確定,即為「備料加」,因此,在海關的名詞分類里,所謂的「來料加工」,其在外匯局出口核銷時,只須匯入加工費,故在進口原料及成品出口報關單上,不必列出價格。對內資企業而言,兩者差別,在於內資企業若報來料加工可免稅進口設備,但若進料加工即無免稅進口設備之優惠。對於「進料加工」,包括備料加工、對口加工(包括一進口一一出口合同),此兩種進出口報關單均須列出價格。但是對口加工與來料加工,均為百分之百保稅,均不可轉內銷。但備料加工則須視合同章程如何規定內外銷比率,而部分保稅監管、部分課關稅,當然也可申請登記手冊上記載全部外銷而全額保稅,再轉內銷而補關稅。雖然備料加工,可由原外銷轉為內銷,但依海關原規定,轉內銷一個月內須到海關來補原料進口關稅,但從去年已修改為應先取得海關的同意,才可以轉內銷及再補關稅。話雖說如此,但實務上一般海關對抓廠商內銷未先報的情況不多,但若發現肯定要處罰。故不要拖到核銷再補關稅,除非海關罩得住。進料加工里的對口合同是已確定加工的產品及買主,故在申請保稅的登記手冊時,即應附上出口合同;備料加工是客戶及客戶要求規格內容均不確定。在登記手冊的核銷期限,基本上若進口合同所列的數量已全部進口,則一般在最後一批成品出口後一個月內須拿登記手冊去海關核銷。但是最長的期限,在備料加工是一年,來料加工及對口合同則視合同實際數量,也許半年,也許一年半不等。海關的編制一般分監管處(全部管)、徵稅處(負責徵關稅,如確定成品要內銷,及設備之申請免稅證明)、保稅處(上海已改稱稽查處,以加強對保稅作業之稽查)。一般有出口的台商,應申請保稅;即須與保稅處官員打好關系,但若須課關稅或課保證金,則向徵稅處繳納。台商應瞭解,進口環節的增值稅是由海關代徵,且增值稅與關稅在貨物進口時,是同時課徵,不可能分開而只課某項,或分別在不同時間課徵。增值稅是去年一月一日起的新稅別,在進口環節上代替了過去的工商統一稅。稅率一般是17%,比過去工商統一稅一般稅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