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設備說明 > 水聽器是聲納設備嗎

水聽器是聲納設備嗎

發布時間:2022-01-24 15:18:39

『壹』 聲吶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聲納的工作原理是:先用聲源(聲納的換能器)發出聲波,聲波照射到水中的物物體(魚類、潛艇等)後反射回來,通過不同的物體反射聲信號的強度和頻譜信息是不一樣的這一特徵,聲納的接收設備接收在接到這些包含豐富內容的信息後經過數據處理,再與資料庫裡面的數據比照,就能判斷照射的物體是什麼,甚至能判別其航速,航向。
聲納全稱為:聲音導航與測距,是一種利用聲波在水下的傳播特性,通過電聲轉換和信息處理,完成水下探測和通訊任務的電子設備。

『貳』 聲發射感測器和聲納是一回事么

不是。
首先,聲發射裝置還是不要叫感測器的好,感測器一般指接收狀態工作的器件,屬於被動工作范疇。聲發射換能器則是主動工作,發射聲波。
其次,聲納是一個系統概念,包括聲發射器、接收感測器,顯控設備、信號處理器等等,聲發射器只是聲納設備裡面的主要部分,當然對於被動聲納來說,就沒有聲發射器了,只有接收感測器也就是水聽器。

『叄』 聲納還是聲吶

聲吶也作聲納,是英文縮寫「SONAR」的中文音譯(中國科技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規范譯名為聲吶),其全稱為:Sound Navigation And Ranging(聲音導航與測距)。

利用聲波在水中的傳播和反射特性,通過電聲轉換和信息處理進行導航和測距的技術,也指利用這種技術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和通訊的電子設備。

水聲學中應用最廣泛、最重要的一種裝置,有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種類型。

(3)水聽器是聲納設備嗎擴展閱讀:

聲吶的分類可按其工作方式,按裝備對象,按戰術用途、按基陣攜帶方式和技術特點等分類方法分成為各種不同的聲吶。例如按工作方式可分為主動聲吶和被動聲吶;

例如按工作方式可分為主動聲吶和被動聲吶;按裝備對象可分為水面艦艇聲吶、潛艇聲吶、航空聲吶、攜帶型聲吶和海岸聲吶等。

大多數採用脈沖體制,也有採用連續波體制的。它由簡單的回聲探測儀器演變而來,它主動地發射聲波,然後接收回波進行計算,適用於探測冰山、暗礁、沉船、海深、魚群、水雷和關閉了發動機的隱蔽的潛艇。

『肆』 聲吶和雷達有什麼區別

聲納是利用聲波來工作的,主要用於水中;雷達是利用電磁波工作的,雷達作用於中。而且聲納與雷達的發射、接收裝置也不同。

『伍』 聲納和雷達的區別是什麼是什麼哪個國家最先有聲納探測器的

你好:
聲吶和雷達的區別:

1、聲納的原意為「聲導航與測距」,雷達的原意為「無線電探測和定位」。從定義中可以看出,聲納是利用聲波來工作的,雷達是利用電磁波工作的。

2、聲納作用於水中,雷達作用於空中。

3、聲納與雷達的發射、接收裝置也不同。
聲納的發明:聲吶技術至今已有超過100年歷史,它是1906年由英國海軍的李維斯·理察森所發明。他發明的第一部聲吶儀是一種被動式的聆聽裝置,主要用來偵測冰山。這種技術,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開始被應用到戰場上,用來偵測潛藏在水底的潛水艇,這些聲吶只能被動聽音,屬於被動聲吶,或者叫做「水聽器」。 在1915年,法國物理學家Paul Langevin與俄國電氣工程師Constantin Chilowski合作發明了第一部用於偵測潛艇的主動式聲吶設備。盡管後來壓電式變換器取代了他們一開始使用的靜電變換器,但他們的工作成果仍然影響了未來的聲吶設計。 1916年,加拿大物理學家Robert Boyle承攬下一個屬於英國發明研究協會的聲吶項目,Robert Boyle在1917年年中製作出了一個用於測試的原始型號主動聲吶,由於該項目很快就劃歸ASDIC,(反潛/盟軍潛艇偵測調查委員會)管轄,此種主動聲吶亦被稱英國人稱為「ASDIC」,為區別於SONAR的音譯「聲吶」,將ASDIC翻譯為「潛艇探測器」。 1918年,英國和美國都生產出了成品。1920年英國在皇家海軍HMS Antrim號上測試了他們仍稱為「ASDIC」的聲吶設備,1922年開始投產,1923年第六驅逐艦支隊裝備了擁有ASDIC的艦艇。 1924年在波特蘭成立了一所反潛學校——皇家海軍Ospery號(HMS Osprey),並且設立了一支有四艘裝備了潛艇探測器的艦艇的訓練艦隊。 1931年美國研究出了類似的裝置,稱為SONAR(聲吶)。

『陸』 聲納技術來源於什麼

應該是仿生吧蝙蝠 ,,聲吶技術至今已有超過100年歷史,它是1906年由英國海軍的李維斯·理察森所發明。他發明的第一部聲吶儀是一種被動式的聆聽裝置,主要用來偵測冰山。這種技術,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開始被應用到戰場上,用來偵測潛藏在水底的潛水艇,這些聲吶只能被動聽音,屬於被動聲吶,或者叫做「水聽器」。 聲納是先用聲源(聲納的換能器)發出聲波,聲波照射到水中的物物體(魚類、潛艇等)後反射回來,通過不同的物體反射聲信號的強度和頻譜信息是不一樣的這一特徵,聲納的接收設備接收在接到這些包含豐富內容的信息後經過數據處理,再與資料庫裡面的數據比照,就能判斷照射的物體是什麼,甚至能判別其航速,航向。

『柒』 什麼是聲吶技術

聲吶就是利用水中聲波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的電子設備,是水聲學中應用最廣泛、最重要的一種裝置。它是SONAR一詞的「義音兩顧」的譯稱(舊譯為聲吶),SONAR是SoundNavigation AndRanging(聲音導航測距)的縮寫。

聲吶技術至今已有100年歷史,它是1906年由英國海軍的劉易斯·尼克森所發明。他發明的第一部聲吶儀是一種被動式的聆聽裝置,主要用來偵測冰山。這種技術,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被應用到戰場上,用來偵測潛藏在水底的潛水艇。

目前,聲吶是各國海軍進行水下監視使用的主要技術,用於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分類、定位和跟蹤;進行水下通信和導航,保障艦艇、反潛飛機和反潛直升機的戰術機動和水中武器的使用。此外,聲吶技術還廣泛用於魚雷制導、水雷引信以及魚群探測、海洋石油勘探、船舶導航、水下作業、水文測量和海底地質地貌的勘測等。

在水中進行觀察和測量,聲波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在海洋之所以不能像在宇宙空間那樣使用雷達,主要原因是海洋中作為能量傳播介質的海水是一種導電體;當電磁波輻射到海水之中時,它的大部分能量會被海水吸收掉,使傳播距離受到嚴格的限制。而用光波也不行,光波本身屬於頻率更高的電磁波,在海水中被吸收衰減得更厲害;渾濁的海水會更嚴重地影響它的傳播。

聲波受海水吸收衰減很小,能傳播很遠的距離。拿相同能量的電磁波和聲波比,聲波能量的吸收衰減低於電磁波的1‰。也就是說電磁波走1千米就消失,而聲波卻能走1000千米。

所以,聲波是海洋中信息傳播的較理想形式。

聲吶裝置一般由基陣、電子機櫃和輔助設備三部分組成。基陣由水聲換能器以一定幾何圖形排列組合而成,其外形通常為球形、柱形、平板形或線列行,有接收基陣、發射機陣或收發合一基陣之分。電子機櫃一般有發射、接收、顯示和控制等分系統。輔助設備包括電源設備、連接電纜、水下接線箱和增音機、與聲吶基陣的傳動控制相配套的升降、回轉、俯仰、收放、拖曳、吊放、投放等裝置,以及聲吶導流罩等。

換能器是聲吶中的重要器件,它是聲能與其他形式的能如機械能、電能、磁能等相互轉換的裝置。它有兩個用途:一是在水下發射聲波,稱為「發射換能器」,相當於空氣中的揚聲器;二是在水下接收聲波,稱為「接收換能器」,相當於空氣中的傳聲器(換能器在實際使用時往往同時用於發射和接收聲波,專門用於接收的換能器又稱為「水聽器」。換能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某些材料在電場或磁場的作用下發生伸縮的壓電效應或磁致伸縮效應)。

聲吶設備門類廣、型號多,根據它們的工作方式,可分為被動聲吶和主動聲吶兩類。

被動聲吶本身不發射聲信號,只處於被動接收工作狀態,所以也叫無源聲吶。無源聲納主要用於檢測目標所輻射的聲信號,如潛艇雜訊、魚群雜訊等。

主動聲吶是一種有源聲吶,它通過自己向海洋發出的聲信號和目標反射回波,經處理達到測距定位的目的,廣泛應用於海洋目標的探測、定位導航等方面。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採取無限制潛艇政策,使英國一方受到了沉重的打擊。為了防潛反潛,法國物理學家郎之萬研究了水下超聲波的反射,利用1880年法國化學家發現的壓電晶體,製成了壓電陶瓷,創立了超聲學和水聲學。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以及超聲學、水聲學基礎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利用壓電陶瓷製成了聲吶。那時,幾乎所有的艦船都裝上了它,在戰爭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如今,隨著軍隊信息化的發展,聲吶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知識點

聲吶浮標

與機上的浮標投放裝置、無線電信號接收機和信號處理顯示設備等組成聲吶浮標系統。使用時,載機先將浮標組按一定的陣式投布於搜索海區,爾後在海區上空盤旋,接收和監聽由浮標組發現的經無線電調制發射的目標信息。被動式聲吶浮標對水下以6節速度航行潛艇的探測半徑為2~5海里,最大10海里;主動式聲吶浮標的回聲定位距離為1?5海里左右。現代航空聲吶浮標系統,已成為機載綜合反潛戰術情報和指揮控制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

『捌』 聲吶為什麼用超聲波不用次聲波

聲吶利用超聲波在水中的傳播和反射特性,通過電聲轉換和信息處理進行導航和測距的技術,而次聲波不容易衰減,不易被水和空氣吸收,具有很強的穿透性,難以反射。

超聲波頻率方向性好,反射能力強,易於獲得較集中的聲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可用於測距、測速等,適用於水下探測。聲吶發明靈感源自於蝙蝠。蝙蝠發出的超聲波遇到障礙物就會被反射回來,迅速判斷前方是什麼物體,距離有多遠,是食物、樹干還是敵人,然後決定進攻或躲避。

次聲波不容易衰減,且不易被水和空氣吸收。次聲波具有極強的穿透力,不僅可以穿透大氣、海水、土壤,而且還能穿透堅固的鋼筋水泥構成的建築物,甚至連坦克、軍艦、潛艇和飛機都不在話下。不具有反射特性決定了次聲波無法用於聲吶設備。

(8)水聽器是聲納設備嗎擴展閱讀

聲吶的歷史

聲吶技術至今已有超過100年歷史,它是1906年由英國海軍的李維斯·理察森(Lewis Nixon)發明的。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開始被應用到戰場上,用來偵測潛藏在水底的潛水艇,這些聲吶只能被動聽音,屬於被動聲吶,或者叫做「水聽器」。

1915年,法國物理學家保羅·朗之萬(Paul Langevin)與俄國電氣工程師Constantin Chilowski合作發明了第一部用於偵測潛艇的主動式聲吶設備。盡管後來壓電式變換器取代了他們一開始使用的靜電變換器,但他們的工作成果仍然影響了未來的聲吶設計。

1916年,加拿大物理學家Robert Boyle承攬了一個屬於英國發明研究協會的聲吶項目,Robert Boyle在1917年製作出了一個用於測試的原始型號主動聲吶,由於該項目很快就劃歸ASDIC(反潛/盟軍潛艇偵測調查委員會)管轄,此種主動聲吶亦被稱英國人稱為ASDIC。

1918年,英國和美國都生產出了成品。1920年英國在皇家海軍HMS Antrim號上測試了他們仍稱為ASDIC的聲吶設備,1922年開始投產,1923年第六驅逐艦支隊裝備了擁有ASDIC的艦艇。

1924年在波特蘭成立了一所反潛學校——皇家海軍Ospery號(HMS Osprey),並且設立了一支有四艘裝備了潛艇探測器的艦艇的訓練艦隊。1931年美國研究出了類似的裝置,稱為SONAR(聲吶)。

『玖』 聲吶是什麼

聲吶全稱為聲音導航與測距,是一種利用聲波在水下的傳播特性,通過電聲轉換和信息處理,完成水下探測和通訊任務的電子設備。 它有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種類型,屬於聲學定位的范疇。
聲吶裝置一般由基陣、電子機櫃和輔助設備三部分組成。基陣由水聲換能器以一定幾何圖形排列組合而成,其外形通常為球形、柱形、平板形或線列行,有接收基陣、發射機陣或收發合一基陣之分。電子機櫃一般有發射、接收、顯示和控制等分系統。輔助設備包括電源設備、連接電纜、水下接線箱和增音機、與聲吶基陣的傳動控制相配套的升降、回轉、俯仰、收放、拖曳、吊放、投放等裝置,以及聲吶導流罩等。

換能器是聲吶中的重要器件,它是聲能與其它形式的能如 機械能、 電能、 磁能等相互轉換的裝置。它有兩個用途:一是在水下發射聲波,稱為「發射換能器」,相當於空氣中的揚聲器;二是在水下接收聲波,稱為「接收換能器」,相當於空氣中的傳聲器(俗稱「聽筒」)。換能器在實際使用時往往同時用於發射和接收聲波,專門用於接收的換能器又稱為「水聽器」。換能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某些材料在電場或磁場的作用下發生伸縮的壓電效應或磁致伸縮效應。

『拾』 聲吶是什麼

聲納是利用水中聲波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的電子設備。聲學(聲納)是各國海軍進行水下監視使用的主要技術,用於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分類、定位和跟蹤;進行水下通信和導航,保障艦艇、反潛飛機和反潛直升機的戰術機動和水中武器的使用。此外,聲納技術還廣泛用於魚雷制導、水雷引信,以及魚群探測、海洋石油勘探、船舶導航、水下作業、水文測量和海底地質地貌的勘測等。聲納可按工作方式,按裝備對象,按戰術用途、按基陣攜帶方式和技術特點等分類方法分成為各種不同的聲納。例如按工作方式可分為主動聲納和被動聲納;按裝備對象可分為水面艦艇聲納、潛艇聲納、航空聲納、攜帶型聲納和海岸聲納,等等。

聲吶系統基本構成,由信號發生其,放大其,調制器控制聲吶或者聲吶陣列,聲波遇到物體將反射回波,然後由水聽器接收,由信號放大處理記錄分析。基本原理見圖片。

閱讀全文

與水聽器是聲納設備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薄膜蒸發器有哪些種類污水濃縮 瀏覽:688
文華過濾函數用法 瀏覽:273
濾芯最大操作溫度是多少 瀏覽:988
污水供應商有哪些 瀏覽:990
貴州進口家用污水提升器要多少錢 瀏覽:710
日處理十萬噸污水處理廠需多少人 瀏覽:311
污水處理廠除臭系統廠家 瀏覽:867
RO膜進水要求鐵錳 瀏覽:233
格美凈水器怎麼更換濾芯 瀏覽:719
活動義齒除垢 瀏覽:80
污水池蓋去什麼地方做 瀏覽:530
碧水源濾芯復位以後怎麼設置 瀏覽:343
各種超濾膜優缺點 瀏覽:408
離子交換色譜分離蛋白質誰先 瀏覽:797
魚缸濾芯臟東西怎麼清除 瀏覽:881
汽輪機葉片除垢清理 瀏覽:91
理想凈水器濾芯怎麼清洗 瀏覽:240
為什麼要裝過濾器 瀏覽:944
九江抽污水哪家正規要多少錢 瀏覽:316
飲水機浮球是什麼 瀏覽:288